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運動員都很健康,對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們往往會低估自己對不熟悉領域的無知,這個現象也適用運動上,因此產生了許多的迷思,如看著一些專項運動員精壯的身材及超人般的運動表現,往往就會認為運動員都十分健康,但運動員真的會有看起來哪麼健康嗎?
首先,運動對健康的改善是有上限的。規律的有氧運動對健康的改善無容置疑,如降低慢性疾病風險、改善大腦認知功能、提升免疫功能等,根據 Mandsager 等 (2018) 的研究,收集了共 122007 名受試者生活型態與最大攝氧量的數據(平均年齡:53.4 ± 12.6歲;其中共有 72173 名男性),並持續跟蹤受試者的健康狀況(跟蹤時間中位數: 8.4 年),結果發現擁有精英等級的最大攝氧量(前 2.5% 的族群)比擁有最差最大攝氧量的受試者(底層 25% 的族群)全因死亡率 (All-cause mortality) 低五倍。然而,運動選手由於長期過量運動往往更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如長期高強度運動會抑制免疫功能,導致上呼吸道感染風險增加、馬拉松選手會也更容易有心臟問題、舉重或健力選手會也更容易有高血壓的問題等。
然後,運動員常常因為專項需求而進行極端飲食。先前的文章有提及,選手為了讓自己的體型符合專項需求,往往會刻意節食或暴食,如相撲選手會透過暴食增加體重,讓自己在對抗時更有優勢,而一些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健身雜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健身雜談
19會員
23內容數
一個曾經的健身狂熱份子,綜合十年學到的知識及經驗,來聊聊健身相關的話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健身雜談 的其他內容
在健身圈中,流傳著「三分天註定,三分用藥物,四分靠打拼」的說法,指影響一個健美選手成就的因素有基因、科技(藥物與補充品)及生活型態(吃、睡、練),儘管科技與生活型態都可以後天改變,但基因卻是先天決定。
在健身房裡存在著許多的巨巨科學(Bro science),即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但在健身愛好者之間流傳的訓練方法或概念,有些方法不僅無效,有時甚至有害身體,而其中一個常見的說法便是做太多有氧運動會令肌肉量下降,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克羅托那的米羅(Milo of Croton) 的傳說,在他年少時,他會每天背著一頭小牛進行訓練,而隨著小牛一天一天的長大,克羅托那每天就要背更大的重量,所以克羅托那年也因此一點一滴的變強壯,後來他成為了古希臘的奧運摔跤冠軍及力量的象徵,然而,如果每個人都像米羅一樣訓練,大家豈不是都會變成大力士?
從經濟學角度,市場由「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即所謂的供需法則(Law of supply and demand),指在自由市場上,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各方力量綜合之下,推動了市場、社會,甚至文明的進步
從古至今,不同宗教中都會進行某種形式的斷食,如伊斯蘭教的齋戒月、基督教的禁食禱告、道教的辟穀、佛教的日中一食等,儘管信仰及文化背景不同,但不同宗教的信徒們都不約而同地透過斷食,來提升自己的身心靈狀態,側面來說,斷食對人類的益處具普遍性,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先前文章中已有介紹了《囚徒健身》,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肌力訓練大師 Pavel Tsatsouline 的《徒手戰士》。
在健身圈中,流傳著「三分天註定,三分用藥物,四分靠打拼」的說法,指影響一個健美選手成就的因素有基因、科技(藥物與補充品)及生活型態(吃、睡、練),儘管科技與生活型態都可以後天改變,但基因卻是先天決定。
在健身房裡存在著許多的巨巨科學(Bro science),即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但在健身愛好者之間流傳的訓練方法或概念,有些方法不僅無效,有時甚至有害身體,而其中一個常見的說法便是做太多有氧運動會令肌肉量下降,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克羅托那的米羅(Milo of Croton) 的傳說,在他年少時,他會每天背著一頭小牛進行訓練,而隨著小牛一天一天的長大,克羅托那每天就要背更大的重量,所以克羅托那年也因此一點一滴的變強壯,後來他成為了古希臘的奧運摔跤冠軍及力量的象徵,然而,如果每個人都像米羅一樣訓練,大家豈不是都會變成大力士?
從經濟學角度,市場由「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即所謂的供需法則(Law of supply and demand),指在自由市場上,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在各方力量綜合之下,推動了市場、社會,甚至文明的進步
從古至今,不同宗教中都會進行某種形式的斷食,如伊斯蘭教的齋戒月、基督教的禁食禱告、道教的辟穀、佛教的日中一食等,儘管信仰及文化背景不同,但不同宗教的信徒們都不約而同地透過斷食,來提升自己的身心靈狀態,側面來說,斷食對人類的益處具普遍性,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先前文章中已有介紹了《囚徒健身》,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肌力訓練大師 Pavel Tsatsouline 的《徒手戰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在體育的燈光下,運動員們以無與倫比的毅力和技巧展現著自己的實力與熱情。他們的成就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辛勤訓練與努力。在這條追夢之路上,運動員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是成就夢想的關鍵。 第一,毅力和決心。無論是在嚴寒的冬日裡的清晨,還是在酷熱的夏日裡的黃昏,運動員們都需要有堅定的決心和
Thumbnail
這一天,被女兒們公認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想黏在老公身邊的女人! 星彩幽香,奇蹟般執行身為母親該做的工作。 對象就是她的大女兒、星彩靜香!
