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手村 (一):工作空間與加減乘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工作空間」是很有趣的一個題目,我在第一次當總經理的時候,我有意識的想像了整個「工作」的環境當中,其實都是有背後的「商務邏輯」(business Logic) 以及「工作原則」

商務邏輯我在主文的地方會提到。「工作原則」比較像是每一個方向要做的「底線」,很像亞馬遜定義的領導準則,當作安全氣囊在用,無論公司如何運作,都不能超過這一條線。

我的 Podcast《職涯 A 時刻》EP20 有提到「職場生存空間的加減乘除」,其中「工作目標」是可以加減,幫助撐開工作空間;「工作效益」可以乘除,優化工作成果的可視度與影響力。

今天就用文字來針對加減乘除的背景知識概述一下,未來會有更多集數與文字,針對每一個「加」「減」「乘」「除」可以實際如何應用。


工作空間:你不犯我,我不犯你

無論如何,上班就是要先釐清到底工作空間多大,才能確保自己做的事情不會影響到其他部門同事的正常運作,也不會突然出包就讓公司商務受到影響。更直白一點說就是,避免自己當個白目的工作者。

要怎麼去描繪出這個範疇呢?我認為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去跟「不同」部門的同事,約 1:1 的時段,在過程中有禮貌的詢問「請問平常我們部門,是如何跟你們合作的?」藉由這個互動,可以有三個好處

1. 了解合作的面向,減少衝突,增強合作動機。

2. 讓對方認識你,建立盟友關係,尊重彼此工作的界線。

3. 長期而言,建立信任之後,可以近一步優化改善工作流程。

整個 1:1 的時間,應該都要仔細聽清楚對方說了什麼,記錄下來,但不要一直「出主意」或是頻頻打斷對方說「喔這個我知道」。即便你在公司上班一段時間了,在跟跨部門同事 1:1 的時候,真的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聆聽是一種技巧,同時也是一種尊重。如果聊得挺愉快,可以多加問一句「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做更好?」一樣,記錄下來。

每一場 1:1 都控制在 30–45 分鐘。太長,容易有太多廢話被認真看待;太短,容易把問題太過於簡化,我們最怕就是 1:1 之後發現太多事情要改變,反而讓自己的工作空間塞滿了不必要的事項。

記住,透過 1:1 只是要先去「描繪」你的工作空間的框框,很像畫圖要先把框框畫出來,這時候都還不急著塗顏色,我們還有一些事情要做。



對標商務邏輯 (business logic):什麼事先做

1:1 之後,手上肯定有一大堆記錄,放進 AI 之後請它排出優先順序,左看右看好像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因為 AI 根本不知道你們公司的基本商務邏輯是什麼,它排出來的結果,可能根本用不上。

「商務邏輯」很像是一間公司的骨幹,通常都與營收的產生高度相關。仔細去觀察營收流進來的過程,比方說:外送行業,營業額就等於訂單數乘以客單價,「營運成本」就是「外送員」相關的管理、支出、團隊…等等,行銷費用可視為「獲客成本」。

觀察其中的「摩擦力」(Friction),就會知道哪些環節成本特別高,哪些不必要的流程可以免除。舉例來說,摩擦力會在業務簽約的流程、餐廳上架的效率、外送員到達率、訂單完成率…等等。

了解商務邏輯之後,就會看到很多可以「優化」的地方,這時候在看回來既有的現況,業務只做了 A,卻少做了 B 跟 C;營運做了 A、B、C、D、E,太繁雜到無法顧到其他事情。因此針對這兩個團隊的「工作空間」就有可以改善的方向。

回過頭來,對標公司的商務運作邏輯之後,針對你手上的 1:1 記錄就會篩選出來,哪一些事項 (Action Item) 是可以減少摩擦力,幫助商務運作更加速、更有效率、效益更高、影響力更大,同時,這些事項也都保持在既有的工作空間當中,不會傷害其他部門。



領域展開:生存空間的加減乘除

在 AWS,我所屬的新創部門的「存在」本身就跟業績是直接對沖的。我每年至少會發出 $1M USD 的雲端免費積分,也等同於我們每年讓業務「少賺」 $1M USD 的營收。

在資本市場狀況好的時候,這些新創成長速度很快,雲端用量很即時反應,這些免費積分就成了加速的「燃料」。但資本市場狀況不穩定的時候,我們的存在就尷尬了,這些燃料無法加速新創成長,假設又無法證明我們能幫業務賺錢,生存空間將面臨急劇的萎縮。

還記得前面整理出來的、準備要開始做的事項嗎?這時候,我老闆就跟我講了「加減乘除」的概念,讓這些事項「確實的落地開始執行」,公開成為「所有人都可以檢視」的工作目標。再進一步,可以讓友好的同盟關係更緊密;讓原本合作不順的部門,不再成為工作障礙。

