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階段 障礙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部分的身體動作是由推、拉、蹲、跨、轉五個基本動作組合而成。推和拉主要是上肢的動作如推門、撐杖、拉開抽屜、提菜籃。下肢的蹲坐、跨步和轉身則攸關移行能力。第十二階段是跨步的訓練,以跨越障礙物作為階段性的目標。
跨步登階需要有足夠的下肢肌力、核心穩定和單腳平衡能力,登階與蹲下站起同樣需要先屈曲髖關節,身體前彎轉移重心至前足的技巧。下台階也需要屈髖彎腰,再加上單腳蹲。如果發現長輩下階落地腳步較重,或過於依賴手撐健走杖,可能下肢肌力還有加強的空間,或是控制的技巧需要練習。採用側面下階梯比較容易屈髖彎腰,這也是單腳蹲訓練肌力的好機會。
跳躍訓練爆發力,瞬間展現最大肌力的能力,有助於一旦失去平衡時,身體可以快速反應,跨步支撐避免跌倒。接續第六階段骨盆前推,使用臀肌快速收縮,再結合第三階段墊腳尖的動作。教練可以示範微微蹲下,然後喊123跳,快速站起並墊腳尖。即使沒有跳離地面,只要學員有表現快速反應的敏捷動作, 就達到訓練的目標,給予鼓勵。
跨高欄和跨水溝是單腳站,再加上抬高腳在垂直和水平面移動的干擾,考驗骨盆左右和前後穩定的能力。當右腳站立,抬高左腳預備時,提醒學員上半身要盡量維持垂直,骨盆保持水平。注意學員是否有代償動作,例如上半身傾斜向右側,左腳跨過中線傾向右側,或是左側骨盆偏低。可再回頭加強練習側抬腿和綁彈力帶膝外張的動作。

補充說明:

1. 嚴重骨質疏鬆的長輩輕輕跌倒就有可能發生骨折,常見的部位有三:腰椎、髖關節以及腕關節。
2. 嚴重的脊椎病變會造成神經的壓迫,引起手腳麻痛。因此,銀髮族脊椎運動要特別注意安全。如果墊腳尖之後,腳跟落地,就會引起腰部疼痛或腳麻,要小心避免跳躍,可能有腰椎受傷的風險。改用跺步,腳用力踏地的方式。
3. 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當一側腳受傷或疼痛,使用健走杖輔助上下階梯時,記得這個口訣,上樓梯時,好腳先上階梯。下樓梯時,壞腳先下階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72內容數
我的經歷很不一樣,但怎麼個不一樣,沒有好好說明白,沒有人會知道,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這段旅程的起始點並不順利,在焦慮,徬徨,動機受到質疑的狀況下,任性而為地打開柵門衝出。 回頭來看這段旅程,好險我有及時出發。 人到中年,千絲萬縷的牽絆纏身,破繭的時候到了,如果不奮力一搏,怎能化身為美麗的蝴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郭健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步態不穩和平衡感問題是最常見的跌倒原因,想要預防跌倒,身體平衡感是否夠靈敏,快要跌倒時是否能快速反應,對老人防跌非常重要。維持平衡主要仰賴三個重要的感知器官,接收外在的感覺回饋:包括眼睛、內耳前庭和半規管,以及本體的感覺。雙眼的立體視覺判斷方向、深度、距離;內耳前庭及半規管感覺旋轉及加速度;
不同於第六階段基本伸蹲姿勢重點在臀肌訓練,第十階段深蹲進階的重點在於訓練背肌。原本蹲姿雙手拄杖撐地,用健走杖分散支撐上半身的重量。舉單手減少一半的地面支撐,轉由軀幹支撐並且增加單手的重量。漸進式的左右交替舉單手再雙手一起舉。注意左右手舉起時的活動度差異,不要聳肩。
健走杖用於肩關節的伸展有很多獨特之處。即使單側手較無力,也可以將患側手套在手環上,雙手握住手杖的兩端,形成封閉的動力鏈連結,用健側的手幫忙帶動患側活動,剛開始作輕鬆的左右擺手,動態伸展,試著引導學員感受正握或反握的差別。當手臂外展時,肩關節外展2度,肩胛骨也會外轉1度。
