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可能錯了》:人生、世界和自己、寬恕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下書中幾個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raw-image

⬛人生

作者提到:是否表示我們必須解決全人類與全球的所有問題?我們是否必須成為甘地或瑞典環保鬥士葛莉塔.通貝里?

絕對不是這樣的,只有一小部分人似乎懷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喜歡採取這種大舉的行動,這很優秀,也很棒。但是,選擇在自身、眼前的現實中採取行動,同樣有價值。你可以留意日常的態度、小事情的奇蹟

書中用小孩救海星作為故事來比喻,小孩在沙灘上將海星扔回海裡面,一位長輩說「這片海灘上有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海星。妳扔回區區那幾枚海星,根本沒什麼作用。妳懂吧?」小女孩並不氣餒,又拾起一枚海星拋入海中,然後說道:「這對牠很重要。」

這段讓我體會到人生的多樣性,有些人成就大事,這樣很好,而能在平凡中有所成就,也都很好,想到社會很多行業,都讓我有今天有有這樣的生活,例如有農夫種植蔬菜,讓我能減少飢餓;有人製作飲水機,讓我能有乾淨的水能喝;有人製造電腦,讓我可以寫文章等,很多事情背後,常常都是有人在貢獻組成的

在這過程中有名的人很少,例如可能只會記得一些發明家,或是大公司的CEO,但每個人在過程中發揮一份力量,這些事情也都很有價值

在「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書中談到遺澤,作者的看法是「所作所為能使別人受益」,也提到遺澤不一定需要具名,他認為「世人是否能記得我的貢獻,根本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這一路上,我們能幫助多少人

而我們的影響範圍本來就有限,例如寫文章的部分,有時候會想說,我寫的東西,百年後來看,會有人在乎嗎? 但真的不用這種太高的標準去看待,而是充實做好每一步,即使閱讀的人數,相比於世界人口真的很少,但只要有幾位讀者內心有所感觸和思考、得到方法或啟發,這就很值得了,而且還有自己這位讀者,日後可再次閱讀和使用作品

而我目前也有在一些線上興趣社群,裡面會有許多創作和活動,或許這些事情對於圈外的人來說不在乎,但我們圈內所做的種種,都讓自己和他人有一段豐富和有趣的體驗,不論是文章、影音圖片、互動、活動等等,都豐富這個興趣的社群,創造許多值得日後品味的回憶

或許人生就如同一段體驗的過程,事物但在一段時間內,能讓自己和他人,有過更好的體驗,就是一種意義吧,而我認為線上興趣社群,會是個很好的選擇,能讓大家自由自在且舒適的參與

raw-image

⬛世界和自己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沒有規律、冷漠的世界裡。實情完全相反。這種存在是互相呼應的。宇宙會回應我們言行背後的意圖。我們發出的東西,最終會回到自己身上。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的樣子。世界是我自己的樣子。所以要成為自己在世界上想見到的樣子。

這讓我想到以前學到一些新事物的時候,就會發現生活中好像多了很多這種事物,但其實這種事物並沒有增加,而是因為自己注意力範圍不同了,或者是對於某個問題或知識有所興趣時,也會開始藉由多樣的資訊來源,例如書籍、文章、影音等收集到資訊,過程中也對這部分知識更加敏感,以及加深對此知識的認識

而在現今網路時代,也方便獲取資源和與人互動,例如我要選幾本課外書看的時候,就會去找一些網路上書單和心得,也找到有電子書可提供下載;在我想開始寫作的時候,就開始找些相關平台,能力也可以隨著持續寫而有所進步;想要有和共同興趣者交流,Dcard上也常常有人有共同興趣,可以去參加各版的活動、與人交流、創作等等

因此當有目標的時候,真的可以善用身邊的資源,就有機會能夠達成心中想完成的目標,也讓我想到「原子習慣」中提到要養成習慣時,思考這習慣是為了讓你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我們也可以想想看這個習慣或是目標,是想要讓我變成什麼樣的人,然後以此去做階段性規劃