「工作目標」的加減法則

加法在原有的 A、B 目標之外,適時加入 C 目標能讓工作更全面。讓團隊的工作成果更立體,還能提升其他部門對我們的觀感。

減法有時候我會簡化 A、B 這些既定目標,把資源集中在更重要的地方。也可以搭配新增的 C 目標,讓工作方向更直覺。

「工作效益」的乘除法則

乘法尋找「盟友部門」合作,讓工作效益倍增。像是我跟行銷部門配合,一起推廣新創團隊的成功案例,這樣其他部門就更能看見我們的價值。

除法遇到跨部門合作的阻礙時,善用向上管理,請主管幫忙排除障礙,減少部門間的摩擦和內耗。


以上每一個法則的細節,我會同步在 Podcast 以及文字,一篇一篇、一集一集的分享實際的案例給大家。這一套邏輯不只是我在台灣要嘗試,我老闆實際上在大中華區新創部門運作過程,也必須善用這一套邏輯,特別是在市場環境改變時,商務邏輯可能從長期規劃轉為短期績效,從重視品質轉為追求數量。若不能及時跟上公司方向的調整,就像船隊脫隊,最終可能被捨棄。

行文至此,我想知道的你們「最想」了解更深入的是哪一個法則,可以直接在文章留言、或者寄信給我,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如果你認為這篇文很有幫助,也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工作夥伴、或是你的主管、老闆。

