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會後,直接就開始分析個案,關於這個個案的想法,我已經先寫過一篇文章「個案分析的用處」;因此,今天的任務主要就是觀察我這組的同學們怎麼做個案分析。
先說我觀察到的結論,其中有一位同學的思維比較接近「因果邏輯」,他想透過總經或產業分析的方式來預測創業的成功率;其它三位則比較傾向運用手邊既有的資源 「效果邏輯」,盡量控制創業風險。
1. 面對周邊都是機會的情況下,每個機會都不想放過,因此忘了機會還是要自己創造,才是屬於自己的機會;如果只看表面上的機會而做決定,往往會因為「短期利益」而失去「長期價值」的可能性。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是,哇靠怎麼跟我自己的結論這麼像! 我在文章中是說:「有時過度追求眼前的成功,反而會失去未來真正的希望。」其實概念差不多,當時我也認為應該是要自己找出可能的創業機會,並非一昧地「聽從」別人說的機會。
2. 創業家辨識機會之外,還要能「創造機會」;機會創造的關鍵因素是:資訊不對稱所帶來的超級利潤機會。
3. 創業家思維:我們只能創我們「認知」所能理解的業。
這邊有提到一個重點,因為這幾年拉升台灣 GDP 的主要為科技製造業,也就是說台灣當前的經濟成長動能主要靠「科技創新」或說「技術創新」來拉動整體產業。
因為是「科技創新」,所以主要以「理工男」為創業主體;身為一個工程師去創業,大多是以「效果邏輯」為主 → 就是自己會什麼、看到什麼機會、手邊有什麼資源,那八九不離十就是創這個業了。
當然在台灣的新創企業並非只有「科技創新」可行,還有一個可能性 → 那就是「商業模式創新」;至於想要在台灣做「品牌」就真的有點難度,以台灣的人口數來說,不太具備做大一個品牌的基礎。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工程師創業確實偏「效果邏輯」,我們很少用一個宏觀的角度去分析這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因此也不會仔細思考這個階段適不適合創這個業。
William 啟發我一個新的思路,那就是從總經的角度去分析哪些產業值得現在投入。
這部份我再研究一下該怎麼做,我老婆是經濟系出身的,很愛噹我沒有總經的大局觀,但我也反嗆她整天在天上飛,都沒想過怎麼落地 (幸好現在已經準備降落中);因此,上午的這一課我收穫非常大。
我這幾年持續自修經濟學相關的內容,但始終抓不到一個切入點,跟我自身的實務背景相結合,這種感覺很難受 (雖然似乎不懂也不會怎樣)。
「因果邏輯」可能還是要有商學背景的比較有機會,像這次的個案討論中,就是財金系的同學用總經的角度去分析創業的選擇。
但讓我比較意外的是,有位國企系的同學竟然也是用「效果邏輯」思考,不清楚她是沒有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從眾心理,還是說真沒想到可以這樣進行分析。
週末早上的課程有點硬阿,先是個案分析、緊接著就是用總體經濟來判斷產業趨勢,午餐前還請來業師分享 AI 的概論。
說到這,我很疑惑如果對於「總體經濟」或「人工智慧」都沒有接觸過的同學,會不會就跟聽故事一樣,聽著聽著就放飯了。
我寫了這麼多字,結果上午的課也只講完一半,只能再多寫幾篇文章來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