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已經好累,何必還要忙於解釋

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做人好累,除非你無知無感。身體上的累,可以透過休息來恢復;若累得是心理、精神和情感,當那個累的原因無法被排除時,越不想讓它累,反而累上加累。

做人為何好累?理由不外乎下列幾種:

一、社會壓力:現代社會要求個人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方面,皆要不斷地與他人競爭和比較,不跟隨就淘汰。長期下來,只覺壓力倍增與焦慮叢生,疲憊感自然日漸加重。

二、揹負責任:人各有命,好命和歹命的差別就在於天生所要背負的責任多寡及輕重。而這個責任,不管來自哪裡,對象是誰,總要時時擔著、扛著,一刻不能卸下,甚還必須滿足他人的期待,不累死才怪。

三、情感衝突:人一生都離不開群體,小自家庭,大至社會,在不同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往往存在著許多衝突、誤會或情緒勒索。當這些情感上的困擾始終得不到排解時,常常要消耗極大的精神去處理,且不一定能夠獲得改善。

四、缺乏調劑:由於現代生活的節奏實在太快,造成很多人在遇到突如其來的變動時,出現適應不良的情況。前面的變動都還在適應,後面又來一個,環環相扣之下,讓人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放鬆時間和空間。

五、內心矛盾:當理想與現實產生差距,自我認同與自我價值出現矛盾時,這些在內心上演的拉鋸戰,常使我們的情緒大受打擊。

上述理由只要與其中之一沾上邊,就已經令人累到不行,萬一全部加在一起,還能活著喘息,就要偷笑了。

儘管世上並沒有一種專門「治累」的配方,但有一種成因是可以由我們自行按下消除鍵的,一旦學會,將能為我們騰出不少放鬆的時間和空間。是什麼呢?那就是不要再把精力花在忙於解釋上。

為什麼需要解釋?一定是當中存在著某些誤會,如果不透過「解釋」來處理,讓彼此清楚自己的本意或歉意,想化干戈為玉帛,恐怕不容易。問題是,解釋並不一定能夠化消誤會,特別是那些已經對我們產生成見或不信任的人,抑或是心理異常和認知偏差的人,解釋往往是多餘。而且,同樣的解釋,對某些人有用,但對其他人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具備何者「需要解釋」和何者「不需要解釋」的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永遠只針對需要解釋的才解釋,這麼一來,減少了無謂爭辯所浪費的時間,不再老是跟著別人的情緒在打轉,多掌控一點生活的自主權,心才不會一直處於很累很累的狀態。

    至於何者才是需要耗費精力去解釋的,前提一定是那個人或那件事值得我們這麼做。「值得的人」指得是在我們的生命裡佔據重要地位的人,以及本就是願意聆聽、願意了解我們的人。「值得的事」指得是對我們的人生會造成重大影響和對自己的身心與生活能產生益處的事。除此之外,只要發現解釋再多都屬徒勞無功,就該立即停止,不要擔心誤會越來越大,不必害怕被貼標籤,因為,對方並不重要,何必為了去證明自己「我不是那樣的人」而過度傷神。很多時候,保持冷靜,選擇沉默,讓時間和行動來證明一切,會是一個更明智的應對方式。

還有,在進行任何解釋之前,請先想好要解釋的內容與表達的方式,倘若連我們自己都無法理解自己的說詞,甚至是毫無章法,又怎能要求別人接受。另外,不要試圖說服別人要有跟你一樣的想法,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解釋的目的是達成「共識」,而不是取得「認同」。重點在於消弭誤會,不在表現自我。

    接著就來談一談有效解釋誤會的作法。切記,「需不需要」解釋和「會不會」解釋,這是兩碼子事;既然選擇了需要解釋,還要會解釋才行;不會解釋,等同白忙一場。

1、表達必須力求清楚、誠懇且具體:盡量避免使用會令對方感到困惑和不悅的語氣及態度,避免後續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才能撫平。

2、承認誤會的存在:一開始先承認誤會確實是有的,讓對方明白你已察覺了事態的嚴重性。例如,「我知道之前的情況讓你誤解了我的意思,我很抱歉造成了這樣的誤會。」

3、保持冷靜與理性:解釋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避免情緒化的尖銳言詞。例如,「其實當時我想說的是……,都怪我一時沒有表達清楚,這是我的錯。」

