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找出團隊裡的潛力股! — 識別人才寶藏、打造夢幻團隊的管理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升上主管之後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特別是在人員管理的部分,有些員工表現不錯,但因為部門資源有限,我想將重點放在真正具有長期上進心的夥伴,該如何分辨出那些真正渴望成長和提升的員工呢?」一位剛升上基層主管不久的朋友問道。

這確實是管理上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回答:「大部分員工都是受雇者思維,即使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會做他們認為是自己份內的事,要尋找真正能脫穎而出的員工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觀察;像是員工是否有主動尋找改進工作方式的主動性?是否有參加公司內部或外部培訓的持續學習態度?是否有完成除了公司的既定目標之外的績效?」

「那除了這些與工作績效有關的觀察點之外,是否有其他可供參考的呢?」朋友繼續詢問。

「員工的工作態度和人際關係也是很重要的,真心上進的員工通常具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此外,身為主管也應該透過定時回饋與提問來深入了解員工的內心,且需要設定正確的誘因讓員工有動力與舞台可以揮灑。」

--------------------

在職涯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就是在升上主管之後,首要面臨的一大挑戰便是如何有效管理部屬,尤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辨識出真正具備長期上進心的夥伴,將資源集中在他們的成長上,是非常關鍵的管理課題。

本文與大家從成長型思維受雇者思維,來討論如何分辨員工是否真心上進、以及如何問對問題並挑選合適的誘因。

 

如何分辨真心上進的員工?

1. 主動改進

受雇者思維的員工,只會做他們認為是自己份內的事;而真正上進的員工通常具有高度的主動性,還會主動尋找改進工作的方式。

要特別注意的是,假性上進的員工可能會提出公司的問題,卻提不出具可行性的方案,因為他們認為解決這些問題並不是他們的責任。

2. 持續學習

受雇者思維的員工,即使學習也只會被動參加公司的課程,認為學習跟培訓只是公司的公事;真心上進的員工還會主動搜尋公司外部的課程資源,持續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因為他們了解要成長不能只精通目前職位的工作。

3. 超越績效

具備上進心的員工,不僅會完成公司設定的目標,還會挑戰超額達成;這不只是為了公司,更為了自己的個人品牌,成長型思維的員工將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自然會追求有超越目標的成長。

 

如何問對問題並挑對誘因?

1. 有效的提問技巧:

要分辨是否為上進員工,主管應該透過定時回饋與提問,來深入了解員工的動機,提問時要結合開放式問題和具體問題。例如開放式問題:「你對目前的工作有什麼看法?」或「你認為哪些方面是你未來想要成長的?」這些問題能讓員工自由表達出他們的想法和目標;具體問題則像是:「你最近參加了哪些培訓?對你的工作有什麼幫助?」這樣能幫助主管更具體了解員工的學習狀況

主管提問時需創造一個讓員工感到安全表達意見的環境,有助於讓員工更願意分享他們的想法和挑戰;我在業界工作時也會時常在一對一工作回饋時與部屬討論這些問題,也幫助其中幾位找到了開啟職涯成長的契機。

 

2. 挑選合適的誘因

要看出員工的上進心,需要挑選合適的誘因,像是內在動機如成就感、自我實現,外在激勵如獎金、晉升機會等;因此若要挑選出真正上進的員工,設計並觀察員工對這些誘因的反應,便是主管的重要工作。

受雇者思維的員工會認為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將薪水的決定權交出去;而成長型思維的員工了解薪水來自於貢獻價值後的回饋,會盡力爭取舞台,並用績效爭取薪水,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與自我實現。

此外,不同背景的員工也可能有不同的上進動機,例如年輕員工可能更注重職涯發展和技能提升,而資深員工可能更關注工作生活平衡或領導機會。

 

 

綜上所述,學會從各方面來辨識員工的上進心,並進行有效的提問與挑選誘因,是每位主管都需要掌握的關鍵技能。

而在這個過程中,挑選出具備成長型思維的員工,並協助他們在職涯上成長,結合員工與公司的目標讓他們了解努力的方向與價值,為團隊帶來更強的成長動力與競爭力;這不僅能幫助企業在人才管理上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還能促進整體組織的持續發展。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聽聽基層的聲音,促進雙向溝通 — 向上考核的挑戰與設計關鍵

