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如何識別求救信號及進行有效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在孩子很聰明,拜資訊發達所賜,他們見多識廣,有更多與他人比較的機會,再來都是寶貝、物質不怎麼缺乏,自尊感來的比過去的孩子更強,心靈反而更容易受傷害。 

更麻煩的是,現在我們處於更複雜的社會、霸凌或其他負面訊息從線下延伸到線上,或許是以大人們想像不到的方式干擾孩子的心靈。

所以,注意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並且適時做出應,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女兒入學一、二年時,有一陣子特別不想去學校,當時也說不出明確原因,我試圖讓她將焦點轉移到正面的事物上,鼓勵她,放學跟媽媽說有什麼好玩的事,並且把握課後時間陪伴。 

但我不知道的是,她當時壓力很大。多年後,她才向我吐露當年她的「好朋友」,非常喜歡和她玩,卻總要「規定」她非得跟和她玩不可,玩她想要玩的事情,和她畫一模一樣的畫,不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否則就會瘋狂生氣,她不曉得該怎麼辦才好,感受相當折磨,卻說不出口。 

幸好不久我們就離開了那個環境,不然對一個幼小的孩子那是真難熬!她的遲來的告白著實讓我心疼不已,要是她當時願意分享更多、或者我能留意到蛛絲馬跡該有多好。雖說成長時壓力少不了自己面對,但是有些事,如果能一起分擔確實能減少憂慮。

 

有哪些求救信號值得注意?

 

孩子過於他們能承擔的求心理壓力,通常以行為的改變作為徵兆,如果出現下列的狀況,或許正是求救信號,需要被人好好接住。

  • 不想去上學 (和過去的狀況相比程度有明顯差別,甚至想到要上學就出現生理反應,例如頭痛、肚子痛等)
  • 喜好忽然有變化 (成績忽然大幅下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或活動變得意興闌珊)
  • 睡眠出現問題 (失眠、噩夢頻繁、甚至尿床)
  • 傷害自己或其他生命 (或者是小動物喔)

如果情況不對勁,不良的狀況一再重複、影響到正常生活,與其擔憂,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等協助會是更好的選擇。(推薦這篇親子天下的文章:心理諮商有用嗎?心理諮商流程、費用、免費資源懶人包)

而要幫孩子面對的壓力和負面情緒預備一張防護網,那就是從親子溝通著手了。


如何搭建親子溝通的橋樑?


若是親子溝通能順暢,能夠為孩子的壓力提供支持,許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關於如何搭起這座橋,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1 不質疑孩子的感受

感受是真實的,父母一定要記得這一點。我實話實說,個人感受對於另一個個體來說未必能體會,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但是不能體會不代表不存在,所以一定不要責問質疑,尊重孩子的真實感受。 

當孩子吐露心聲,這是很需要勇氣的。那就是肯定肯定再肯定。 

當孩子提出他面臨的困難,千萬不要漠不關心,或是指責「你就是這樣!」「你看,不照我說的,活該!」 

即使我們可能滿腦大人人生智慧,心急想給出許多建議,甚至是管教不當行為,沒錯,這些都需要,但要稍等一下。無論如何,先共情孩子。 

我本身屬於「實事求是」的媽媽,反射動作就是想給建議,所以對我來說第一步先共情孩子是需要刻意練習的。如果不承認孩子的情感需要,時間長了,他就會悶在心裡,成為一個結,而且越久越難解。

2 引導孩子說出來,因為說了才有解決的辦法

孩子不說也是有道理,小一點的孩子不會說,語言能力還到不了能清楚表達的時候;大了一點,因為怕被罵、怕被輕視、覺得說了無用、無法解決,;也有很ㄍㄧㄣ很貼心的孩子覺得自己可以,不想給大人添麻煩。 

孩子願不願意說,除了家庭溝通氛圍外,和本身的個性很有關係。自己小孩比較內斂,非天生「外放型」,需要許多的引導和學習,還要多年經營的默契。我在這部份下了不少功夫,長期灌輸:「越大的事越要告訴媽媽」、「無論如何媽媽愛你」、「有什麼事我們都一起想辦法」。 

