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蔡嘉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蔡嘉佳是個人名,不是書名。她第一本所出的書籍是《親愛的我》,之後還有《廢文》,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網路上還有查詢到《慢慢》。

raw-image

注意起她,是因為她和林奕含一樣都是美女作家,都有精神疾病。但蔡嘉佳所得到的社會回饋,可能比林奕含還要多吧?蔡嘉佳除了是作家,還是現身說法的講者,她在《親愛的我》中提到的初衷是「希望能讓社會多一個側面瞭解精神疾病患者的機會,患者是如何在身心靈的困苦煎熬影響之下,做出社會所看見的外在行為。


依稀記得她曾在書中表示,她不是要寫勵志書。但是,我卻覺得她因為有某種程度的勵志,所以才能夠獲得市場上的成功或成名。


或許第一次注意到蔡嘉佳這個名字之前,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美女作家在台中一中的演講被取消的新聞。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上網搜尋,新聞們都還在吶,即使已經過了這麼久。也或許是新聞媒體的大肆報導,導致蔡嘉佳的名字被眾所注目。


她的字很美,我必須說,不愧是中文系出身的。當然,這可能跟中文系也沒甚麼關係。但是,因為種種因素,我決定快速瀏覽跳頁式的閱讀,沒有大劇情沒有太多角色和設定及背景,我直覺知道她寫下的一切,疑似是一種不得不寫的本能。


在《親愛的我》這本書的最後,作者描寫自己嘗試輕生的經驗。在《廢文》一書當中,作者寫到住進精神病院的壓抑和心聲。


深淵與深淵真的會響應嗎?我看《親愛的我》的時候,蔡嘉佳是一個能夠寫出「一直覺得好愧對你們的愛」的女孩,我看《廢文》的時候,蔡嘉佳是一個抵制男友要她強制住院的成人。特別是林奕含也曾提過的「保護室」(奕含幽默的註解:保護護理士),蔡嘉佳也有描寫過,綠色的泡棉所圍出來的牢籠,我相信不論是林奕含或蔡嘉佳都足夠聰明,知道不要輕易,被送進保護室。


說句殘忍的話,其實住進精神病院,是不會使精神病患康復的。有好轉的,是在超級霹靂無敵好運下,遇到了「高品質」的病友們。一起遵守團體生活,一起療傷取暖,而漸漸恢復了一個身為人的自覺。沒有好轉的,則仍然在每天被錄音錄影毫無隱私的病房生活中,嘴巴啊給護士看,確定吞下了一顆又一顆的藥丸,像一隻被馴服了的動物一般,活著。


在《親愛的我》中描述到一次發病的過程和感受,她寫下「有時候發現沒有人可以求助,求助又會帶給別人困擾,沒有人的愛可以經得起無限消磨不是嗎。


深淵與深淵真的會響應嗎?她寫的,我自認完全懂。懂還不夠,我們可是真真切切的以肉身為祭,確確實實的親自嘗過這樣的血肉,痛苦的消化,然後再長出一樣的血肉,然後再消化,然後的然後,才自認自己完全有資格說個「懂」字。


有些事,你們,不懂比較好。


我大可慢慢吞吞的沉浸在蔡嘉佳的文字中,漂浮字海中,享受那種共鳴似的和弦。但是我不想,我的時間有限了,不是再可以玩「我的悲傷被那些字句輕輕的摸過」的感性遊戲了。


這個世界是現實的,所以我還在宗教的框架中,勸自己相信那看不見的,神的存在。然後,在框架中,領受一切的憐憫和陪伴,卑微的取一些光和暖,來照亮那在光之前就存在的黑暗。


還有成堆的書在排隊,我不能沉醉在蔡嘉佳的作品中,因為,那對我的益處,只有虛無縹緲的感性而已。生意人最喜歡講愛,但最愛的是錢。除非我能夠從蔡嘉佳的文筆中,描摹出自己的一套風格,否則,我也終究獲得淺淺的感動和悲傷之後,生活照舊一點也沒改變。