我們下篇文章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涯 A 時刻:我是 Alex
51會員
19內容數
我是一位年過 40 的職場大叔 Alex,在經歷九次轉職、從工程師到總經理、從科技新創到巨型科技外商,有諸多不同的體會與觀察,加上超過 100 次的職涯諮詢經驗,把我對職涯的心得與體會分享給大家。 #職涯關鍵字:新創、外商、亞馬遜、職涯諮詢
2024/12/23
霸凌並不罕見,可以試著讓自己穩定下來,辨認情緒、重新整理自我價值、然後專注在可以改變的行動上。做一個「悲觀現實主義者」:作最壞的打算面對當下,同時保持樂觀向前看。
2024/12/23
霸凌並不罕見,可以試著讓自己穩定下來,辨認情緒、重新整理自我價值、然後專注在可以改變的行動上。做一個「悲觀現實主義者」:作最壞的打算面對當下,同時保持樂觀向前看。
2024/12/17
對於職涯選擇的關鍵,我認為將每個選項「立體化」,理解背後的時間、成本和收穫。同時,我也解釋了如何區分「才華」與「熱情」:才華是你持續產生成就的能力,而熱情會隨階段轉移。關鍵是保持彈性,將每次選擇視為學習過程,因為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目標會隨時間調整,但你的才華會成為長期的槓桿,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
2024/12/17
對於職涯選擇的關鍵,我認為將每個選項「立體化」,理解背後的時間、成本和收穫。同時,我也解釋了如何區分「才華」與「熱情」:才華是你持續產生成就的能力,而熱情會隨階段轉移。關鍵是保持彈性,將每次選擇視為學習過程,因為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目標會隨時間調整,但你的才華會成為長期的槓桿,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
2024/12/16
在多元的職涯框架中,選擇成為了每位職場人士面對的挑戰。我思考了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如何相互推動,並提出滿意工作的三角形模型,給大家評估當前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這些模型不僅能幫助你識別職場的適應性,還能指引你從內心出發,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2024/12/16
在多元的職涯框架中,選擇成為了每位職場人士面對的挑戰。我思考了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如何相互推動,並提出滿意工作的三角形模型,給大家評估當前的工作環境是否適合自己。這些模型不僅能幫助你識別職場的適應性,還能指引你從內心出發,找到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為了突破部門同期生的差距,主動跨足不同部門,「索取」資源是必然之務。本文分享了主動溝通的重要性,並強調在工作成長中,挑戰「局限性」的同時,跨部門合作將是實現更大目標的有效途徑。透過故事和實例,探討主動「要資源」、設立自己的KPI、分享SOP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業務中產生實際成果。
Thumbnail
在職場中,為了突破部門同期生的差距,主動跨足不同部門,「索取」資源是必然之務。本文分享了主動溝通的重要性,並強調在工作成長中,挑戰「局限性」的同時,跨部門合作將是實現更大目標的有效途徑。透過故事和實例,探討主動「要資源」、設立自己的KPI、分享SOP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業務中產生實際成果。
Thumbnail
(這篇不是教你如何寫程式,也不是教你怎麼使用Chatgpt) 你有沒有想過,一樣是8小時,為什麼同事總可以處理很多事情?而你每天都要加班,結果還總是不盡人意呢?過去你可能會合理化說,是因為自己經驗不足、工作方法有待加強,或是時間管理不佳。依據我自己的觀察,高效與無效跟思維能力有關。
Thumbnail
(這篇不是教你如何寫程式,也不是教你怎麼使用Chatgpt) 你有沒有想過,一樣是8小時,為什麼同事總可以處理很多事情?而你每天都要加班,結果還總是不盡人意呢?過去你可能會合理化說,是因為自己經驗不足、工作方法有待加強,或是時間管理不佳。依據我自己的觀察,高效與無效跟思維能力有關。
Thumbnail
公司經常會組織大家,來一場工作心得體會分享,或者季度PPT演講,這個時候,你得抓住機會,說說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巧。任正非經常說:「一個企業最大的費用,就是經驗的浪費。」因為,如果你的工作不能形成經驗和技巧,就算成功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對未來是不可複製的成功,是沒有意義的。
Thumbnail
公司經常會組織大家,來一場工作心得體會分享,或者季度PPT演講,這個時候,你得抓住機會,說說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巧。任正非經常說:「一個企業最大的費用,就是經驗的浪費。」因為,如果你的工作不能形成經驗和技巧,就算成功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對未來是不可複製的成功,是沒有意義的。
Thumbnail
工作的時候,三不五十會有同事跟我抱怨溝通很浪費時間,為了不潑他們冷水,我總是一笑置之。很想告訴他們的是,「溝通」其實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事,可能也是個人幸福的關鍵鑰匙之一…
Thumbnail
工作的時候,三不五十會有同事跟我抱怨溝通很浪費時間,為了不潑他們冷水,我總是一笑置之。很想告訴他們的是,「溝通」其實是公司內部最重要的事,可能也是個人幸福的關鍵鑰匙之一…
Thumbnail
進來職場,沒有人不挫折的,因為所需要的技能,與在學校學習到的差太多了。 職場與學校最大的差別在於,職場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牽涉到利益。進入職場後你也會感覺到,以前在學校學習到的人際互動方式,放到職場中幾乎全部都失效。 職場上真正運作的,都是隱藏在檯面下的潛規則,當沒有這一層認知時,你的職場之路注定迷茫。
Thumbnail
進來職場,沒有人不挫折的,因為所需要的技能,與在學校學習到的差太多了。 職場與學校最大的差別在於,職場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牽涉到利益。進入職場後你也會感覺到,以前在學校學習到的人際互動方式,放到職場中幾乎全部都失效。 職場上真正運作的,都是隱藏在檯面下的潛規則,當沒有這一層認知時,你的職場之路注定迷茫。
Thumbnail
本篇源自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劉鳳珍的演講內容。 你聽過「個人品牌」或「一人公司」嗎?在這個強調活出自我價值,人有無限可能的時代,好的管理是一個必須揣在身上,能帶你通往目標的必備資源。擁有好的管理,你就是自己的微型CEO 當我們還是學生時,圍繞我們生活的無非是:讀書、考試、報告、朋友、打工、戀愛、實習
Thumbnail
本篇源自天下學習事業群總經理劉鳳珍的演講內容。 你聽過「個人品牌」或「一人公司」嗎?在這個強調活出自我價值,人有無限可能的時代,好的管理是一個必須揣在身上,能帶你通往目標的必備資源。擁有好的管理,你就是自己的微型CEO 當我們還是學生時,圍繞我們生活的無非是:讀書、考試、報告、朋友、打工、戀愛、實習
Thumbnail
身為主管,要分清楚工作的輕重緩急,不要整天操兵急行軍。
Thumbnail
身為主管,要分清楚工作的輕重緩急,不要整天操兵急行軍。
Thumbnail
整理:K社長 公式思維丨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是我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生活中我會有意觀察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思考習慣,時間久了會發現高手的思考習慣背後總有一些共性的東西,不是這次這麼想,是每次每件事都會這樣想。 今天分享一些個人長期受用的思考習慣:公式思維。
Thumbnail
整理:K社長 公式思維丨 厲害的人是如何思考問題的是我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生活中我會有意觀察不同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思考習慣,時間久了會發現高手的思考習慣背後總有一些共性的東西,不是這次這麼想,是每次每件事都會這樣想。 今天分享一些個人長期受用的思考習慣:公式思維。
Thumbnail
1. 績效面談不是蓋棺論定,而是開啓未來。你要代表組織,盡可能地增強與下屬之間的透明度,擴大對未來發展的共識。 2. 作績效面談,要從時間、空間和談話內容上去營造正式感。在設計談話的時候,實際的績效分數只是個「腳手架」,重要的是,你要給到下屬精確的反饋和要求。 3. 績效面談是帶團隊的關鍵時刻。
Thumbnail
1. 績效面談不是蓋棺論定,而是開啓未來。你要代表組織,盡可能地增強與下屬之間的透明度,擴大對未來發展的共識。 2. 作績效面談,要從時間、空間和談話內容上去營造正式感。在設計談話的時候,實際的績效分數只是個「腳手架」,重要的是,你要給到下屬精確的反饋和要求。 3. 績效面談是帶團隊的關鍵時刻。
Thumbnail
你是知識工作者還是產線工作者?真心建議HR真的要學習運算思維,就算對於數位科技與數據分析沒有興趣,也要掌握運算思維的解構化、抽象化、流程化、模式化核心,這對你的解決員工問題能力以及設計出有用的制度相當有幫助。反覆做是電腦的工作,不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
Thumbnail
你是知識工作者還是產線工作者?真心建議HR真的要學習運算思維,就算對於數位科技與數據分析沒有興趣,也要掌握運算思維的解構化、抽象化、流程化、模式化核心,這對你的解決員工問題能力以及設計出有用的制度相當有幫助。反覆做是電腦的工作,不是知識工作者的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