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降低情緒的敏感度但不要拆毀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連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只有情緒被解決了,問題才有可能被真正解決。

 

「哭不能解決問題」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甚至,很多人會用年齡、性別、職位、身份…等等來區分,誰可以哭,誰不可以哭。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些無法釋放的情緒,如同傷口上,永遠不會自動脫落的結痂,堅硬又沒有彈性。當一不小心,再度被撕裂時,又會回到那血肉模糊的恐怖景象。

 

於是,有些人開始用「冷酷、麻木」築起心中的高牆,來面對世界。

這無異於把自己關在暗無天日的山洞裡,任由所有的視覺和感受,慢慢地退化。

 

人到底為什麼要來這個世界呢?又為什麼要帶著眼睛、耳朵呢?

不就是要讓我們去看見、聽見這個世界嗎?

那情緒不也是一樣嗎?

 

情緒讓我們感受我們所存在的世界。真的覺得傷心難過的時候,想哭就哭吧 ~

 

我們可以降低我們對情緒的敏感度但不要拆毀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連結。

 

因為這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活在這個世界的證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我可以有個強韌的外殼,那我就不會被脆弱所影響。脆弱讓我像顆草莓,我討厭這樣的自己」花花說。 我笑笑地問花花說:「妳知道為什麼螃蟹、昆蟲要蛻殼(皮)嗎?」 花花說:「因為它們要長大啊 ~」 是的。這些動物雖然有強韌的外殼,但一旦外殼(外骨骼)不能隨著它們的成長而長大,就會被迫蛻
在步入社會之後,職場生活和在這個舞台上出演的人們佔據了我們很大部分的時間。所以,他人的評價與預期,自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我們。如果,我們不經思考,全部照單全收,其實,不僅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反而會讓我們的核心思想一步步被侵占和瓦解。最後,變成一個越來越不自信的人。   我曾經, 遇過因利
這是我最近教花花的一件事。對於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身邊總會有「熱心」的親友給她很多的職涯建議,甚至讓轉換更掙錢的跑道。而這些建議多源自於對不是自身行業的不理解和很多其他的原因。越是親近的親友,越「熱心」且重複提及的次數越多,甚至造成困擾與困惑。 我和花花說,這些給你建議的人是不會為你的未來
你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容易「焦慮」且有越來越持續慢性的跡象嗎? 在眾多說法中,不可忽視的是「手機」的發明–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全年無休的超連結世界,誰都可以隨時用訊息、電話或視訊和我們聯絡。尤其是自新冠疫情以來,在家工作運作模式更是把家和公司最後的物理距離消滅了。我們必須全天候隨時待命,不管是在
我們是否在很多人生重要的時刻,都希望自己是能夠「完美」的去展現它或是看到它被完美的展現?如果不是,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或是遺憾呢? 如果非要完美才能讓我們快樂,那麼我們人生的快樂記憶,將少的可憐。因為,這是大腦記憶自我的獨裁方式。   前幾天自己和同學老師一起參加了一場表演演出,一共兩首舞
這是最近在看的一個Podcast訪談中,所聽到的一句話。 你還記得你是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為自己做「決定」嗎? 我想起了兩則身邊人的故事: 以前有一個比我年長的同事跟我分享了她和她女兒的故事。她說,當初她女兒在大學選填志願的時候,因為她自己覺得老師的工作比較穩定,適合女孩子,所以希望
「如果我可以有個強韌的外殼,那我就不會被脆弱所影響。脆弱讓我像顆草莓,我討厭這樣的自己」花花說。 我笑笑地問花花說:「妳知道為什麼螃蟹、昆蟲要蛻殼(皮)嗎?」 花花說:「因為它們要長大啊 ~」 是的。這些動物雖然有強韌的外殼,但一旦外殼(外骨骼)不能隨著它們的成長而長大,就會被迫蛻
在步入社會之後,職場生活和在這個舞台上出演的人們佔據了我們很大部分的時間。所以,他人的評價與預期,自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我們。如果,我們不經思考,全部照單全收,其實,不僅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反而會讓我們的核心思想一步步被侵占和瓦解。最後,變成一個越來越不自信的人。   我曾經, 遇過因利
這是我最近教花花的一件事。對於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身邊總會有「熱心」的親友給她很多的職涯建議,甚至讓轉換更掙錢的跑道。而這些建議多源自於對不是自身行業的不理解和很多其他的原因。越是親近的親友,越「熱心」且重複提及的次數越多,甚至造成困擾與困惑。 我和花花說,這些給你建議的人是不會為你的未來
