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這個會一定要開!學會「跟自己開會」讓自己聚焦,工作更有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個人每天腦子裡會產生70,000到90,000個念頭,這一點如果有嘗試過正念靜坐的朋友應該就有經驗:你也許很努力地要讓自己不要產生念頭,但是應該做不到,你的腦子會不斷的浮現不同的念頭,就像是持續不斷的跟自己在講話一樣,甚至一個念頭還沒結束另一個念頭又跑出來,也因此你會一直在一種分心的狀態。

除此之外,別人的請求或是雜七雜八的事情也會不斷冒出來,進一步把你的時間都佔滿,所以如果你沒有很具體的規劃你想做的事情,時間就會不知不覺被雜事佔據,覺得自己好像很忙,但又說不出具體在忙些什麼。

不過人的大腦很奇妙,雖然好像一直會胡思亂想分心不專注,但是如果你丟給它一個題目,大腦就會很自然的照著那個題目的範圍去東想西想,這種狀態如果是愛玩戰略或者解迷遊戲的人就有經驗,沈迷在其中可以一整天都不累。如果是沈溺在負面的想法的時候就叫做「鑽牛角尖自尋煩惱」,但若是思考正面有價值的題目時,也就可以產出不錯的結果。

所以,定期安排「跟自己開會」就是要設法去給你的大腦一些題目,可以釐清現在該認真處理的事或是要解決的問題,進而從容地去思考,讓點子跟創意可以浮現,對自己來說是蠻好的一件事。

在組織裡的會議,除了緊急情況之外通常不會說開就開,「自己跟自己開會」也應該要預先且固定規劃出時間。像是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可以想見他的行程跟工作一定非常滿,但是從 1980 年開始,他每半年會空出整整一個禮拜「閉關修練」,他將這個稱之為「思考週」(Think Week)。這一週當中,他排除所有外務,不與任何人連絡,一個人關在別墅裡大量閱讀平日沒機會細讀的報告跟書籍,並針對公司未來走向以及世界科技的新發展去思考。這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開會」的一種方式。你我絕對不像比爾蓋茲忙到每半年只能撥出一個星期跟自己開會,但是就必須像是公司開會一樣,例如週會或是月會,先把會議時間定好,直接在行事曆上把時間留下來,且注意不要隨便就又讓給其他事,要養成習慣。我則是不管怎樣至少星期天會給自己留一段時間,做為跟自己開會用。

1. 開會的準備

跟平常自己想事情不一樣,「自己跟自己開會」必需建立出某種「儀式」的感覺,像是特別找一個地方,例如自己很偏愛的咖啡館啊,或是如果固定會有長程往來,也可以在途中進行。重點是可以讓自己維持一段夠長的時間不受周邊干擾,且又方便做筆記或可以讀資料的場合。

我自己的習慣是一定不會在家裡,地點不需要太「厲害」,我還蠻喜歡在比較大的7-11或是全家的座位區跟自己開會,因為通常如果要大聲聊天或聚會的人都會在咖啡館裡,反而便利商店的座位區還比較不會吵,這一點各位可以觀察一下。另外,高鐵的座位大小跟桌子的位置也還蠻適合的,但是搭飛機時雖然時間很長,但經濟艙的座位空間就有點太小了,沒辦法好好做紀錄。

2. 基本配備

就像一般會議一定要有會議記錄一樣,「自己跟自己開會」也一定要認真做記錄,所以不論你是也跟老查一樣偏好使用子彈筆記本,或是有其他你愛用的筆記方式,筆記本或紙筆應該是最基本的配備。老查建議你避開使用數位的工具像是筆記型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來做紀錄,因為很有可能記到一半很自然的又被系統通知或順手打開某個app而分心。

你可能會說,如果需要讀數位資料怎麼辦?你可以在會議進行前先讀完,或者把重要的印出來看紙本,盡量還是不要在那段期間使用數位工具。至於用紙筆做的紀錄,之後除了轉成數位文字,我習慣直接拍下來存在evernote裡,只要是有在標題與tag設好關鍵字,日後再搜尋也很容易。

就跟公司裡的會議有不同性質一樣,「自己跟自己開會」也有不同型態的方式,初步可以分成兩大目的:思考、規劃,以及執行、實作。

1. 思考、規劃型:

通常我會這樣進行:首先,把最近需要認真想一下的主題都寫下來列成一張,除了列出不同的題目之外,我也會把當下想到希望可以達到的成果寫在題目旁邊。

然後開始把主題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我也許還要做進一步資料收集的類型,不管是需要查資料、去跟某些人討論或諮詢等等,然後把這些尋找資料的範圍跟行動列成待辦事項,把資料收集完之後再說,這樣可以先把腦子裡的思緒空出來,不至於一直想但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料讓自己得出結論,反而耗費注意力。

第二類則是需要自己作出權衡決定的主題,我會把所有需要考慮的因素先列出來,然後把不同的解決方式跟效應像是一般的雷達圖一樣畫出來比較,就可以選出適合的做法了。也應該要把接下來的行動列成待辦事項,才可以有後續。

2. 執行、實作型

如果有在用子彈筆記本,每天在作計畫跟反思的時候就是在做規劃了,不過每隔一段時間也可以跳脫既有的行程與計畫,把一些自己覺得想要加速或是優化的事情,重新規劃一下做法,例如自己親自做的部分目前情況如何?有哪些應該要去委託或者與別人商量請求幫忙的嗎?或是目前進行的事有沒有應該要捨棄或停止的?用這樣的方式避免自己只是因為慣性或沒有想法的瞎忙,也可以幫自己增添效率。跟所有的方法一樣,一開始先不要擔心作法是否正確或完美,而是先讓自己養成固定的習慣持續去做,進而從中調整與修正,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隻羊-avatar-img
2023/04/07
講的不錯~但我比較特別!我好像每天都在跟自己開會哈哈~然後也時常在跟自己對話以及看看那時候我的想法是什麼~能不能執行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6.4K會員
202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高效率!高速率!高行動力!高執行力! ●不能集中注意力通常都不是別人造成,而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沒錯,其實大家都非常想集中注意力,而且想得不得了。 首先,一定要先斷除這樣的習慣。 為此,大家必先認識到一個事實,「人這種生物天生就很難專注」。 因為,大家都搞錯了。 專注力不夠,所
Thumbnail
★高效率!高速率!高行動力!高執行力! ●不能集中注意力通常都不是別人造成,而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沒錯,其實大家都非常想集中注意力,而且想得不得了。 首先,一定要先斷除這樣的習慣。 為此,大家必先認識到一個事實,「人這種生物天生就很難專注」。 因為,大家都搞錯了。 專注力不夠,所
Thumbnail
透過讀寫,深刻覺知關於「我」的一切,面對自我也面向世界,在只有自己能寫出的獨特形狀中,好好傳達及溝通。
Thumbnail
透過讀寫,深刻覺知關於「我」的一切,面對自我也面向世界,在只有自己能寫出的獨特形狀中,好好傳達及溝通。
Thumbnail
以下的 Q&A 提供給想要自我練習的朋友,希望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以下的 Q&A 提供給想要自我練習的朋友,希望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 小摘要 #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除了極少數人1~2%,大多數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我們看到的一心多用,可能只是在不同任務間非常快速地切換。 人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件需要用到前額葉皮質的事(計畫. 决策. 判斷),而每次進行任務切換,大腦需要花費25分鐘才能專注。 📍 感想與行動:
Thumbnail
📍 小摘要 #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 除了極少數人1~2%,大多數人的大腦,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我們看到的一心多用,可能只是在不同任務間非常快速地切換。 人的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件需要用到前額葉皮質的事(計畫. 决策. 判斷),而每次進行任務切換,大腦需要花費25分鐘才能專注。 📍 感想與行動:
Thumbnail
雖然人人幾乎隨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但也些事情是需要內化,從大腦知識和心眼去解讀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它是個「幫手」,所以慢慢的會議跟筆記也不代表可以好好管理事情跟時間喔!所以這篇文章,是要來說把主控權還給無可取代的大腦吧! 接續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一團亂?的第一個主題: 大腦該出現哪些東西?
