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選擇太多對有些人來說等於沒得選?為什麼資訊愈多的世代人愈被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和政府單位合作了一個案子,來找我做職涯諮詢的都是剛畢業或出社會一兩年內的新鮮人。和企業內訓的對象皆是資深職場人甚或中高階主管相比,受眾差異相當大。

好在多年的職場營銷客戶應對經驗、和近年大學、企業講師和主持講座的多重磨練之下,面對不同的受眾,就像演員拿到劇本時,要先模擬情境、研究背景年代、進入角色一樣,設身處地的思想對方帶著什麼樣的心情、會想知道什麼資訊、想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這種思考基本上已經是種反射性的模式了。

近年跟90後真的很有緣,大學授課對象、活動職場導師對象、連職涯諮詢對象都是他們,縱然我離初出校門的年齡有那麼一丟丟的咫尺天涯(恐怕是兩丟丟吧),但那年紀的迷惘,卻是跨世代共通的心情。

現在很流行「選擇比努力重要」的說法,只能說,在網路資訊如此爆炸、各種說法齊頭並進的年代,「選擇」的確比沒有選擇,機會成本高出許多。但我其實不同意選擇比努力重要,只能說對的選擇能讓自己的努力比較容易出彩、投資報酬率較高而已。努力,無論如何還是基本配備。而如何做出「對」的選擇,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而現在看到的亂象就是,因為選擇太多(是說現在學校真的很多新興科系,一聽名字就不知道到底畢業後要做什麼),家人的希望和意見也時不時左右著孩子們,似是而非的概念又不停衝擊著三觀,結果乾脆「躺平」的人也不在少數。「躺平主義」從大陸開始,到美國也被沾染到這習性,簡單說一句就是:「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然後直接過著佛系人生。

raw-image

同樣是迷惘的90後,大家的煩惱雖然都差不多那幾樣,但那水平是天差地遠的兩極化,也是叫我開了眼界。

有人學歷能力俱佳,他的困擾是要不要拒絕台X電去某大外商?薪資水平大概一年後就可以超破百萬新台幣了;有人學歷普普就罷了,對什麼都沒興趣,只想找公務員或行政助理的工作,而就連當個助理,都被老闆嫌學東西太慢。

面對前者,只有一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嘆,也對台灣的企業充滿希望,潛力人才還是有啊;結果一轉身看到後者,心裡不禁覺得:到底為什麼一個人長到20幾歲,對於自己的人生竟然如此被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想要什麼,在這20年來一點端倪也沒有嗎?我女兒4歲都已經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才藝課,不想上什麼課了呢!

當然,身為諮詢師又曾受過心理諮商訓練,受的專業訓練就是不要帶入自己的好惡和情緒,無論什麼樣的人,我的任務就是運用各種引導技巧和資源提供,協助對方釐清自己的思緒,引導他找出自己的方向。

或許不同的諮詢師有不同作法,但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閃光點(縱然也必須承認有些人不少、而有人還真難找),我們的責任是透過引導,讓對方找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強力建議或介入對方的人生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他想要什麼樣的生涯,除非是違法或價值觀偏差,就應該要學著自己為自己負責。我們無法負擔別人的人生,也不該以為自己可以。


你好,我是艾莎解結。每一次的按讚或拍手,都是給艾莎最大的鼓勵。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拍手5下👏+愛心❤️,或留言,期待和你在文字的世界有更多交流喔。