4、表明原本的意圖或行為:清楚地說明你當時表現的原意,讓對方明暸你的立場或出發點。例如,「我的意思其實是想表達……,並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請讓我把它說得更清楚一些,免得你一直誤會。」

5、強調尊重與理解:強調你是基於對對方的尊重與理解,並表達希望彼此能夠因此達成共識。例如,「我非常重視我們之間的關係,如果你也一樣,請再給我們彼此一個機會,好嗎!」

6、提出解決方案或希望的結果:針對誤會的徵結提出解決方案或表示你希望能夠獲得諒解或尋求彌補。例如,「我希望這個誤會能得到澄清或做出彌補,讓我們可以繼續順利的合作或相處下去。」

7、避免為自己卸責或一味指責對方:不要將解釋的重心放在規避責任或將責任推給對方,應該聚焦於誤會本身的化解。例如,「我沒想到事情為變成這樣,希望我們能以此為鑑,日後小心注意,不讓相同的情形再次發生。」

8、貼近對方的內心:在解釋的過程中,不要一直講得不個,適時的聆聽能幫助你進一步掌握對方的情緒,這將有助於打破隔閡。例如,「我懂你現在的心情!可否再多告訴我一些你的想法,讓我明白我還可以怎麼做。」

通過上述這些方式的運用,肯定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滿滿誠意,一旦被原諒,事情就過了,再大的誤會也能化消,不至留下心結。(再講一次,對方必須是你認為重要且值得的人。)

最後,千萬不要小看需不需要解釋的這種判斷力,那是建立在一種深思熟慮的智慧上,代表我們在面對糾結複雜的人際關係時,能夠明確地知道何者該挽回,何者該放手,以及懂得適時保持沉默或利用行動來表達自我。延伸的效益,不只有得到情緒上的放鬆,尚可有效提升處理困難的能力。