 強化肌力之前要先矯正姿勢,以鐵塔比喻脊椎,「多裂肌」是脊椎旁深層小肌肉的總稱,跨越兩節或數節脊椎,從頸椎後方一直延伸至腰椎,像鐵塔結構中的小螺絲,是支撐脊椎的核心力量。表層的大肌群則是鐵塔周圍的鋼索。若螺絲鬆了,鐵塔變會歪了,周圍的鋼索已經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銀髮族肌力衰退加上平衡不穩,擔心跌倒,走路的步伐變小。這個階段的訓練目標是加大步伐。在健走杖的穩定度加持下,應用重心轉移的平衡技巧,啟動臀肌保持穩定,鼓勵學員分腿站立,逐漸拉開兩腿間距離,超越平常關節活動的範圍,並且在較大的關節角度下動作,可以鍛鍊到更多部位的肌群。
深蹲是最有效率的肌力訓練 站起坐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動作,最有效率的肌力訓練就是深蹲,可以訓練到下肢和背部。很多學員抱怨膝蓋痛,蹲不下去。分析他們蹲下去的動作,常發現是膝關節先彎曲,像要跪下去,這樣的錯誤動作會造成膝蓋骨和股骨間關節面較大的壓力,反覆磨損,難怪會造成疼痛。
步態不穩和平衡感問題是最常見的跌倒原因,想要預防跌倒,身體平衡感是否夠靈敏,快要跌倒時是否能快速反應,對老人防跌非常重要。維持平衡主要仰賴三個重要的感知器官,接收外在的感覺回饋:包括眼睛、內耳前庭和半規管,以及本體的感覺。雙眼的立體視覺判斷方向、深度、距離;內耳前庭及半規管感覺旋轉及加速度;
不同於第六階段基本伸蹲姿勢重點在臀肌訓練,第十階段深蹲進階的重點在於訓練背肌。原本蹲姿雙手拄杖撐地,用健走杖分散支撐上半身的重量。舉單手減少一半的地面支撐,轉由軀幹支撐並且增加單手的重量。漸進式的左右交替舉單手再雙手一起舉。注意左右手舉起時的活動度差異,不要聳肩。
健走杖用於肩關節的伸展有很多獨特之處。即使單側手較無力,也可以將患側手套在手環上,雙手握住手杖的兩端,形成封閉的動力鏈連結,用健側的手幫忙帶動患側活動,剛開始作輕鬆的左右擺手,動態伸展,試著引導學員感受正握或反握的差別。當手臂外展時,肩關節外展2度,肩胛骨也會外轉1度。
 強化肌力之前要先矯正姿勢,以鐵塔比喻脊椎,「多裂肌」是脊椎旁深層小肌肉的總稱,跨越兩節或數節脊椎,從頸椎後方一直延伸至腰椎,像鐵塔結構中的小螺絲,是支撐脊椎的核心力量。表層的大肌群則是鐵塔周圍的鋼索。若螺絲鬆了,鐵塔變會歪了,周圍的鋼索已經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銀髮族肌力衰退加上平衡不穩,擔心跌倒,走路的步伐變小。這個階段的訓練目標是加大步伐。在健走杖的穩定度加持下,應用重心轉移的平衡技巧,啟動臀肌保持穩定,鼓勵學員分腿站立,逐漸拉開兩腿間距離,超越平常關節活動的範圍,並且在較大的關節角度下動作,可以鍛鍊到更多部位的肌群。
深蹲是最有效率的肌力訓練 站起坐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動作,最有效率的肌力訓練就是深蹲,可以訓練到下肢和背部。很多學員抱怨膝蓋痛,蹲不下去。分析他們蹲下去的動作,常發現是膝關節先彎曲,像要跪下去,這樣的錯誤動作會造成膝蓋骨和股骨間關節面較大的壓力,反覆磨損,難怪會造成疼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練習分腿蹲時可能會遇到大腿內側不舒服的情況,這篇文章提供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透過觀察腳蹲的方式,提出了具體練習步驟並介紹了相關的教學課程和教練。如果你遇到相似的問題,這篇文章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中老年人訓練動作的選擇,以及進退階的重要性。介紹了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動作選擇原則、具備大負重潛力的多關節動作的重要性,以及動作的進退階安排。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有關動作的學習推薦閱讀何立安老師的《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上下樓梯時,體重會讓膝關節承受很大的力量。 如果肌肉不足,可能導致膝關節面對位不良,引發關節疼痛,而這和關節的活動範圍無關,與肌肉無力關係較大。 爬樓梯會痛,幾乎與膝蓋、大腿、屁股這些肌群「肌肉量過勞、緊繃、不足、無力」的情況有關聯。 