👪延伸閱讀:艾莎解結的人生研究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莎解結-生涯諮詢師的養成之路
188會員
206內容數
我是一名畢業於心理所的資深生涯諮詢師。在這裡除了專業文,更希望分享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對世界、對職涯的看法,從對職涯追尋、對育兒教養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2025/02/07
在職場上,你是否重複遇見找你麻煩、讓你討厭的人?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使用五步驟帶領你一步步解套
Thumbnail
2025/02/07
在職場上,你是否重複遇見找你麻煩、讓你討厭的人?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使用五步驟帶領你一步步解套
Thumbnail
2024/11/12
克服心魔,才能真正開啟中年轉職新契機,選擇自己想過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2
克服心魔,才能真正開啟中年轉職新契機,選擇自己想過的職涯。
Thumbnail
2024/09/29
找不到工作,和找不到理想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Thumbnail
2024/09/29
找不到工作,和找不到理想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科技與職場的自然篩選,如何重新定義「自我」   從大學開始因為喜愛社區,所以選擇社區發展學系,一走至今就是十五年,現在問問自己選擇對嗎?我想是對的,因為坐著開心所以才持續專精,不過隨著今年從博士生轉成博士後研究員後,筆者發現到身分上的轉化,所以面臨的問題也有所改變,在面試教職時,時常被詢問到的問題是
Thumbnail
科技與職場的自然篩選,如何重新定義「自我」   從大學開始因為喜愛社區,所以選擇社區發展學系,一走至今就是十五年,現在問問自己選擇對嗎?我想是對的,因為坐著開心所以才持續專精,不過隨著今年從博士生轉成博士後研究員後,筆者發現到身分上的轉化,所以面臨的問題也有所改變,在面試教職時,時常被詢問到的問題是
Thumbnail
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作者是個專門輔導二十多歲族群的諮商師,作者認為在這個初出社會尚屬年輕的年紀,正是決定往後會有什麼樣生活至關重要的時刻,鼓勵這個年紀的人們積極的面對及規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觀及愛情觀,來打造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2.人生中一切行為的公式,就是「資訊×思考」 選擇=你獲得的「資訊」×你做出的「思考」 人們做出的選擇與行為 很常是從自己既有的大腦資訊量中做出思考判斷 Elsa說很多亞洲小孩對於未來「沒有想法」 因而很容易做出錯誤決定 書中內容讓我連結到台大教授葉丙成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位學生畢業前來請問
Thumbnail
2.人生中一切行為的公式,就是「資訊×思考」 選擇=你獲得的「資訊」×你做出的「思考」 人們做出的選擇與行為 很常是從自己既有的大腦資訊量中做出思考判斷 Elsa說很多亞洲小孩對於未來「沒有想法」 因而很容易做出錯誤決定 書中內容讓我連結到台大教授葉丙成講過的一個故事: 有位學生畢業前來請問
Thumbnail
決定,出自於心。有一步一步、勞動付出、為自己加添柴火的決定,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有效率,但是,緩慢而由衷踏實;資料蒐集、去脈絡的技巧累積,可以在交流中討喜、不致親臨危機,不過,那也無法取代我們生命裡的必經荒境。
Thumbnail
決定,出自於心。有一步一步、勞動付出、為自己加添柴火的決定,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有效率,但是,緩慢而由衷踏實;資料蒐集、去脈絡的技巧累積,可以在交流中討喜、不致親臨危機,不過,那也無法取代我們生命裡的必經荒境。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閃光點,諮詢師的責任是透過引導,讓對方找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強力建議或介入對方的人生選擇。
Thumbnail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閃光點,諮詢師的責任是透過引導,讓對方找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強力建議或介入對方的人生選擇。
Thumbnail
現在人的選擇,比以前多很多很多。無論是生活方式:你要單身、婚姻、結婚但沒小孩、有小孩但單身…等等,在職涯上也是,除了正職工作,現在更多了網紅、部落客、電競博主…等等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職業類別,自由工作者、創業的年輕一代也愈來愈多…… 這麼多的生涯選擇,有讓你覺得更幸福了嗎?
Thumbnail
現在人的選擇,比以前多很多很多。無論是生活方式:你要單身、婚姻、結婚但沒小孩、有小孩但單身…等等,在職涯上也是,除了正職工作,現在更多了網紅、部落客、電競博主…等等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職業類別,自由工作者、創業的年輕一代也愈來愈多…… 這麼多的生涯選擇,有讓你覺得更幸福了嗎?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必羨慕別人,也無須在意他人的看法,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堅定自己的信念,那麼即使一輩子碌碌無為、一輩子都在追求理想,只要自己不後悔就夠了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必羨慕別人,也無須在意他人的看法,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堅定自己的信念,那麼即使一輩子碌碌無為、一輩子都在追求理想,只要自己不後悔就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