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多采多姿?給內向者的三個社交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週因為參加了朋友的婚禮,趁著這個機會,和幾個好久不見的朋友相聚。

大家彼此更新了一下近況,聊聊最近發生了什麼事,發現有些人換了工作,有些人去了以色列、加拿大,也有些人是即將要去滑雪。

相較之下,我怎麼每天下班回家都是一灘爛泥,洗個澡,滑滑手機之後就躺平了,假日也是只想在家躺,真的好懶得 social,但是又好羨慕這些充滿活力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的,人生體驗比我多了好多。

不禁開始想:是我太廢嗎?怎麼搞的人生好像只剩工作和家庭,時間都跑去哪裡了?

我知道所謂內向人,大部分就是指需要一個人獨處的時間來恢復體力和精神,太多的與人交流反而會搞的自己精疲力盡。

大多數時候我也是如此。

如果每個週末都把自己的活動排得滿滿的,就會覺得好像都沒有休息到,然後又要上班了......好想放假XD

但其實自己也知道適度的與人交流,其實是會讓自己更開心放鬆,人生更有動力。因為可以聽到別人去哪裡玩,做了什麼活動,有什麼有趣的新鮮事,這個過程可以獲得許多新知。

所以該怎麼拿捏休息與與人交流之間的平衡,就是一個我很想知道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有幾種方法可以讓我比較不那麼累:

給內向者的社交建議一:找一個你相處起來自在的人一起去

我分析了自己的狀況發現,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要面對一群朋友,或甚至是一對一的交流,就會因為必須一直找話題或是講話而感到很累。

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你相處起來比較熟悉或自在的人一起,負擔可能就不會那麼重,這個人最好也是很了解你的,這樣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就算你不說話,在旁邊放空幾分鐘,也比較不會有好像就此「離線」的隔離感。

我在聚會的時候其實很怕這種與朋友格格不入的感覺,畢竟有時候我真的接不上話了,不知道要講什麼,又很怕朋友覺得我無聊,下次會不想找我出來,這時候如果可以有一個共同朋友在旁邊,至少他們還可以繼續聊,場面也比較不會尷尬。

給內向者的社交建議二:在你準備好的時候再去社交

精神狀態不佳的時候不要硬逼著自己去社交,因為回家之後會更累。

有時候因為工作或是生活上繁雜事比較多,心思沒有辦法沈澱下來,對我來說這時候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一個人靜靜,看是要去散步或是去咖啡廳做人類觀察都好,但這時候真的是不想跟別人對話。

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我覺得是要想辦法把不好的情緒排出體外,讓自己的腦子可以淨空,否則我真的是連睡覺都不安穩,閉上眼睛想到的都是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而對於高敏感人來說,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把亂糟糟的思緒理好的方法很重要,每個人也許不一樣,但我看書上會建議讀書、畫畫、瑜伽等等的活動,大家都可以嘗試看看。

如果自己的身心狀態良好,我在跟別人社交的時候就比較不感到負擔,也許也是因為我更有能力和空間去接收新的資訊了吧!

給內向者的社交建議三:不要去和別人比較

最後這點我覺得是最重要,也是我還在持續練習的,就是不要去跟別人比較。

我總是覺得別人的體力怎麼那麼好,早上早起,中午又不用午睡,假日還有體力可以上山下海,從事各種活動,生活過的多采多姿,反觀我假日只想家裡躺,我好像失去了很多人生體驗,過的好可惜。

但其實仔細想一想,我又有辦法過人家那種生活嗎?

明明就有好幾次的經驗讓我知道,不留時間給自己休息的話,只會把自己搞得更累更不快樂,這樣我羨慕別人的生活又有什麼用?

啊不過其實我覺得還是有用XD

雖然我無法像他們那樣行程滿滿,可是就如前面所說,我也得到了很多新資訊,也許我的體力條和我的社交能量沒有那麼滿,但是偶而從事一下這些戶外活動,我也是可以的!!

大家去爬百岳,我沒有運動習慣可能辦不到,但至少可以從簡單的山開始練習;體驗一下浮潛、立槳;體驗我從大學就想嘗試看看的做蛋糕;體驗滑雪等等。

也許體力好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玩完這些事情,那我多花一點時間可以吧!

