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

2021/01/2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文最近一次更新在2024/3/29)
作者:陳華夫
《一個人的聖經》的作者是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高行健,他早年的《現代小說技巧初探》裡曾探討「你,我、他」的敘事觀點,而成為此篇及另一篇《靈山》的長篇小說之敘事觀點(POV)。中國文學學者許子東認為《一個人的聖經》是一部寫的不錯的小說。(見視頻書展2013:莫言為甚麼獲諾貝爾文學獎? - 許子東,及深度 ||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內心獨白,總有一句能擊中內心
《一個人的聖經》的書名在字面上有宗教贖罪的意味,但我認為它其實是中國小說史上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即去罪惡感)。而陳忠實在他的小說《白鹿原》裡,花了相當篇幅書寫鹿子霖及其媳婦冷秋月的死,則是中國小說史上最悽慘的自我懲罰贖罪。(見拙文探究華人的「罪惡感」?─開悟的本質(7))。
自從西學東漸一百多年,心理學仍是中國文化裡,洪荒待開發的領域,雖然小說家張愛玲在她的散文裡提過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但夏志清教授卻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裡說:「現代中國文學之膚淺,歸根究底說來,實由於其對'原罪'之說,或者闡釋罪惡的其他宗教論說,不感興趣,無意認識。」(見羞恥和內疚的心理學研究
其實,中國文學避談罪惡感,日常用語中,贖罪罪惡感等字眼更感刺眼,避之唯恐不及,深怕映入眼簾,就招惹了罪惡感上身。然而,中國人避談罪惡感,正彰顯了中國文化是重度的恥感文化。(按: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寫的《菊花與劍:日本文化的雙重性》中所說的恥感文化即衍生自中國)。
針對贖罪(悔罪),卡萊爾說:「但任何一個有知識的人一定要相信有一個公正無私的上帝存在著,要相信悔罪是人類重要的事情,因為生活只不過是一系列的迷誤,要通過悔過改正錯誤。」(《西方文學史十二講》湯瑪斯·卡萊爾(2023),頁59)
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清洗罪惡感,有個非常普羅大眾的贖罪的方法─即當洋人累積了一星期的罪惡感,在星期日的彌撒裡,藉著餅(神的身體)與酒(神的寶血),赦免(清洗)掉了,人們出了教堂重新開始另一美好的星期。
這種「罪惡感贖罪」方法,套一句張愛玲的話,就是「洗手淨指甲,做鞋泥裡蹋。」(見張愛玲《中國人的宗教》) 嚴格地講,中國的主流文化缺少有神鬼意義的嚴肅宗教,所以未能提供類似基督教式的贖罪方法,造成中國人不斷的累積罪惡感,不斷的暴發為殘酷自我懲罰,或「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犧牲(Sacrifice)
中國傳統小說幾乎沒有罪惡感贖罪的主題;明朝馮夢龍所寫描述春秋戰國五百年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被清朝蔡元放評說:「人物情事,雖千態萬狀,無所不有,卻無神道僧道邪說妖言在內,便覺眼界中清凈許多,比他本稗官真是好看。」
所以,豆棚瓜架式的《聊齋志異》並非中國小說的主流,雖然《紅樓夢》裡有仙人道僧以及「假語村言」,但談的頂多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涅槃。 然而,「萬法皆空」的涅槃,並無法洗刷所經年累月積累的罪惡感,就衍生了中國的傷痕文學
