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的限制?
這位老師跟我討論到,他只要跟家長討論到學生在校的表現,家長通常就會認為是小孩的天生障礙所造成,所以會導致能力弱。但是老師認為,他所提的那些事情,其實都是生活中可以落實教導的,家長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把小孩鎖定在框架中了?
導師對學生的大小事都很注意,會適時關注他們的發展,也會教導小孩許多管理自己的方法,對於該做的事情,會堅持小孩要做到,這樣的狀況之下,班上小孩其實進步的都很顯著。
家長也很用心的排了各種治療課程,對於學校發派的作業也會努力做好。遇到狀況則會主動找學校輔導老師溝通,是對非常認真的家長。
回歸到框架的議題,各自雙方都有對小孩的觀察,導師觀察到的狀況是,其實小孩能力中上,很多時候都是動機的問題,一旦我們沒有緊密一點的提醒,小孩其實就會養成逃避的習慣。家長的觀察則是,小孩因為生理有限制的關係,能力不好,但是會盡量配合。
各自有理,實在無法判定哪一邊得分高,裁判宣布哪一方獲勝。因為此類事件其實很常出現,有時候角色則會相反(導師覺得學生能力不足就先放寬標準、家長默默覺得導師不夠嚴格要求)。
需要這個特殊生障礙類別(例如:自閉症、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的原因,給了我們一個較為明確的方向去思考他的難處,但並不是出現的所有行為,都跟障礙有關係。硬要確認這個行為是不是障礙帶來的,其實也沒什麼意義,大家時間都很寶貴。
我們在教育小孩時,各自有邏輯,人人有專業。坦白說,要百分之百的相信彼此的教法及教養,有點太天真。但是,不強求對方要跟自己做法一致,只要對齊目標:小孩持續進步,就很棒了!
以這個案例來說,其實可以找到導師跟家長目前都很在意小孩的「學習態度:主動完成該做的事情」,掌握住這個目標,導師在校針對課堂活動督促跟課狀況;家長在家陪寫作業也需要一併培養小孩要對自己的作業負責,各自練習過程不干涉,但是最後小孩都會慢慢學到正確的學習態度。
"我們是否不自覺的,總是把自己想要的框架套在別人身上"
注意力的限制
學生時常會會自己的注意力無感,除非被罵:你又分心了!不然,他們很有可能要鑄成大錯時,才會發現自己這樣叫分心。
當然,我自己的學生被反應分心,真的是日常。我們在上社會技巧課的時候進行了體驗活動。
活動過程是這樣安排的:先安排需要在紙上完成的動腦任務(寫造句、算數學),接著投影片會隨機出現聲音,當出現聲音的時候學生還要記錄下投影片上的顏色或是數字。
學生一開始超級興奮,覺得這種挑戰任務很有趣,也太簡單了!結果越到越來,氣氛越緊張,因為投影片出現聲音的頻率越來越快,有人因為想不出造句哀哀叫、有人因為還沒看到投影片的數字不甘願......當然,也有神人兩邊任務都執行的不錯,但他表示:心情超緊張的。
這個活動,讓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真的有辦法一心多用嗎?在課堂中,老師在教我們算數學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邊做自己的事情嗎?(最常聽到學生邊玩文具邊說,有啊!我耳朵都有在聽啊)。
最後,我告訴大家,其實注意力就像腦中的一盞專心燈,你在專心的時候燈就會打亮,要訓練你的專心燈,做事情的時候不要轉來轉去,久了之後,專心燈就會聽你的話!寫作業或上課的時候,就不會到處亂轉。
但是!如果真的上課到一半發現專心燈轉去玩文具了怎麼辦?很簡單!只需要趕快把專心燈照回該去的地方就OK了!
我們可以一起注意的事情:
1. 身心障礙的障礙類別不該成為親師溝通的限制。
2. 家長跟老師溝通可以著重在:現在要一起努力的目標,不需要太糾結能力不好的原因來自於哪裡(教養、教法、類別...時間很寶貴)。
3. 幫我們的小孩打造專心燈的概念,讓他們知道,腦中的專心燈是可以花時間訓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