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念成教碩專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我家有三場畢業典禮,先是我兒子高職畢業,再來要進科大了。接著是女兒畢業,再來要進高中了,然後是我畢業--假的,只是參加畢業典禮,實際上還沒畢業。

因為我念的專班課程,修業年限是2.5年,所以雖然參加畢業典禮,但畢業其實還要一個學期。

那還要我論文順利產出才行,不然就遙遙無期了。

唸了中正成教碩專班,期間遇到武漢肺炎,好多課都被迫用視訊上課,很多同學都到最近可以脫口罩才真的認清長相(然後可能會認錯,聽聲音反倒辨識度高一點)。

然後還剛好遇到很多論文抄襲的案子,讓碩專班形象大損。

說起來還真是風風雨雨。

但真的很有意思,畢竟我太太是我中正成教碩專班的學姐,就是她去念覺得很好,讓我決定不選其他所選成教所。當然,我不是沒把握,就算要我去念其他所我也考得上,而且也能順利畢業,而且一定能做出一點名堂來,畢竟都到這把年紀了,關鍵不在我念什麼所,而是不管念什麼所我都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我知道我辦得到。

所以不管念什麼所我都會說念對了,畢竟重點是我打算做什麼,而不是念什麼所。

不過就這一點,我就真要說,在職班其實是比較好的選擇,這句話對任何人都有效。

我大學念的是職能治療,而且我也念得很歡樂,也喜歡這個行業,如果大學畢業馬上讀研究,最有可能的就是職治所(不過當年台灣還沒有),或者相關的醫工、心理之類的,然後可能一路往那些方向前進。

但我沒念研究所,之後還跑來行政職。

首先接觸的是社區、社福業務,當然也一堆人問我要不要去念社福所。是的,我當然可以,因為我對政策本來就感興趣,意見更是多到不行,去念當然也可以有一點成績,然後往那個方向繼續前進。

但我轉來勞政業務……是的,現在問題是要不要念勞研所,但這時年紀稍大,稍微知道我複雜經歷的人不會直接問我要不要念勞研所了,畢竟天知道何時我有會被調去做什麼不相干的工作,也因此政治所、法律所、公行所、管理所各式各樣都有人問我要不要去念,好啦我知道我沒念研究所在很多人眼中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我知道核心問題在於我對這些學門雖然有興趣,但「不是我的志趣」。

對,我的興趣很雜,因為我最愛的事情是「學習本身」,因此對於學習我可是非常貪婪的,而且不大挑食(大概商學院是我最沒興趣的),但在眾多興趣裡面確有我特別喜愛的。

但從沒人建議我去念那些「不大實用」的系所,比方說藝研所、台文所……偏偏這才是我真正想去念的,此外最近幾年越來越想念的還有神學研究所。

不過這些才是我的「志趣」,其他科系我因為業務需要所以有去理解,而且因為工作需求可以達到專業的程度,同時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是的,我不會討厭),但那不是我的志向。

那位何最後選成教?

這多少是因為工作久了,因此常需要「教別人」的緣故,簡單說,可能需要教後輩、教新人、教民眾。換句話說,不管做什麼事情,當你成為專業,你就會遇到需要教別人這件事情。

或者說,所有專業的最終,都會遇到傳承專業的需求,因此,「教別人」的「專業」是很值得學習的,而這正是成人教育。

認真思考的話,就會發現成人教育根本包山包海,雖說本質上還是教育學院的課程,實際上需要變通應用的地方可說有無限多種,因為不管是哪個專業、行業、技術的終點,都是成人教育的範圍。

就這一點,最適合念的成人教育課程反而是在職專班,也就是說,你在自身專業上已經取得初步成績,開始想要教別人的時候再來念是最好的。

想當業界講師-成教,想當職業訓練講師-成教,想在網路上開課推廣專業或嗜好-成教,講想進社區-成教,醫院衛教-成教,甚至當你想當拼布、蝶古巴特、土風舞什麼有的沒的老師,一樣是成教……當然,包山包海容易被說是雜學不精,但成教在職班比較特別的一點在於,來念的人早就已經有自己的專業存在,完全不是什麼業界菜鳥,再加上同學裡各行各業都有,很多時候還能成為異業結盟的起點。

