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階段 障礙物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大部分的身體動作是由推、拉、蹲、跨、轉五個基本動作組合而成。推和拉主要是上肢的動作如推門、撐杖、拉開抽屜、提菜籃。下肢的蹲坐、跨步和轉身則攸關移行能力。第十二階段是跨步的訓練,以跨越障礙物作為階段性的目標。

跨步登階需要有足夠的下肢肌力、核心穩定和單腳平衡能力,登階與蹲下站起同樣需要先屈曲髖關節,身體前彎轉移重心至前足的技巧。下台階也需要屈髖彎腰,再加上單腳蹲。如果發現長輩下階落地腳步較重,或過於依賴手撐健走杖,可能下肢肌力還有加強的空間,或是控制的技巧需要練習。採用側面下階梯比較容易屈髖彎腰,這也是單腳蹲訓練肌力的好機會。

跳躍訓練爆發力,瞬間展現最大肌力的能力,有助於一旦失去平衡時,身體可以快速反應,跨步支撐避免跌倒。接續第六階段骨盆前推,使用臀肌快速收縮,再結合第三階段墊腳尖的動作。教練可以示範微微蹲下,然後喊123跳,快速站起並墊腳尖。即使沒有跳離地面,只要學員有表現快速反應的敏捷動作, 就達到訓練的目標,給予鼓勵。

跨高欄和跨水溝是單腳站,再加上抬高腳在垂直和水平面移動的干擾,考驗骨盆左右和前後穩定的能力。當右腳站立,抬高左腳預備時,提醒學員上半身要盡量維持垂直,骨盆保持水平。注意學員是否有代償動作,例如上半身傾斜向右側,左腳跨過中線傾向右側,或是左側骨盆偏低。可再回頭加強練習側抬腿和綁彈力帶膝外張的動作。

補充說明:

1. 嚴重骨質疏鬆的長輩輕輕跌倒就有可能發生骨折,常見的部位有三:腰椎、髖關節以及腕關節。

2. 嚴重的脊椎病變會造成神經的壓迫,引起手腳麻痛。因此,銀髮族脊椎運動要特別注意安全。如果墊腳尖之後,腳跟落地,就會引起腰部疼痛或腳麻,要小心避免跳躍,可能有腰椎受傷的風險。改用跺步,腳用力踏地的方式。

