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寫作,和孩子共創美好的精心時刻!(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18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光是讀寫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林晏履老師



晏履老師總是懷抱著滿滿的故事,來到人們面前。上回他娓娓道來創立家長寫作工作坊的歷程,也分享了這個課程「澎湃」的課程規劃。接下來,他將繼續述說,在這每個梯次都獨一無二的家長寫作工作坊中,他與家長一起創造出哪些故事……

以淚水相連的感動時刻

工作坊運行期間,晏履的資料夾裡,逐漸開滿了親子、師生共同創作的作品。那些盛開的繽紛,雖然課堂上並沒有時間逐一分享回饋,但在LINE群組中,夥伴們的分享與交流總是熱絡。有次,一位家長說他們家小孩聽到媽媽需要自己的協助才能完成作業,露出調皮表情:「妳的作業還要我幫忙!」

當家長和小孩的位置互換,那就是親子共創的美好精心時刻呀!

家長們就這麼一天天,感覺到自己和孩子一步步,去看見許多新鮮風景。第一梯次的最後一堂課,那梯次的學員大多是原本就熟識的家長,當他邀請同行兩個月的夥伴們分享各自感受,明明身處彼此相距遙遠的線上教室,大家說著說著紛紛落淚,竟彷彿真的相聚在一個溫暖空間--感動的淚水相連,他們於是緊緊相繫,成為同一片海洋。

晏履分享了其中一位家長的故事,這位中文系出身的家長總是用心陪伴孩子閱讀,但有天卻被孩子拒絕。有點難過的她,回想到自己童年多麼希望媽媽也能這樣陪伴她,但她始終盼不到。她於是發現,原來自己如此在意小孩的拒絕,是因為她好想要好好陪伴,小時候的那個自己。

寫作可以陪伴我們看見那些,一直以來被我們所忽略的事物。

深受觸動的梁老師回應道,她一直認為寫作這件事,是通過某個契機喚醒我們深藏的感受,即使那些回憶令人不舒服,但藉由書寫再看見時會有不同感受。

寫作是珍貴的療癒和自我探索。於是那些為了孩子點燃學習渴望的家長,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也和「讀寫」更加親近,與自己的生命本質產生連結,獲得了愛的能量。

愛著小孩,也需要愛著自己

「因為可以陪伴自己一輩子。」這是晏履選擇「讀寫」這個媒介的原因。身為家長的梁老師也深有同感,對參與工作坊的家長來說,「陪伴孩子」是動機,但既令人意外也令人沉醉的收穫,其實是:陪伴自己。

這個工作坊是一趟旅程的邀請,給大人機會去和孩子一起創造故事與連結,而最重要的始終是大家能回到自己生命,去探索自己想要前往的方向。這就像是為自己充電,梁老師笑著說。許多被焦慮耗盡的家長,需要的其實就是這樣補充能量的時間/空間。

參與工作坊的家長們也發現,發現「讀寫」沒有想像中那麼「硬」,那些文章的寫作技巧、結構章法可以交給專業的教育者,家長或許不用苦於如何幫小孩建構鋼架,可以做的反而是和孩子一起玩耍與創造,卡片兌換券、接龍……什麼都好,好玩又生活化的樂趣,是家長們可以好好享受的。

沒錯!家長的享受非常重要喔。深愛小孩的你我,也請永遠不要忘記深愛自己。

【只有家長能做到的寫作引導】

  1. 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讀寫的樂趣。
  2. 常常跟孩子互動與聊天。讓孩子用語言去反芻經驗,有常常表達的習慣與機會,這些就是寫作訓練的暖身,但不是老師可以訓練,而是仰賴家長的培養。
晏履老師's TIPS|
如果孩子不擅長語言表達,可以怎麼引導?
  •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會擁有自己的狀態。如果不善表達,那就不用一般的眼光和視角,更需要的是去聆聽孩子喜歡的表達方式。「表達」並不限於文字書寫,還有很多可以和文字連結與綜合變化的,例如先畫畫再口頭分享。
  • 可以先詢問孩子喜歡用怎麼樣的方式分享對話,第一時間或許不是文字表達,但文字表達可以成為第二、第三層的表達方式。

起點:「我們」與讀寫的關係

最重要的,是回到自己身上陪伴自己。

所以,晏履會在第一堂課就問大家和「閱讀」、「寫作」的關係。孩子其實就是一面鏡子,當家長調整了自己和讀寫的關係,也就能和孩子一起分享那樣的狀態,一起跟讀寫更加靠近。

讀與寫,如同穩定心靈的燈光,而當大人(家長/老師)狀態愈穩定,孩子也能籠罩在那盞溫暖的昏黃之中。

感性氛圍中,梁老師也分享了自己和文字的關係。對她來說,一整天累積下來的疲憊,能在深夜的閱讀或書寫中被輕柔撫慰。文字讓她得以釐清感受,所以她也把這樣的技巧傳遞給孩子。她認為在AI世代,人們對自己的探索必須更深刻,而寫作就是很好的探索途徑。

身為閱讀與寫作教師,能接觸到孩子的時間一星期也只有一兩小時,所以家長在孩子生活中的影響力更大,可以給予的引導與陪伴也更加親密綿長。那麼,有心陪伴孩子的家長,應該從哪裡開始呢?晏履老師邀請大家思考:

你希望孩子和讀寫的關係是什麼?
那要先從你自己和讀寫的關係開始思索。

讀到這裡的你,不妨也靜下來細細思索吧!


