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化解孩子數學困境:從親子關係到教育反思

巧妙化解孩子數學困境:從親子關係到教育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基本上孩子的功課都是老婆在看,有次心血來潮在幫孩子看功課的時候,發現小六數學四則運算的部份,孩子居然很多觀念搞不清楚,又亂七八糟寫。當下我忍住情緒,準備要好好的指導一番,結果越教越氣憤,我就叫孩子先暫停一下讓我冷靜一下。




    後來情緒、氣氛緩和的時候,我問孩子上課時的聽講狀況,孩子開始敘訴班上的上課情況、老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同學、師生間的互動。於是我大致了解狀況,我得到一個結論,你們班上都不喜歡老師對吧?孩子默不作聲。我接著說,最笨的就是這種,因為討厭老師,所以就放掉學習,你們這樣做對老師有影響嗎?老師還不是薪水照領、作法一樣,你們有改變什麼?




    我接著問孩子,如果我有一個好方法,能改變老師對你的既定印象,又能提升你的學習,還有老師之後也不會常常點名你,你想知道嗎?孩子問我是什麼方法?




    我說,之後你有不會的題目,下課主動拿去問老師,孩子一臉不屑的看著我。我接著說,如果你主動去問老師題目,老師會不會覺得你是乖孩子?老師會不會慢慢對你改觀?還有,你爸有教學費,你多問一題是不是就賺些學費回來?問越多賺越多。




    再來,老師每次要下課的時候,你纏著他問問題,換成你是老師你會不會煩?但是老師煩又不能說,是不是要乖乖的解決你的問題。你問個五次、八次、十次,老師是不是看到你轉頭就跑了,還會不會常常看到你就要唸個兩句?




    說到這裡孩子開始露出笑容,我接著說,如果你問到老師答不出來,或是老師拜託你不要再問了,那你就成功了。這時孩子很開心的說,那我圈個幾題明天去問老師。




    大概又隔了好幾天,再幫孩子簽聯絡簿的時候,沒看到功課本,我問說最近功課都沒有問題?孩子說都在學校問過老師了,都寫好了。我問那老師有說什麼嗎?孩子說老師沒有表示什麼,最近也對孩子比較好了。你看吧~老師是不是都在等人家去問他題目。




    在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難免會有思想上的碰撞,情緒面的表達。雖然我的脾氣也不好,但我還是努力讓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朋友,盡可能的做到亦師亦友的角色。




    不是要談說我有什麼教育經,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課題,而我只是習慣用自己的成長過程來跟孩子分享,好的、壞的我都會跟孩子分享。譬如曾經受到的霸凌,不管是來自師長、同學。當然也有值得學習模仿的對象,還有我自己的讀書方法、筆記方法、解題思路、心智圖延伸..等等。




    我常覺得,7年級真的是很辛苦的一群,小時候受的是權威式的教育,囝仔人有耳無嘴。在學校被老師打回來要再被打一次。從小便在挫折式教育中長大,似乎只有雞蛋挑骨頭才能更加成長、只有不斷的自省、自我貶低才能成為謙虛的人。




    但我們當初所受到的成長經歷,放到現在這個世代,很多似乎變成了錯誤,要是照以前教育的方法,我看很多孩子都要被社會局列管了。所以我常跟孩子說,他們真的很幸福。




    其實每個人都在學習扮演好每個角色,雖說是我們在教育孩子,另一個角度來說孩子也在治癒我們,在成為父親後,也才知道當年父母的不容易。當了解的當父母的思維,也因為這樣才慢慢的向過去自己的童年和解。




    當知道每個人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因為原生家庭而有受到創傷,所以現在我也會特別注意孩子的反應,盡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在不經意中傷害到孩子。




    我想,或許沒辦法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但願希望留給孩子健全的人格。

avatar-img
庭爺的沙龍
18會員
111內容數
庭爺是在上市壽險公司服務,擔任業務經理一職。平時就有用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用部落格來紀錄及與大家分享。 文章類別大致上有 #業務生活 #銷售技巧 #理財資訊 #親子教養 #勵志故事 等等~ 希望大家會喜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庭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宿命論」的哲學觀點,如何幫助人們以更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挑戰與困境。文章以「一切都是必然」為核心思想,引導讀者從情緒的束縛中解脫,以更高層次的視角看待人生的成功與失敗。
探討了社群媒體上充斥負面新聞的現象,以及這些負面訊息對個人情緒和社會的影響。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為何選擇不關注負面新聞,並提出三種方法來打破負面循環:設立情緒邊界、停止轉載負面新聞和多分享美好的事物。文章最後強調,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正向行動,而非情緒化的反應,呼籲讀者從自身做起,成為正能量的起點。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從事活動策劃多年來的經驗與心態轉變,從一開始堅持完美主義,到後來學習接受不確定性、設定邊界、以上帝視角看待問題,最終領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個人侷限。文中分享了許多活動籌備細節,並提出對完美主義者及J型人格者的建議:設定邊界、學習抽離,並欣賞團隊成員的付出。
這篇文章探討了「宿命論」的哲學觀點,如何幫助人們以更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的挑戰與困境。文章以「一切都是必然」為核心思想,引導讀者從情緒的束縛中解脫,以更高層次的視角看待人生的成功與失敗。
探討了社群媒體上充斥負面新聞的現象,以及這些負面訊息對個人情緒和社會的影響。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為何選擇不關注負面新聞,並提出三種方法來打破負面循環:設立情緒邊界、停止轉載負面新聞和多分享美好的事物。文章最後強調,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正向行動,而非情緒化的反應,呼籲讀者從自身做起,成為正能量的起點。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從事活動策劃多年來的經驗與心態轉變,從一開始堅持完美主義,到後來學習接受不確定性、設定邊界、以上帝視角看待問題,最終領悟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個人侷限。文中分享了許多活動籌備細節,並提出對完美主義者及J型人格者的建議:設定邊界、學習抽離,並欣賞團隊成員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