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準備
閱讀此書的目的
透過此書,我想藉由啟動「心理節能模式」以減少「對抗誘惑」的耗損,以及如何以正面的態度達到知行合一。
閱讀此書要解決的問題
在看此書之前,我已聽說過將複雜的、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在一早就先做完,因為一早的意志力是全新、尚未耗損的。
- 但若是學生呢?從早到晚就是到學校從事一整天學校安排的事情,這項法則又該如何運用呢?
- 「道理我都懂,但是…。」,又該如何面對這樣害怕改變和不懂為什麼要改變的狀態呢?
- 吸收同樣的學習內容,如何輸出成自己的東西?
- 如何讓自己想知道的觸動與衝動的時間延長的更久
正式開始
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藉由反覆動作使大腦中行成一套「穩定的神經系統」,他會使我們不必多加思考便可習慣性的做出某些行為。例如:刷牙時用的是哪隻手呢?滑手機時是如何拿手機的?吃飯前的準備動作有哪些?以上這些還有更多,我們不用思考就可以完成,若要與做出平常不同的行為,我們的腦袋反而會有種卡卡的感覺。
在《點子都是偷來的:10個沒人告訴過你的創意撇步》中作者提到其中一個撇步就是使用非慣用手刷牙,嘗試看看!一天會有不一樣的開始呦!!
失敗的新年新計畫
沒有喝水、沒有運動、沒有閱讀、愛滑手機看電視,這些動作我們反覆做了這麼多年,又怎麼可能因為過了一年(其實也只是隔了一天)就完全習慣性的喝水、習慣性的運動、習慣性的閱讀等等呢?
作者在書中說到,研究顯示,80%的新年新希望,往往會在新年的第二個月就以失敗告終,接著年復一年。就算年復一年,人們還是有這個儀式,因為還是期待著更好的自己,而設下的這些目標會讓自己成為理想中的樣子。
新的目標理念
有了改變的動機,下一個必備的就是好的改變方法,常常中途而廢的模式可以藉由在大目標中設定許多小目標而改變。
- 設定大目標
- 評估與現在真實狀況的差異
- 透過差異,隨著自己緩緩增加目標的難度
而我自己認為,新年新希望一下就中斷的原因是太過追求完美,例如:目標是 每天運動、每天喝水1500c.c ,但凡有一天自己沒有做到,便會告訴自己,算了吧。
但換個角度想,每個人的基準點與目標都不一樣,與自己目標的差異也會有所不同,雖然比較是必須的,但與自己比較是最重要的,不必因為與他人不同就沒有自信進行下去。
舉例來說:就算一個禮拜只成功一天,相較於之前,也是跨了一大步,曲線也是在上升中了。

假設兩個月的時間
重要的是一開始的執行→監控→檢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