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找不到自己筆記的經驗嗎?還是覺得某個想法似曾相似,但不確定自己那個靈感是從哪裡得到的嗎?
前陣子,Sunny 發現我在閱讀當下紀錄的筆記,經常找不到,還有在閱讀類似主題的書籍或是文章時,印象中在某本書好像有出現過,我自己有記下類似的筆記和當下想法,但究竟在哪本筆記本、哪篇數位筆記裡,要下什麼關鍵字找尋,卻不是每次都能夠順利找到。
剛好看到薑餅資YouTube影片介紹《How to take smart note》(卡片盒筆記)這本書時,發現好有趣,而且卡片盒筆記法跟一般的筆記法很不同,可以更有脈絡整理筆記,也更可以加強各筆記間的關聯性,甚至有機會把寫文章的基本功留在寫筆記身上。於是,Sunny便找了這本書來閱讀。
《How to take smart note》的中文書名是《卡片盒筆記》,完整書名為《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作者是Sonke Ahrens (申克‧艾倫斯)。
這本書主要介紹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魯曼一生寫過70本專書、400篇論文,遺留的手稿經過整理又出版了好幾本書,他使用的日常方法就是卡片盒筆記法。
在閱讀了這本書後,我發現卡片盒筆記是由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可以把日常抓到的重點整理成筆記,然後應用在日後文章的產出。最終,筆記不再只是筆記、你也不再只是你,而是可以融會貫通輕鬆思考與專注創作。
以下Sunny分享自己從閱讀過程中得到的五個啟發,最後分享自己使用了卡片盒筆記大約2個月,並且完成了研究計畫初版的小小心得。
書中提到,魯曼有兩個筆記盒子,一個收錄書目文獻,另一個收集產生的想法。每當發現一個值得紀錄的資訊時,魯曼會把書目資訊寫在卡片盒小紙的第一面,另一面寫下簡短筆記,這些筆記會放在書目卡片盒中,一段時間後他會回來思考這些想法與自己寫作的關聯性,然後使用小卡片紀錄下自己的論述與看法,並且寫在新卡片上,放入收集想法的卡片盒子中。
卡片盒包含了三種筆記內容,或者說是三種步驟,可以讓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自己,有適合的筆記方法:
隨時紀錄靈感筆記,隨身攜帶書寫工具,例如手機或者紙筆,可以文字、圖畫、音檔的方式紀錄,把腦中突然出現的每個想法都記下來。不需要擔心要怎麼寫,或寫在哪。這些都是暫時的筆記,要提醒自己有過什麼想法或靈感。這些暫時筆記不應該佔用你太多心思。把它們放在一個地方,當作你的存放匣,之後再處理。
每當你讀到什麼,要針對讀到的內容加以筆記。寫下你想要記住的,以及你覺得未來可以用在思考或寫作上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寫得精簡;要引用原文段落的話,則要嚴格篩選,別只是抄下來卻沒真正瞭解你引用這段話在講什麼。把這些筆記和書目資料放在同個地方,這就是你的參考資料系統。
瀏覽你在第一個或第二個步驟做的筆記,最好能每天瀏覽一次,免得忘了自己寫的意思,想想這些筆記可以如何與你的研究、思考或有興趣的主題產生連結。你只要翻閱卡片盒裡的筆記,就可以很快完成這個動作,因為卡片盒裡面只存放你有興趣的東西而已。
「想法」不要只是拿來收集而已,而是要讓想法發展出見解、論證、論述。你發展出的新見解或論證,跟你(在卡片盒或頭腦裡)已經有點訊息是互相矛盾,還是可以修正、支持、或加入這些既有的訊息裡面?你可以把這些想法結合在一起,產生出新的東西嗎?它們會引發出什麼問題嗎?
