生活雜記|當核磁共振變成一場宇宙冒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腰椎有點問題,可能壓迫到神經,醫院的骨科醫師安排我做核磁共振檢查。

「要打顯影劑嗎?」我看著衛教單上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項,有點緊張。

「腰椎不用,躺上去就好,只是機器聲音很大,你可以閉眼休息。」醫事人員說著,幫我戴上耳塞,又在兩側塞了東西固定頭部,然後把我推進機器裡。

「叭!叭!叭!叭!」急促的聲音像警報器響起。

接著是「答答答答答~」,像科幻電影裡的雷射槍。還有低沉的震動聲、嗡嗡作響的脈衝聲……至少五六種不同的機械聲響在耳邊交錯。

我深呼吸,讓身體放鬆,然後開始想像——

我駕駛著一艘太空船,航行在深邃的宇宙,周圍閃爍著點點星辰。

忽然,一個水藍色、圓滾滾的外星人出現,調皮地笑著,舉起雷射槍朝我的船艙發射光束。但我的太空船堅固無比,還有強力防護罩!我對著外星人做鬼臉,沒多久,它就放棄,轉身尋找下個目標。

接著,一艘銀白色的飛碟迅速靠近,警報聲大作,彷彿倒車雷達在提醒危險逼近——但它只是擦肩而過,瞬間消失在宇宙深處。

不同的機器聲音,帶來不同的場景變化。我在想像中盡情遨遊,做了一場有趣又荒誕的夢。

等到檢查結束,機器把我推出來,我睜開眼,彷彿真的剛從宇宙探險歸來。

原來,枯燥的等待,也能變成一場精彩的旅程。

想像力不只是遊戲,更是超能力。

它能轉換緊張與不安,能讓無聊的事物變得有趣。

轉個念,換個角度,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raw-image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我們在挫折與煩躁中,往往會無意識地將情緒轉移到身邊的人身上。有意識地察覺,就能有意識地調整,讓自己不被情緒牽著走,避免讓家人或朋友成為我們情緒的代罪羔羊。
一位忙碌的媽媽小玫,載完補習回家的孩子後,因孩子抱怨便當而不悅,卻將負面情緒轉化為自我責備。文章探討女性壓抑情緒的現象,鼓勵讀者正視並適當表達怒氣,學習情緒覺察,並藉由事件反思自我成長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當災難發生時,我們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文章分享如何應對災難新聞帶來的焦慮和不安,建議關掉螢幕、轉移注意力、到戶外走走,並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提醒讀者適時抽離,善待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透過薩提爾模式學習與實踐,改善溝通與人際關係的經驗。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作坊後的反思,以及如何從解決問題的思維轉變為更深層次的自我對話與成長。作者也分享了在不同關係中(家人、朋友、職場、伴侶)遇到的溝通挑戰
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一位友人深刻感謝與懷念之情,描述了瑤華在工作坊、讀書會和晤談室等不同場合的個性與影響,以及作者從中獲得的啟發與療癒。
許多人習慣將別人的需求擺在自身之前,害怕拒絕,害怕讓他人失望。然而,這樣的付出並非真正的體貼,反而可能導致內心的委屈與失落。文章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重新學習照顧自己,並在關係中取得平衡,找回自身價值與力量。
當我們在挫折與煩躁中,往往會無意識地將情緒轉移到身邊的人身上。有意識地察覺,就能有意識地調整,讓自己不被情緒牽著走,避免讓家人或朋友成為我們情緒的代罪羔羊。
一位忙碌的媽媽小玫,載完補習回家的孩子後,因孩子抱怨便當而不悅,卻將負面情緒轉化為自我責備。文章探討女性壓抑情緒的現象,鼓勵讀者正視並適當表達怒氣,學習情緒覺察,並藉由事件反思自我成長與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當災難發生時,我們的情緒容易受到影響。文章分享如何應對災難新聞帶來的焦慮和不安,建議關掉螢幕、轉移注意力、到戶外走走,並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提醒讀者適時抽離,善待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透過薩提爾模式學習與實踐,改善溝通與人際關係的經驗。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作坊後的反思,以及如何從解決問題的思維轉變為更深層次的自我對話與成長。作者也分享了在不同關係中(家人、朋友、職場、伴侶)遇到的溝通挑戰
