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之後,我找到方向,我是非典型臨床心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回頭想想,一路走來的旅程,也真的都成為我現在的養分。我是一個非典型的臨床心理師,這是一個理組的學生,誤打誤撞的考入企管系,然後又在過了30歲的年紀轉職臨床心理師的故事。

raw-image
真的要說,我是在人生中迷路的類型,但是真的要我放棄至今的人生經驗重來一次,我也是不願意的。

從意外開始[企管系]

老實說,雖然考入了台北前三志願的高中,但我也跟一般人一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什麼方向,看落點系統跟我說怎麼填志願就怎麼填,結果就從一個二類組的學生,意外了到了高雄的中山大學企管系。由於是亂填的志願,所以放榜當天我就逃避睡了一整天。

雖然企管系讓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但我也很清楚這不是我想要的。各種企業經營的概念、豐富的系上活動、交換學生、都無法引起我的興趣。反而修了很多外系的課程,像是程式設計、日文,還有跨校選修了心理學。

在其他同學都準備補習,想要繼續讀研究所的時候,引發了我反骨的個性,就是不想要隨波逐流。所以下定決心不管如何先把當兵的義務結束,然後想要出去冒險看看。至於當兵抽籤抽到兩次海陸的「好運氣」,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人生的轉折[度假打工]

我也是對國外生活嚮往的,看著大家在大一大二就在討論申請交換,但我不覺得我家的經濟有寬裕到那個程度,所以看到了度假打工的訊息,就決定要拿當兵的薪水(還好有當班長),買了機票就出去了。我的第一站,是澳洲。一開始因為在boxing day左右抵達,正好各種工作需求都告一段落,我處在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所以想想再糟就把手上錢花完,然後打包回家,做了飛機到凱因斯(Cairns),想說至少回家之前要去潛個水,看看大堡礁。在這裡,遇到農曆新年缺工,我找到導遊的工作,帶一些大陸的客人觀光。又幸好語言的能力(中英日)還可以,在導遊期間認識了當地的日本人,幫我推薦了在觀光船上銷售潛水相關行程的工作。一開始我也是很緊張,把要說的台詞都先寫下來,讓主管幫我修改(改的滿江紅),然後嘗試說明跟推銷,就這樣過了一年。我其實沒想到有一天會一直做這些需要不斷跟人說話的工作,也很意外的我並不討厭。也許就是因為有這樣經驗,我發現我不止可以翻譯不同的語言,也能翻譯不同人的心聲。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似乎是我擅長的事情。

由於日文表達還算流暢的緣故,我在澳洲很快的就跟日本同事相處融洽,說日文的時間可能比中文和英文都還多。聊了很多事情,參與他們的人生。結婚、生子都參與到了,那是一段很有趣且充實的日子。



轉職與危機感[探索]

然而打工度假的日子是有期限的,在國外的日子雖然開心,但依舊沒有歸屬感。我想要的挑戰與新鮮感漸漸淡去,平淡的生活,固定的工作,我難以想像自己的未來。即便努力拿到工作簽證,恐怕也只是對未來的一種逃避手段而已。但我看清了一件事情,就是我想要的是一技之長,想要不容易被取代的能力。在找到方向之前,我又到了日本打工度假,想說至少要讓日文能力達到不管什麼情況都能夠應付的程度,並且吸收日本的常識跟生活經驗。


回台後我也進入了日本公司,想說日文加上企管的本行,做了人力資源的工作,想要探索自己的可能性。但是工作之後,我也看清現實,我的這份工作太容易被取代,而我在這個位置上也僅能做一個平庸的角色,我開始有危機感,我不想要庸庸碌碌下去,應該是有什麼適合我的位置。


成為心理師的契機[遺憾]

流浪的日子成為養分,讓我對自己的想法跟決定有一套自己的決斷跟自信。但年近30的我對於選擇未來,也還是充滿躊躇。我漸漸知道自己擅長的與不擅長的,但還是難以稱為一技之長。各種的自我懷疑,讓我很難決定未來的方向,直到一個人的離去,讓我下定決心。那是我的舅舅,一個有點親又不太親的人。他在小中風之後日子過得很不順遂,工作也無法繼續,只能回到老家跟其他人同住。偶然的見面我提出了或許可以一起住的想法,但......也就止於想法,當時我也還有工作要忙,人更不在台北,但我有預感,根據我的直覺還有以前學過的心理學知識,舅舅需要別人陪伴以及換一個環境,他現在的狀況,即便臉上掛著笑容,依舊可能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幾週後,我媽傳來舅舅上吊自殺的消息,驗證了我的預感。比起難過,我更不甘心,我不甘心於明明預見有事將要發生,但卻無能為力,對沒有知識的自己生氣。我想要有能力,有辦法在關鍵時刻使力的力量,能跟人說出我看到什麼的力量,能把想法與感受化為言語的能力,能阻止憾事發生的能力。幾經考量,我決定往臨床心理師的路邁進,想要彌補這一份遺憾,也想要發揮我有的能力。那是傾聽的才能,是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是翻譯的經驗,是助人的動力。