新時代的企業招募困境—從管理到教練轉型領導新思維

執行到管理是另一個從0到1 — 給創業老闆選對人做對事的5個重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K On Board
355會員
243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常以為招募面試是單向的面談,其實這也是你觀察未來主管與文化適配度的黃金時機。這篇文章分享如何從面試前的準備、當下的互動到結束後的觀察,判斷主管的管理風格,並思考自己是否能適應。與其在到職後才發現「不適合又不好走」,不如在一開始就幫自己過濾出對的合作對象。
Thumbnail
我們常以為招募面試是單向的面談,其實這也是你觀察未來主管與文化適配度的黃金時機。這篇文章分享如何從面試前的準備、當下的互動到結束後的觀察,判斷主管的管理風格,並思考自己是否能適應。與其在到職後才發現「不適合又不好走」,不如在一開始就幫自己過濾出對的合作對象。
Thumbnail
昨天我們聊了面試該怎麼問、怎麼判斷真實性,今天來談最關鍵的問題: 「就算他回答得還不錯,我怎麼知道他到底適不適合我這個團隊?」 其實,面試的終極目的,不是找到「最厲害的人」,而是找到「最適合我們團隊的人」。 以下是我用來判斷「適配度」的五大面向: 1. 技能匹配度:能不能勝任當前工作?
Thumbnail
昨天我們聊了面試該怎麼問、怎麼判斷真實性,今天來談最關鍵的問題: 「就算他回答得還不錯,我怎麼知道他到底適不適合我這個團隊?」 其實,面試的終極目的,不是找到「最厲害的人」,而是找到「最適合我們團隊的人」。 以下是我用來判斷「適配度」的五大面向: 1. 技能匹配度:能不能勝任當前工作?
Thumbnail
身為創業者,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是一件既充滿挑戰又至關重要的事情。在招聘員工時,選擇合適的人往往讓人頭疼:明明看似不錯的候選人,卻可能因擺錯位置或未能發揮專長,導致表現不如預期。如何快速篩選出符合需求的好員工,成為了許多創業者的一大困擾。
Thumbnail
身為創業者,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是一件既充滿挑戰又至關重要的事情。在招聘員工時,選擇合適的人往往讓人頭疼:明明看似不錯的候選人,卻可能因擺錯位置或未能發揮專長,導致表現不如預期。如何快速篩選出符合需求的好員工,成為了許多創業者的一大困擾。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招募新人時遇到的挑戰,並討論如何透過對話引導新員工尋找其真正的工作動機。文章強調人資專業人員在招聘過程中,瞭解求職者內心需求的重要性,並突顯善用溝通技巧的力量。透過這個故事,讀者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引導對於新進人員的重要性,並能獲得啟發,幫助他們更好的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
Thumbnail
本文講述作者在招募新人時遇到的挑戰,並討論如何透過對話引導新員工尋找其真正的工作動機。文章強調人資專業人員在招聘過程中,瞭解求職者內心需求的重要性,並突顯善用溝通技巧的力量。透過這個故事,讀者能夠認識到正確的職業引導對於新進人員的重要性,並能獲得啟發,幫助他們更好的選擇未來的職業道路。
Thumbnail
人資專員(坐在會議桌前,表情有些焦急): 「主管,您知道我們最近在進行營運部小主管的招募徵選,可是我是越談越覺得難以分辨誰才真的適合這個職位。因為許多候選人說得都很漂亮,但我總覺得,單從表面的話術很難看出他們的真正實力與潛力,特別是您上次特別提醒人資部的,要挖掘出候選人如何看事情的‘格局’。
Thumbnail
人資專員(坐在會議桌前,表情有些焦急): 「主管,您知道我們最近在進行營運部小主管的招募徵選,可是我是越談越覺得難以分辨誰才真的適合這個職位。因為許多候選人說得都很漂亮,但我總覺得,單從表面的話術很難看出他們的真正實力與潛力,特別是您上次特別提醒人資部的,要挖掘出候選人如何看事情的‘格局’。
Thumbnail
當了主管以及部門經理也已經三個月過去了,我發現自己對於選人以及用人的標準有了很大的變化,跟我以前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分享一下最近實操的心得。 雖然我沒有真正地進行人事的異動,但是這段時間我也開始清楚了以後如果要請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篩選標準。畢竟如果請到不對的人,對於勞方跟資方其實都是一種折
Thumbnail
當了主管以及部門經理也已經三個月過去了,我發現自己對於選人以及用人的標準有了很大的變化,跟我以前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分享一下最近實操的心得。 雖然我沒有真正地進行人事的異動,但是這段時間我也開始清楚了以後如果要請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篩選標準。畢竟如果請到不對的人,對於勞方跟資方其實都是一種折
Thumbnail
這種畫面十分常見,幾個主管討論公司人才,某副總提到有一位協理的績效非常好,公司近八成的大客戶都由他敲下訂單,因此希望指定他作為未來的潛力接班人選,不過其他副總卻對於該人選保持保留意見,認為該人選雖然有極強的業務能力但卻較自我導向,帶領團隊會有風險,因此推薦該部門工作年資較長、整體表現中等但是穩定的對
Thumbnail
這種畫面十分常見,幾個主管討論公司人才,某副總提到有一位協理的績效非常好,公司近八成的大客戶都由他敲下訂單,因此希望指定他作為未來的潛力接班人選,不過其他副總卻對於該人選保持保留意見,認為該人選雖然有極強的業務能力但卻較自我導向,帶領團隊會有風險,因此推薦該部門工作年資較長、整體表現中等但是穩定的對
Thumbnail
📷員工在面試中和錄取後實際表現不一樣? 你花了許多時間來訓練一個人,卻發現他所期望的跟公司的目標是不一致的? 又要再重頭來過,篩選、招聘、訓練、磨合... ... 該如何挑選到合適的員工呢? 📷 企業主經營魔法100招 📷 提供你簡單又實用的經營管理技巧
Thumbnail
📷員工在面試中和錄取後實際表現不一樣? 你花了許多時間來訓練一個人,卻發現他所期望的跟公司的目標是不一致的? 又要再重頭來過,篩選、招聘、訓練、磨合... ... 該如何挑選到合適的員工呢? 📷 企業主經營魔法100招 📷 提供你簡單又實用的經營管理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