3. 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當一側腳受傷或疼痛,使用健走杖輔助上下階梯時,記得這個口訣,上樓梯時,好腳先上階梯。下樓梯時,壞腳先下階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健中的沙龍
53會員
72內容數
我的經歷很不一樣,但怎麼個不一樣,沒有好好說明白,沒有人會知道,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這段旅程的起始點並不順利,在焦慮,徬徨,動機受到質疑的狀況下,任性而為地打開柵門衝出。 回頭來看這段旅程,好險我有及時出發。 人到中年,千絲萬縷的牽絆纏身,破繭的時候到了,如果不奮力一搏,怎能化身為美麗的蝴蝶
郭健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2
奉耶稣基督的名, 叫瘸腿的人站起来,他就可以行走。 祕訣在哪裡? 給他信心,營造一個不怕跌倒的環境,學會一點起立坐下的技巧,誰都願意站起來。 分享我陪97歲重度失智的岳父運動的經驗。運動訓練像遊戲。
Thumbnail
2021/03/22
奉耶稣基督的名, 叫瘸腿的人站起来,他就可以行走。 祕訣在哪裡? 給他信心,營造一個不怕跌倒的環境,學會一點起立坐下的技巧,誰都願意站起來。 分享我陪97歲重度失智的岳父運動的經驗。運動訓練像遊戲。
Thumbnail
2021/01/26
一個主題,一個副標。三個W 不倒翁電台於2021年1月24日開播,感謝許多校友躍躍欲試,願意來電台接受訪問,跟郭醫師談談專業的觀點,或分享健身旅遊的心得。在此分享一點準備我準備訪問稿的心得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減輕來賓上電台受訪的心理焦慮。
Thumbnail
2021/01/26
一個主題,一個副標。三個W 不倒翁電台於2021年1月24日開播,感謝許多校友躍躍欲試,願意來電台接受訪問,跟郭醫師談談專業的觀點,或分享健身旅遊的心得。在此分享一點準備我準備訪問稿的心得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減輕來賓上電台受訪的心理焦慮。
Thumbnail
2020/12/20
「先生緣,主人福」,「先生」指的是醫師,「主人」指的是來院看病的民眾。 意思是,醫師如果跟病患有緣份,彼此都能在施醫與被治的過程中順利。 醫者渡人,自然應該盡力,然後才說隨緣。 我們真的盡力了嗎?
Thumbnail
2020/12/20
「先生緣,主人福」,「先生」指的是醫師,「主人」指的是來院看病的民眾。 意思是,醫師如果跟病患有緣份,彼此都能在施醫與被治的過程中順利。 醫者渡人,自然應該盡力,然後才說隨緣。 我們真的盡力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登階訓練也是在健身房常見下肢訓練,特別是動作模式幾乎等同於上樓梯,因此如果有爬山需求、腳要抬高再往下踩的或是練習單腳穩定性,可以從這個動作介入學習 身為教練在設計動作的前提下,所有目標要知道『訓練的目標』,動作中有什麼是我們想要看到的、不想看到的、訓練部位哪裡是需要感受的,最後才是調整動作讓學生學習
Thumbnail
登階訓練也是在健身房常見下肢訓練,特別是動作模式幾乎等同於上樓梯,因此如果有爬山需求、腳要抬高再往下踩的或是練習單腳穩定性,可以從這個動作介入學習 身為教練在設計動作的前提下,所有目標要知道『訓練的目標』,動作中有什麼是我們想要看到的、不想看到的、訓練部位哪裡是需要感受的,最後才是調整動作讓學生學習
Thumbnail
在健身房裡比較少看到有人特別會練側蹲,就算有練側蹲會採用上下的方式去做推蹬,但是實際上側蹲因為角度上的需求,會需要更多橫向的推力,例如溜冰者,打籃球轉換方向,甚至折返跑快速轉換方向,所以除了一些運動項目上的需求,我建議如果你的訓練方式永遠只有直線或著是上下方向,也要讓身體習慣不同面向的動作
Thumbnail
在健身房裡比較少看到有人特別會練側蹲,就算有練側蹲會採用上下的方式去做推蹬,但是實際上側蹲因為角度上的需求,會需要更多橫向的推力,例如溜冰者,打籃球轉換方向,甚至折返跑快速轉換方向,所以除了一些運動項目上的需求,我建議如果你的訓練方式永遠只有直線或著是上下方向,也要讓身體習慣不同面向的動作
Thumbnail
