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0閱讀心得:心理防衛(洪培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書籍名稱: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洪培芸心理師) 連結

你是不是常常有「今天工作太累了,所以去買珍奶和雞排犒賞自己吧!」的念頭呢?

在工作職場上,你會不會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而將自己的家人當成情緒的宣洩出口,甚至覺得家人都必須接受你的抱怨呢?

你是不是常常使用「我都是為你好」,來當成指導的方針?或是使用一些「口是心非」、「反話」,甚至「狠話」,來與最愛的人對話?

對於身旁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只要一超出你的控制範圍,就會讓自己陷入焦躁不安,所以會高度希望大家按照你的規矩走呢?

現在自媒體興起,你有沒有察覺,發文如果沒人按讚支持,就會覺得自己被忽略,甚至覺得一旦離開網路,生活就沒有重心了呢?

當我們一直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時,看似一切非常合理地符合社會期待,但是我們的內心,是不是感到非常忐忑與不安?

有沒有覺得很常見?其實以上都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例子,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是這些行為一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其實都代表著一個事實,我們內心一直在逃避某些事情,而這些事情,都是我們很在意,而且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我們不去正視,反而使用一些「傷人傷己」的方式,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實卻傷害了彼此的關係,這些就是所謂的「心理防衛」。

-------------------------


我想起,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過度追求完美的個性,時常遇到很多令我挫敗的情況,有時候還造成自己與朋友、同事、家人和學生之間的衝突。雖然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我的標準,但是我很清楚,在我的高標準背後,其實是對自己的期待,希望透過別人對於自己的肯定,填補自己心中的那顆沒自信的心。

在這本⟪心理防衛⟫書中,洪培芸心理師整理出15種心理防衛的模式,也先給讀者一個重要觀念:

「心理防衛,就是一種『不成熟的生存策略』,也就是『用錯誤的方式保護自己』」。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難免遇到讓自己感到不安的情緒。而「心理防衛」是一種內在運作,顯現在外的「成癮行為」,會讓彼此的關係急遽惡化。


父母親總是會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按照傳統規範走,希望小孩好好讀書,找穩定工作,在適當年齡成家立業。他們不希望孩子脫離「正軌」,因為那一端充滿未知,父母會焦慮與不安。於是他們總是會說「我都是為你好」,把所有的行為合理化,但是卻不知道,這樣會疏離親子間的關係。

我仔細想了一下,也許是因為家庭影響,我也感受到我對學生,也是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當看到學生那頹廢的學習態度,就彷彿提醒著我,我給他們的正向激勵還不夠,於是又滔滔不絕半節訓話課。看到學生那慘不忍睹的成績,又是頻頻催促唸書,順便帶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話語。

當我讀到「合理化」與「控制」的章節時,彷彿也看到我自己的縮影,原來我的那些行為和話語背後,也隱藏著我內心的防衛。因為在我心中,學生的成績,就是自己教學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態度,就是導師班級經營的成果。為了符合自己的高標準,希望大家步調一致,我用這樣的方式,其實會讓關係劍拔駑張、一觸即發。

因為,想要關係融洽,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於別人的事,請給出更多一點的自由、尊重及彈性。」除了父母對子女,老師對於學生也是如此。我們只要謹記「請你為你自己好」,將專注力回到自己身上,不要希望別人要符合自己的期待,因為你的期待,並不是別人的目標,你認為的好,也不是別人心中的好。


