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這本書在幾年前紅遍全台,今年推出的《斜槓青年實踐版》是同位作者的另一本書。雖然我自己沒有看過《斜槓青年》,但我覺得直接看《斜槓青年實踐版》也是很好懂。本書有著副標題: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迴圈!簡單說,整本書就是從作者的觀點看待幸福人生是怎麼一回事!
這本書若要我說,真的是近幾年我看的成長型書籍集大成,除了書中作者自己介紹引用的書籍外,處處都可見像《原子習慣》、《深度工作力》、《終結平庸》、《番茄工作法》幾本書的影子,書中更穿插了不少心理學、教育學等各種理論,對我來說,讀這本書更像是把我把最近幾年看書的內容重新做了個總整理。
來談談這本書的主題吧!
幸福,這個詞都是每個人的此生追求!幸福的家庭、幸福的生活、幸福的事業......諸如此類。然而,「幸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同一件事情對 A 是幸福對 B 卻不是。所以,幸福因人而異,攸關於每個人的底層信念。
大家還記得 Maslow 的五大需求嗎?當人滿足了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與尊重的需求後,再來就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相比於過去的世代,我們更容易滿足前面幾項需求,從而探討自我實現,也就是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及價值感。但怎樣才是「擁有自我存在感及價值感」呢?書中提到由 Deci 和 Ryan 提出的自我決定論的三個關鍵:
- 自主 Autonomy ─ 動機來自內在
- 勝任 Competence ─ 有能力去體現成果
- 關係 Relatedness ─ 他人和社會認同,並能轉化成經濟收益
而這三點所綜合起來,就是大部分人在社會中所追求的價值,也是《斜槓青年》那本書所隱含的主題。但這是結果論,是分析「幸福」的狀態。那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去達到這樣的狀態?
幸福的因子
如果從化學層面去叵析,影響腦中快樂的化學物質有以下幾種:
血清素 ─ 自信、安全感
當感覺自己被尊重或有認同感時,大腦就會增加血清素,可以讓我們感覺從容自在,生活具有價值與意義感。抗憂鬱症的藥物裡頭也多有血清素。
腦內啡 ─ 愉悅、放鬆
當我們吃到好吃的食物、看到美麗的風景、聞到舒服的味道、聽到好聽的音樂,大腦都會分泌腦內啡,讓我們覺得開心愉快。身體疼痛到達極限時也會產生腦內啡以阻止疼痛,止痛劑裡頭主要成分便是腦內啡。
催產素 ─ 親密感、信任感
當我們被喜歡的人撫摸、感覺到被愛的時候,腦內就會分泌催產素,讓我們容易有同理心並信任他人。女性在生產後、嬰兒在出生時大腦都會分泌大量催產,於是兩人間能迅速建立強烈情感。
多巴胺 ─ 動力、希望、成就感
還記得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那本書裡面有提到多巴胺,它是當人對某一件事情有所期待、有所衝勁時會在腦內分泌的東西。多巴胺與預期得到獎賞有關,在整個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都能感受到,但當我們完成目標後卻會停止分泌。
然而,除了腦內啡之外,其他快樂物質都是要在不斷的行動中做出選擇、承擔痛苦後才能獲得,所以與不難理解幸福與痛苦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多數人對幸福感到迷茫,也都是因為以為人生只要做某一件事情就能很開心地獲得所有,但這種「快速成功」帶來的只是短暫的快感,而非長久的幸福。
幸福的角度
幸福的本質其實是痛苦管理,
因為我們真正面對的選擇,
不是「我想要得到怎樣的快樂」,
而是「我願意承受怎樣的痛苦」,
這才是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 ─《斜槓青年實踐版》
生活中有兩種痛苦,一種是 pain,也就是實際上事情發生的痛苦;另一種是 suffering,也就是心靈上的折磨。pain 會隨著時間過去逐漸消逝,但 suffering 卻會不斷地在事件發生後增強,直到我們順利解決它。
常常我們會去擔憂未來、猜想不好的事情,這種在心理上反覆琢磨的過程稱為思維反芻。思維反芻是因為當衝突存在,大腦感受到了不安和痛苦,就會想盡辦法將其合理化,想要操控並改變現實。但事實就是,改變不了,我們抗拒不了事實。因為事實源於外在環境,我們無力改變的時候只會讓自己不斷增加 suffering 而已。