所以我不打算咀嚼蔡嘉佳的書,對不住了。在讓社會側面了解精神疾患的初衷後,她寫的是「也更樂見能夠拋磚引玉,看見更多患者的書寫。」我寫到這裡,蔡嘉佳被看到了,很棒。而我呢,誰看到了?有沒有被看到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活下去,還是得掙錢啊!願蔡嘉佳的書,養得起她。活下去。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a 維拉寫寫字
84會員
438內容數
維拉寫寫字。不解釋。(創格於2020/11/16)
Willa 維拉寫寫字的其他內容
2025/03/24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失望地發現市面上許多標榜「原子習慣」的書籍,內容空洞、缺乏實用價值,與暢銷書《原子習慣》的實際內容有極大落差,多為勵志故事集錦,缺乏可操作性習慣建議,讀後感缺乏收穫。
Thumbnail
2025/03/24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作者失望地發現市面上許多標榜「原子習慣」的書籍,內容空洞、缺乏實用價值,與暢銷書《原子習慣》的實際內容有極大落差,多為勵志故事集錦,缺乏可操作性習慣建議,讀後感缺乏收穫。
Thumbnail
2025/02/04
引言:為什麼選這本書? 當我在圖書館發現《兩次約會見真章:搞清楚他是鑽石還是礦石》這本書時,注意到它有基督教背景,並且由我熟悉的兩性婚姻專家牧師撰寫推薦序。此外,書本篇幅適中,讀起來不會有負擔,因此我立刻決定借閱,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觀念。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幫助女性在戀愛市
Thumbnail
2025/02/04
引言:為什麼選這本書? 當我在圖書館發現《兩次約會見真章:搞清楚他是鑽石還是礦石》這本書時,注意到它有基督教背景,並且由我熟悉的兩性婚姻專家牧師撰寫推薦序。此外,書本篇幅適中,讀起來不會有負擔,因此我立刻決定借閱,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實用的觀念。 這本書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幫助女性在戀愛市
Thumbnail
2025/01/23
關於寫作用書繼《最高寫作法》之後,我預購了Jemmy Ko的新書《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今天晚上才入手。快速東跳西跳的翻閱之後,我只想要趕快抓緊時間寫點東西更新我的部落格。 書中強調質量產量並重,持續日更,還要有商業價值,但總之,強調「寫,就對了」。我寫了這麼多年部落格,還是看不到甚麼實質利益
Thumbnail
2025/01/23
關於寫作用書繼《最高寫作法》之後,我預購了Jemmy Ko的新書《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今天晚上才入手。快速東跳西跳的翻閱之後,我只想要趕快抓緊時間寫點東西更新我的部落格。 書中強調質量產量並重,持續日更,還要有商業價值,但總之,強調「寫,就對了」。我寫了這麼多年部落格,還是看不到甚麼實質利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蔡嘉佳是個人名,不是書名。她第一本所出的書籍是《親愛的我》,之後還有《廢文》,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網路上還有查詢到《慢慢》。 注意起她,是因為她和林奕含一樣都是美女作家,都有精神疾病。但蔡嘉佳所得到的社會回饋,可能比林奕含還要多吧?蔡嘉佳除了是作家,還是現身說法的講者,她在《親愛的我》中提到的初衷是
Thumbnail
蔡嘉佳是個人名,不是書名。她第一本所出的書籍是《親愛的我》,之後還有《廢文》,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網路上還有查詢到《慢慢》。 注意起她,是因為她和林奕含一樣都是美女作家,都有精神疾病。但蔡嘉佳所得到的社會回饋,可能比林奕含還要多吧?蔡嘉佳除了是作家,還是現身說法的講者,她在《親愛的我》中提到的初衷是
Thumbnail
