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朋友或許對於我怎麼可以這麼有耐心花時間與求職者對話感到好奇,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我是如何走上這條助人工作的不歸路(笑)。
我的前職,並不是企業內部in-house的HR,而是專門在幫企業找人、挖人的獵頭顧問。前公司在日本算是三大HR total solution管顧公司,集團跨足多項事業,甚至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負責招募與培訓志工,因此在日商圈內有一定的知名度,也協助許多剛登台的日商在台站穩腳步。
除了利用104、LinkedIn等國內外平台網羅人才外,我們有自己的官網,擁有累積超過30年非常龐大的人才資料庫。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陪伴求職者在這條職涯道路上,不只一次的轉職,而是伴隨著他們人生角色的轉換,走過不同生命階段的轉職歷程。
有趣的是,離職後這些轉戰生命教練的日子,想起的多是那些陪伴他們走過人生低潮的求職者,總以為是我在幫助他們,卻發現反倒是他們深深影響了我的生命。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獲益良多的,反而是我。
剛入行時追求業績與KPI大於關懷求職者,直到我遇到了「他」
還記得剛入行時,我對於助人工作樂在其中,認為這份工作意義非凡,畢竟眼前的這位求職者,有可能因為我介紹的工作,影響他的職涯發展,甚至改變他的一生。然而必須老實說,當時我追求更多的是職場上的成功:業績、KPI 、升遷等目標。
說直白點,獵頭其實也是業務工作,要自己開發candidates,如山大的業績跟搶人壓力,說個不誇張的,幾乎每位同事桌上都放一罐胃藥,沒放在桌上的,肯定也放在抽屜裡。而為了達到業績目標,我經常「說服」求職者接受offer。
當時可以說是使出渾身解數,幫求職者分析工作條件,解釋公司提供的待遇跟優勢,推薦了「我認為」條件最好、最適合他的職缺,但有時,求職者卻不見得感到滿意。我甚是不解,有時還感到憤怒。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徹底改變了我心態與想法的求職者。
「我真的只值這個薪水嗎」,這個問題衝擊了我
他的年齡35歲上下,皮膚黝黑,個性靦腆,給人「我很憨慢說話, 但是我金實在」(台語)的印象。他是一位擁有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我推薦了幾個「我認為」適合他、能充分發揮他專長的職位。
然而,在經過幾輪面試後,他拿到了offer,卻遲遲不願接受。
這份工作明明很適合他,為何他猶豫不決,我感到困惑,如同往常,試圖說服他。
最後他雖接受了這個offer,卻在mail的最後問了我一句:
「我真的只值這個薪水嗎?」
他的這句話,像是一股巨浪,把站在衝浪板上的我,捲入海中,衝擊了我,也令我陷入深思,這中間到底缺少了什麼?我遺漏了什麼? 這似乎不是理性分析所能獲得解答的。
那時我剛接觸薩提爾模式,原先想學習用在親子教養上的,反倒先用在了工作中。
薩提爾的冰山讓我理解到,原來工作的選擇,不僅僅是技能和經驗的匹配,還涉及到更深的層次,包含情感需求、價值觀和內在渴望。
求職者開出的條件與外在行為,常常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真正驅動他們做出關鍵性選擇的,往往來自於內在深處的需求和未被滿足的期待。
我試著關心他對於接受這份工作是否有委屈、是否和內心的期待有衝突。
我得到了答案。
原來,即使企業開的待遇不低於業界行情,但他心裡糾結的點不在於薪資多寡,而在於自己的價值與付出是否有被看見
。
從那天起,我深刻明白一件事。
作為獵頭顧問,不僅僅是幫企業找到合適的人選,更是幫助求職者找到他們真正內心渴望的職涯道路。與職位高低、薪水多寡無關,每一個求職者的選擇背後,都蘊藏著他們對生活、家庭、成就感、人生價值等多方面的考量。
於是,便開啟了我學習薩提爾教練模式之路。因為比起業績和KPI,我想成為的是一位能給予求職者更多關懷與支持的生命陪伴者。
後記:回想起來說也奇怪,即使我把目標更多放在助人上,業績卻沒因此掉下來,感覺宇宙也在幫助我做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