那要怎麼處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接納,
告訴自己:對,事情就是這樣,現在的你改變不了。
當我們以他人的標準為標準時,就容易給予還不成熟的自己過高的期待與壓力,甚至對自己沒有信心。為什麼人會對自己如此苛刻?比較的心態源於生存本能,唯有當自己比較好的時候才能獲得更多群體中的資源。再加上後天的教育環境中不斷的考試、外貌競爭,自我批評幾乎成了在競爭時代下長大的我們身上刷洗不掉的習慣。
但當我們接納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時 ─ 書中稱為自我慈悲 ─ 痛苦便會消逝。那些我們以為的「我不夠好」多數時候也不是別人的批評,而是自己對自己的批評。所以放下對自己的批評,心裡難受的感覺也會煙消雲散。
更多的是,尊敬平凡、一事無成的自己。
但接受一事無成的自己並不代表擺爛。因為人在大放異彩之前,免不了要默默耕耘漫長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沉澱是為了靜下心來,讓自己能夠更專心致志地實現自我價值。
幸福的思維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我們很不幸,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被迫去做一堆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情。但是只要我們換個想法,認為自己是有選擇的,又或者是這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整體的感覺就會很不一樣。
為什麼相信有選擇如此重要?書中的說法引用 Seligman 的電擊實驗,當小狗不斷被電擊而且逃不出籠子時,便會產生習得無助感 Learned helplessness,即便之後放一條路給他走出籠子避免電擊,牠也不願意走出來,只因為認為世界不會有所改變。我的想法跟作者有點不一樣,我覺得有自主權這件事會才是決定性因素。
拿刷油漆舉例子,如果今天一個小孩是因為被懲罰而被媽媽叫去刷油漆肯定不開心,如果是利益交換、刷油漆就有錢拿可能心情還不錯,但如果今天小孩是因為好奇,自己去主動刷油漆,心情肯定會是很開心的,所以我認為相信有選擇權代表的是相信自己有自主權,自己可以控制自己人生想要的樣子,也就是有控制的權力。
所以,當我們今天從被迫做事的被動思維轉成自我抉擇的主動思維時,感受會大大的轉變。畢竟自己的人生在成年後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讓自己開心也是自己的責任,不用遷就於別人。
有人可能會抗議:「可是我爸媽說如果不跟XXX結婚就要跟我斷絕親子關係我才跟XXX結婚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你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你選擇跟XXX結婚,避免跟父母斷絕關係。大不了這人就斷絕親子關係,遠走他鄉不就得了?所以,我們只是潛意識避開了最危險的選項,像是覺得工作很爛,但是離職後喝西北風更可怕也是出於這樣的理由!
幸福的演練
要如何從被動思維轉為主動思維呢?
關鍵就在於從「不得不」轉成「我選擇」的積極心態。
既然人生要經歷痛苦,何不主動選擇坦然承受呢?
下面的演練引自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
列出所有不得不的事情
拿出一張白紙,把那些日常生活中不喜歡但不得不做的事情記在紙上。
可能是要去上班、要交論文、要去上學、要幫忙打掃家裡等等......
例:我不得不 _________
用「我選擇」代替「不得不」
把上一步驟中提到的行為加上「我選擇」,
例如我選擇去上班、我選擇要交論文、我選擇要去上學等等......
例:我選擇 _________
寫出選擇後面的理由
我們會做某一行為一定有後面的理由,試著加加看!這是所有步驟裡面最為關鍵的,唯有這步寫的內容夠合理、足夠說服自己,才能夠讓自己真正獲得釋放。
例如我選擇上班是因為我想要有錢可以跟女友一起租房子、我選擇上學是因為我不想要媽媽擔心、我選擇寫論文是因為我想要證明我的能力!
例:我選擇 _________ 是因為我想要 _________
深入檢視最後面的動機,可以去想想有沒有其他行為能夠更適切地去滿足這些需求。如果有,那可以想想看要不要做出別的選擇!透過這種方式與潛意識溝通,更能夠確信自己是有掌控權的。漸漸地,對於人生的掌控感回來時,我們也能夠變成內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