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都講了,他還是做錯。」
「她明明做得不錯,但就是不敢多想一步。」
「如果能一起討論,結果可能更好……」
在職場上,這些對話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其實,這些心聲背後,都指向一件事:
👉 我們在工作上的自主性,能走到哪一層?

🌱 第一層:順從(Compliance)
這時候的你,做,是因為被交代了。
最典型的畫面就是——
主管說什麼,你就做什麼。 不太會多問,也不太會自己調整。 任務的目標?「不清楚,但就照著做吧。」 想不想確認細節?「他沒特別交代就算了。」
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工作像清單,只想一個一個打勾。
結果常常是「我明明做了啊,怎麼還被說?」 因為你只是「做完」,卻沒真的接住責任。
✅ 小轉變:在做之前,開始問一句:「這件事的重點是什麼?」
🔥 第二層:承擔(Accountability)
這時候的你,做,是因為想把它做好。
你開始意識到:「這件事的成果,跟我是綁在一起的。」
會釐清目標、確認關鍵,也願意承認錯誤並改。 這時的你,不再只是照做,而是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
別人眼中的你開始不一樣了。
因為你會自己管好進度,還會主動報告狀況。 你不再是「要我做」,而是「我來做」。
✅ 小轉變: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會邊做邊判斷,過程中做選擇。
⚡ 第三層:主動(Initiative)
這時候的你,做,是因為看見了可能性。
你不只負責任,還會主動發現問題、提出解法。
任務還沒交代完,你就先想好幾個步驟。 不只是關心「要做什麼」,而是會問:「能不能更好?」
這時的你,開始能「自己跑起來」,甚至還能帶動別人。
價值也不只是「完成」,而是「創造」。
✅ 小轉變:不再只是「我來做」,而是「我可以試試看新方法」。
🌟 第四層:共創(Co-Creation)
這時候的你,做,是因為想跟大家一起把事情變好。
這一層,已經不只是單打獨鬥,而是主動參與、共同討論、互相激發。
你會說:「我們怎麼一起做到最好?」而不是「你要我做到哪裡?」 你開始把「我的成功」和「團隊的成功」視為同一件事。
這也是職場合作最迷人的狀態——彼此不是上下,而是夥伴。
✅ 小轉變:從「我可以試」進一步成為「我們一起共創」。
💬 結語:你在哪一層?想走到哪一層?
沒有人一開始就會共創,大家都是從「照做」開始。
但只要你願意多問一句、多承擔一步、多嘗試一次, 你就能從「要我做」,走向「我來做」,再到「我可以試」, 最後,成為那個能說:「我們一起創」的關鍵夥伴。
成長,不只是把事情做完,
而是一次一次,讓自己更有力量, 也讓團隊因你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