Thumbnail
某一次與一位選手閒聊,他無意間說了這句話。那一刻,我沒有多問,也沒有犯上「職業病」深挖背後的含義,而是讓思緒彷彿快轉般回到了自己的過去,回到國中時期的選手記憶。 「別人都相信我,就我不相信自己。」 #曾經我也對自己充滿各種懷疑 還記得國中時,在一次對打訓練中,教練突然喊停,將我叫到一旁,他
Thumbnail
過去我們都了解「運動」是為了身體健康,但近年來名人所帶起的運動風潮讓「運動」變成流行的代名詞,也跟「愛自己」劃上等號。 但你可曾想過「運動」並不是頻率或強度高就是好,一不小心運動過度反而造成身體的傷害,有可能破壞原本想長期運動的初衷,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嗎? 韓國專業物理治療師安柄澤在《
Thumbnail
有在關注運動的朋友們,相信都會有自己喜歡、支持的選手。選手常常在運動場上展現自己的訓練成果,也免不了有巔峰、低潮和傷痛史。人生也是如此,時常在運動員身上看到人生所經歷的一切。 運動員的例子: 1.籃球選手:巔峰有如怎麼投籃怎麼進、低潮時就算籃框再近也會放槍。 2.棒球選手: 巔峰如果是投手,可
Thumbnail
在《伊卡洛斯》這部紀錄片中,詳述美國和俄羅斯的禁藥事件。正義,公平,乾淨,在宣稱與實際行為之間,形成的鴻溝,如同歐威爾的雙重思想,那樣不合理卻又理所當然的真實存在。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在體育的燈光下,運動員們以無與倫比的毅力和技巧展現著自己的實力與熱情。他們的成就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辛勤訓練與努力。在這條追夢之路上,運動員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是成就夢想的關鍵。 第一,毅力和決心。無論是在嚴寒的冬日裡的清晨,還是在酷熱的夏日裡的黃昏,運動員們都需要有堅定的決心和
Thumbnail
這一天,被女兒們公認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想黏在老公身邊的女人! 星彩幽香,奇蹟般執行身為母親該做的工作。 對象就是她的大女兒、星彩靜香!
Thumbnail
某一次與一位選手閒聊,他無意間說了這句話。那一刻,我沒有多問,也沒有犯上「職業病」深挖背後的含義,而是讓思緒彷彿快轉般回到了自己的過去,回到國中時期的選手記憶。 「別人都相信我,就我不相信自己。」 #曾經我也對自己充滿各種懷疑 還記得國中時,在一次對打訓練中,教練突然喊停,將我叫到一旁,他
Thumbnail
過去我們都了解「運動」是為了身體健康,但近年來名人所帶起的運動風潮讓「運動」變成流行的代名詞,也跟「愛自己」劃上等號。 但你可曾想過「運動」並不是頻率或強度高就是好,一不小心運動過度反而造成身體的傷害,有可能破壞原本想長期運動的初衷,那豈不是得不償失嗎? 韓國專業物理治療師安柄澤在《
Thumbnail
有在關注運動的朋友們,相信都會有自己喜歡、支持的選手。選手常常在運動場上展現自己的訓練成果,也免不了有巔峰、低潮和傷痛史。人生也是如此,時常在運動員身上看到人生所經歷的一切。 運動員的例子: 1.籃球選手:巔峰有如怎麼投籃怎麼進、低潮時就算籃框再近也會放槍。 2.棒球選手: 巔峰如果是投手,可
Thumbnail
在《伊卡洛斯》這部紀錄片中,詳述美國和俄羅斯的禁藥事件。正義,公平,乾淨,在宣稱與實際行為之間,形成的鴻溝,如同歐威爾的雙重思想,那樣不合理卻又理所當然的真實存在。
Thumbnail
許多人在健身的初衷中可能只考慮身體健康,但是否能透過其他的好處來激勵自己更重要?本文探討了健身的多重動機,例如提升自信、改善形象及面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即便身體健康需重視,但許多我們追求的生活品質及成就,往往需依賴定期的鍛鍊和自律。本文也反思了現代人對健身的看法,以及如何找到個人動力。
Thumbnail
就產業觀察來說,找上門尋求教練協助的客戶,多半是減肥或改善外觀,一部分是看到各種健檢成績單滿江紅想來挽救,想變強的人是有但佔比又更少 簡單來說普遍備受注目的動機焦點很單一 體態 彷彿這是投入運動唯一容易勾起動機的面相 為了減肥或符合相對應的審美觀,甚至有人能把健康擺放在很
Thumbnail
飲食均衡對健康的益處相信已經是大眾共識,而對於運動方面的均衡我想提出一些個人的見解 身體在運動時要具備的能力很多元 1)活動度與穩定度 2)肌力 3)肌耐力 4)能量系統(有氧心肺) 5)爆發力(速度+肌力) 6)速度 7)敏捷 8)協調
Thumbnail
在現今對於運動風氣的潮流下,許多投入健身的人動機的優先順序不是健康,而是好看。本文探討了運動員思維與健身風氣的關係,以及運動者與普通運動愛好者對競技與健康的理解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