《一個人的聖經》是非常特殊的傷痕文學小說;它顛覆了宗教彼岸赦免和救贖。而在此岸,以自我懲罰的方式來贖罪。於是缺乏罪惡感贖罪宗教方法的中國人很容易就墜入「罪惡感贖罪自我懲罰」的人性枷鎖中。身帶枷鎖的人不僅追求受苦,甚至以受苦快樂,並進一步摧毀別人的快樂。而《一個人的聖經》就赤裸裸的揭露這個慘不忍睹的「罪惡感贖罪自我懲罰」人性枷鎖。
針對嚴厲的自我懲罰,劉再復說:「莎士比亞真實地描繪了奧賽羅性格上的缺陷,但在這種缺陷的性格中我們仍感到奧賽羅天性的高貴。他不允許自己的妻子沾汙一點不潔白的東西,也不允許自己身上有任何不潔白的東西,因此,當他發現妻子潔白而自己並不潔白的時候,他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對自己進行了最嚴厲的懲罰。在自我懲罰中,奧賽羅的性格得到了昇華。這樣,就他本身而言,他的性格雖然不完美,但在藝術欣賞者的審美眼光中,他的性格是很美的,他的性格缺陷也是很美的。(《性格組合論》劉再復(1986),頁107)
首先,分析《一個人的聖經》的小說文本
(1)起初,「他」(男主角)和「那姑娘」(「倩」)素昧平生,倆人都在亂世逃難,而必須擠在逃難江邊老舊客棧唯一剩下單人鋪位的一小間,並以假夫妻名義登記投宿。(244頁)
(2)當晚,等到樓上拖拉尖叫的搜捕聲平息後,小說裡,作者頗細節的描述「他」與「倩」發生了性關係,然而,這是傷痕文學裡,典型的倉皇亂世、非出自愛情之亂世一夜情。當時的情境「他」(男主角)是這樣回憶:
「事後,很多年之後,他回憶當初,記起過這一夜,也有過調情,有過誘惑,有過慾望和衝動,也有過愛情,不僅僅是恐怖。」(246頁)
(3)而就是這個「恐怖卻仍有愛情」的一夜情,多年後,讓「他」先放出風聲:
「讓村裡人知道他要娶老婆了,倩要同意的話也好辦,去公社領一紙結婚證書就是了。」(324頁)
(4)但正是這只結婚證書,就開啟了一連串,無法回頭的「罪惡感贖罪自我懲罰」之不歸路。「倩」說:「你騙了我,利用我一時的軟弱,我上了你的當」(335頁)
(5)「他」答說:「什麼當?說清楚,是那一夜在江邊,還是這婚姻?」
然後,當「倩」把尿罐子砸上「他」的頭殼時,
「他」說:「你瘋啦!」
「你要把我打成神經病,沒那麼容易!」女人獰笑道:「我也便宜不了你!」 ........
「他日後許久厭惡女人,要用厭惡來掩埋對這女人的憐憫,才能拯救他自己。」(337頁)
........
(6)「你很難再去愛一個中國姑娘,你離開時把那小護士扔了,如今已不覺得內疚,也不在內疚中過日子。」(423頁)
(7)「你不清楚樓板上(筆者按:在「西班牙」,而非一夜情的「江邊」)發生的是強姦還是盡歡」(448頁)
(8) 「管風琴和合唱。旅館房裡都是講究的舊家俱,沈重的橡木桌子,深棕色的雕花衣櫃,帶圓柱的木床也雕的花。窗外街燈燈罩的球面沒有閃光....十二點的飛機回巴黎。」(449頁,小說的結尾語)
說到底,《一個人的聖經》是什麼樣的小說?它真的訴說了什麼?
其實,它屬於意識流小說,小說的內容是作者的「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小說的結構是記憶之「腦神經網絡」裡故事基模的連接。(見拙文什麼是「記憶」?如何「記憶」?「記憶」的本質?─開悟的本質(3)
意識流小說拋棄了傳統的的敘事結構(如情節,伏筆、懸疑等),就如同給嬰兒洗澡後,倒掉澡盆裡的洗澡水時,也倒掉了澡盆裡的嬰兒,但嬰兒代表小說的讀者同情,缺乏讀者同情的小說是無法獲得粉絲及出版商的青睞。(見拙文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一個人的聖經》卻不是張愛玲《小團圓》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等典型的「自傳性」意識流小說,因為典型的「自傳性」小說,通常都會曲筆淡化自己的人生傷口。而《一個人的聖經》卻不同,高行健不僅赤裸裸的展示人生傷口,並一再傷口上抹鹽的訴說,他當時很痛,而午夜夢迴,他更痛。
高行健到底在「痛」什麼呢?