如今,十歲的女兒已發展出「識人的能力」,或許是糟糕的友誼經驗,讓她更謹慎觀察,選擇與她合得來、互相支持的好朋友來往,人際關係的拿捏也與時俱進。 

此外家庭平日的互動也很重要。要讓孩子更願意敞開心扉聊心事,還有以下小技巧可以運用:

(1) 練習表達:找機會孩子聊天,鼓勵孩子抒發內心的感受。

(2) 善用繪本:繪本有豐富的主題,很適合當敲心磚。如果孩子本身習慣把負面情緒放在心裡,很推薦這本一大袋擔心鬼:傾聽孩子的聲音,協助孩子趕跑擔心鬼!幫助孩子把說不出口的憂慮釋放出來!

最近珍妮越來越煩惱。 不只是對一件事...

最近珍妮越來越煩惱。 不只是對一件事...


3 營造互相幫忙的氣氛:

有時候和孩子討幫忙和請孩子幫忙想辦法(詢問非強迫喔),讓孩子知道家庭就是互相支援的。

4 陪伴:

陪伴是養成親子默契的最佳方式,特別是孩子有心事,或許暫時不說,或許需要空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陪伴,並且告訴他「我會陪你一起度過。」「需要的時候我都在。」

5養成懷抱希望的習慣

讓孩子懷抱希望極其重要,也就是,不要讓孩子在遇到事情時覺得別無選擇。 

的確或許暫時沒有想到辦法,但是千萬別說:「那也是沒辦法的事。」這樣的話,而是改成,「一定有可以解決的辦法,我們一起想。」 

辦法是想出來的!如果說,校園問題如果嚴重影響到心理健康無法解決,那轉學、自學,甚至暫且休息一下都是暫且遠離壓力、調整步調的方法。如果眼光放遠到一輩子來看,眼下的困難有一天終將不是個事。

 

小結

大人的我們很容易知道孩子成績如何、身高多高、有沒有近視,可是對於至關重要的心理健康所知甚少,因為這常常不是一個顯性表現。 

而孩子的心理需求或透過不同以往的行為軌跡透露出來,這是有蛛絲馬跡可尋的。他們的求救訊號值得被關注,並且適時用愛回應。 

孩子要的不多,他值得一份關心、在乎和肯定。 

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小孩,一份關心、在乎和肯定,每個人都給得起。


註:關於青少年時期,互動方式或得轉變成等孩子自己來說,到時候有心得再和爸爸媽媽們分享。不過,若長期建立了穩固信任關係和順暢的溝通渠道,有了默契,青少年時期也就不用過於擔憂了。