這是一本以生活化的日常例子,用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告訴讀者「心理防衛」如何連帶影響「行為成癮」的專書。洪培芸心理師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帶領讀者一步一步去探討內心深層,去檢視自己的行為,希望大家能「誠實」地去面對,覺察自己的情緒,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完美,但是我們不需要,也不能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因為這樣傷人又傷己。我們可以允許自己短暫逃避,但是面對才是真正解決之道,也才能避免惡性循環。我們常說要多愛自己,而愛自己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先「認識自己」,在心態上降低對於別人的依賴與控制,看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因此,想要真正找回自己,並且活得自由,就必須要學習覺察自己,而洪培芸心理師這本⟪心理防衛⟫,我相信會是一本很好的指導方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曉梅的沙龍
54會員
293內容數
寫作是需要長時間訓練,希望用這個方式,建立每天良好的寫作習慣。
徐曉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9
沒有開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開始之後,也才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膽小。踏出公開寫作的那一步,突然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渺小,也才真正體會到,不是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寫作是這樣,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我們想要改變任何事情,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夢想的目標。
2023/03/09
沒有開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潛能,開始之後,也才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膽小。踏出公開寫作的那一步,突然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渺小,也才真正體會到,不是要等到很厲害才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寫作是這樣,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我們想要改變任何事情,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夢想的目標。
2023/03/08
教育部的用意非常的棒,我也絕對相信,要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但是絕對不是無限上綱,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選擇以及限制,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很多觀念是必須要指導以及修正,因為就算連「穿衣服」這件事,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2023/03/08
教育部的用意非常的棒,我也絕對相信,要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但是絕對不是無限上綱,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選擇以及限制,因為學生還在學習階段,很多觀念是必須要指導以及修正,因為就算連「穿衣服」這件事,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2023/03/07
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我覺得很棒,因為現在的學生,確實需要一些其他資源的刺激。但是,老師真的必須要審慎挑選影片,而且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為什麼要挑這個影片?跟課程有什麼相關?你希望學生從影片中學到什麼?不僅如此,最好在影片結束後,能夠有個回饋機制,有影片輸入,就必須要有心得輸出。
2023/03/07
老師在課堂上播放影片,我覺得很棒,因為現在的學生,確實需要一些其他資源的刺激。但是,老師真的必須要審慎挑選影片,而且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為什麼要挑這個影片?跟課程有什麼相關?你希望學生從影片中學到什麼?不僅如此,最好在影片結束後,能夠有個回饋機制,有影片輸入,就必須要有心得輸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是「天生自帶負面想法的人嗎」?因此常常感到煩惱與痛苦,也不知道該找誰傾說,對他人無法敞開心胸,對自己的種種都不滿意… 本書55種容易面臨的困難問題,利用漫畫與插圖的形式,盤點出容易瀏覽尋找答案的解惑之方,希望幫助有這類煩惱的朋友舒緩困惑,慢慢往正向樂觀的生活前進,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的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你是「天生自帶負面想法的人嗎」?因此常常感到煩惱與痛苦,也不知道該找誰傾說,對他人無法敞開心胸,對自己的種種都不滿意… 本書55種容易面臨的困難問題,利用漫畫與插圖的形式,盤點出容易瀏覽尋找答案的解惑之方,希望幫助有這類煩惱的朋友舒緩困惑,慢慢往正向樂觀的生活前進,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好好的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作者介紹: 洪培芸是一位臨床心理師,因緣際會我有幸上過作者的一個系列課程,課堂中發現老師見識不凡,於是好奇將作者出的四本書都買來看一遍,所以請容許我用較主觀但全面的方式介紹這位老師,她的人生遭遇用世俗的價值可謂是淒慘,因為前夫出軌導致婚姻破碎,雖然前夫有所虧欠,但是堅強的她選擇了結束這段婚姻,回到家
Thumbnail
作者介紹: 洪培芸是一位臨床心理師,因緣際會我有幸上過作者的一個系列課程,課堂中發現老師見識不凡,於是好奇將作者出的四本書都買來看一遍,所以請容許我用較主觀但全面的方式介紹這位老師,她的人生遭遇用世俗的價值可謂是淒慘,因為前夫出軌導致婚姻破碎,雖然前夫有所虧欠,但是堅強的她選擇了結束這段婚姻,回到家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這一次挑這本最主要是希望有像自己的人也會找到心裡的出路,因為路人甲自己的出生大家有很大的期待,父母雙方都是家族裡最會讀書的小孩,可是路人甲喜歡讀書,不擅長背書。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拼命符合我父母或工作上主管的期許或是目標,到最後才了解到最重要的是自己。 討好的人有許多反應的呈現,像是: 1.不停地順應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很多時候,當我們越想控制一件事情,結果卻越不容易按照我們所想的發生。就像是越想留住的感情,卻越容易走向分手;越想留住的孩子,卻選擇在外打拚不願回家;越想留住的年輕美貌,歲月卻催人老。 許醫師在《情緒修練》裡提到兩種掌控的力量。一是確有其人,實際在掌控你的生活,二是無形的社會道德加索,綑綁著你的生命。
Thumbnail
#47《過度努力》:獻給那些不斷追逐理想自己而疲累的你我。作者以心理諮商師的角度,敘寫八名人物各自來諮商的故事,但不外乎都是因為在乎別人對他們的期望而煩惱著。讀讀別人的故事,回顧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過度努力的標籤吧!
Thumbnail
#47《過度努力》:獻給那些不斷追逐理想自己而疲累的你我。作者以心理諮商師的角度,敘寫八名人物各自來諮商的故事,但不外乎都是因為在乎別人對他們的期望而煩惱著。讀讀別人的故事,回顧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過度努力的標籤吧!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