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系列文章為大家找出一些「以人為本」照護模式的範本,幫助大家去思考:如果你老了,會期待什麼樣的「照護模式」。本文也點出高齡者的心理變化與幾個降低不安全感的方法。
長者快速失能的成因不是被虐待,反而是因為被照顧的太好了。
照顧者是否真正看見被照顧者行為表現下的心理狀態與需求。
長輩的這些行為狀況,其實代表了他們心理最底層的不安全感,而安全感其實並無法向外求來,是需要由內而生。
上一篇文章 介紹了荷蘭博祖克 BUURTZORG 照護模式,今天則是分享台灣長泰老學堂林金立理事長所提倡的「自立支援照顧」。
第一次聽到自立支援照顧,是林金立理事長在 TEDxTalks的演講 - 自立支援讓長者脫離束帶自由,他強調「自立支援照顧」的概念,與一年多前我聽到劉介修醫師(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 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的觀念不謀而合,同時,也對於台灣某些長照機構內仍有約束帶的使用與存在感到震驚,因此對於他所提倡的照護模式有些好奇。
自 2015年林金立成立自立支援學院,積極推廣「自立支援照顧」理念與重要性。林金立理事長分享照護上的挑戰:一個原本可以自行處理生活瑣事的高齡婆婆,不小心在家門前摔倒了,孝順的孩子們連忙找了外籍移工到家裡照顧,短短兩個月就從坐輪椅、不認識人甚至臥床。
長者快速失能的成因不是被虐待,反而是因為被照顧的太好了。而我們傳統認為盡孝道就是要幫長輩做所有事的觀念必須改變,因爲「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長輩「自立」的能力。
所謂的自立支援照顧,其實就是從飲水、飲食、排泄、運動,四大基本生活照顧做起,目標是「提升長者的生活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 此外,社會普遍認為失能是因為生病或住院所造成的,但事實上,臥床才是失能的主因,躺在床上不動,肌肉便會開始萎縮流失,甚至關節也開始僵化,漸漸失去自主活動的能力。因此,該學院推廣 「台灣零臥床運動」。
「台灣零臥床運動」共有八大照顧原則,以下是節錄自自立支援學院網站(everhealthy.org.tw)
我對於第一原則「照顧是『協助』他,而不是『服侍』他。」特別有感,不僅僅是我從旁觀察過許多家庭個案,核心問題並不在於疾病本身的照護方法或環境限制,問題關鍵反而是在照顧者是否有真正看見被照顧者行為表現下的心理狀態與需求。
當長輩逐漸變老,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如從前,他們行動變慢、視力與腳力變差,內心也會悄悄地隨之變化,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再有用,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漸漸開始需要人協助,生活自主獨立性因而減低。此外,隨著在家庭與社會的角色變化,長輩可能不再扮演如壯年時的核心角色,如果沒有進行調適與轉念,長輩很容易會隨之產生自我價值感低落的感受。
這些心理狀態的改變會讓人變得敏感,再搭配一些日常事件的摩擦,就可能會演變成兩種狀況:
「不用啦,你不要管我!(_____)這種事情我自己做得來!」為了想證明自己仍保有生活自主性,生活大小事皆完全拒絕別人的協助,即便他可能真的需要被幫助。
或是 「不行啦,你幫我(____)啦,我老了沒辦法....」也有許多父母上了年紀以後,對於自己的老化充滿不安,再加上獨處的時間增加,反而轉變成事事想依賴子女,直接放棄了自主向外探尋的機會。
但長輩的這些行為狀況,其實都代表了他們心理最底層的不安全感,而安全感其實並無法向外求來,是需要由內而生。
方法1: 先同理傾聽
台灣長輩往往無法很容易敞開心房談論自己的焦慮、恐懼等等情緒,日常多與他們談話互動,而且,最重要的是同理他們的情緒,而不是回覆他們:「你想太多啦」、「事情沒這麼糟吧」。我們就算無法理解他的恐懼,也試著同理他們的感受,並鼓勵他們說出更多的想法。
方法2: 多提供資訊
現在社群媒體上有許多假訊息,有的甚至會引發長輩的恐慌。適時提供正確的資訊,也是降低長輩不安全感的途徑之一。
方法3: 共同體驗新事物
鼓勵長輩多嘗試新事物,認識新的朋友。我們可以陪伴與他們一起體驗新事物,像是參與社區據點活動、鄰里長青踏青旅遊,讓他們知道自己其實可以做得到,逐漸建立出自信。
你認為「孝順」是什麼?
你有觀察過自己或是家族中,對哪些議題有高度的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