終於找到方向[我是臨床心理師]

當然故事沒有這麼順利,沒有心理學背景的我,花了兩年才考上研究所,中途也嘗試過去補習,但是沒什麼效果,後來去台大跟政大旁聽課程,我才感受到心理學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不管是旁聽、考試還是面試,都可以感覺到這個領域有明顯的排他性,對於非本科系的人並不友善。當然有的老師很歡迎旁聽,有的老師則希望你不要影響到台大生的學習資源,希望不要劣幣逐良幣。唸書過程中,也明顯感受到年齡跟記憶力的差別,我跟同學的年紀最多可以差到8歲,課程中的原文書和知識量讓人難以消化。看著同學20多歲的記憶力跟反應力,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老了。

但就像我的旅途,在遇到苦難的同時也會遇到許多好人,讓我度過並成長。而且在現實工作中,過往的人生經驗讓我能更快的掌握狀況跟同理對方,以往求學時代的缺點反而成為優點。現在的我,自許成為一個譯者,這次不是翻譯英文或者日文,而是翻譯著孩子與家長的語言。我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讓更多人的心聲能被彼此聽見。

至於為什麼我選擇成為兒童專長的心理師,這就等著之後再分享吧。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臉書 (適合家長)

以及IG (適合青少年成人及本人)