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一位友人深刻感謝與懷念之情,描述了瑤華在工作坊、讀書會和晤談室等不同場合的個性與影響,以及作者從中獲得的啟發與療癒。
許多人習慣將別人的需求擺在自身之前,害怕拒絕,害怕讓他人失望。然而,這樣的付出並非真正的體貼,反而可能導致內心的委屈與失落。文章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重新學習照顧自己,並在關係中取得平衡,找回自身價值與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硬著頭皮去面對 第四次的化療,肚子不舒服的時間好長好長,一直在數日子:過去吧過去吧~然而這中間的想法有很可怕暗黑的,也有悲傷,自卑。。。身體不舒服還管美麗?夢想?生活?工作賺錢?未來?什麼都隨便什麼都沒差都好都行!可你知道每次睡覺起來,就會好些,繼續追趕生活和工作,但是美麗啊!美麗什麼時候才可以很
今天終於完成了我的"電療奇幻旅程", 28+5次(5次是"加強版"電療)的放射線照射。 星期一到五,媽媽每天騎機車載我到醫院做電療, 超過30度C的高溫、曬得人皮膚灼熱的烈日, 簡直就是電療的"實體放大版",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Thumbnail
為檢查癌細胞是否有轉移到骨頭,需要注射核醫藥物才能進行的骨頭掃描是第一次。第一次被告知,早上注射後下午才能檢查;第一次被告知注射後,因身體已有輻射,所以不能靠近孕婦和一歲以內的小孩。
Thumbnail
生化實習看學長操作好無聊...心電圖實習女生會比較忙碌喔!(眨眼)
20240416 凌晨忽然陷入高燒,在服用退燒藥及擦拭身體+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後,得到了控制。原先要進行的核子造影掃描,也僅先注射完顯影劑後告知明後兩天才會進行檢查。只是發燒+洗腎+顯影劑注射,讓父親再次體力耗盡又陷入了整天的沈睡。
原來手術的病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而已… 一幕幕的醫院天花板燈具格局,配合護理師們推床的急促腳步聲,病人視角是這樣的啊! 進到金屬質感變多的手術病房,移到自動發熱的床上,護理師們幫我戴上檢測儀器與呼吸設備,她們各種對業務上的氣憤或焦急的對話,每每把我從未知的擔憂中拉回現實,聽到:「我現在相
Thumbnail
感受到胸口疼痛後我進行了乳房超音波檢查,舒適的檢查環境與醫師的仔細診斷讓我對自己的健康感到放心。重申健康重要性,並分享了回到高壓的生活後的一些思考。
有狀況才體會到生活中的不同硬體設計。
Thumbnail
硬著頭皮去面對 第四次的化療,肚子不舒服的時間好長好長,一直在數日子:過去吧過去吧~然而這中間的想法有很可怕暗黑的,也有悲傷,自卑。。。身體不舒服還管美麗?夢想?生活?工作賺錢?未來?什麼都隨便什麼都沒差都好都行!可你知道每次睡覺起來,就會好些,繼續追趕生活和工作,但是美麗啊!美麗什麼時候才可以很
今天終於完成了我的"電療奇幻旅程", 28+5次(5次是"加強版"電療)的放射線照射。 星期一到五,媽媽每天騎機車載我到醫院做電療, 超過30度C的高溫、曬得人皮膚灼熱的烈日, 簡直就是電療的"實體放大版",
Thumbnail
優娜說他手麻,MRI顯示頸椎第五到七節空間狹窄,壓迫神經,看過幾個醫師,有的建議開刀,有的說可開可不開,試試保守治療,有共識的是,要千萬小心橫向的外力,避免造成進一步神經的壓迫,可能會有神經損傷。 第一話 身為一個經常在姐家蹭吃蹭喝的物理治療師,當然是義不容辭的出診,也順便再蹭幾杯現磨咖
Thumbnail
為檢查癌細胞是否有轉移到骨頭,需要注射核醫藥物才能進行的骨頭掃描是第一次。第一次被告知,早上注射後下午才能檢查;第一次被告知注射後,因身體已有輻射,所以不能靠近孕婦和一歲以內的小孩。
Thumbnail
生化實習看學長操作好無聊...心電圖實習女生會比較忙碌喔!(眨眼)
20240416 凌晨忽然陷入高燒,在服用退燒藥及擦拭身體+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後,得到了控制。原先要進行的核子造影掃描,也僅先注射完顯影劑後告知明後兩天才會進行檢查。只是發燒+洗腎+顯影劑注射,讓父親再次體力耗盡又陷入了整天的沈睡。
原來手術的病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睡一覺而已… 一幕幕的醫院天花板燈具格局,配合護理師們推床的急促腳步聲,病人視角是這樣的啊! 進到金屬質感變多的手術病房,移到自動發熱的床上,護理師們幫我戴上檢測儀器與呼吸設備,她們各種對業務上的氣憤或焦急的對話,每每把我從未知的擔憂中拉回現實,聽到:「我現在相
Thumbnail
感受到胸口疼痛後我進行了乳房超音波檢查,舒適的檢查環境與醫師的仔細診斷讓我對自己的健康感到放心。重申健康重要性,並分享了回到高壓的生活後的一些思考。
有狀況才體會到生活中的不同硬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