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超過六成的成年人在十天之內至,少會有一次無聊的感受,甚至還有每週會有六小時感到超級無聊~
人為什麼會感到無聊呢,這邊無聊的意義主要有兩方面~
淡化大腦刺激與能量消耗
新事物的刺激對大腦是最強大的 ,大腦會專注所有的注意力 ,
來去應對並且學習這件新事物,觀察這件事情會對自己造成甚麼影響是好是壞,將結果放到大腦的記憶裡~
專注是耗能的,而人體的機制自古演化下來,為了很容易生存會去減少多餘的耗能,所以為什麼健身的人,久沒有練肌肉會掉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在這個機制下~當大腦接觸同樣一件事情的刺激頻率變高時,你的大腦已經很明白是怎樣的事情時,你的情緒就不會像一開始那樣大,會從緊張 刺激 害怕..等比較大的情緒反應,會趨向於平靜~
所以如果一直做相同的事情,但一直是一個無效行為的時候,人就會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轉而去尋找並追求有效的行為,這個尋找的行為,就叫探索~
帶來探索的需求
探索需求最高的在幼童期,他會對一切事務充滿好奇,這期間也是學習力最強大時期,所以這個機制基本上也是促進人改變的推力之一,只不過往好的走還是往壞的走 就不一定~完全看這個人怎麼做.
有人無聊會去學習 閱讀 而有人無聊就去尋求無止境的刺激,所以是好是壞因人而異,所以無聊這感覺的存在意義,是建立在減少耗能以及推動探索帶來進步上~
人會在那些情況下感到無聊呢?
- 可預測與重複行為
- 無法專注就會覺得無聊
- 當人們感到被困住,自己的意志不能被執行時,就會產生無聊
要避免我們的人生進入這種無聊的狀況,就先來推論一下事情是怎麼演化的?
我一開始有提到,身體為了節能會降低大腦刺激,會降低失去興奮期待之類的感覺
接下來就會進入,以下三個階段~
習以為常階段:接下來習以為常時,就會變成本能似的去行動,除非你建立了很好的系統,有很好的步驟以及除錯機制否則這時候嚴謹度都會下降, 這時候就會容易忽略細節,或是難度變低,忽略細節導致成效不彰,有效行為就會慢慢變成無效作為 ,就會進入很長的停滯期→可預期 沒變化→開始無聊.
無聊階段:無聊後,人會產生積極及消極兩種反應.
積極反應:尋找樂趣~激發創意~這時候無效行為會重新變成有效的行為.
消極反應:
1無視:反正我有在做就好~進化到厭煩
2尋找刺激:就是開啟探索旅程,追逐新鮮感
這兩個消極的反應最後,都會到最後一個階段~厭煩
厭煩階段:到這邊基本上就是各種逃離~我想大家多少都有一些經驗..例如不想上班
當習慣遇到無聊
我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健身運動的時候,因為回饋來的很快,從沒練到開始練, 先不說肌肉有沒有長出來~但那個肌肉痠痛,是騙不了人的.
那時候會讓人有一種興奮期待的感覺,覺得自己正在起飛的路上
但漸漸地~
我進入了第一個階段~習以為常
我開始對健身這件事已經習以為常,加上我那段期間其實是沒有任何健身指導的,只有基本的器械介紹之後就是自己練,所以呢~我就變得開始沒有這麼在意,一些微小的地方,例如~該熱身時要好好熱身, 做的時候,要專心的做,做完之後,要好好伸展陸陸續續這樣兩年左右~
我就是停滯在那個地方,雖然說有練有差,但也沒有任何進步的感覺,我腦中有一個念頭變得越來越強烈,那就是~每天鍛鍊身體、保持均衡飲食,雖可保持健康,但會感覺到每天過的生活好像一模一樣。
於是我進入了 第二個階段 那就是無聊
進入無聊這個轉折點之後,我走向了消極的那條路,我感覺到無聊之後,因為我那個時候還是使用器材最多就是啞鈴, 其他的就是以機械式地為主,我無聊後就開始到處找一些我沒有接觸過的器材,然後一個人在那邊亂做想要藉此獲得新鮮感,消除無聊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我走在一條路上.
我找不到往上爬的路徑,所以就是在平地一直走~一直走~現在我為了排除無聊的感覺,我決定脫離這條路線,往旁邊陌生的小路,看看走進去,以後 人生地不熟,我就在裡面繞啊繞的 ~可能偶而會回到原本的路上,繼續走~ 但走著走著,還是看不到其他風景,於是又往旁邊的路亂走, 每一次走出去的距離,就越來越遠~最後呢,你就回不到原本的路上了.
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厭煩
回不到原本的路上的原因是你迷路了嗎? 當然不是而是你不想回去,走在那日復一日的路上,你可能明明知道應該要走回去原本的路上,但是心裡會有對於無聊的排斥感,你會開始抗拒然後,你就會離你應該走的正軌越來越遠, 之後就算想要回去也很難了,健身來講,如果你一個動作疏於使用, 其實很容易姿勢跑掉,用錯誤的方法練,不但容易受傷,重量也很難上去,這些挫折感的堆積就會讓你有念頭想要放棄這一切,那如果自己放棄的話,會鄙視自己,別人也會冷嘲熱諷,你會開始等待一個台階, 例如疫情到了, 很多人就藉機停擺了,疫情過後會不會回去呢 ? 也許這只有當事人知道 (攤手)但就我觀察 大多都會慢慢地遠離.
該怎麼做?
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往積極那個路線走,比較偏學習成長類的習慣
例如健身 閱讀,在具體實際行動上
你可以建立紀錄 觀察自己的變化
再來是可以主動尋求回饋 例如夥伴 教練 導師之類的
這個回饋可以讓你持續進步 避免無效行為持續的空轉
有夥伴也可以互相督促 激勵
主要的目的 就是保持你的習慣可以一直維持有效的狀態
人不會輕易放棄一個有效的習慣
前幾天我就問問 我一個朋友 他有沒有嘗試去建立些什麼習慣
他回答有 他有嘗試建立記帳的習慣 但他記了一個月之後就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 他雖然知道他為什麼會入不敷出了
但是他沒有辦法因此改變他的消費行為
所以記帳這件事就變成是一個無效的習慣,無效就不會想維持這很正常
再來在心態上,盡量去達到所謂的身分認同~
不要為了健康而運動,要把自己變成喜歡運動的人
當你喜歡你就會去持續去做
你會致力於讓這件事情保持進步,去精益求精
想辦法在平坦的道路中,找到那個往山頂的路
雖然最後可能也會遇到無聊,但會是高處不勝寒的無聊
像小說中的獨孤求敗一樣, 只求一敗~
在無聊時,你可以刻意適度的安排變化進去 以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
想辦法增加一些有趣的變化
無聊是重要的轉折點
盡量不要讓狀況往下走到厭煩
當你變成厭煩的時候,其實要花很大的功夫
才能找回動力,走回來
然後如果真的不幸走到最後很厭煩的狀態
上健身房之前百般掙扎,或是看到別人吃垃圾食物時很想吃
已經厭煩這過程,但卻又知道這樣對身體比較好時
我唯一的建議是,你不用放棄,但也不用硬逼自己一定要咬牙苦撐
人本來就會有狀況好壞,增加點彈性,原地休息也沒關係
人生不是比誰跑得快 而是比誰堅持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