你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容易「焦慮」且有越來越持續慢性的跡象嗎? 在眾多說法中,不可忽視的是「手機」的發明–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全年無休的超連結世界,誰都可以隨時用訊息、電話或視訊和我們聯絡。尤其是自新冠疫情以來,在家工作運作模式更是把家和公司最後的物理距離消滅了。我們必須全天候隨時待命,不管是在
我們是否在很多人生重要的時刻,都希望自己是能夠「完美」的去展現它或是看到它被完美的展現?如果不是,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或是遺憾呢? 如果非要完美才能讓我們快樂,那麼我們人生的快樂記憶,將少的可憐。因為,這是大腦記憶自我的獨裁方式。   前幾天自己和同學老師一起參加了一場表演演出,一共兩首舞
這是最近在看的一個Podcast訪談中,所聽到的一句話。 你還記得你是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為自己做「決定」嗎? 我想起了兩則身邊人的故事: 以前有一個比我年長的同事跟我分享了她和她女兒的故事。她說,當初她女兒在大學選填志願的時候,因為她自己覺得老師的工作比較穩定,適合女孩子,所以希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哭泣,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現給外人看,對男性來說,這樣的禁錮更是嚴格。然而,對某些孩子來說,眼淚是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他們落淚之時,請讓他們盡情的哭,就讓眼淚幫他們訴說過去的辛苦吧。
Thumbnail
我們以前都曾在某個時候聽過這些話: “公主就忍住吧!” “做個男人吧!” “別再哭了”、“克服它”、“別那麼敏感”、“臉皮要厚點!” 雖然這些話可能是無意地有意對我們造成長期傷害,但它們卻指出了我們社會中一個普遍且不可否認的悲劇事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傷心和難過都源自於錯誤的限制性信念,並呼籲大家要刪除這類信念。並且提到,在學習顯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到刪除限制性信念後,不僅在感情上沒有問題,甚至工作和其他方面都開始順利起來。該文也解釋了限制性信念對生活的全方位影響,並概括了教練在顯化班中對學員的諮詢和觀察。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先前看到新聞,有些人會指責山難後的生存者、葬禮時的親人沒有流淚。 對於生氣、悲痛、欣喜等等情緒,人們似乎總覺得應該表現在外。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可能會做出機械性、不需要思考的事,例如藉由家務來舒緩壓力。  
Thumbnail
和解是一種壓力。問題不是問題,我們對問題的不接納、對抗,或者執著於解決問題,才構成了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哭泣,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現給外人看,對男性來說,這樣的禁錮更是嚴格。然而,對某些孩子來說,眼淚是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他們落淚之時,請讓他們盡情的哭,就讓眼淚幫他們訴說過去的辛苦吧。
Thumbnail
我們以前都曾在某個時候聽過這些話: “公主就忍住吧!” “做個男人吧!” “別再哭了”、“克服它”、“別那麼敏感”、“臉皮要厚點!” 雖然這些話可能是無意地有意對我們造成長期傷害,但它們卻指出了我們社會中一個普遍且不可否認的悲劇事實:表達自己的情緒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傷心和難過都源自於錯誤的限制性信念,並呼籲大家要刪除這類信念。並且提到,在學習顯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會發現到刪除限制性信念後,不僅在感情上沒有問題,甚至工作和其他方面都開始順利起來。該文也解釋了限制性信念對生活的全方位影響,並概括了教練在顯化班中對學員的諮詢和觀察。
Thumbnail
      你們有沒有遇過這種人,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看起來感覺想安慰你,但是說出來的話聽起來就像是挖苦、嘲諷你,讓你心裡感覺更難受。讓你有種想要痛扁他,把他的嘴縫起來的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先前看到新聞,有些人會指責山難後的生存者、葬禮時的親人沒有流淚。 對於生氣、悲痛、欣喜等等情緒,人們似乎總覺得應該表現在外。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可能會做出機械性、不需要思考的事,例如藉由家務來舒緩壓力。  
Thumbnail
和解是一種壓力。問題不是問題,我們對問題的不接納、對抗,或者執著於解決問題,才構成了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