最近深深的感受,現在的孩子遭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越來越匪夷所思 (自己當孩子的時候似乎沒有這麼多糟心事?) 寫下一點點想法,希望孩子們都能在愛的滋養中健康的長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9/12
「不質疑孩子的感受」:那個媽媽這一點是最好的提醒❣️無論是與孩子或成人溝通,我們往往因為不想對方陷入負面的情緒和想法,便在第一時間去糾正對方,雖然這是因為我們很關心和愛護對方,但其實我們應該先釋出接納和肯定對方的訊息~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2
黃璧怡 關心和愛護是動機,就不該讓它在溝通的過程中走了調,感謝璧怡道出背後的心理弱點。過去和小孩溝通的過程,我也發現自己其實會"本能"抗拒接受孩子的負面心情,因為打從心底希望對方開心,但了解這一點對能進行同理的溝通至關重要。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9/12
每個孩子成長時都有些壓力需要自己面對,但有些太超過的事如果能有大人一起分擔,的確能幫助孩子平安度過。謝謝那個媽媽分享求救信號及搭橋方法。 也慶幸令千金離開了那個環境,並再多年後能吐露她的壓力,應該是安好無恙了吧?❤️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2
陽台觀察者 是的,特別是如果積壓已久無法自己處理,有人訴說或許能豁然開朗。畢竟孩子因為生活經驗尚淺,有時候會把問題自行放大了。我記得身為兒時"好學生"的我,因為一次忘記帶數學課本,哭得像個淚人兒~覺得天都要塌了^^現在想起來覺得好好笑。 謝謝您的掛心❤️孩子目前很好,不過偶而提到這件事聽得出來蠻遺憾的,但是也隨著時間淡去,畢竟,她現在關心的是和最好朋友又被分到同一班了XD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9/11
很有價值的反思,提議的做法更有實用性。 父母自認的老經驗,要“共情”確實很難,也容易先入為主,這樣對孩子在校園遭遇的問題,就很難真正了解。但是,“事出必有因”,別輕易下結論。花時間和耐心,陪伴,傾聽,鼓勵孩子說出學校生活點滴,會有蛛絲馬跡的。✌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2
安立格 果然是極具經驗的陪伴孩子高手,簡明扼要道盡親子溝通的重點。 先入為主確實是一大溝通障礙。現在學會等個幾秒設身處地沈澱思緒再回應,感受確實不一樣。
感謝分享,我在孩子遭受霸凌時也確是這麽做的,卻被老師反嗆“妳就是錯在太相信自己的孩子”🙄🙄🙄所以也得分人和運氣啊! 而現在孩子自尊心強是真的,我記得自己小時候出糗被笑,也就是笑一笑就算了。但現在的孩子就容易多思多想,或許他們太聰明了,太了解“被譏笑”的意思,又太擔心之後的連鎖反應。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2
林燃(創作小說家) 老師這話恕我無法認同,遇到霸凌事件,身為媽媽,一定要做孩子的堅強後盾。被同學欺負是暫時的,但溫柔支持的力量可以是一輩子。 自己回想起來也是,那時候糗事還會一起笑^^,或許真是沒有想太多,沒有感受到不堪的惡意,就這樣過去了。
雅米-avatar-img
2024/09/11
孩子是媽媽心塊肉,孩子的許多細節狀態,真的要細細察言觀色,用心感受。
那個媽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2
雅米 是啊~都想拿出顯微鏡了呢XD (不過,該給的空間還是要給的。)
avatar-img
那個媽媽的沙龍
105會員
49內容數
Hi! 我是那個媽媽!
那個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阿曼達陶德的故事,十三年前震驚全球,也持續提醒著我們網路霸凌與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本文回顧阿曼達的遭遇,探討事件背後的社會議題,並提供因應網路犯罪的建議,包含尋求專業協助管道與相關資源連結。
Thumbnail
2025/04/07
阿曼達陶德的故事,十三年前震驚全球,也持續提醒著我們網路霸凌與兒少性剝削的嚴重性。本文回顧阿曼達的遭遇,探討事件背後的社會議題,並提供因應網路犯罪的建議,包含尋求專業協助管道與相關資源連結。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4/01
隨著黃子佼事件等負面新聞引發社會關注網路兒童安全問題,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及觀察,提醒家長應教導孩子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防範措施及應對策略。文章強調網路潛藏風險,並呼籲社會共同努力創造更安全的網路環境。
Thumbnail
2025/03/20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20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大腦發展至關重要,優質陪伴勝過長時間陪伴。文章從《從陪伴開始的全腦教養》出發,探討安全依附、高品質陪伴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並強調陪伴對孩子大腦神經連結、壓力反應、語言及社交能力、執行功能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孩子的情緒管理對其成長非常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環境,教導孩子識別情感,鼓勵情感表達,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強化積極的情感經驗。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家長在幫助孩子管理壓力和焦慮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本文探討了幾種幫助家長協助孩子管理壓力和焦慮的方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家長在幫助孩子管理壓力和焦慮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本文探討了幾種幫助家長協助孩子管理壓力和焦慮的方法。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Thumbnail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