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盲目追求視覺化:從心感受「進度與成就」,設定可達成挑戰,滿足個人體驗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在遊戲化設計中,「進度與成就」是最直觀也最常被使用的核心驅動力之一。它源於人類內在對成長、進步與達成目標的渴望。當我們一步步向前邁進、克服挑戰並獲得成就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帶來愉悅感與滿足感。這種機制不僅存在於遊戲中,更深深影響著我們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行為。


進度與成就的本質

進度與成就讓人們被成長的渴望以及達成特定目標的感覺所驅動。這項核心動力讓我們專注於生涯發展,對學習新技能產生熱情與投入,最後經由進度與成長,為我們帶來持續的動力。 當我們將專案切分成許多小步驟,每完成一步,進度就向前推進一些。當你看到自己逐漸接近目標時,會產生愉悅感,彷彿一直在進步。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想要達成目標與成長的本能。根據神經科學研究,當我們完成任務或達成小目標時,大腦的獎賞系統會被激活,釋放多巴胺,這種神經傳導物質不僅帶來快樂,更強化了「完成任務」與「正面感受」之間的連結,促使我們繼續追求下一個目標。 這種內在驅動力非常強大。如果能夠巧妙地在人生中運用這項特質,只要我們在過程中持續感受到進步與成就,就會有滿足感。例如:老師在黑板上寫離大考還剩幾天、執行習慣時用打勾的方式、做一件每日待辦清單就劃掉——這些快感都是利用「進度與成就」的驅動力本質。心理學家稱此為「進度原則」(Progress Principle),即使是微小的進展,也能顯著提升我們的動機與幸福感。 但這種驅動力存在一個重要的陷阱:如果使用者只看見進展的數字,卻沒有真正感到有所成就,反而會覺得厭煩。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點數、徽章系統無法有效提升我們參與度的原因。當成就成為空洞的數字,並與真實努力失去連結時,它就喪失激勵的力量。

確保使用者感到真正的自豪 進度與成就的真正目的,是要確保使用者對克服既定目標感到自豪。這裡的關鍵在於「克服」二字——成就必須來自真實的挑戰與努力,而非輕易獲得的獎勵。 要有「克服」的感覺,最重要的是要有適宜的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完成」的喜悅,只有你在忙的感覺,但卻不知道在忙什麼。所以成就的來源起於「設定目標」→「採取行動」→「完成目標」,接著才會感到喜悅。因此設定目標要適中,比你現在的能力再高出一點點,讓你感覺可以做到,又未曾做過,同時也會與你的大目標相連結。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理論」(Flow Theory)指出,當任務難度與個人技能達到最佳平衡時,人們最容易進入全神貫注、高度投入的心流狀態。這種狀態不僅帶來最佳表現,也帶來最深刻的滿足感。 挑戰與限制是讓事情變得有趣的核心元素。比如你想要有健康的身體,能夠在60歲以後還能到處走到處看,那現階段早睡可能是目標之一。但如果你原本習慣12點入睡,突然要求自己11點就躺平,原本覺得這件事很簡單,只要躺在床上就好。但往往就是這種錯誤評估的心態讓你低估挑戰,當你無法達成時,就會產生挫敗感,甚至自我否定。但實情是,早睡涉及生理時鐘的調整、晚間活動的重新安排、心理習慣的改變,甚至是家庭成員的配合,要讓晚睡的人早睡真的很困難。 轉變認知是設定目標很重要的一環。不是這件事情看起來動作很簡單就沒有挑戰度。就像每天下班回家全心陪伴小孩1小時看起來簡單,但事實上要做到每天10分鐘的高品質陪伴,就已經很珍貴了。當我們正確認識到目標的真實難度時,才能給予自己應有的尊重與耐心。 理想的難度設定應該讓使用者感受到「可達成的挑戰」——既不輕鬆到無聊,也不困難到絕望。這種平衡點會隨著使用者的技能提升而逐漸調整,形成一條平滑的學習曲線。當你認可你的目標,並克服有適當難度的挑戰時,才能真正感到滿足,覺得完成這些事情是有價值的。每一次的行動成果,都在累積「我做得到」的證據,這種自我效能感會成為你持續前進的動力。