後話:和我們一起前進吧:)

最後,晏履分享了他對於家長培力的更多未來想像。那或許是一個社群,可以凝聚享受讀寫(文字、動漫、戲劇……)的家庭,一起享受讀寫在生命中的美好,也可以結合讓孩子自主發聲的刊物《兒語》。梁老師也興致勃勃回應,我們在喜閱樹遇見許多學習型的家長,這些家長都會想和孩子一起探索與共創美好的生活經驗、共同學習成長,如果大家能夠互相分享與支持,那真是太好了。

喜閱樹光是讀寫的關係其實很特別,雖是性質相近的兩個單位,並不像升學補習班之間的競爭,反而有許多密切合作。因為我們對未來擁有共同的想像,總是像夥伴一樣互相分享,就像晏履老師無私地將自己的經驗與技巧組織成為家長寫作工作坊。也歡迎大家一起我們期待接下來合力揮灑的風景,希望能帶給更多家長、老師支持!



喜閱樹X光是讀寫

【讀寫教育工作坊:親手打造孩子讀寫超能力!】

raw-image

🔹 課程介紹與報名連結

同為讀寫教育單位的喜閱樹光是讀寫教育工作室,很常聽到家長這樣的提問。讓孩子去上課最直接,可是閱讀根基不夠導致的問題,孩子面對各種寫作作業的哀號聲,家長們仍舊時時刻刻要面對。有沒有一種課程,能陪家長建置一些基本功,好面對孩子們最基礎的閱讀、寫作問題?

在2023年底,身為讀寫好夥伴的喜閱樹 梁虹瑩老師,和光是讀寫教育的 林晏履老師,決定攜手合作、共創課程,一起開設家長讀寫教育工作坊,提供家長們更多3C世代下陪伴孩子讀寫的錦囊妙計,親自為孩子奠定各種讀寫基底,讓孩子能讀又能寫,學習不打結!

本次讀寫教育工作坊分為「閱讀基本功」和「寫作大樂趣」兩大主題,期在讓家長們知道如何循序漸進地奠定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並透過一些提問增進孩子思考力;而在寫作方面,也能將寫作生活化,和孩子共同體驗寫作的樂趣,並共創快樂的美好回憶。我們將以系統性的課程帶領家長和孩子一起學讀寫,讓您的親子關係更和諧!

關於孩子的閱讀寫作問題,不用永遠期待別人來解決,喜閱樹光是讀寫教育的【讀寫教育工作坊】,帶您和孩子一起教學相長,為親子創造更多美好的時光!

avatar-img
32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虹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起「孩子」+「寫作」,這兩個詞彙加起來是否充滿痛苦的感覺?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讓這兩個詞彙加起來可以充滿樂趣?
然而,面對風起雲湧的AI時代,文言文還有學習的必要性嗎?或者,我們可以期待文言文學習怎樣的新風貌呢?
文言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被使用,那孩子們還有學習的必要嗎?除了考試之外,學習文言文還有其他用處嗎?
老師們可以使用哪些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好好應付近年加深又加難的「文言文」考題?家長們又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孩子的閱讀思考力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千金老師表示,與其說她在協助孩子準備應考,其實她是在國文教學中落實語文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這就是學生在國中階段必須培養、最終透過會考檢核的能力。
AI科技正以怎樣的方式輔助或改變學習方式,而在AI時代底下,我們究竟該透過閱讀教育,培養出孩子哪些關鍵能力?
談起「孩子」+「寫作」,這兩個詞彙加起來是否充滿痛苦的感覺?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讓這兩個詞彙加起來可以充滿樂趣?
然而,面對風起雲湧的AI時代,文言文還有學習的必要性嗎?或者,我們可以期待文言文學習怎樣的新風貌呢?
文言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被使用,那孩子們還有學習的必要嗎?除了考試之外,學習文言文還有其他用處嗎?
老師們可以使用哪些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好好應付近年加深又加難的「文言文」考題?家長們又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孩子的閱讀思考力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千金老師表示,與其說她在協助孩子準備應考,其實她是在國文教學中落實語文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這就是學生在國中階段必須培養、最終透過會考檢核的能力。
AI科技正以怎樣的方式輔助或改變學習方式,而在AI時代底下,我們究竟該透過閱讀教育,培養出孩子哪些關鍵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接近學期末的課程,老師帶孩子們閱讀了溫暖的繪本作品《我的完美願望》,請孩子們再次將眼光望向自己的內心,除了動手為自己做御守,也為自己許下屬於自己的完美願望。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練習生涯邁入第四週,上週在軟橋上寫作課時,Lulu老師請我們去觀察再四處寫作的孩子,欣恩曾經提問,不確定身為練習生的我們,在協助孩子寫作上要做什麼才對?我是聽到品師對一個孩子做出肯定之後,也給出一些繼續寫下去的思考方向,我自認我可以做到前半部分,所以我把自己當作讀者,去讀不同的孩子的創作,單純給予讀
Thumbnail
這篇小品描述了我與兒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共同探索寫作的過程。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文字的力量。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接近學期末的課程,老師帶孩子們閱讀了溫暖的繪本作品《我的完美願望》,請孩子們再次將眼光望向自己的內心,除了動手為自己做御守,也為自己許下屬於自己的完美願望。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練習生涯邁入第四週,上週在軟橋上寫作課時,Lulu老師請我們去觀察再四處寫作的孩子,欣恩曾經提問,不確定身為練習生的我們,在協助孩子寫作上要做什麼才對?我是聽到品師對一個孩子做出肯定之後,也給出一些繼續寫下去的思考方向,我自認我可以做到前半部分,所以我把自己當作讀者,去讀不同的孩子的創作,單純給予讀
Thumbnail
這篇小品描述了我與兒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共同探索寫作的過程。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讀者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文字的力量。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