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舒緩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子玲解憂信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子玲陪伴許多媽咪處理孩子的問題中, 其中有一個是最常被問到的 【分離焦慮】.
以下是一位媽咪的來信內容
親愛的涵媽咪,辛苦了~想幫小孩脫離分離焦慮,自己卻也跟著陷入了焦慮
在聽我的回答前,子玲老師邀請你先給自己一個抱抱,跟自己說聲:「我是用心找方法的媽媽,我不放棄的仍在找方法中,我欣賞我自己的不放棄」
老師讀到了妳內心中的三種恐懼和焦慮
《害怕孩子成為特例者與特權》
《害怕孩子成為老師的負擔》
《害怕孩子未來有拒學的可能》

妳問到的:「孩子需要幫忙,我到底要幫她,還是要當一個有原則的媽媽?」
我想妳大女兒,應該遇到安全感上的困難了,孩子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方式,來調節她的害怕,我們先來試著探訪看看,女兒的分離焦慮從哪裡而來,知道源頭的可能性,從根源出發,妳想試試看嗎?

因為此刻我們並非進入【一對一占心諮詢】所以我們無法抽牌卡對談去梳理.子玲老師透過過去我陪伴過類似課題的媽咪,陪伴她們的經驗,幫妳先整理可能的方向,幫助妳「自我提問與探訪,找出孩子問題背後的需要」喔!
▶探訪孩子
1)孩子的分離焦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時有發生什麼事情嗎?
  (子玲老師好奇,第二個女兒是在大女兒,幾歲時來報到的呢?)

2)是否曾經有孩子要去保母或照顧者那裡時,我們是快速放下,
  趁其不注意偷偷快跑的經驗呢?

▶探訪媽咪

3)涵媽咪,妳自身成長經驗裡,對於分開有焦慮過的經驗嗎?
  可以試著回想妳自己的兒時經驗喔!如果有,當時妳是如何被回應的呢?
  心中是否有一種《補償心態》,
  過去妳沒有被好好對待的,妳想透過孩子補愛回來?
第三個提問,或許妳會覺得老師問這題也太怪了吧!等等讓我說個真實的故事給妳聽,或許你就能明白了(關於我曾陪伴過的一位媽咪,她孩子分離焦慮,連結到她自己兒時害怕被拋棄的一個經驗)

說也奇怪,兒時內在的焦慮感,所帶來的不安全感,一直深深的影響著她(這段故事,歡迎聽我podcast#14集 分享給大家聽)
▶兒童心理學-一歲半到三歲,是兒童第一個秩序敏感期,這裡若有愛被剝奪感
       或者是打亂感,很容易產生焦慮感
■ 課題分離 ■
🅰給孩子方的準備
涵媽咪的大女兒,從信中老師看到,她也有情緒穩定時,妳可以這樣做:
1)聚焦欣賞 : 她做得到,並做得好的部分,慶祝妳又進步,更獨立了.

       更欣賞她於生活其他層面的進步與做得比妹妹更棒的部分.
2)情緒練習:子玲老師給孩子的情商課中,有克服焦慮的遊戲,
       平常就可以和孩子玩與多練習喔!

3)勇敢小物:替代媽咪不在身旁時,傳遞愛與勇敢的陪伴(情商課中:像卡通人物借力量,勇敢小物的製作

4)心裡預備+重建迴路:
🅥前一天
▶鼓勵小卡:讚美當天的進步,給積分貼紙卡,鼓勵她持續堆疊進步
▶模擬遊戲:模擬若又有分離焦慮時,可以怎麼做(情緒遊戲+勇敢小物)
🅥當天早上 
▶信任語言:
媽咪相信今天妳一定又比昨天更進步,因為你有勇敢項鍊.回家妳蒐集看看今天學校有哪些好玩的事,看看今天我們又會蒐集多少張貼紙喔!
▶信任行為:擁抱+Give me five擊掌+期待出門的節奏
🅥校門口前 
▶信任儀式感:Yes !今天又是好玩的一天 ! 妳下課, 媽咪就在這裡迎接妳抱抱妳
聽你分享今天學校好玩的新發現喔 ! 愛你喔 ! Go !(Give me five)
           

🅱媽咪方的準備-如何化解自己內在焦慮, 這就是媽咪自身的功課了, 回到最一開始 , 子玲老師邀請涵媽咪自我提問的第三個題目中, 若有找到這些蛛絲馬跡. 是可以這麼做的
➊ 自我對話 : 我能練習好好和自己的情緒, 和平相處嗎 ?
我的焦慮背後, 需要的愛,我能自給自足嗎 ?
先陪伴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能信任孩子做得到嗎?
➋ 上課修復 : 學習如何正向自我情緒修復, 好好練習《愛自己》
子玲老師有一門專為陪伴媽咪, 為自己情緒開一扇窗, 好好大口呼吸的
七天心靈之旅【媽咪舒心情商課-情緒修復 心靈呵護
可以提供給需要的媽咪們, 一個能彼此接住的心靈課程喔 !
回頭看看原本老師幫你整理出來的三項恐懼
《害怕孩子成為特例者與特權》
《害怕孩子成為老師的負擔》
《害怕孩子未來有拒學的可能》

當我們能這樣一步步前進時,相信妳所擔憂的恐懼, 都會被妳一一破框而出
只要我們成為一位 《成長型父母》,當我們陪伴自己內在和孩子內在長出力量,
那麼我們要擔心的事情, 就會越來越少. 信任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只會越來越豐厚.

