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心中種下改變的信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代年輕人面臨的巨大壓力和內心的掙扎。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深深感受到這種社會現象背後的心理困境。年輕人們被夾在「躺平」和「內卷」之間,找不到平衡點,只能選擇一個中間態度——45°。

這不僅僅是一個數位,更是一種無奈的生存狀態。他們既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完全「躺平」,又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極度「內卷」。這種處境,不禁讓人想起心理學中的「習得性無助」理論:當一個人長期面對無法控制的困境時,最終會放棄嘗試,陷入一種無力改變現狀的消極狀態。

然而,我們不能坐視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如何幫助年輕人走出這種困境,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動力,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問題背後浮現出一個現象,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他們長期被擠壓成45°的憋屈狀態,使得他們喪失了某種重要的內在動力,這個動力就是對於生活的「信念」。

當一個人失去了信念,他就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不相信未來會更好,以至於好像當下做什麼都行,反正無所謂了。抱持這種心態,一個人怎麼能積極起來,又如何樂觀起來呢?

現在,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之旅,去尋找那顆能夠改變一切的信念種子!

 

§信念:源自成長的心靈探險

談到信念,我不禁想起電影《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2)。

這部皮克斯的動畫續集描繪了主角萊莉進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變化。在電影中,萊莉的情感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新的情感角色紛紛登場,生動地反映了青少年特有的心理波動和挑戰。

有意思的是,電影將「信念」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巧妙地融入了故事中。隨著萊莉長大,她開始對自己原本堅信不疑的事情產生懷疑。無論是對家人的看法、朋友關係,還是對自己的認識,都開始動搖。電影細膩地刻畫了這個過程,尤其是當萊莉發現自己的某些想法可能不再適合現在的自己時,那種內心的掙扎和成長讓人感同身受。

那麼,信念到底是什麼呢?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又該如何在心中種下改變的信念?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信念其實就是「我們做判斷的慣性思維模式」,信念背後反映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想法,還包括我們的感受,是兩者交織在一起的結果。

我們的慣性思維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Levin和Wadmany兩位學者在2007年的研究中指出,信念的形成有很多來源,包括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生活,以及各種生活經歷。簡單來說,我們的信念就像是一棵慢慢長大的樹,吸收著生活中的各種養分,逐漸形成自己的模樣。

換言之,當我們在日常談話中瞭解一個人的信念,就等於在了解這個人。

這也說明信念缺失的可怕,因為那就像當我們試著瞭解自己,卻發現自己空空如也,那肯定會把自己嚇壞了。

 

§重拾信念的良方

理解了信念的本質,那信念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呢?因為缺失信念固然可怕,但擁有信念則能給我們帶來生活的動力,使我們能夠活出幸福與快樂。

對此,除了前面提到的《腦筋急轉彎2》,我又想起兩個經典的電影角色,她們都因為擁抱信念而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美好。

在電影《怦然心動》(Flipped)中,女主角裘莉最初對愛情抱有天真浪漫的幻想。她堅信自己和布萊斯之間存在著童話般的愛情。

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她慢慢意識到,真正的愛情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相互瞭解和尊重的基礎上。這個信念的轉變,讓裘莉變得更加獨立自信,也更懂得欣賞真實的感情。

另一部電影《淑女鳥》(Lady Bird)中的克莉絲汀,她原本是個叛逆又充滿理想的女孩,一心想要逃離家鄉,追求更大的世界。但當她真正離開家後,才發現自己內心深處對家鄉的眷戀。這種認知的轉變,讓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也讓她對「家」有了新的定義和珍惜。

這兩個角色的經歷告訴我們,信念的改變不需要環境的巨大變化。有時候,只是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就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貌。

回到現實生活中,對於各個年齡層的年輕人——尤其是尚未進入社會的孩子們——要找到並堅持自己的信念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高考的壓力、就業的困難、房價的壓力,很多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無助。

但是,就像《腦筋急轉彎2》中的萊莉一樣,我們也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 自我反省與內省:花點時間靜下來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東西能讓你感到快樂和滿足?
  2. 尋求教育與環境支援:別小看學習的力量。多接觸新的知識和思想,可能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3. 從生活經驗中學習: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試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而不是一味地自暴自棄。
  4. 保持開放的心態:世界在不斷變化,我們的想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不要害怕改變,因為改變往往意味著成長。
  5. 培養積極的生命態度:就像蘇東坡說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保持樂觀和堅強,才能在人生的風雨中站穩腳跟。

 

§結語:你的信念,你的力量

改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更像是一個緩慢生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地澆灌和呵護。

每個人心中都有改變的力量。就像萊莉、裘莉和克莉絲汀一樣,我們都有能力重新審視自己的信念,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所以,不要害怕改變,也不要害怕挑戰。因為正是這些經歷,塑造了獨一無二的你。讓我們一起在心中種下改變的信念,看著它慢慢生長,最終開出屬於自己的花。