和創造力與回饋互相搭配

要避免發展與成就驅動力的侷限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它與其他核心驅動力結合運用,特別是「創造力與回饋」。這兩種驅動力看似不同,實則相輔相成,能夠創造出更豐富、更持久的使用者體驗。 「創造力與回饋」強調透過「自由組合與作品回饋」的驅動,靠選擇的權利、小實驗和即時回饋來帶來動機。相對地,「進度與成就」則是透過「明確目標與進度」,靠著過關、等級晉升和儀表板來帶來成就感。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著重過程中的自主性與創造性,後者則聚焦於結果的達成與進步的可見性。 在實際應用中,這兩種驅動力可以形成完美的互補關係。當使用者在追求明確目標的過程中(進度與成就),如果能夠享有創造性的自由,自行選擇達成目標的方式(創造力與回饋),他們會感受到更深層的參與感與掌控感。這時候獲得的成就不僅是「完成了某個任務」,更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完成了這個挑戰」。 我們知道養成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事情變得簡單,但簡單的事情不見得就沒有「創造力」,因為如何搭配簡單的事情或重新設計流程,這也是「創造力」的一種。關鍵在於給予自己選擇權和實驗空間。 回到早睡這個例子。為什麼早睡這麼難?背後可能有多重原因,例如生理因素,每個人的生理時型不同,「夜貓子」的生理時鐘天生較晚。也可能是時間管理,白天忙於工作家務,晚上成了「追趕進度」時間。當然也可能是心理需求,晚上是珍貴的自主時間,「報復性熬夜」反映了對自主時間的需求。 這時結合不同策略,設計「早睡實驗日誌」記錄效果,例如:「今天嘗試:晚餐後散步15分鐘+睡前泡腳。結果:10點半自然想睡,入睡時間比平常快10分鐘。」透過實驗與記錄,創造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 透過這種實驗與記錄,你不僅在追蹤進度(進度與成就),更在創造屬於自己的解決方案(創造力與回饋)。當我們完成早睡這件事所帶來的成就感,就變得更加個人化,也富有意義感。這不再只是「我可以持續10天11點睡覺」,而是「我找到適合自己的早睡方法」。 當使用者付出真實努力、做出有意義的選擇、展現個人創意,並在此時獲得肯定與成就認可,他們就會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 例如,當你連續10天成功在11點前入睡,可以在筆記中給予自己鼓勵,寫下生活帶來的正向回饋。當你嘗試5種助眠方式,其中3種成功了,就記錄下有效的方法,持續測試並寫下心得。在這篇充滿個人奮鬥感的筆記中,處處都是你努力的痕跡。當你實際達成連續100天11點入睡的目標,這時給自己一個徽章,記錄整個調整過程。我相信每次重新審閱這份筆記時,都會湧現滿滿的成就感。這就是「成就的能量卡片」能激勵我們,帶給我們力量的原因(延伸閱讀: 找到能量卡片的亮點:經驗、成就、關係、物品 )。