他隱誨的沒有點明,但卻很明顯,並非「女人」、「愛」、或「性」,《一個人的聖經》中的敘述,有如套句張愛玲評《金瓶梅》之語:「書中色情文字并不是不必要,不過不是少不了它就站不住。」(《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並且,小說文本裡「字面」(literal)意思的詞彙如:「尿罐子」、「神經病」、「內疚」、「拯救」。應該是作者的「藏筆」,也並非他的最「痛」。但要看清作家的「藏筆」,可以從其使用的關鍵字(keywords)找出倪端。
《一個人的聖經》使用最頻繁的關鍵字是:革命(147次)、性(100)、同志(70)、政治(64)、痛(59)、身體(43)、公社(39)、國家(36)、褲(36)、奶(32)、姦(28)、胸(27)、毛主席(26)、藝術(25)、文革(25)、操(24)。相對的,而張愛玲《小團圓》是:革命(1次)、同志(1)、政治(3)、公社(0)、國家(7)、毛主席(0)、藝術(0)、文革(0)。足以顯示兩書的內容與主題是南轅北轍。
高行健要說的「人生最痛」,往往未必真的能說出,它通常也並非小說技巧可以駕馭體現的。(筆者按:參看高行健《小說的藝術》,載於其《創作論》第49頁)高行健打心底就無意扮演先知上帝,救贖世人。《一個人的聖經》的書名就表明了小說本身是個私貨聖經,而其真正的面貌是赤裸裸的揭露人生最痛苦的人性枷鎖─「罪惡感贖罪自我懲罰」。
請看「陳華夫專欄」─文學與藝術寫作─系列文章:

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詩意」的本質與創造─文學與藝術(2)
詩│《鳳凰花開人間落》─文學與藝術(3)
歌評│為何懷念的老歌與民謠能勾起往日的回情懷與老友的重逢─文學與藝術(4)
歌評│論台語歌謠《春花望露》文學魅力─文學與藝術(5)
歌評│如何避免「假音」,以「真音」、「共鳴」唱「高音」及「說話」的竅門?─文學與藝術(6)
寫作│中文的「寫作3W法則」─文學與藝術(7)
寫作│如何寫高品質知識性文章─文學與藝術(8)
寫作│如何寫好故事及小說─文學與藝術(9)
寫作│散文與知(識)性文章不同的寫作訣竅─文學與藝術(10)
畫評│新印象派名畫─喬治·修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之繪畫訣竅─文學與藝術(11)
文評│近代中國小說獎─頒獎扎記(之 1 )─文學與藝術(12)
影評│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文學與藝術(13)
影評│《心火》(蘇菲•瑪索主演,1997)─文學與藝術(14)
寫作│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5)
書評│《詩的原理》萩原朔太郎著 徐復觀譯─文學藝術(16)
影評│宮鬥劇《步步驚心》及職場電視劇─文學與藝術(17)
影評│《地久天長》王小帥導演─文學與藝術(18)
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
影評│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趙婷之《游牧人生》─文學與藝術(20)
樂評│《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是在詮釋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學與藝術(21)
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近代畫的比較與賞析─文學與藝術(23)
論路遙《平凡之世界》之貧窮苦難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4)
論賈平凹《廢都》及《金瓶梅》性意識之自我懲罰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5)
論《金瓶梅》之反諷意識─文學與藝術(26)
論余華《兄弟》荒誕血腥污穢低俗的敘事之文學與思想─文學與藝術(27)
論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余華《兄弟》及《金瓶梅》的性與政治─文學與藝術(28)
論張愛玲〈色,戒〉的「由性生愛」主題與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29)
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文學與藝術(30)
論陳華夫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之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3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6會員
245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