    解釋到這裡,還有需要加強解釋的地方嗎?如果有,請讓弱魚知道你是一個重要且值得的人,我會非常樂意為你服務。

avatar-img
164會員
143內容數
嗨!大家好。這是一個專門分享與談論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的園地。如果有人問我說:「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什麼?」我的回答是:「活出快樂的自己。」但願所有有緣來到這個園地的朋友們,可以因為受到一句話或一段文字的啟發,進而活出快樂的自己。歡迎大家提問或表達意見,我是弱魚,您就是我的活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有人對你說「作夢」兩個字時,意味著潑冷水、被否定、不可能、沒辦法。因為夢的本身是虛幻不實的,代表再也怎麼努力去「作」,也無法在現實中落實。這種夢,稱之為「白日夢」。在睡眠中作得夢,多半是在無意識狀態下自己浮現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
現代的年輕人對郭小莊這個名字可能相當陌生,先撇開她是誰不談,恐怕連京劇這門藝術表演也是敬謝不敏。但在整個京劇藝術發展的長河中,她卻是一顆極其閃亮耀眼的星辰。京劇的前身是徽劇(徽調)、漢劇(楚調)、昆曲、秦腔、京腔,並受到民間俗曲的影響,直到清光緒年間(有一說是道光年間)形成......
 曾經有一位平凡的覺者,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中突然開悟的。每次遇到會令他流淚的事情,總要大哭三次才停止。不禁讓人懷疑,他的覺悟,到底是悟到了什麼!覺者居住的地方是一個靠海的小村莊,村民們世世代代均以捕魚為生。風浪無情,除了老天保佑之外,每天一早行船出海捕魚的人,誰也不敢拍著.....
有一名清潔工對自己所過的生活一直存有諸多的抱怨,三天兩頭就往土地公廟跑,跪求土地公賜給他數不盡的財寶、吃不盡的美食、喝不盡的醇酒、抱不盡的美人以及享不盡的年壽。土地公被他叨擾到煩了,半夜來到他的夢裡,問他說:「你確定你有需要到無止盡那麼多嗎?」
有人想要藉由出名來賺錢,不思尋求正常門路,竟然異想天開的付費參加某政黨因應打贏選戰需要而設立的「精英培訓學院」。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近來有許多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紛紛在社會上冒出頭來,佔據媒體報導版面或在各大社群平台擁有超高人氣流量,都跟這個背景有關,想必在那裡面,一定藏有什麼秘訣。
在七、八零年代,人們普遍缺乏保險常識與觀念,像人壽保險這類商品,是很難向陌生人推銷成功的。但曾經有那麼一位保險業務員,竟然因為一顆糖果,陸續讓一整個社區將近有七成的住戶都與他簽下了保單。這個故事要從一個雲淡風清的週末午后開始說起……
當有人對你說「作夢」兩個字時,意味著潑冷水、被否定、不可能、沒辦法。因為夢的本身是虛幻不實的,代表再也怎麼努力去「作」,也無法在現實中落實。這種夢,稱之為「白日夢」。在睡眠中作得夢,多半是在無意識狀態下自己浮現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
現代的年輕人對郭小莊這個名字可能相當陌生,先撇開她是誰不談,恐怕連京劇這門藝術表演也是敬謝不敏。但在整個京劇藝術發展的長河中,她卻是一顆極其閃亮耀眼的星辰。京劇的前身是徽劇(徽調)、漢劇(楚調)、昆曲、秦腔、京腔,並受到民間俗曲的影響,直到清光緒年間(有一說是道光年間)形成......
 曾經有一位平凡的覺者,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流淚中突然開悟的。每次遇到會令他流淚的事情,總要大哭三次才停止。不禁讓人懷疑,他的覺悟,到底是悟到了什麼!覺者居住的地方是一個靠海的小村莊,村民們世世代代均以捕魚為生。風浪無情,除了老天保佑之外,每天一早行船出海捕魚的人,誰也不敢拍著.....
有一名清潔工對自己所過的生活一直存有諸多的抱怨,三天兩頭就往土地公廟跑,跪求土地公賜給他數不盡的財寶、吃不盡的美食、喝不盡的醇酒、抱不盡的美人以及享不盡的年壽。土地公被他叨擾到煩了,半夜來到他的夢裡,問他說:「你確定你有需要到無止盡那麼多嗎?」
有人想要藉由出名來賺錢,不思尋求正常門路,竟然異想天開的付費參加某政黨因應打贏選戰需要而設立的「精英培訓學院」。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近來有許多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紛紛在社會上冒出頭來,佔據媒體報導版面或在各大社群平台擁有超高人氣流量,都跟這個背景有關,想必在那裡面,一定藏有什麼秘訣。
在七、八零年代,人們普遍缺乏保險常識與觀念,像人壽保險這類商品,是很難向陌生人推銷成功的。但曾經有那麼一位保險業務員,竟然因為一顆糖果,陸續讓一整個社區將近有七成的住戶都與他簽下了保單。這個故事要從一個雲淡風清的週末午后開始說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學生評價:本篇文章的缺陷,與維思維的其他影片/文章相同,都是在於全文都注重在「結論」上,而其中的前因後果、實驗過程則幾乎沒有提及,使文章本身的可信度需要從內容中重新培養,在這點上稍微有些可惜。而這部影片的優點在於,他「講述一件事」的撰寫非常完整,從最開頭的理論解釋,再到現象解析,最後再提供解法。
Thumbnail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要大忙一次? 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組織變動這種勞心勞力的事,再多承受幾次真的會死。 以前接工作就學啊、做啊,做熟就無敵。當然啦,還要聽一些垃圾人的垃圾話,說什麼這麼快就做好,很輕鬆嘛,然後,垃圾人自己做,就說好多、好難、好忙,幹,那之前說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如果我有六仟萬, 就去當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其實我對於蝦聊沒什麼意見,幹話是日常所需,也很療育,但次數多了、時間長了,還是發現自己消耗了,怪了,若真是回神工具,我怎麼還是這麼累? 早上回覆個案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一行一行離散的資訊、橫切豎轉、斷崖式的紀錄有點不耐了,當然,不耐是我自身有心理需求,因為,我目前手邊有事要忙,但對方不