另外也可以參考心理學的成長心態和定型心態,定型心態會看重天賦,認為人無法進步和改變;成長心態則認為人是可以進步和改變的。而這個心態也會影響到人的表現和成長,因此建議可以覺察自己的定型心態,漸進轉變為成長心態

raw-image


⬛寬恕

作者在書中提到寬恕

當你對於某人關閉心門時,對方或許沒有受到明顯傷害,但你會,你會覺得自己很委屈,在內心播下憎恨的種子,如果你不時提醒自己:這個人不可饒恕,就會讓這種憎恨增長到傷害你的地步,根本也沒報復到對方

並用二戰後作為舉例,作者對太平洋上的殘留日本兵很驚訝,當中有人拒絕相信二戰已經結束。他們在和平恢復後仍堅守崗位數十年,總是拿著武器待命。我們本身也常常如此。因為太執著於爭鬥,結果錯過和平的訊號。但到了最後,才會意識到:戰爭結束了,很早以前就結束了

我們與自己達成的和平,是最重要的。一旦和解了,許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這讓我想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很煩心的事情,然後就在心中生悶氣,例如有一次在路上,聽到某些路人言論帶有歧視味「現在的XXX都XXX」,讓我覺得很氣憤

但後來想想看,或許我不用執著在這件事情上,我和這個陌生人之間這一生,也許才接觸兩三分鐘,我應該能試試看不要讓這種氣憤感持續在我心中一整天

世界上的人本來就有不同想法,不可能每個人都跟我的想法一樣,也許對方是因為受到成長或環境等因素影響,才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有時候也可以拉長時間來想想看,我很多年後,這件事情還會重要嗎? 如果這件事情不太重要的話,似乎就可以放手吧

那我能如何呢? 或許就讓這件事情過去吧,或者如果想要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寫些文章完整陳述,也是不錯的方式

而這本書作者就也提到:我們無法操控腦海中要跳出哪些念頭,但我們能選擇是否要相信它們,念頭或許千真萬確。但是,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擺脫那些讓我們受傷、感覺委屈、無用、孤獨、恐懼、悲傷和憤怒的念頭,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掉,就算它們是對的

上述內容與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是瑞典作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所著的一本深具啟發性的自傳性著作,書中講述了他從企業高管轉變為森林僧侶,再回到世俗生活的過程,分享了他在這段旅程中所獲得的深刻智慧和洞見,本文從介紹作者開始,整理書中重點金句,及多啟發人心的觀點,讓您在5分鐘之內掌握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
Thumbnail
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是瑞典作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所著的一本深具啟發性的自傳性著作,書中講述了他從企業高管轉變為森林僧侶,再回到世俗生活的過程,分享了他在這段旅程中所獲得的深刻智慧和洞見,本文從介紹作者開始,整理書中重點金句,及多啟發人心的觀點,讓您在5分鐘之內掌握暢銷勵志書《我可能錯了》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也需要一些建議,那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當閱讀《我可能錯了》,你會感覺就像待在作者身旁,一起陪他走過命運多舛的一生,而在這過程中的故事、體驗與感悟,必定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也需要一些建議,那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當閱讀《我可能錯了》,你會感覺就像待在作者身旁,一起陪他走過命運多舛的一生,而在這過程中的故事、體驗與感悟,必定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在他26歲那年,他即將成為瑞典燃氣公司子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財務長。在外人看來,他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心底清楚知道:他成功,但不快樂。他試圖找回內心的寧靜,透過冥想,內心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是該往前走的時候了。兩天後,他遞出辭呈。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經濟學家。在他26歲那年,他即將成為瑞典燃氣公司子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財務長。在外人看來,他是一位成功人士。但他心底清楚知道:他成功,但不快樂。他試圖找回內心的寧靜,透過冥想,內心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是該往前走的時候了。兩天後,他遞出辭呈。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下書中幾個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下書中幾個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書評,分享閱讀此書帶給我的 5 個實用智慧。本書是瑞典的著名暢銷書,作者比約恩,在 26 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 17年 的出家生活。《我可能錯了》是他還俗後寫下的作品,也是他帶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書評,分享閱讀此書帶給我的 5 個實用智慧。本書是瑞典的著名暢銷書,作者比約恩,在 26 歲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 17年 的出家生活。《我可能錯了》是他還俗後寫下的作品,也是他帶給世界最後的禮物。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出書中三個觀念,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在他26 歲那一年,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這本書是他還俗回到瑞典後所寫下的 以下寫出書中三個觀念,以及寫出我的感想,與大家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