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真實世界 才是想像力的基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聽到朋友提到他兒子很著迷於動漫以及遊戲當中的異想世界,他個人也覺得看到那個畫面,確實想像力十足,所以覺得小孩接觸這些或許也對啟發想像力有幫助。

這點讓我想到之前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時當中提到相關的事情,之前有分享過(詳細文章連結見留言處) ,以下摘錄幾個重點:

 

「大人才「想像」,孩子們只有「相信」。對於缺乏經驗的不成熟心智,很容易就受騙了。在耶魯的實驗室中,也有多個研究顯示,年幼的孩子其實更喜歡真實的故事,甚於幻想的故事

 

蒙特梭利女士相信假裝扮演遊戲不是想像力的證明,反而是欲望沒有被滿足的證明。所以假裝扮演主要是將現實向自我同化,而不是自我去適應現實。但是孩子的發展應該是去適應現實。

 

一些研究顯示,孩童透過他們的感知去學習甚麼是真實的,甚麼是幻想的,因此他們是扎根於真實的,儘管在部分案例中有少部分顯示,幻想事件對於學習有幫助,但那其實主要只是因為提高了孩子對這個故事的關注度。而如同在本書第四章討論過,過多的卡通幻想事件,會消耗管控能力的發展。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最偉大的想像力,行動是根植於事實。每個偉大的藝術家的想像力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如果幻想變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們已經建立合理事實基礎之前,那麼蒙特梭利博士相信這樣會導致困惑的心智(mind) ,而不是有創造力的心靈。

 

蒙特梭利博士建議,真實世界也可以如同童話故事一般的有趣生動,並富有情感的呈現給孩子。」

 

其實我第一次閱讀到書中這個研究的時候,也挺驚訝。因為真的一般大人都會覺得提供孩子很多奇幻的東西,是可以增加他們的想像力的。但蒙特梭利博士根據實際觀察孩童以及心理學的一些研究(當然還在持續研究中),卻顯示孩童其實更需要的是真實世界,對小小孩而言真實世界和大人所謂幻想的世界其實沒有差別,因為他們根本還分不清楚。所以這或許就是現代小孩如果太沉迷於電動中,其實他是分不清楚真實世界的。所以也越來越難在真實世界當中生存與人互動。更別說他們這樣會更有想像力,真正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應該根植於真實世界。

 

這也讓我想到最近買給女兒的一本書《我的畫室》,有點像是作者這位畫家自己的小時候回憶。文中寫到她小時候對他影響很大的一位老師:真正的畫家,在畫室中以及在戶外寫生中,其實就是希望他仔細的觀察。

真正的畫家說:「只要認真觀察,很簡單的東西也會發現有很多可以畫的東西。」「如果可以將仔細觀察到的東西,轉移到自己的內心,接下來只要一點一滴地把它們畫出來就可以了。」

這也讓我想到哲學家梅洛龐帝用塞尚等畫家來討論知覺的世界,當然他要探討的東西更多更深,但相同的部分是在討論這些畫家時,他們都是對這個世界非常仔細的觀察,且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感知這個世界,才有之後的偉大創作的

 

在這個強調數位化的時代,現代人真的比較缺乏對自己所處世界得仔細觀察。但真正的想像力,其實應該是根植於真實世界的。

 

