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從實踐出發的長期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種從實踐出發的長期主義〉2023-06-06


  當巴菲特被問到為什麼多數人不願意複製他成功的方法時,他回答:「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對於這點我持保留態度。如果說有人告訴你,你確確實實會變得更富有、更成功、或任何你更希望得到的成果,雖然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基於科學、數學、命運或任何對你而言可靠的說法,這件事情100%會發生。那麼,真的會沒有人願意嗎?至少從我的角度聽起來,如果真的有人能夠梳理出一個百分之百通達自己意願之未來的方法,即便需要耗費許多時間,也還是很具有吸引力。因為在我們日常的體驗裡面,有太多事情我們無法知道我們的努力是否能帶來成效,若這件事真的能夠得到保證,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正是因為我們多數時候沒辦法看到一件事情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很容易讓自己原來的相信動搖。為了追求某些具有難度的目標,我們需要制訂計劃。無論這一計劃粗略或者細緻,在制定的當下我們通常能比較冷靜的評估(雖然同時也可能感到興奮與澎湃),或許也有能力去設想一些可能的變化和應對的方法。在這樣的安排之下,那條一路朝向自身願景的道路展現在自己的面前。當計劃制定出來的那一刻,我們都相信這樣的計劃對我們是有益的,也相信只要能夠按計劃行事,事情能夠往自己更希望的方向發展。


  如果這一計劃的時間區間較短,我們還能夠按部就班,但隨著時間拉長,更多在制定計劃與目標時沒有想清楚的變化會逐一出現。這些變化在事實層面本來不見得會對你的計劃造成影響,但隨著這些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影響到我們的心理狀態或精神狀態,不穩定的健康、人際、財務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在這些過程裡面讓我們心神不寧,讓我們原來想要按計劃行事的行動扭曲變形。我們可能在面對種種問題的當下猶豫與懷疑,也可能再幾次的挫折和偏離計劃後放棄。


  如果一個人有著為期七年的長遠目標,他很可能在最初的兩年裡因為看不見成效而備受折磨,多數人(如果不是所有人)沒辦法隨時都在意識裡Highlight出七年後的結果。尤其,因為它還沒真的發生,相較於眼前「短視的目標」,它無法顯得具體。計劃者可能在任何一個關鍵的時刻裡面動搖,或者,因為他的動搖,那些時刻成了至關重要的時刻。


  比起巴菲特的版本,更多的情況是我們在時間裡面「不敢相信計劃真的能成功」或苦於沒有足夠資源撐到那棵大樹開花結果。對一個不夠有信心、耐心與本錢的長期主義者而言,最糟糕結果是「倒在黎明前的至暗時刻」。而最令人寢食難安的是:在黎明來臨之前,沒有人能讓我們提前看到黎明。



  這裡並不是要批判長期主義,恰恰相反的是,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當一個人能夠徹底接受長期主義,這樣的思維與行事方式很可能會為他的生活帶來特別顯著的幫助。當一個人有辦法--彷彿能看見出每件行為的期望值一樣--去將生活裡的每一個行動都看做是一個對抵達自己想前往之未來的重要積累、去認可那些在這個當下還看不出效益但值得我們持續去做的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我們幾乎可以預見他在他想完成的事上面的成功。然而,這些聽起來很吸引人的建議,卻也被視為無比困難的,就像那種透過「三十年後的你會覺得這點煩惱不算什麼」的方式去試圖消解當前情緒的做法,這類思維模式要求著我們勤儉且精打細算,以「購買未來」為由支付每一個當下。


  的確有一些人具備能力經由練習讓自己有這樣的思維與行事方式,甚至以這樣的思維與行事方式在事業上取得豐碩成果。這樣的人具有一些值得敬佩的堅忍與傑出的自我控制技術。但在一些時候,我們也會覺得這樣的人有些死板或不近人情,他們是一些遙遠的成功人士、商業明星,他們會成為一些人崇拜與跟隨的對象,但卻讓人覺得不太能在日常裡面與之親近。


  就像一些長期健身的人會習慣計算和評估每一餐的營養與卡路里,「長期主義者」有時會讓我們感覺到他是基於某些更遠更大的目的來經營生活,甚至與人相處--「和你相處對我是有益的」,雖然聽見這樣的話也有令人高興的面向,但也讓人感覺有些落寞,彷彿這一個相處就只是他整個人生計劃的一個環節,少了某種一期一會的敬畏與珍惜。這樣的一種「成功學式」的長期主義被刻化成了一種反人性的思考方式,甚至,由於它反人性,所以只有「二八法則」裡的那些少數人才能做到。在這樣的敘事邏輯中,彷彿恰恰是它的反人性令人成功,是它的反人性令它更值得我們追求。



