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發表的言論,為什麼會決定整場會議的方向?為什麼我們身旁的人飛黃騰達時,心裡會覺得酸酸的?探討人們行為的動機,讓我們可以更加輕易地瞭解自己跟彼此,也因為瞭解這些動機,我們甚至可以避免一些問題出現。
這本書透過探討關係、地位以及知識的動機,帶著我們任是為什麼我們會有這些動機,以及我們到底為什麼會做出這些行為?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關於「人際關係」的動機有哪些?
你是否容易受別人的意見影響?並不是我們太沒自信,而是我們受到社會遵從的效應所影響了。當我們有著跟其他人一樣的意見,會讓我們有歸屬感並感到滿足。而當我們失去社交連結時,往往會喚起我們很強烈痛苦的回憶,例如:被心愛的伴侶遺棄的感受,這種概念稱作為社交死刑。
社會遵從(想跟其他人一樣)及社交死刑(被拋棄有多痛徹心扉),讓我們明白了:人際關係對我們來說,超級重要。
通常在會議中,率先表態的意見會大大影響整場會議方向,那我們該怎麼辦才能真正蒐集到大家的意見呢?書中提到幾個方法:
1.團體意見私人化:正式開會前,先匿名蒐集意見,會比直接在會議中詢問意見,還要能夠廣泛蒐集到大家的想法。
2.小團體模式:不要大鍋菜的開會,建議人數少一點,小團體的開會,每個人說的話會更有分量。
3.率先發言:如果我們有重要政策想要推動,確保自己能在會議一開始就先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增加自己言論的力量。
我們已經明白人際關係,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但是到底有哪些事務,可以讓我們快樂起來呢?文中提到幾項影響快樂的因素,分別是:
1.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真的可以讓心情變好(不只是個口號),就算只是周遭的擺設簡單的綠化(例如辦公的地方放置小盆栽),都能改變心情。
2.學習新事物:學到新的知識,那種感覺讓人覺得舒暢,有能力。拒絕學習新事物的人,容易感到鬱鬱寡歡。
3.執行目標: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可以完成,也會讓心情感到踏實且愉悅。
4.態度:我們有辦法注意到周遭的正向事物嗎?我們擁有將事件做正面解讀的能力嗎?一樣是遭遇失敗,有人覺得學到寶貴經驗,卻也有人覺得自己倒楣透頂。
5.人際關係:書中提到,優質的人際關係,更是影響快不快樂的重要因素。我們是需要溝通、群性的人類,因此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會很明確的影響心情。
關於「地位」的動機又有什麼呢?
當鄰居或朋友變得更好時,為什麼我們容易感到不是滋味?當我們周遭的人有一份很棒的工作,或是變得更好的時候,我們常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原因在於,我們時常會覺得:他們的好就等於我們的不夠好。這份感覺會冒出來,並不是我們小心眼,而是神經化學物質分泌,所導致的負面情緒。
光知道這件事情,就是一種收穫。原來會有這些反應,是正常的。
我們獲得特殊待遇、被他人諮詢意見時,會感受良好。但是相反的,當我們的意見不被採納時,我們的感受會很差,我們不喜歡這種感覺-因此會找方法治癒這種狀況。其中一種方式會是和有權勢者結盟。我們身受自己周圍的人影響,但我們可以自行選擇和有好習慣、正向人生態度、可靠的人交流,而不是選擇相反條件的對象。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其實可以這樣選擇時,將會有所幫助。
最後,我們要認識關於「知識」的動機。
睡不飽是現今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在睡眠時,會鞏固重要的記憶,也會清除不常用、不有趣的連結。大腦趁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清除腦中的毒素,假如睡眠不足,身體就無法進行這些步驟,我們做事自然難有良好績效。
睡眠不足的其中原因正是,太常盯著螢幕。而太常盯著螢幕,還可能讓我們失去同理心。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雪莉特克的說法,我們感受同理心的能力在最近二十年來大幅減少,他的論點是,同理心是在真實生活中發展出來的,我們藉由自己的行動,才能知道自己造成了什麼影響,只有當人們在一起時,同理心才會茁壯。因此,若我們只盯著科技產品,就有可能排擠人與人交流的時間。
過度盯著螢幕看,睡不著、又影響同理心發展,甚至還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當我們一直反覆滑著社群網站、刷著電子信箱,為的就是那「偶爾」會出現的喜歡貼文,而就是這小小的獎勵,讓我們不定時、無所事事時,就盯著螢幕。想想看,我們為了這小小的獎勵,付出了多少的時間?
而這種等著少少片刻獎勵,而一直盯著螢幕看的模式,也大大影響我們對於無聊的耐受度:我們覺得事物無聊、不夠有獎勵性,我們更無法專心處理重要的事情。
我們就是因為這種狀況,慢慢失去了人生中的片刻,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可以怎麼樣奪回主控權呢?
先來思考一下,我們平常生活的樣子。我們計畫好,今天晚上要泡個舒服的熱水澡放鬆一下,泡澡的同時,又開始想著晚一點要看哪一部影集。看影集的時候,又開始滑手機看臉書更新的貼文。最後,時間就這樣過了,每一件事情雖然都有做,卻沒滋沒味。大部分的人,很少關注自己當下的想法,我們要嘛想著未來,要嘛悔恨著過去。
因此,我們該練習的是,專注在當下的:正念。
正念可以怎麼做呢?《秘密》一書當中利用喝一杯茶,闡述正念該怎麼執行?
1.首先,我們得先知道,當我們練習處在當下時,就會開始浮出一些棘手的情緒,而這是正常的。(畢竟忙個不停時,就可以忽略內心的聲音)。
2.想像自己是來自外星球的人,沒看過這杯茶。
3.研究茶杯、觀察茶的顏色,杯子裡面是否有碎屑?
4.聞聞味道,留意茶進入口腔、迎向舌頭的感受。
5.思考看看,跟以前的喝茶方式,感受是否不同?
我們可以試著在生活中正念開車、正念洗澡甚至正念散步,不一定每次散步都要聽著音樂或podcast,可以學習專注在步伐或周遭環境。
我跟著書中的步調,認識了許多行為的背後動機,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不是要改變些甚麼,而是變得更安心:原來我會有這些感覺是正常的。唯有先知道自己的感受,才能更快安頓好自己的心,也才有力氣,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