分享身為哲學諮商師抱持終身持續學習哲學 閱讀書籍 以及諮商過程的心得與見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蘇菲畫的第二張素描畫!如同我之前也分享過,因為我一直希望維持蘇菲的原創想像力以及創造力,所以在經過和一些美術專業人士討論過後,一直都沒有送蘇菲去學畫畫。但是到了四年級了,我覺得應該是可以學習一些技巧了,剛好學校有素描的社團,就在這學期讓他參加。 而上課第一張要畫的是鳥,我問她上的如何?是否喜歡
記得前陣子聽朋友說他小孩在國中二年級左右,接到學校的問券,是問他們將來想要做甚麼? 為此孩子有點焦慮,既不理解自己,同時也怕被定型。我並不清楚這個問券是否有任何的後續意義,也不清楚是否每間公立國中都有要讓孩子填寫未來志向的問券,我只是覺得這個明顯顯示了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 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其實沒有
今天來聊一下最近看的一本書《失去山林的孩子》,首先要感謝蘇菲同學的媽媽介紹我看這本書,雖然我還沒全部看完,但有一些想法先記錄一下免得之後忘記..呵呵。   就如同書名一般,這本書的重點當然是探討孩子們距離山林大自然越來越遠,所導致的各種問題。作者姑且將之命名為大自然缺失症,包括:兒童肥胖、憂鬱症
前陣子我要寫一份一萬字的word報告,且事先要先用ppt摘要向大家報告。我原本想說反正一萬字一定要寫,就直接在word中撰寫,再從中摘要出簡短的PPT 。但後來時間上來不及,就決定反過來先直接撰寫PPT之後再延伸寫成一萬字的word。 不管是哪個方向看起來都很合理,也沒有甚麼違和,但是當我寫了三分
之前看到今年法國高中會考哲學題目出爐,2023年法國約有53萬的高三生要在四個小時之內挑選下面題目三選一撰寫: 論述題一:幸福是否歸屬於理性? 論述題二:尋求和平是否就是尋求正義? 文本分析:請解釋作者(Claude Lévi-Strauss)1962年所著(La Pensée sauvage
話說自己年過四十之後,雖然還是常常沒有意識到已經這個歲數,但也開始漸漸能體會一些中年人的心態,加上自己做哲學諮商時,面對的一些來談者,忽然蠻想探討有關「希望」的主題(應該很適合做團體哲學諮商的討論題目)。   當然中年危機有很多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也不同,且多數也沒有到很嚴重的問題。但我覺得有一個
這是蘇菲畫的第二張素描畫!如同我之前也分享過,因為我一直希望維持蘇菲的原創想像力以及創造力,所以在經過和一些美術專業人士討論過後,一直都沒有送蘇菲去學畫畫。但是到了四年級了,我覺得應該是可以學習一些技巧了,剛好學校有素描的社團,就在這學期讓他參加。 而上課第一張要畫的是鳥,我問她上的如何?是否喜歡
記得前陣子聽朋友說他小孩在國中二年級左右,接到學校的問券,是問他們將來想要做甚麼? 為此孩子有點焦慮,既不理解自己,同時也怕被定型。我並不清楚這個問券是否有任何的後續意義,也不清楚是否每間公立國中都有要讓孩子填寫未來志向的問券,我只是覺得這個明顯顯示了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 鼓勵孩子做自己,但其實沒有
今天來聊一下最近看的一本書《失去山林的孩子》,首先要感謝蘇菲同學的媽媽介紹我看這本書,雖然我還沒全部看完,但有一些想法先記錄一下免得之後忘記..呵呵。   就如同書名一般,這本書的重點當然是探討孩子們距離山林大自然越來越遠,所導致的各種問題。作者姑且將之命名為大自然缺失症,包括:兒童肥胖、憂鬱症
前陣子我要寫一份一萬字的word報告,且事先要先用ppt摘要向大家報告。我原本想說反正一萬字一定要寫,就直接在word中撰寫,再從中摘要出簡短的PPT 。但後來時間上來不及,就決定反過來先直接撰寫PPT之後再延伸寫成一萬字的word。 不管是哪個方向看起來都很合理,也沒有甚麼違和,但是當我寫了三分
之前看到今年法國高中會考哲學題目出爐,2023年法國約有53萬的高三生要在四個小時之內挑選下面題目三選一撰寫: 論述題一:幸福是否歸屬於理性? 論述題二:尋求和平是否就是尋求正義? 文本分析:請解釋作者(Claude Lévi-Strauss)1962年所著(La Pensée sauvage
話說自己年過四十之後,雖然還是常常沒有意識到已經這個歲數,但也開始漸漸能體會一些中年人的心態,加上自己做哲學諮商時,面對的一些來談者,忽然蠻想探討有關「希望」的主題(應該很適合做團體哲學諮商的討論題目)。   當然中年危機有很多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也不同,且多數也沒有到很嚴重的問題。但我覺得有一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的智慧會引導我們過一種真實且適合我們的生活。 有創意的觀想,是一種運用你的想像力來創造你生活中想要的東西的技術。 它是你天生的想像力,是宇宙的基本創造力,無論你是否意識到它,你都會不斷地使用它。 不要停留在視覺意象化這個詞上。 完全沒有必要對你想要什麼有一個心理圖景。 只要觀想,你就可