Thumbnail
當速度趨緩,疲勞感瞬間像煮沸熱水冒出的氣泡一樣,接二連三的向上冒,心理的疲勞。在不想休息的時候被迫休息,出現了一點無力感。
Thumbnail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人們似乎都在不停地忙碌轉動著,感覺這一生就在匆忙奔波中度過。究竟人們在忙些什麼?又為何要四處奔波呢?或許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一些導致我們奔忙的原因。
努力前行做好自己 並學會釋然 真正厲害的人 不張揚 不解釋 不著急 有ㄧ種累 叫想太多 要學會看淡 更要懂得放下 ㄧ些事ㄧ些人 該放下就放下 該過去就過去 懂得翻篇 生活就順了 遇事梗在心頭 傷人又傷己 心寬了 生活就順了
Thumbnail
最近看什麼事都不順眼,還容易煩躁,總覺得諸事不如己意,就連寫作也意興闌珊。我問自己,好心情怎麼不見了?仔細自省才發現,總總的不順心,皆因【忙】所致。忙著生活的大小事、忙著完成任務,雖然充實時間也咻一下就過,卻在靜靜想來時發現自己忘了【深呼吸】。
Thumbnail
每天勤奮工作的你,是否有出現以下症況呢?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又忙又累,沒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好好休息。 受不了一個人待著,總是會不時查看手機,難以專注。 想好好運動和閱讀,但又因為太忙擠不出時間。 如果以上3點有其中一個情況符合你,那麼你已經出現了「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症狀。
Thumbnail
一早醒來總覺得睡不夠,腰痠背疼,或提不起勁來嗎? 知道有該去做的事,卻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願意去做。 手裡總有忙不完的事,但對於該從哪裡開始進行卻又摸不著頭緒。 ​ 休假覺得無聊,工作也覺得無趣,該怎麼辦呢? 生活中老是有說不出來的不順,人際關係好像也都卡卡的...... 這些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學生評價:本篇文章的缺陷,與維思維的其他影片/文章相同,都是在於全文都注重在「結論」上,而其中的前因後果、實驗過程則幾乎沒有提及,使文章本身的可信度需要從內容中重新培養,在這點上稍微有些可惜。而這部影片的優點在於,他「講述一件事」的撰寫非常完整,從最開頭的理論解釋,再到現象解析,最後再提供解法。
Thumbnail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要大忙一次? 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組織變動這種勞心勞力的事,再多承受幾次真的會死。 以前接工作就學啊、做啊,做熟就無敵。當然啦,還要聽一些垃圾人的垃圾話,說什麼這麼快就做好,很輕鬆嘛,然後,垃圾人自己做,就說好多、好難、好忙,幹,那之前說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如果我有六仟萬, 就去當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其實我對於蝦聊沒什麼意見,幹話是日常所需,也很療育,但次數多了、時間長了,還是發現自己消耗了,怪了,若真是回神工具,我怎麼還是這麼累? 早上回覆個案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一行一行離散的資訊、橫切豎轉、斷崖式的紀錄有點不耐了,當然,不耐是我自身有心理需求,因為,我目前手邊有事要忙,但對方不
Thumbnail
當速度趨緩,疲勞感瞬間像煮沸熱水冒出的氣泡一樣,接二連三的向上冒,心理的疲勞。在不想休息的時候被迫休息,出現了一點無力感。
Thumbnail
這個世界,每時每刻,人們似乎都在不停地忙碌轉動著,感覺這一生就在匆忙奔波中度過。究竟人們在忙些什麼?又為何要四處奔波呢?或許我們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一些導致我們奔忙的原因。
努力前行做好自己 並學會釋然 真正厲害的人 不張揚 不解釋 不著急 有ㄧ種累 叫想太多 要學會看淡 更要懂得放下 ㄧ些事ㄧ些人 該放下就放下 該過去就過去 懂得翻篇 生活就順了 遇事梗在心頭 傷人又傷己 心寬了 生活就順了
Thumbnail
最近看什麼事都不順眼,還容易煩躁,總覺得諸事不如己意,就連寫作也意興闌珊。我問自己,好心情怎麼不見了?仔細自省才發現,總總的不順心,皆因【忙】所致。忙著生活的大小事、忙著完成任務,雖然充實時間也咻一下就過,卻在靜靜想來時發現自己忘了【深呼吸】。
Thumbnail
每天勤奮工作的你,是否有出現以下症況呢? 有點輕微焦慮,覺得自己又忙又累,沒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好好休息。 受不了一個人待著,總是會不時查看手機,難以專注。 想好好運動和閱讀,但又因為太忙擠不出時間。 如果以上3點有其中一個情況符合你,那麼你已經出現了「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症狀。
Thumbnail
一早醒來總覺得睡不夠,腰痠背疼,或提不起勁來嗎? 知道有該去做的事,卻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願意去做。 手裡總有忙不完的事,但對於該從哪裡開始進行卻又摸不著頭緒。 ​ 休假覺得無聊,工作也覺得無趣,該怎麼辦呢? 生活中老是有說不出來的不順,人際關係好像也都卡卡的...... 這些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