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鬱症的自我療癒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不知道幾次的回診中,因為需要開立診斷書我才可以請長假休息

所以我就請醫生幫我開了診斷書才發現我的病名原來是重鬱症


在發現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

一直到認識了一個諮商師,他接住了我的情緒並且告訴我應該要怎麼正向的解決負面情緒,我才真正的開始有了好轉的跡象


我常常在洗完澡就會開始憂鬱發作,其實沒發生什麼事,也沒想到什麼事

但是他卻跟我說是身體習慣了這樣的節奏,所以才會這樣

只想把洗造這件事情往好的想法去想,例如:等等就可以躺床滑手機了

就不會把自己帶到憂鬱的情緒裡


我很開心能夠認識這麼一位諮商師,因為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他都在

並且希望我在沒有他在的時間能夠有治癒自己的能力

給了我現在的我有了更多活下去的動力

我鬱症發作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甚至覺得可以不吃藥

但是我還是遵醫囑時間到了就會吃藥,等到醫生真的判斷我可以不用吃藥的時候

就是我真的可以從身心科畢業的時候,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avatar-img
1會員
12內容數
好書推薦、閱讀心得以及我每天腦袋裡面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喜歡和大家一起在網路上互動,友善發言,心得和想法都是主觀的 可以一起聊聊天說說話探討話題但不可以口出惡言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布心裡話 的其他內容
本文講述了一位女性在回診後的情感掙扎,遇到前任母親引發的創傷記憶。她描述了與母親的對話,並向姊姊訴說心中的不安和疑惑。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以及如何在情感上尋求支持與釋放。透過這個故事,讀者可以反思自我價值與情感癒合的重要性。
前幾天開始覺得自己好轉得不錯, 只要生活沒有到什麼刺激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情緒變化 後面是因為家中長輩說希望我可以做點儀式,幫助我可以變得更好 我表明如果不是太刺激,他們覺得會比較好我可以接受 結果我發現在對話的過程中,我的創傷一直被扒開,往深處挖 表明不想要說的事,卻硬要被想起來,結果
本文探討了面對心理創傷的過程,從自我接納到面對情緒的挑戰。作者分享了自身在身心科治療的經歷,強調慢步調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們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與生活,找回平靜與希望。
這篇文章敘述了一位高自尊的個體在面對情緒問題時的心路歷程。經歷了自我否認與情緒壓抑,最終被診斷為慢性PTSD與重鬱症。作者分享了面對情感挑戰的重要性,並強調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這是一篇鼓勵人們在追求情緒健康過程中,勇於面對內心掙扎的故事。
本文講述了一位女性在回診後的情感掙扎,遇到前任母親引發的創傷記憶。她描述了與母親的對話,並向姊姊訴說心中的不安和疑惑。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以及如何在情感上尋求支持與釋放。透過這個故事,讀者可以反思自我價值與情感癒合的重要性。
前幾天開始覺得自己好轉得不錯, 只要生活沒有到什麼刺激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情緒變化 後面是因為家中長輩說希望我可以做點儀式,幫助我可以變得更好 我表明如果不是太刺激,他們覺得會比較好我可以接受 結果我發現在對話的過程中,我的創傷一直被扒開,往深處挖 表明不想要說的事,卻硬要被想起來,結果
本文探討了面對心理創傷的過程,從自我接納到面對情緒的挑戰。作者分享了自身在身心科治療的經歷,強調慢步調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們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與生活,找回平靜與希望。
這篇文章敘述了一位高自尊的個體在面對情緒問題時的心路歷程。經歷了自我否認與情緒壓抑,最終被診斷為慢性PTSD與重鬱症。作者分享了面對情感挑戰的重要性,並強調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這是一篇鼓勵人們在追求情緒健康過程中,勇於面對內心掙扎的故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這是第三週治療紀錄,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情緒和身體狀況變化。治療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挑戰,作者在探索和嘗試不同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的個人經歷和與藥物治療相關的感受、故事。包含服藥的經驗、睡眠和情緒相關的症狀,以及與憂鬱症共存的挑戰。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這是第三週治療紀錄,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情緒和身體狀況變化。治療過程中存在著許多挑戰,作者在探索和嘗試不同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的個人經歷和與藥物治療相關的感受、故事。包含服藥的經驗、睡眠和情緒相關的症狀,以及與憂鬱症共存的挑戰。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Thumbnail
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