Thumbnail
在孩子的閱讀成長過程中,非虛構文本扮演著重要角色。非虛構書籍有助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在分析、比較和批判性思考上。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的課綱,都強調了非虛構材料的重要性。本文還引用專家觀點,闡述如何透過非虛構文本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和批判性思維,鼓勵家長瞭解並支持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孩子的天真燦爛,彷彿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純淨的禮物。 每當細細端詳一張張孩子的畫作,我總能被深深打動,感受到一種難以形容的溫暖力量。 這就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的可貴能量,透過筆觸、線條和色彩的流瀉,化為視覺上的詩意。 著名心理學家-里夫‧福伊溝斯基 (Lev Vygotsky)在兒童繪畫心理分析理論
Thumbnail
人物素描在兒童繪畫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每一幅小小的人像背後,都蘊藏著獨特的自我認知和形象詮釋。 首先是研究和了解兒童繪畫作品中的人物素描如何反映他們的自我形象和內心世界。然後以負面詞彙研究兒童應對自己形象的情感和應對策略,分析孩子們筆下的人物肖像,體會其中流露的自我意識。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我心目中的理想陳述更像是,每個人首先向塞尚那樣,去思索、去努力把人知覺中的現象表現出來。相較於所謂的「客觀世界」或「物理世界」,那可能看起來有些扭曲或歪斜,但那是朝向一種「真正的人在世界裡看到的樣子」的嘗試。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的智慧會引導我們過一種真實且適合我們的生活。 有創意的觀想,是一種運用你的想像力來創造你生活中想要的東西的技術。 它是你天生的想像力,是宇宙的基本創造力,無論你是否意識到它,你都會不斷地使用它。 不要停留在視覺意象化這個詞上。 完全沒有必要對你想要什麼有一個心理圖景。 只要觀想,你就可
Thumbnail
在孩子的閱讀成長過程中,非虛構文本扮演著重要角色。非虛構書籍有助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在分析、比較和批判性思考上。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的課綱,都強調了非虛構材料的重要性。本文還引用專家觀點,闡述如何透過非虛構文本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和批判性思維,鼓勵家長瞭解並支持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孩子的天真燦爛,彷彿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純淨的禮物。 每當細細端詳一張張孩子的畫作,我總能被深深打動,感受到一種難以形容的溫暖力量。 這就是孩子們內心世界的可貴能量,透過筆觸、線條和色彩的流瀉,化為視覺上的詩意。 著名心理學家-里夫‧福伊溝斯基 (Lev Vygotsky)在兒童繪畫心理分析理論
Thumbnail
人物素描在兒童繪畫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每一幅小小的人像背後,都蘊藏著獨特的自我認知和形象詮釋。 首先是研究和了解兒童繪畫作品中的人物素描如何反映他們的自我形象和內心世界。然後以負面詞彙研究兒童應對自己形象的情感和應對策略,分析孩子們筆下的人物肖像,體會其中流露的自我意識。
Thumbnail
每一幅兒童畫作都充滿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並反映了他們深藏的情感和經歷。文章探討了兒童繪畫的意義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呼籲支持和尊重每個孩子的心靈,並分享了作者的社群資訊。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我心目中的理想陳述更像是,每個人首先向塞尚那樣,去思索、去努力把人知覺中的現象表現出來。相較於所謂的「客觀世界」或「物理世界」,那可能看起來有些扭曲或歪斜,但那是朝向一種「真正的人在世界裡看到的樣子」的嘗試。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