上下樓梯膝蓋會痛的原因:「股四頭肌群」太過緊繃,或股四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基本蹲樁弓步筆記 馬步姿勢 身體向左(右),雙腳踩一條線寬 手臂向右(左)延伸,拳打中心線、另一手握拳收於腰 宛若扭毛巾,身體面相前方 身要挺,不前後左右傾 前腳弓,後腳蹬,後腳踩實地面 注意事項 為求穩,雙腳距離不必刻意過長 拳面向前,位置對於心窩 收至腰際的拳頭,貼於肋骨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在家運動也可做-40個健身動作 教會你最有效益的動作 蹲: 部位說明: 又稱為最殘酷的訓練,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練腿,但是卻對身體很有效益,卻又可以磨練心志?(因為很慘忍) 最主要的關節動作為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踝關節屈足背 三關節一起作用的動作,缺一不可,每個關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有兩個層面的思考。 簡單的思考: 如果出現駝背,那就要練反向的動作,脊椎的伸展,就像瑜伽的一些後彎,訓練背側的肌肉。 如果圓肩,那可能是肩胛骨的位置不對,我們可能要訓練肩胛下沉並保持貼緊肋骨的動作,甚至練習肩膀大手臂外轉(瑜伽常見的口令)等動作。 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伸展。
Thumbnail
練習分腿蹲時可能會遇到大腿內側不舒服的情況,這篇文章提供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透過觀察腳蹲的方式,提出了具體練習步驟並介紹了相關的教學課程和教練。如果你遇到相似的問題,這篇文章值得一讀。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中老年人訓練動作的選擇,以及進退階的重要性。介紹了符合人體自然規律的動作選擇原則、具備大負重潛力的多關節動作的重要性,以及動作的進退階安排。此外文章也提到了有關動作的學習推薦閱讀何立安老師的《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上下樓梯時,體重會讓膝關節承受很大的力量。 如果肌肉不足,可能導致膝關節面對位不良,引發關節疼痛,而這和關節的活動範圍無關,與肌肉無力關係較大。 爬樓梯會痛,幾乎與膝蓋、大腿、屁股這些肌群「肌肉量過勞、緊繃、不足、無力」的情況有關聯。 上下樓梯膝蓋會痛的原因:「股四頭肌群」太過緊繃,或股四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基本蹲樁弓步筆記 馬步姿勢 身體向左(右),雙腳踩一條線寬 手臂向右(左)延伸,拳打中心線、另一手握拳收於腰 宛若扭毛巾,身體面相前方 身要挺,不前後左右傾 前腳弓,後腳蹬,後腳踩實地面 注意事項 為求穩,雙腳距離不必刻意過長 拳面向前,位置對於心窩 收至腰際的拳頭,貼於肋骨
Thumbnail
核心訓練重要的是慢跟轉。 慢,是訓練的動作一定要很慢,太快的動作都只會練到大肌群,只有慢慢做才練得到小肌群。 再來是轉,沒有做到轉,就不能叫做核心動作,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排列全都是斜向的,沒有直向,所以動作缺少轉時,這些斜向的肌肉只能練到一
Thumbnail
在家運動也可做-40個健身動作 教會你最有效益的動作 蹲: 部位說明: 又稱為最殘酷的訓練,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練腿,但是卻對身體很有效益,卻又可以磨練心志?(因為很慘忍) 最主要的關節動作為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踝關節屈足背 三關節一起作用的動作,缺一不可,每個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