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齡相近的朋友,在聚會中問道,「C,我們年紀明明差不多,但為什麼你的邏輯可以這麼清晰,對未來的規劃這麼明確?」
「我其實原本也是只有一個模糊的大目標,經歷了不斷嘗試才漸漸明朗,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了解自己。」我回想著自己的過程並回覆。
「唉…我心中也是有自己想做的事,但因為住在家中,每次有想法跟父母討論都被否決,真的很想搬出去自己住,但又怕會引起家庭革命。」
「說到離家自己住,我也是在搬離家之後才體認到原來有這麼多事不知道,包括如何找房子、控制生活費用還有獨立的生活圈,之後明顯成長了許多。我認為是否搬離家不一定要父母同意,只要有經濟能力和決心,就應該嘗試獨立生活。」
--------------------
每個家庭的文化和價值觀都不一定相同,在某些家庭中,父母可能鼓勵孩子早日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則可能希望孩子待在家中直到結婚或有穩定的工作。
但是,對於孩子本身,這個決定不應僅只於家庭的期望,成年後的孩子更應該開始學習權衡個人的需求和家庭的期望,這是成熟與負責任的表現。
至於搬離家是否需要徵求父母同意?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子女的個性和成熟度也不同。
我們應該瞭解到的是搬離家並不等於與父母斷絕關係,而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並非要忘記父母的恩情,或是拋棄家庭的義務,而是要建立一種新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親子關係。
而獨立生活可以學習到的經驗,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自我成長和發展的機會,意味著必須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從理財、打理家務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當然,成長必定伴隨著一些痛苦,生活中總會遇到預料之外的挑戰,獨立生活迫使自己尋找解決方案,將能變得更加堅韌和有更強的適應力,當必須自己處理所有事情時,會學習到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時間和資源。
最重要的是,在獨立的環境中將有更多的空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對於長期的個人發展和幸福感極其重要。
無論是決定是否搬離家,還是獨立生活本身,都應該是基於個人的需求和目標,而不僅僅是遵循傳統或是家庭的期望,讓自己學會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與父母相處,而不是一個小孩的身份,既感恩地尊重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也負責地照顧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就可以在尊重家庭的同時,也走向個人的成長和獨立。
#CarryKuoOn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