祝福所有的父母親, 藉由孩子遇到的困難, 我們一起學習 一起成長吧
子玲老師成立的公益社團 芙愛陪伴【點亮家中的光】 也歡迎妳的加入喔
子玲老師 愛你們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子玲老師以禪卡占心,陪伴6000人以上,梳理內心打結的心線. 將人們容易遇見生活中的困境, 分為三個系列專題 - 1. 家庭關係的大小麻煩(伴侶/親子/夫妻) 2. 自我實現的打怪故事(夢想/職涯) 3. 身心靈療癒小書店 (好書推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的另一半是''鋼鐵直男''和妳的教養不同調時,妳都用什麼方式來溝通呢? A) 一直碎念 B) 放棄溝通了,因為沒有用 C) 學習新方法,再次嘗試看看 當先生交替用權威方式+虧小孩方式, 去靠近孩子,愛孩子的語言 青春期孩子很討厭爸爸式的幽默 (兒子在意身材被拿出來討論) 舒方媽咪 分了三層次
你們家的孩子,在考前,會有焦慮行為嗎? 咬指甲? 情緒發洩? 重甩門?失眠? 要如何正向引導孩子,可以自主學習進步呢? 一位企業界臨場健康服務護理師-于雯 除了擁有健康照顧的專業外,一年前踏上身心靈的學習,在《芙愛占心學院》透過禪卡鍛鍊覺察洞察力,習得《家庭占心》的心法.薩提爾成長模式一起運用在孩
超偶歌唱比賽出身的歌手 高瑞欣(椰子), 婚前充滿爆發力的歌聲, 婚後爆發在吼孩子上! 婚後她成了三個孩子的媽, 受訪時她笑著說: 「我在還沒有覺察學習前,打罵罰,是我最擅長的教養方式!學習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們.原來還有所謂的''好奇提問教養法''呀 !」
跨國中的孩子,如何面對不適應期 ? 成績從不及格, 一路來到各科85分 ! 除此之外,孩子在這一年, 還培養了自律與自信. 這位母親 , 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關鍵性陪伴呢 ?
姿,她是位想搞定自己的母親。 她在教養路上挫折感很重,總是容易對孩子顯得不耐煩 . 同時又與家人覺得很疏離,常陷入自我矛盾. 在禪卡占心過程, 意外找到9歲時的重要事件......
【長出真心道歉與照顧對方情緒的能力 ~ 昕昕小日記3y11m】 3歲體驗被排擠, 3歲體會排擠人. 從排擠中長出自己見解的小女娃 2016年 子玲記錄女兒成長的故事
當你的另一半是''鋼鐵直男''和妳的教養不同調時,妳都用什麼方式來溝通呢? A) 一直碎念 B) 放棄溝通了,因為沒有用 C) 學習新方法,再次嘗試看看 當先生交替用權威方式+虧小孩方式, 去靠近孩子,愛孩子的語言 青春期孩子很討厭爸爸式的幽默 (兒子在意身材被拿出來討論) 舒方媽咪 分了三層次
你們家的孩子,在考前,會有焦慮行為嗎? 咬指甲? 情緒發洩? 重甩門?失眠? 要如何正向引導孩子,可以自主學習進步呢? 一位企業界臨場健康服務護理師-于雯 除了擁有健康照顧的專業外,一年前踏上身心靈的學習,在《芙愛占心學院》透過禪卡鍛鍊覺察洞察力,習得《家庭占心》的心法.薩提爾成長模式一起運用在孩
超偶歌唱比賽出身的歌手 高瑞欣(椰子), 婚前充滿爆發力的歌聲, 婚後爆發在吼孩子上! 婚後她成了三個孩子的媽, 受訪時她笑著說: 「我在還沒有覺察學習前,打罵罰,是我最擅長的教養方式!學習後才發現,原來自己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們.原來還有所謂的''好奇提問教養法''呀 !」
跨國中的孩子,如何面對不適應期 ? 成績從不及格, 一路來到各科85分 ! 除此之外,孩子在這一年, 還培養了自律與自信. 這位母親 , 到底做了什麼樣的關鍵性陪伴呢 ?
姿,她是位想搞定自己的母親。 她在教養路上挫折感很重,總是容易對孩子顯得不耐煩 . 同時又與家人覺得很疏離,常陷入自我矛盾. 在禪卡占心過程, 意外找到9歲時的重要事件......
【長出真心道歉與照顧對方情緒的能力 ~ 昕昕小日記3y11m】 3歲體驗被排擠, 3歲體會排擠人. 從排擠中長出自己見解的小女娃 2016年 子玲記錄女兒成長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和孩子分開時,孩子會出現強烈的不愉快情緒,這種狀況很常讓家長苦惱,因此,不少家長帶著 #分離焦慮 的議題來找我聊。 在面對分離焦慮的議題上,我跟許多仿間的建議有著基礎上不同的見解。    首先,我不認為孩子在某個發展階段裡,會有較嚴重的分離焦慮狀況;再來,我也不認為分離焦慮應該被當成一個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和孩子分開時,孩子會出現強烈的不愉快情緒,這種狀況很常讓家長苦惱,因此,不少家長帶著 #分離焦慮 的議題來找我聊。 在面對分離焦慮的議題上,我跟許多仿間的建議有著基礎上不同的見解。    首先,我不認為孩子在某個發展階段裡,會有較嚴重的分離焦慮狀況;再來,我也不認為分離焦慮應該被當成一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