看更多文章與參加活動喔


#不務正業 #企管系 #打工度假 #臨床心理師 #心理 #心理健康

---

想知道澳洲的故事可以點下面

澳洲的旅行,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份,我是非典型臨床心理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慧慧-avatar-img
2023/07/09
哇~這個經歷聽起來真的很酷也很勵志!或許很多的時候真正能給我們方向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突如其來的意外使我們對自己有新的發現和更高更遠的目標,雖然在追尋目標的過程很不容易,但如果換個角度想,有這樣的勇氣就已經贏過很多很多人了,這絕對是個非常有價值的經歷
avatar-img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的沙龍
22會員
69內容數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2023/08/22
出處:自閉症活動手冊 目的:孩子需要表達情緒的出口,引導孩子寫日記,對於情緒表達很有幫助。適合對於有能力了解完整句子的年長孩童。 材料: 筆記本 筆 步驟: 讓孩子設計筆記本的封面並寫上姓名 告訴孩子你會在每天忙完所有事情以後寫日記,他也可以在一天結束時寫日記。 在一天結束時(
2023/08/22
出處:自閉症活動手冊 目的:孩子需要表達情緒的出口,引導孩子寫日記,對於情緒表達很有幫助。適合對於有能力了解完整句子的年長孩童。 材料: 筆記本 筆 步驟: 讓孩子設計筆記本的封面並寫上姓名 告訴孩子你會在每天忙完所有事情以後寫日記,他也可以在一天結束時寫日記。 在一天結束時(
2023/08/22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跟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
Thumbnail
2023/08/22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會把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產生的怒氣帶到其他地方,就像刮颱風一樣。周遭的人都會被牽連,而且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看什麼都不順眼,為了反對而反對,如果想要說他什麼,也是戳一下就爆炸。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他的情感系統跟經驗記憶常常無法連結,變成一種有情緒感受,心
Thumbnail
2023/08/16
出處:自閉症活動手冊 目的:利用卡片來練習主換話題,以及說出簡單的敘述際 材料: 記憶卡片(可用市售卡片或者相同的圖片自製) 步驟: 使用兩對卡片(熟悉後再增加數量) 將卡片正面朝下,呈格狀排列 教導孩子翻開兩張卡片,如果兩張卡片恰巧成對,就請他造一個句子。舉例來說,如果配合成對
2023/08/16
出處:自閉症活動手冊 目的:利用卡片來練習主換話題,以及說出簡單的敘述際 材料: 記憶卡片(可用市售卡片或者相同的圖片自製) 步驟: 使用兩對卡片(熟悉後再增加數量) 將卡片正面朝下,呈格狀排列 教導孩子翻開兩張卡片,如果兩張卡片恰巧成對,就請他造一個句子。舉例來說,如果配合成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回頭想想,一路走來的旅程,也真的都成為我現在的養分。我是一個非典型的臨床心理師,這是一個理組的學生,誤打誤撞的考入企管系,然後又在過了30歲的年紀轉職臨床心理師的故事。 從意外開始[企管系] 老實說,雖然考入了台北前三志願的高中,但我也跟一般人一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什麼方向,看落點系統跟我說怎麼填志
Thumbnail
回頭想想,一路走來的旅程,也真的都成為我現在的養分。我是一個非典型的臨床心理師,這是一個理組的學生,誤打誤撞的考入企管系,然後又在過了30歲的年紀轉職臨床心理師的故事。 從意外開始[企管系] 老實說,雖然考入了台北前三志願的高中,但我也跟一般人一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什麼方向,看落點系統跟我說怎麼填志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這幾年我身邊有不少朋友相繼出國發展, 自己也曾經想逃避一些課題, 試圖待在菲律賓一輩子不回台灣, 後來因先父中年被診斷出罹患漸凍人, 拖到最後一刻我才離職返回台灣。 我前陣子剛跟一個從海外歸國的朋友聊天, 他待過三個國家了, 我蠻佩服他的勇氣, 趁年輕嘗試是好事。 跟他提到有一點我需要克服的是, 我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Thumbnail
2022年的6月,是我北漂來到台北的第三個月,是去年疫情最嚴重的三個月,也是我持續尋找工作的第三個月,早已忘了自己投過幾封履歷,但那種混亂、迷惘、衝擊的感覺,想起來依然餘悸猶存。 曾在2021年年底,寫下「期許2022會是跳躍的一年」的我,沒想到不但沒有跳起來,反而……
Thumbnail
2022年的6月,是我北漂來到台北的第三個月,是去年疫情最嚴重的三個月,也是我持續尋找工作的第三個月,早已忘了自己投過幾封履歷,但那種混亂、迷惘、衝擊的感覺,想起來依然餘悸猶存。 曾在2021年年底,寫下「期許2022會是跳躍的一年」的我,沒想到不但沒有跳起來,反而……
Thumbnail
  「這也跳太大了吧!」我已經不意外,當有人得知,我從資管轉入心理後會有這樣的反應 …   如此自以為是、立下狂妄 flag「我會用我的方式,讓以後和我接觸的人,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的我…
Thumbnail
  「這也跳太大了吧!」我已經不意外,當有人得知,我從資管轉入心理後會有這樣的反應 …   如此自以為是、立下狂妄 flag「我會用我的方式,讓以後和我接觸的人,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學…」的我…
Thumbnail
22歲那年進到兒少安置機構工作, 擔任名為「生活輔導員」, 實際為人母的奇幻旅程, 兩年的工作徹底經歷人生重大的低潮與考驗。
Thumbnail
22歲那年進到兒少安置機構工作, 擔任名為「生活輔導員」, 實際為人母的奇幻旅程, 兩年的工作徹底經歷人生重大的低潮與考驗。
Thumbnail
心理系,是我從國小到高中一直都沒有改變的目標,為了努力念到想要的科系和學校,拚了命的不斷學習著,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後。考上心理系的那一刻,終於有一種夢想實現的不真實感,這樣的興奮大概維持了一年多,隨之而來的,是不知道接下來該為什麼而努力的茫然。
Thumbnail
心理系,是我從國小到高中一直都沒有改變的目標,為了努力念到想要的科系和學校,拚了命的不斷學習著,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後。考上心理系的那一刻,終於有一種夢想實現的不真實感,這樣的興奮大概維持了一年多,隨之而來的,是不知道接下來該為什麼而努力的茫然。
Thumbnail
聊起心理師的培訓過程與結果,我單單的敘說起我在全職實習的歲月,就勸退了起碼一打的人了,這個行業、這樣的訓練是否值得?撇開過度辯證的心理效應,我會說它值得,但這個社會有太多的選擇,它終究是一個職業...
Thumbnail
聊起心理師的培訓過程與結果,我單單的敘說起我在全職實習的歲月,就勸退了起碼一打的人了,這個行業、這樣的訓練是否值得?撇開過度辯證的心理效應,我會說它值得,但這個社會有太多的選擇,它終究是一個職業...
Thumbnail
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真的非常孤獨。 你必須,心理素質要夠強、夠了解自己、夠想過自己的人生、夠能忍受孤單和挫折,才能繼續下去。還不保證成功。
Thumbnail
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真的非常孤獨。 你必須,心理素質要夠強、夠了解自己、夠想過自己的人生、夠能忍受孤單和挫折,才能繼續下去。還不保證成功。
Thumbnail
  但停下來想想,這半年即使沒有留下什麼,損失也還在可接受範圍。況且,不可能沒有留下些什麼的。不如將這半年當作一場人生的實驗,看看自己將如何與不確定共處,迸發什麼新的可能。   接下來我將不定期紀錄這半年與不確定共處的生活,和大家分享在這難得的半年我體驗並領會了什麼。
Thumbnail
  但停下來想想,這半年即使沒有留下什麼,損失也還在可接受範圍。況且,不可能沒有留下些什麼的。不如將這半年當作一場人生的實驗,看看自己將如何與不確定共處,迸發什麼新的可能。   接下來我將不定期紀錄這半年與不確定共處的生活,和大家分享在這難得的半年我體驗並領會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