簡言之,「你的信念就是你的力量!」相信自己,相信改變,你就已經邁出了成長的第一步。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容我說
97會員
103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容我說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28
放不下的人,往往受困於某些心結,這些心結既使他們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影響更大的是,使他們無法活出自己,以致於一直活在一種自我消耗的痛苦之中。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4/01
如果在清明節這個關於死亡的日子,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生命中必須面對和學習的重要課題,那麼清明節的意義才能真正豐富起來。孩子理應得到大人的尊重,而欺騙絕非尊重。唯有幫助他們面對生命的真相,以適當的方式引導他們在死亡之前以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這才是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3/27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想要被理解」,實際上他想要的是「你照我說的做!」,到底真正的理解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時候生命中發生的事情總是會似曾相似,常有 [ 怎麼又發生這種事呢 ]的感覺,這讓我想起 《 我的人行道有個洞 》,然後刷到姜胡說的影片,聽到了一句話 " 重要的是什麼 " ,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真的可以套用到任何場景 !
Thumbnail
  有時候生命中發生的事情總是會似曾相似,常有 [ 怎麼又發生這種事呢 ]的感覺,這讓我想起 《 我的人行道有個洞 》,然後刷到姜胡說的影片,聽到了一句話 " 重要的是什麼 " ,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真的可以套用到任何場景 !
Thumbnail
愛何時變得不重要 如在黑暗中的影子 不會察覺它的存在 只在有條件之下出現 揮之不去 擺脫不了 心跳和呼吸是何等東西 拿在手裡從指間流走 像水又像煙 沒留一點痕跡 沒讓我細心的觀賞 那一份不可或缺的東西 愛失去了影蹤 潛入內心每個角落 一遍又一遍 習慣看著天邊的雲
Thumbnail
愛何時變得不重要 如在黑暗中的影子 不會察覺它的存在 只在有條件之下出現 揮之不去 擺脫不了 心跳和呼吸是何等東西 拿在手裡從指間流走 像水又像煙 沒留一點痕跡 沒讓我細心的觀賞 那一份不可或缺的東西 愛失去了影蹤 潛入內心每個角落 一遍又一遍 習慣看著天邊的雲
Thumbnail
我們在前幾天的【你的現實 是你自己創造的】提過:「信念創造現實」 所以像是: 「要很辛苦工作才能有錢」 「機會是給有錢人的」 如果我們有這些信念 就會創造相對應的現實 那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 可是我沒有這些信念啊 我一直想要相信自己可以輕鬆賺錢啊 我也覺得自己會有機會啊 那是因為 其實信念有分兩種
Thumbnail
我們在前幾天的【你的現實 是你自己創造的】提過:「信念創造現實」 所以像是: 「要很辛苦工作才能有錢」 「機會是給有錢人的」 如果我們有這些信念 就會創造相對應的現實 那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 可是我沒有這些信念啊 我一直想要相信自己可以輕鬆賺錢啊 我也覺得自己會有機會啊 那是因為 其實信念有分兩種
Thumbnail
有些事對意識轉化來說是當務之急 首先~盡可能地覺察自己的想法!這很重要,也很困難,因為人們還不習慣認真並持續地這樣做⋯⋯
Thumbnail
有些事對意識轉化來說是當務之急 首先~盡可能地覺察自己的想法!這很重要,也很困難,因為人們還不習慣認真並持續地這樣做⋯⋯
Thumbnail
這位老先生能夠如此持續獲得豐盛,並不是因為他祖上積德
Thumbnail
這位老先生能夠如此持續獲得豐盛,並不是因為他祖上積德
Thumbnail
自從開始流行「愛自己」這個議題之後,連帶而來的是大家開始重視語言的力量,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家在推廣正面語句、肯定語句的重要性,但為什麼這些句子無法進到我的心裡呢?
Thumbnail
自從開始流行「愛自己」這個議題之後,連帶而來的是大家開始重視語言的力量,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家在推廣正面語句、肯定語句的重要性,但為什麼這些句子無法進到我的心裡呢?
Thumbnail
想法來來去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認同了想法而不自知,並緊抓不放,日久便形成了信念。信念會形塑實相,實相又強化信念,若不加覺察,很容易落入循環輪迴,在既定方向道路上愈走愈遠!因此,看見而不認同,是打破慣性循環,讓奇蹟發生的第一步!當我們無法用製造問題的頭腦,去解決問題。那麼,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
Thumbnail
想法來來去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認同了想法而不自知,並緊抓不放,日久便形成了信念。信念會形塑實相,實相又強化信念,若不加覺察,很容易落入循環輪迴,在既定方向道路上愈走愈遠!因此,看見而不認同,是打破慣性循環,讓奇蹟發生的第一步!當我們無法用製造問題的頭腦,去解決問題。那麼,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