如果說,蔡康永寫的每一段的語錄 都是「寫給自己看的」。 那我想,我也是。 我每一篇的出發點,給個平靜客觀的自己 也是寫我自己若面對期許仍有這般的心境。
Thumbnail
如果說,蔡康永寫的每一段的語錄 都是「寫給自己看的」。 那我想,我也是。 我每一篇的出發點,給個平靜客觀的自己 也是寫我自己若面對期許仍有這般的心境。
Thumbnail
簡介 作者真人真事,與心愛男孩的交往故事!男主角因為在愛裡無法矯情,愛在心口難開,現實生活中無法做自己,因而從此消失回不來,但卻深深地消失女主角在他生命裏,兩人成為一體,永世帶她走了。因此肉身上,無需也無法再與女主角相聚,愛太深,消失在彼此生命裏!一對因故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相聚的愛侶,僅靠賴主頁留言
Thumbnail
簡介 作者真人真事,與心愛男孩的交往故事!男主角因為在愛裡無法矯情,愛在心口難開,現實生活中無法做自己,因而從此消失回不來,但卻深深地消失女主角在他生命裏,兩人成為一體,永世帶她走了。因此肉身上,無需也無法再與女主角相聚,愛太深,消失在彼此生命裏!一對因故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相聚的愛侶,僅靠賴主頁留言
Thumbnail
遇見你,就像跋山涉水遇見一輪月光,以後天黑心傷,就問那天借一點月光。
Thumbnail
遇見你,就像跋山涉水遇見一輪月光,以後天黑心傷,就問那天借一點月光。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8/29(六)15:00-17:00 地點:基隆,見書店Sea To See Bookafé ▍活動介紹 /「蔡醫師,你的新醫院,看得到海嗎?」 我搖個頭:「還要穿過一個隧道。」 「隧道嗎?」 「嗯。」 他點點頭,低聲又重複一遍「隧道啊」…/ 這是一本穿梭在「臺北」…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8/29(六)15:00-17:00 地點:基隆,見書店Sea To See Bookafé ▍活動介紹 /「蔡醫師,你的新醫院,看得到海嗎?」 我搖個頭:「還要穿過一個隧道。」 「隧道嗎?」 「嗯。」 他點點頭,低聲又重複一遍「隧道啊」…/ 這是一本穿梭在「臺北」…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與談:林蔚昀(作家) 日期:2020/02/21(五)19:00-20:30 地點:台北,金融廣場書店 ▍上篇 蔡伯鑫(以下簡稱蔡):這是我第一次寫長篇小說,雖然我在12年前寫了一本書(《沒有摩托車的南美日記》),但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許大家會習慣稱呼我為蔡醫師,但現在坐在這裡…
Thumbnail
主講:蔡伯鑫 與談:林蔚昀(作家) 日期:2020/02/21(五)19:00-20:30 地點:台北,金融廣場書店 ▍上篇 蔡伯鑫(以下簡稱蔡):這是我第一次寫長篇小說,雖然我在12年前寫了一本書(《沒有摩托車的南美日記》),但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許大家會習慣稱呼我為蔡醫師,但現在坐在這裡…
Thumbnail
當你向一個曾經有心理疾病的人問,「你是怎麼好起來的?」時,其實你是在問一個哲學問題。如果你願意翻開《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的話,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少年,其實是三十歲出頭的蔡醫師,在異國充滿迷惘的身影。出身某大醫院體系的蔡醫師,受訓期滿之後卻想要離開原本的大醫院,而當被其他大醫院的科主任詢問……
Thumbnail
當你向一個曾經有心理疾病的人問,「你是怎麼好起來的?」時,其實你是在問一個哲學問題。如果你願意翻開《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的話,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少年,其實是三十歲出頭的蔡醫師,在異國充滿迷惘的身影。出身某大醫院體系的蔡醫師,受訓期滿之後卻想要離開原本的大醫院,而當被其他大醫院的科主任詢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