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見了幾個大人,有好些看起來是夫妻的,當孩子出現哭鬧,或一直擺不平,無法以邏輯條理來讓孩子安靜,懂得適應環境的規矩時,夫妻倆個相互的想把孩子「丟包」,讓另一個人接手處理。沒得有人接手替換的,也會哀嚎幾聲,覺得孩子聽不懂道理,擺不平孩子執拗的性格,真的令人好疲憊,頭好痛啊!
這是現代父母的辛苦及難為之處,想想我們的小時候,聽不懂大人的人話,就只能等著挨鞭子。就算是聽不懂,如果不長眼再哭個半聲,就等著挨巴掌到安靜無聲為止。
現代的父母,願意將孩子視為一個「人」的個體來對待、來教養,實屬我們社會的進步,只是,這也遇見了前所未有的疑難雜症:如果不打不罵,究竟要怎麼和孩子互動,怎麼和孩子培養關係,才能創造出互惠的成長助力?
說這麼多,但我這一篇文不是要談這個,而是要談,令許多大人聞之色變的「孩子」,如果這孩子的狀態、孩子的思維方式、孩子的行為舉止、孩子的意圖和索求⋯等等特徵,都凝結在一個成年人身上,那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適度以孩子般的單純及自由,在關係裡,有怡情及放鬆作用,但過頭了,則會造成個體的自我功能上的退化,某個層面,也讓關係裡的另一個人,從一開始感受到強烈被需要,到後來必須為對方背負所有的生命責任,而漸漸地感覺沈重及難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