就這一點,成教的大學部跟在職班幾乎是不同的學習類型,大學部教的是成人教育的專業,但這些學生並沒有其他專業背景,在職班則是在自己專業上學習成人教育,目的是推廣自己原本的專業,基本上幾乎是兩個不同的專業群體,就這一點來說,成教系所真的很特別,因為在職班都是第一類組教育學院的學生,但在職班裡士農工商都有,年齡甚至可以從二十幾到七十幾,跨距超大的,而且每個人想做的事情也都截然不同,非常有趣。

這一點跟企管或醫管有點類似,大學部念這個沒人會讓你管,但在職班來的全都已經是各行各業專業的主管或老闆,這些人念管理是因為他們已經在管人了。

簡單說,是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人才會來念的系所,畢竟若只想要拓展人脈交換名片,大家都知道商管院有更好的舞台,來這裡大家想的可是要出去從事教學的,從動機開始就差很多阿!

而讀的若是藝研所、文學所,則是在專業或興趣上已經先篩選過一輪,進來的人同質性比較高,當然對於專業精進與業界人脈都有幫助,但那跟讀成教在職班會遇到的文化衝擊完全是不同型態了。

所以我才會說我來念這個是念對了,因為最能發揮我雜學成效的成教教學場域,應該是在職班。

話說回來,還要能順利畢業才行,總之再來就是好好拼論文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8會員
1.0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因為回去帶社團的關係,偶爾會參與到高中生在討論,大學專業要讀什麼才重要,雖然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領域,但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領域。仔細想想,過了四年,面對大學畢業,我也同樣在這個問題裡。相信這個抉擇,幾乎是每個人都經驗過的吧?
Thumbnail
今年我家有三場畢業典禮,先是我兒子高職畢業,再來要進科大了。接著是女兒畢業,再來要進高中了,然後是我畢業--假的,只是參加畢業典禮,實際上還沒畢業。 因為我念的專班課程,修業年限是2.5年,所以雖然參加畢業典禮,但畢業其實還要一個學期。 那還要我論文順利產出才行,不然就遙遙無期了。 唸了中正成教碩專
Thumbnail
今年我家有三場畢業典禮,先是我兒子高職畢業,再來要進科大了。接著是女兒畢業,再來要進高中了,然後是我畢業--假的,只是參加畢業典禮,實際上還沒畢業。 因為我念的專班課程,修業年限是2.5年,所以雖然參加畢業典禮,但畢業其實還要一個學期。 那還要我論文順利產出才行,不然就遙遙無期了。 唸了中正成教碩專
Thumbnail
這篇徵文也的確讓我很想動筆發發牢騷~~ 我的專業~~ 話說,我原本大學就讀心理學系,另外輔修國小教育學程,出了社會之後,由於小子化問題,導致正式教師的職缺相當短少競爭,又因為校方要節省費用,而幾乎都是請約聘老師,所以我畢業後並沒有打算去學校教書,而選擇了一樣的性質但是比較穩定的補
Thumbnail
這篇徵文也的確讓我很想動筆發發牢騷~~ 我的專業~~ 話說,我原本大學就讀心理學系,另外輔修國小教育學程,出了社會之後,由於小子化問題,導致正式教師的職缺相當短少競爭,又因為校方要節省費用,而幾乎都是請約聘老師,所以我畢業後並沒有打算去學校教書,而選擇了一樣的性質但是比較穩定的補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在補習班混,也算混出小小名堂來,教書本是我本命的天賦熱情所在,雖是工作倒也不累,反有越做越有活力之感。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在補習班混,也算混出小小名堂來,教書本是我本命的天賦熱情所在,雖是工作倒也不累,反有越做越有活力之感。
Thumbnail
國高中時,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不乖的學生,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不乖,只是不認同老師的一些作為。威權時代,師逼生反、生不得不反,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Thumbnail
國高中時,其實我一直都是一個不乖的學生,現在想想其實也不是不乖,只是不認同老師的一些作為。威權時代,師逼生反、生不得不反,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Thumbnail
一個長期在體制下薰陶的乖學生,因聽了一場演講後破釜沉舟地選擇一條生死未卜之路。然而在大學的自主學習旅途中,又該如何面對不斷的自我懷疑與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一個長期在體制下薰陶的乖學生,因聽了一場演講後破釜沉舟地選擇一條生死未卜之路。然而在大學的自主學習旅途中,又該如何面對不斷的自我懷疑與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二月份開始,正式暫停「在學校任教」的任務,回到單純的「學生」身分。那我與「教」這個主題又有什麼關係?以後要在「教」這個主題可以放什麼呢?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