成就系統應該認可使用者的創造性努力,而創造過程也應該有清晰的進度與目標。當使用者感受到自己不僅在進步,而且正在以獨特的方式創造價值時,他們獲得的滿足感將遠超過單純的數字累積,從而建立起真正長久的參與關係。這就是為什麼結合「進度與成就」與「創造力與回饋」如此重要——它讓我們既能看見自己的進步軌跡,又能享受探索與創造的樂趣,最終建立起既有效又永續的改變模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61會員
86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2025/10/18
創造力與回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驅動力,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讓我們從被動轉為主動。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提到心流時,我覺得有一點原則非常重要:練習把活動本身作為目的,進行活動是為了本身的樂趣而非外在的獎勵。這個原則擴展了我從事某些活動的廣度,也讓我體會到,就算做一些看起來沒有外在獎勵的事情,我仍然可
Thumbnail
2025/10/18
創造力與回饋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驅動力,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讓我們從被動轉為主動。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提到心流時,我覺得有一點原則非常重要:練習把活動本身作為目的,進行活動是為了本身的樂趣而非外在的獎勵。這個原則擴展了我從事某些活動的廣度,也讓我體會到,就算做一些看起來沒有外在獎勵的事情,我仍然可
Thumbnail
2025/10/10
工作目標通常有明確的外在激勵和監督機制,而生活目標則需要更強大的內在動力支持。當我們成功將某些目標簡化並融入日常,它們可能變成如呼吸般自然的習慣。然而,即使是已養成的習慣,也可能隨時間失去吸引力,讓我們感到枯燥乏味。 為什麼有些人能持續堅持看似無趣的生活目標,而有些人則容易半途而廢?關鍵在於理解並
Thumbnail
2025/10/10
工作目標通常有明確的外在激勵和監督機制,而生活目標則需要更強大的內在動力支持。當我們成功將某些目標簡化並融入日常,它們可能變成如呼吸般自然的習慣。然而,即使是已養成的習慣,也可能隨時間失去吸引力,讓我們感到枯燥乏味。 為什麼有些人能持續堅持看似無趣的生活目標,而有些人則容易半途而廢?關鍵在於理解並
Thumbnail
2025/10/03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陷入一場永無止境的比較競賽。我們比較學歷、工作、伴侶,甚至比較誰的笑容更燦爛。然而,現今社會與過去已有不同,以往優異的學歷幾乎保證能找到理想工作,現在這個等式的可靠性已大幅降低。即使勤奮用功,也未必能取得理想的學歷,權重分配變得更為複雜。若我們持續陷入「比較」的迴圈,前路只會越來越窄
Thumbnail
2025/10/03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陷入一場永無止境的比較競賽。我們比較學歷、工作、伴侶,甚至比較誰的笑容更燦爛。然而,現今社會與過去已有不同,以往優異的學歷幾乎保證能找到理想工作,現在這個等式的可靠性已大幅降低。即使勤奮用功,也未必能取得理想的學歷,權重分配變得更為複雜。若我們持續陷入「比較」的迴圈,前路只會越來越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以溫和、輕鬆的方式專注於目標的重要性,並提到如何透過觀想和視覺化使目標成為現實。文章中還包含了一些心靈提升的作者獨特見解和經驗分享。在文章的末尾,作者還提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資訊,並呼籲讀者點讚和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以溫和、輕鬆的方式專注於目標的重要性,並提到如何透過觀想和視覺化使目標成為現實。文章中還包含了一些心靈提升的作者獨特見解和經驗分享。在文章的末尾,作者還提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資訊,並呼籲讀者點讚和追蹤。
Thumbnail
目標的具體性與困難度: 設定明確且具挑戰性的目標能夠顯著提高個人的努力和表現。 目標與動機的關聯: 理解目標如何激勵行動和提升滿意度,以及其在動機過程中的中介作用。 長期的實證研究支持: 目標設定理論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證明了其在多種情境下的有效性。
Thumbnail
目標的具體性與困難度: 設定明確且具挑戰性的目標能夠顯著提高個人的努力和表現。 目標與動機的關聯: 理解目標如何激勵行動和提升滿意度,以及其在動機過程中的中介作用。 長期的實證研究支持: 目標設定理論基於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證明了其在多種情境下的有效性。
Thumbnail
今天,將專注在遊戲、運動和正念這三個關鍵字,提出瞭如何處理注意力的概念,以及對遊戲、運動和整理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在生活中尋找自然體驗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社群媒體使用的挑戰。
Thumbnail
今天,將專注在遊戲、運動和正念這三個關鍵字,提出瞭如何處理注意力的概念,以及對遊戲、運動和整理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在生活中尋找自然體驗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社群媒體使用的挑戰。
Thumbnail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Thumbnail
若將人生看作一場體驗的遊戲,每個人的體驗都是「注意力」的總和,「你關注什麼,現實對你而言就是什麼樣子」。為此,若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豐富的體驗,就必須分心,讓分心幫助我們逃離「時間有限」的困境。但是,這卻忽略的這些體驗的深淺程度,以及重要程度,是否真的是我們的人生要追求的呢?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其實,一個人的智力、情緒、創造力、記憶力、成就... 都跟「動」息息相關!
Thumbnail
★其實,一個人的智力、情緒、創造力、記憶力、成就... 都跟「動」息息相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