所以也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廢或是好像過的很無聊,有時候只是時間還沒到,畢竟人生還是很長嘛~慢慢做也是可以的~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想生活計畫
14會員
92內容數
在探索理想生活的路上跌跌撞撞的摸索,目前專注於【習慣養成】。偶而也會分享閱讀心得和有趣的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越活,似乎越理性。 當我感覺到自己急躁著想趕緊把待辦事項搞定、緊湊在趕行程、忘記吃飯與喝水時,我離我的感受很遙遠,我的理性腦主掌全局了,讓我忘了「感受」感受。 有時候會懷念,年輕時那個情感豐沛、感受敏銳的自己。
Thumbnail
人越活,似乎越理性。 當我感覺到自己急躁著想趕緊把待辦事項搞定、緊湊在趕行程、忘記吃飯與喝水時,我離我的感受很遙遠,我的理性腦主掌全局了,讓我忘了「感受」感受。 有時候會懷念,年輕時那個情感豐沛、感受敏銳的自己。
Thumbnail
當一群人就想念一個人的自在,如願以償一個人時又想起有人陪伴的日子,實在令人疲憊。 經過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能夠做到遇到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是不可能。就算你完全把自己的想法經過過濾和修飾再講出來;抑或迴避對方的看法,怕直接拒絕似乎太不近人情,而講出另一些無關痛癢的觀點⋯⋯點擊文章看更多!
Thumbnail
當一群人就想念一個人的自在,如願以償一個人時又想起有人陪伴的日子,實在令人疲憊。 經過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能夠做到遇到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是不可能。就算你完全把自己的想法經過過濾和修飾再講出來;抑或迴避對方的看法,怕直接拒絕似乎太不近人情,而講出另一些無關痛癢的觀點⋯⋯點擊文章看更多!
Thumbnail
最近受到格友留言啟發,想來說說在人生谷底、低潮可以怎樣看待那些孤獨的感覺,在缺少人幫助自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助,穩定自己的心緒。 其實有很多可以說,這篇我就先簡單分享一點: 感覺到自己不開朗時,就轉換地點 有好長一段歲月我一直有"身邊人不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職場時並沒有特別明顯,我還記得有
Thumbnail
最近受到格友留言啟發,想來說說在人生谷底、低潮可以怎樣看待那些孤獨的感覺,在缺少人幫助自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助,穩定自己的心緒。 其實有很多可以說,這篇我就先簡單分享一點: 感覺到自己不開朗時,就轉換地點 有好長一段歲月我一直有"身邊人不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職場時並沒有特別明顯,我還記得有
Thumbnail
你對朋友的感覺是什麼? 現在對好朋友的詞彙越來越多「好哥們」「好閨蜜」等等… 友好的程度取決於每個人的看法。 身為一個內向者,要主動去聯絡人就很難。 有一陣子很自責自己怎麼都不去主動,沒想到一主動還被打槍的感覺還真不好。 而且還會心很傷的難過幾個月。 一直以為朋友要多日子才不孤單, 不管是學生
Thumbnail
你對朋友的感覺是什麼? 現在對好朋友的詞彙越來越多「好哥們」「好閨蜜」等等… 友好的程度取決於每個人的看法。 身為一個內向者,要主動去聯絡人就很難。 有一陣子很自責自己怎麼都不去主動,沒想到一主動還被打槍的感覺還真不好。 而且還會心很傷的難過幾個月。 一直以為朋友要多日子才不孤單, 不管是學生
Thumbnail
內向、外向不是很嚴謹的分類,估計有25%的人屬於「內向」。但現代世界是個外向導向的社會,外向的人居於主流、有比較多的發言權。內向的人的心理需求就常常被忽略。
Thumbnail
內向、外向不是很嚴謹的分類,估計有25%的人屬於「內向」。但現代世界是個外向導向的社會,外向的人居於主流、有比較多的發言權。內向的人的心理需求就常常被忽略。
Thumbnail
以往我是放假絕對要往外跑的人,假日得要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甚至同一天跟不同人有多個聚會;下班時間也不想錯過,抓緊時間跟朋友約個酒吧小酌,說什麼也不想浪費一丁點時間。 ①不尊重彼此時間的朋友 ②價值觀不契合的朋友 ③無法溝通的朋友 ④總是帶給自己巨大負能量的朋友 ⑤無法一起前進、真誠為對方開心的朋友
Thumbnail
以往我是放假絕對要往外跑的人,假日得要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甚至同一天跟不同人有多個聚會;下班時間也不想錯過,抓緊時間跟朋友約個酒吧小酌,說什麼也不想浪費一丁點時間。 ①不尊重彼此時間的朋友 ②價值觀不契合的朋友 ③無法溝通的朋友 ④總是帶給自己巨大負能量的朋友 ⑤無法一起前進、真誠為對方開心的朋友
Thumbnail
你是否常感到寂寞,想要擁有一群懂你的好友,進行一場真誠的對話。 又同時覺得自己參與了太多應酬,照單全收了一堆無意義的社交活動,在交流過後感到無比疲憊。 這可能是你在社交關係中失衡了。 你可以試著靜下來,問問自己: 這些問題會帶出我們內在的反思,讓自己不再不經思考,就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社交。
Thumbnail
你是否常感到寂寞,想要擁有一群懂你的好友,進行一場真誠的對話。 又同時覺得自己參與了太多應酬,照單全收了一堆無意義的社交活動,在交流過後感到無比疲憊。 這可能是你在社交關係中失衡了。 你可以試著靜下來,問問自己: 這些問題會帶出我們內在的反思,讓自己不再不經思考,就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社交。
Thumbnail
突破舒適圈為什麼一定要很狼狽?能不能很從容呢?|過著「別人的生活」不怎麼樣版本,或許是一切問題所在啊!
Thumbnail
突破舒適圈為什麼一定要很狼狽?能不能很從容呢?|過著「別人的生活」不怎麼樣版本,或許是一切問題所在啊!
Thumbnail
說起來慚愧,身為心理系校友,竟然從沒有發現自己是個內向者。 有些人和朋友吃飯聊天,就能感覺舒壓療癒,但我只有一個人靜靜地沉澱,才能釋放一天的壓力重新充電;有些人需要一群人一起激盪發想出好點子,但當我在一群人當中,通常腦袋裡都只剩漿糊…這樣的我也許和別人不同,但我終於了解到這無關好壞、只是不同..
Thumbnail
說起來慚愧,身為心理系校友,竟然從沒有發現自己是個內向者。 有些人和朋友吃飯聊天,就能感覺舒壓療癒,但我只有一個人靜靜地沉澱,才能釋放一天的壓力重新充電;有些人需要一群人一起激盪發想出好點子,但當我在一群人當中,通常腦袋裡都只剩漿糊…這樣的我也許和別人不同,但我終於了解到這無關好壞、只是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