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
(甲)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姦人,然後恐懼,變其節,易其行矣。故父母之愛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嚴刑者,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踰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其刑也。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鎰,盜跖不掇。不必害,則不釋尋常;必害手,則不掇百鎰。故明主必其誅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出自《韓非子.五蠹》)
(乙)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出自《荀子.勸學》)
題目:
二、
(一)請閱讀甲文畫線處,分析作者如何運用對比及比喻等寫作技巧,並闡述其說明什麼道理?(8 分)
(二)以甲文及乙文為例,分析並比較韓非、荀子在議論文寫作特色。(12 分)
中宜擬答:
(一)
甲文劃線處用了二段比喻說明明主應以嚴刑峻法統治的道理,而此二段比喻分別用了對比情境,茲如下述:
第一句群,以陡峭的十仞之城與平坦的千仞之山作對比,前者雖高度較低,但因為陡峭的地勢,連戰國時魏國善於騰跳的勇士樓季也無法逾越;後者雖高度較高,但因為地勢平坦故即使是跛羊也容易在其上放牧,這說明了明主要以嚴峻險峭的刑法治理,即能如陡峭的千仞之城般,使人民心生畏意而不敢放肆。
第二句群,以十多尺長的布帛與百鎰而燒熔的黃金作對比,前者價值較低,但一般人順手牽羊也不怕,後者價值較高,但即使是盜蹠般的大盜也會因為害怕燙傷手而不敢盜取,這是要明主以刑法的嚴峻後果來恐嚇人民不敢犯罪。
二段比喻皆使用難度、價值的高低對比,凸顯人民作惡的動機不在於所犯之罪的嚴重程度,而是在犯罪後果的懲罰輕重,因此透過二段對比與比喻,用以勸喻君主應掌握人民行為欺善怕惡的心理,施行嚴刑峻法。
(二)
韓非是荀子的學生,雖然學派劃分上一般視韓非從老師荀子的儒家轉出、成為法家集大成者,二者在表達思想的文章筆法上卻有相仿之處,亦即寫作議論文時的巧設譬喻與排偶之風。
荀子與韓非均善於以譬喻方式輔助說理,且行文往往以對比的句式增強氣勢。以甲文為例,韓非以攀高與盜竊二組對比為例,闡述君主應行嚴刑峻法以御民的道理,並且多用排比修辭,使議論格外有力;乙文中,荀子則以自然地勢、馬的奔跑、雕刻、蚯蚓螃蟹等多種物例,輔助說明累積以為學的道理,不但設喻多方,且句式多變,靈活運用單句、複句與正反對比,駢散相間,氣勢縱橫。從譬喻以說理以及修飭句式的特徵來看,二者均表現出條理明晰、筆勢逼人的特點,系列的譬喻不僅形象鮮明,亦能深刻地烘托題旨。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學派特徵也展現在議論行文中,如韓非身為先秦諸子的殿軍,意在建立一套君主集權的新政治系統,故韓非抱持歷史進化論,反對泥古守舊;相反,荀子主張「法後王」,先聖之道有裨今世者仍予採用,故行文時會訴諸聖人、或如乙文中引用《詩經》作為加強權威的論述方式,這使二者在議論寫作的策略上會有結構的差異。
總而言之,荀子與韓非都能據題抒論,故議論文的寫作上頗有相仿之處;而《荀子》集中又有如〈賦〉篇、〈成相〉篇等韻文,《韓非子》則儲有大量寓言以輔助說理,此為二者文學表現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