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孩子會想讓自己壞掉

2021/10/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天和好姊妹聊到朋友分享的《賽斯理論》,我們很有默契的在腦海裡蹦出:萬法同宗耶~~擊掌
這又讓我想到年初在阿建老師的工作坊上,ㄧ位愛子心切的媽媽向老師哭訴她和兒子對話時很努力的使用「6A自我對話」,想要趕快讓自己安定,能好好和兒子說話。但是奇怪怎麼都沒效?!⋯看著這位有些年紀依然為了孩子持續努力的媽媽哭得一把鼻涕 一把眼淚,當下我感到好震驚,更多的是不捨。記得阿建老師還為此耐心的講解。⋯⋯那是我第一次接觸「6A自我對話」。
隨著多看多聽多學習,我發現這些年很流行的「三分鐘靜心」,和阿建老師從satir發展出的「6A自我對話」其實有著ㄧ樣的核心概念 。
我以為大致的概念是 :
快速利用兩三分鐘的時間覺察。透過覺察了解背後真正的情緒。當情緒被看見了,扭結的情緒就可獲得舒展,不被情緒牽著走,當身體真正的主人。
紅透半邊天的「非暴力溝通」其實也是,它和「satir對話」及一些知名的心理醫生提暢的「會談法」也都同樣在強調照顧感受的重要!
方式都一樣:
觀察>>先停下來觀察事實的狀態而非忙著評論
感受>>表達感受而不是想法
需要>>說出引發感受的需要
請求>>說出你的具體要求
沒有道德批判、不要比較,不是迴避責任,不能強人所難。
記得還有一個有趣的口訣:「事情要做」
「事」事情是甚麼? (satir的好奇對話 )(觀察)
「情」情緒和感受是甚麼?(satir的照顧感受)
「要」要的目標是甚麼?(澄清動機的目標)(需要)
「做」接下來怎麼做?(satir的負責引導)或(明白說出界線)
是不是? 是不是?
當拉開視野鳥瞰,就能發現萬事萬物根本歸一呀!
    12會員
    111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