Thumbnail
雖然人人幾乎隨時在使用電腦和手機,但也些事情是需要內化,從大腦知識和心眼去解讀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它是個「幫手」,所以慢慢的會議跟筆記也不代表可以好好管理事情跟時間喔!所以這篇文章,是要來說把主控權還給無可取代的大腦吧! 接續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一團亂?的第一個主題: 大腦該出現哪些東西?
Thumbnail
X 是一個在目標執行上風格跟我很不一樣的朋友,在一天悠閒午後的閒聊中,X 提到當有計劃之外的空閑時間或是假日時,就會特別想要跑出去玩,又或者是盯著手機滑整天,一不小心時間就過去了。 有時候想要做點什麼,閒下來時卻又突然不知道該幹嘛、腦筋一片空白,朋友 X 對此感到特別的煩惱。 關於我:
Thumbnail
X 是一個在目標執行上風格跟我很不一樣的朋友,在一天悠閒午後的閒聊中,X 提到當有計劃之外的空閑時間或是假日時,就會特別想要跑出去玩,又或者是盯著手機滑整天,一不小心時間就過去了。 有時候想要做點什麼,閒下來時卻又突然不知道該幹嘛、腦筋一片空白,朋友 X 對此感到特別的煩惱。 關於我:
Thumbnail
一看書名,我不知你的想法是否跟我一樣(難道又是本雞湯文?) 但仔細一讀發現本書用幾個面向地成功說服我(這點我覺得在寫作上也是很重要的技巧) 從問題出發,列出16個工作生活中的負面因子,看得我超有共鳴(中了好多點~慘!) 提出解方並佐證腦科學、研究、專家佐證,就讓他的內容更有說服力。 《起床篇》
Thumbnail
一看書名,我不知你的想法是否跟我一樣(難道又是本雞湯文?) 但仔細一讀發現本書用幾個面向地成功說服我(這點我覺得在寫作上也是很重要的技巧) 從問題出發,列出16個工作生活中的負面因子,看得我超有共鳴(中了好多點~慘!) 提出解方並佐證腦科學、研究、專家佐證,就讓他的內容更有說服力。 《起床篇》
Thumbnail
從過去的教育體制,我們似乎已經習慣「被動式」接收資訊這件事情。針對導師教學的一個新知,我們會點點頭並且抄寫筆記吸收,不過較少會去反駁或挑戰老師的論點。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當你對一件事有不同想法時,或許說出來討論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有雙向的成長、或許可以革新或優化一件舊有的價值觀或是事物!
Thumbnail
從過去的教育體制,我們似乎已經習慣「被動式」接收資訊這件事情。針對導師教學的一個新知,我們會點點頭並且抄寫筆記吸收,不過較少會去反駁或挑戰老師的論點。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當你對一件事有不同想法時,或許說出來討論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有雙向的成長、或許可以革新或優化一件舊有的價值觀或是事物!
Thumbnail
《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的作者除了分享他如何做子彈筆記的方法外,最重要的是,他分享了一個重要的觀念:  我們不能「創造時間」,只能「利用時間」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生活常常是用「自動駕駛」的方式在過:早上起床就趕去上班,上班的時候,各種交代辦理的事情蜂擁而來,常常沒有停下來去想如何分類工作,總是抱持著
Thumbnail
《子彈思考整理術》一書的作者除了分享他如何做子彈筆記的方法外,最重要的是,他分享了一個重要的觀念:  我們不能「創造時間」,只能「利用時間」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生活常常是用「自動駕駛」的方式在過:早上起床就趕去上班,上班的時候,各種交代辦理的事情蜂擁而來,常常沒有停下來去想如何分類工作,總是抱持著
Thumbnail
的大腦很奇妙,雖然好像一直會胡思亂想分心不專注,但是如果你丟給它一個題目,大腦就會很自然的照著那個題目的範圍去東想西想,這種狀態如果是愛玩戰略或者解迷遊戲的人就有經驗,沈迷在其中可以一整天都不累。定期安排「跟自己開會」就是要設法去給你的大腦一些題目,可以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發展想法與創意。
Thumbnail
的大腦很奇妙,雖然好像一直會胡思亂想分心不專注,但是如果你丟給它一個題目,大腦就會很自然的照著那個題目的範圍去東想西想,這種狀態如果是愛玩戰略或者解迷遊戲的人就有經驗,沈迷在其中可以一整天都不累。定期安排「跟自己開會」就是要設法去給你的大腦一些題目,可以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發展想法與創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