後腳抬高蹲是一個我很喜歡做的下肢訓練,可以練習單腳肌力、平衡、穩定性,對腿臀的刺激性也夠高,不用背槓給脊椎施壓,用啞鈴就可以做很高強度的動作
Thumbnail
後腳抬高蹲是一個我很喜歡做的下肢訓練,可以練習單腳肌力、平衡、穩定性,對腿臀的刺激性也夠高,不用背槓給脊椎施壓,用啞鈴就可以做很高強度的動作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單腳訓練是許多人困擾的點,除了平常訓練深蹲硬舉之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單腳站立,但是為什麼放在訓練上就如此的困難呢,因為要考慮到核心、骨盆和腳底是否穩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單腳訓練下困難度增加,今天會一步步介紹三個影片如何建立良好的單腳能力
Thumbnail
單腳訓練是許多人困擾的點,除了平常訓練深蹲硬舉之外,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每走的一步都是單腳站立,但是為什麼放在訓練上就如此的困難呢,因為要考慮到核心、骨盆和腳底是否穩定,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導致單腳訓練下困難度增加,今天會一步步介紹三個影片如何建立良好的單腳能力
Thumbnail
大部分的身體動作是由推、拉、蹲、跨、轉五個基本動作組合而成。推和拉主要是上肢的動作如推門、撐杖、拉開抽屜、提菜籃。下肢的蹲坐、跨步和轉身則攸關移行能力。第十二階段是跨步的訓練,以跨越障礙物作為階段性的目標。
Thumbnail
大部分的身體動作是由推、拉、蹲、跨、轉五個基本動作組合而成。推和拉主要是上肢的動作如推門、撐杖、拉開抽屜、提菜籃。下肢的蹲坐、跨步和轉身則攸關移行能力。第十二階段是跨步的訓練,以跨越障礙物作為階段性的目標。
Thumbnail
不同於第六階段基本伸蹲姿勢重點在臀肌訓練,第十階段深蹲進階的重點在於訓練背肌。原本蹲姿雙手拄杖撐地,用健走杖分散支撐上半身的重量。舉單手減少一半的地面支撐,轉由軀幹支撐並且增加單手的重量。漸進式的左右交替舉單手再雙手一起舉。注意左右手舉起時的活動度差異,不要聳肩。
Thumbnail
不同於第六階段基本伸蹲姿勢重點在臀肌訓練,第十階段深蹲進階的重點在於訓練背肌。原本蹲姿雙手拄杖撐地,用健走杖分散支撐上半身的重量。舉單手減少一半的地面支撐,轉由軀幹支撐並且增加單手的重量。漸進式的左右交替舉單手再雙手一起舉。注意左右手舉起時的活動度差異,不要聳肩。
Thumbnail
銀髮族肌力衰退加上平衡不穩,擔心跌倒,走路的步伐變小。這個階段的訓練目標是加大步伐。在健走杖的穩定度加持下,應用重心轉移的平衡技巧,啟動臀肌保持穩定,鼓勵學員分腿站立,逐漸拉開兩腿間距離,超越平常關節活動的範圍,並且在較大的關節角度下動作,可以鍛鍊到更多部位的肌群。
Thumbnail
銀髮族肌力衰退加上平衡不穩,擔心跌倒,走路的步伐變小。這個階段的訓練目標是加大步伐。在健走杖的穩定度加持下,應用重心轉移的平衡技巧,啟動臀肌保持穩定,鼓勵學員分腿站立,逐漸拉開兩腿間距離,超越平常關節活動的範圍,並且在較大的關節角度下動作,可以鍛鍊到更多部位的肌群。
Thumbnail
多一點自由,可以做很多 三點著地減少支撐的底面積,對於能夠扶杖站立的長者,並不困難,設計這個很容易的動作是為了增加學員的信心,消弭對運動的抗拒。教練可以提醒學員:「從四點到三點著地,已經是很重要的進步。多了一個可以自由移動的肢體,可以做很多事情。」
Thumbnail
多一點自由,可以做很多 三點著地減少支撐的底面積,對於能夠扶杖站立的長者,並不困難,設計這個很容易的動作是為了增加學員的信心,消弭對運動的抗拒。教練可以提醒學員:「從四點到三點著地,已經是很重要的進步。多了一個可以自由移動的肢體,可以做很多事情。」
Thumbnail
擴大底面積支持。腳踝與髖關節活動 走不穩、怕跌倒的長輩,除了輪椅,還有許多階段性輔具可以選擇。包括單手杖、雙手杖、腋下拐杖、前臂拐杖、四腳助行器、有輪子的助行車等等,共同的特徵就是擴大底面積支持,增加平衡,減少跌倒的風險。
Thumbnail
擴大底面積支持。腳踝與髖關節活動 走不穩、怕跌倒的長輩,除了輪椅,還有許多階段性輔具可以選擇。包括單手杖、雙手杖、腋下拐杖、前臂拐杖、四腳助行器、有輪子的助行車等等,共同的特徵就是擴大底面積支持,增加平衡,減少跌倒的風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