  將生命展開來看,我們的確總有一天會抵達那現在還看不見的盡頭,的確隨時都還有著「長期積累」的空間在等著我們。二十歲時覺得現在開始學習鋼琴太晚了的人,到了四十歲時卻遺憾自己二十歲時沒有去學。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如果勤練二十年會有所進步嗎?或者,他的「太晚」是一種想要一邊讓自己不去做,一邊試圖保留住自己對此事嚮往的推託。


  但如果他當時想的不是過去與未來,不是來不來得及、不是「這件事情要長期才能看到結果」,而是去在那個當下從自己真正的意願和能做到的事情展開行動。他便讓自己踏上了通往長期最初的一步。二十歲開始學琴的那條故事線裡,他一樣四十歲時才回頭去看,他得到了同樣的「其實二十歲開始也不算太晚嘛」的感慨,這次他卻能和長期主義者們一同享受那些他們透過嚴密的計劃與自律才達到的成果。



  我們的實踐是有價值的,但那樣的價值不需要來自遙遠的未來,而可以直接存在於實踐的當下。或許,一種從實踐出發,從而更具有實踐指引的長期主義不是去遙望著五年、十年後的目標,以此為追求每天朝那裡奔去。而是首先去做那些自己覺得應該做、且立即就辦得到的事情,好讓我們在五年、十年後可以回頭,微笑地看著那些豐碩的成果。




延伸閱讀:

〈「欣梅爾一定也會這麼做的」〉

〈誰最能「延遲享樂」?:棉花糖實驗的三個版本〉

〈真理與價值投資〉

〈「擴展的風險理解」與人的整體生活〉

〈Out of Control〉

〈關於你的夢〉


avatar-img
86會員
75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在《曠野之息》這樣的冒險遊戲中,玩家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的收益在行動,這除了讓我們不需要一直看到那些讓我們能夠精確計算「行動-收益關係」的數值之外,我們通常不是為了獲取某種「目標物」或達成列表上的「成就」來行動,吸引我們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目的地」。
  近幾年,「杰哥不要」意外在中國爆紅,重新成為「迷因頂流」。但這部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之所以廣受流行,不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且開始重視男性可能受害的情況,而是因為這種與大眾認知有落差的現象成了一件人們覺得好笑的事。
  就像把羊養得肥肥胖胖的,其實不是滿足了羊的利益而是主人的利益,「正義」所效勞的那個對象,其實是統治者而非人民。人們會譴責不正義,不是因為不願去做不正義的事,而是害怕被不正義的對待。小偷偷東西會被指認為不正義而受罰,但真正竊取國家、掠奪人民錢財與自由的人,反而能正大光明地成為統治者。
  對於當前主流遊戲的設計理念,布洛有著不少的微辭。他批評主流的RPG遊戲其實就是一些代辦事項列表,看似廣大的世界,其實多半只是要你從一邊跑到另一邊,打幾隻怪之後回去交差。對他而言,頭上有驚嘆號的NPC是可笑的,如果玩家只會去和那些帶著驚嘆號的人說話,不如只在玩家面前放個驚嘆號。
  幾年前,香港反送中時的一句口號令我印象深刻。當時存在著「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和理非」立場和手段相對激烈的「勇武派」。兩種立場對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都可能有不同的觀點與做法,人們也擔心另一立場的做法會影響運動在社會上的觀感,但他們依然喊出「不割席」的宣言。雖然立場不同,卻同意彼此的觀點都很重要。
  啟蒙時代一方面是這種「全人典範」的高峰,也幾乎是它終結的時候。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科學革命一方面形構出了一種現代人的主體性,卻同時剝除了過往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前現代意義與願景。我們的世界逐漸變得「數值清晰」,文明的保守性取代了冒險的樂趣。人類的專業知識總額得到指數性的積累,卻更加侷限在自己的圈圈。
  在《曠野之息》這樣的冒險遊戲中,玩家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的收益在行動,這除了讓我們不需要一直看到那些讓我們能夠精確計算「行動-收益關係」的數值之外,我們通常不是為了獲取某種「目標物」或達成列表上的「成就」來行動,吸引我們的,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目的地」。
  近幾年,「杰哥不要」意外在中國爆紅,重新成為「迷因頂流」。但這部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之所以廣受流行,不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且開始重視男性可能受害的情況,而是因為這種與大眾認知有落差的現象成了一件人們覺得好笑的事。
  就像把羊養得肥肥胖胖的,其實不是滿足了羊的利益而是主人的利益,「正義」所效勞的那個對象,其實是統治者而非人民。人們會譴責不正義,不是因為不願去做不正義的事,而是害怕被不正義的對待。小偷偷東西會被指認為不正義而受罰,但真正竊取國家、掠奪人民錢財與自由的人,反而能正大光明地成為統治者。
  對於當前主流遊戲的設計理念,布洛有著不少的微辭。他批評主流的RPG遊戲其實就是一些代辦事項列表,看似廣大的世界,其實多半只是要你從一邊跑到另一邊,打幾隻怪之後回去交差。對他而言,頭上有驚嘆號的NPC是可笑的,如果玩家只會去和那些帶著驚嘆號的人說話,不如只在玩家面前放個驚嘆號。
  幾年前,香港反送中時的一句口號令我印象深刻。當時存在著「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和理非」立場和手段相對激烈的「勇武派」。兩種立場對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都可能有不同的觀點與做法,人們也擔心另一立場的做法會影響運動在社會上的觀感,但他們依然喊出「不割席」的宣言。雖然立場不同,卻同意彼此的觀點都很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網友:聽了巴菲特的話這麼多年,為啥沒有變有錢人? 老巴:段永平跟我做了幾年,賺的盆滿缽滿,你啥都沒做,整天只會瞎逼逼
Thumbnail
投資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以巴菲特為例,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但其中有815億美元,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在投資界沒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樣成就非凡,他的成功並非出於某種神奇的天賦或奇特的策略,而是源於他對生存的智慧和複利的信仰。
Thumbnail
投資不是短程賭博,是「複利」的長程計畫。 巴菲特曾說過「複利的力量」,是他累積財富的因素之一。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複利」是這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更甚原子彈。
Thumbnail
1930 年出生的巴菲特,10歲就開始學投資,直到2024年 94歲,投資資歷長達約 80 年,巴菲特的資產,有9成是在他50歲後累積。長期投資,唯有時間,能讓複利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結果也更確定。 複利的首要原則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查理蒙格 小時候曾做過賣口香糖、送報等微型創
Thumbnail
巴菲特為什麼永遠有資格說別人恐懼時要貪婪? 因為他手上永遠都有準備好現金,他不會出清股票,但是會在對的時機增加手上現金 今年第一季他的現金部位是歷史新高超過1500億美金 他的動作都會比別人快1季,因為他的資金是多數投資人的數千倍數萬倍 資金越少的投資人動作都能比別人快,因為他可以隨時A
Thumbnail
世界不變的原則就是世界永遠在改變 渺小的人類企圖控制一切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 但在投資的時候 有時就覺得自己其實好像能掌握全貌 因為一時的股票上漲,就覺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 然後就在幾個月後,輸個精光 錢財怎麼來,錢財就怎麼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網友:聽了巴菲特的話這麼多年,為啥沒有變有錢人? 老巴:段永平跟我做了幾年,賺的盆滿缽滿,你啥都沒做,整天只會瞎逼逼
Thumbnail
投資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以巴菲特為例,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但其中有815億美元,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在投資界沒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樣成就非凡,他的成功並非出於某種神奇的天賦或奇特的策略,而是源於他對生存的智慧和複利的信仰。
Thumbnail
投資不是短程賭博,是「複利」的長程計畫。 巴菲特曾說過「複利的力量」,是他累積財富的因素之一。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複利」是這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更甚原子彈。
Thumbnail
1930 年出生的巴菲特,10歲就開始學投資,直到2024年 94歲,投資資歷長達約 80 年,巴菲特的資產,有9成是在他50歲後累積。長期投資,唯有時間,能讓複利的效果發揮到最大,結果也更確定。 複利的首要原則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查理蒙格 小時候曾做過賣口香糖、送報等微型創
Thumbnail
巴菲特為什麼永遠有資格說別人恐懼時要貪婪? 因為他手上永遠都有準備好現金,他不會出清股票,但是會在對的時機增加手上現金 今年第一季他的現金部位是歷史新高超過1500億美金 他的動作都會比別人快1季,因為他的資金是多數投資人的數千倍數萬倍 資金越少的投資人動作都能比別人快,因為他可以隨時A
Thumbnail
世界不變的原則就是世界永遠在改變 渺小的人類企圖控制一切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 但在投資的時候 有時就覺得自己其實好像能掌握全貌 因為一時的股票上漲,就覺得自己是巴菲特再世 然後就在幾個月後,輸個精光 錢財怎麼來,錢財就怎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