對於每個想法,都應確實寫下一個筆記,要寫得像是「要給別人看」,也就是使用完整句子來書寫,載明來源、參考資料,內容儘量要求準確、清楚、簡潔。把第一步驟的寫得暫時性筆記扔了,把第二步驟寫得筆記歸納在參考系統裡,然後就可以把它們全部都忘了,因為所有重要東西都已經放進卡片盒裡了。
Sunny 覺得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很幸運有很多筆記軟體可以使用,我們可以不必使用紙筆就能夠更有系統化的整理筆記。像是Sunny最近因為研究了卡片盒筆記,也因此特別想找筆記軟體來試試卡片盒方法,所以經過一番研究後,我決定使用Notion。
我發現使用筆記軟體可以幫助我更隨時的紀錄自己腦中的想法,加上這是個手機筆電都能同步使用的工具,所以可能我在通勤時聽到某個podcast提到的某個概念,覺得很有趣,我就可以馬上取出手機,把當下的想法紀錄在我的notion 裡面,然後下班回到家打開電腦,就可以針對當天白天記下的靈感,在筆電中繼續打出完整的論述,還有引發我自己後續思考觀點。
書中提到,「寫作不是一種線性的過程,我們必須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中切換。」
把工作切割成可以掌控與可以計量的步驟當然很合理,但是你還是必須要閱讀資料、做研究跟思考時,每天寫一點的想法較不可行。學術、非虛構類的寫作比起小說寫作,牽涉到更多不同類型的任務。
卡片盒筆記就如同以複利投資,在卡片盒裡的內容總價值,遠超過單獨筆記相加之後的總價值。 在卡片盒裡擁有愈多的筆記,代表愈多可能的連結、想法、不同專案計劃間的協力合作,因而帶來更多的產量。魯曼的卡片盒裡大約有九萬條筆記,聽起來是難以想像的巨大數目,但他從開始運用卡片盒筆記,直到過世前,每天只寫了六條筆記而已。 如果我們沒那麼大的野心,想要跟魯曼在每年產出的著作數量上較勁,可以一天寫三條筆記,這樣也可以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累積出顯著具有關鍵多數的想法。
Sunny認為,每天寫3條筆記,雖然只是魯曼的二分之一,但其實很足夠我們產出一定量能的文章和著作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善用筆記間的連結,把過去蒐集到資料與現在手邊有的資料找出關聯性,這也是個很好的思考點,比較過去自己的想法在新資料出現後是否有矛盾,還是更清楚說明了某個自己認同的觀點。
書中提到,我們處理自己的文獻跟思維的時候,也要使用統一標準化的原則:文本或想法有各種不同類型,與其使用不同類型的筆記或技巧,不如像卡片盒系統,使用同一種簡單的格式。文獻可以濃縮成一條筆記,像是:「第O頁寫道⋯」,然後跟參考資料存放在同一個地方。想法與見解都是紀錄在卡片盒裡的筆記上,而且也都是在同一處、用同樣的方式加以連接。這些標準化的動作可以讓筆記在技術層面變得具有習慣性,對我們的大腦來說是個好消息,不必去想要怎樣架構組織,因為我們的腦力資源很珍貴,大腦應該去思考真正重要的問題,聚焦在跟實質內容有關的問題。
Sunny覺得很有道理,因為當一條筆記只紀錄一個想法時,其實更有助於未來的自己找尋到這筆筆記,也更容易排列出自己想要的文章。
如同我之前工作上曾經碰過的陳情案,一案一事件,可以讓機關更快解決申請人碰上的麻煩。又如同我最近工作上做的申訴評議案件,當申請人可以用簡短的文字說明他的訴求,並且精準描述他遇到的具體情況,我可以更好處理他問題。
魯曼這種長期、跨領域式的筆記架構,完全是按照個人的理解跟興趣發展,但與學校課程設計的那種制式化、單元式、由上而下的方式大相徑庭。
卡片盒筆記法讓學習者將自己的思考去中心化,分散到以其他想法組成的網絡之中。學習、思考與寫作應該不是為了要累積知識,而是為了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要做到這點,必須憑藉新的經驗和事實,不斷質疑自己的思考習慣。
乍看之下,覺得很模糊,有點霧裡看花,但在Sunny深入研究其他人卡片盒實作經驗後,我發現卡片盒比較像是先有了自己感興趣的文獻和筆記,之後才慢慢發展出自己喜歡的主題,有了喜歡的主題後自己便會更深入研究那些領域,隨著筆記數量越多,自然會出現可以發表的題目。
我發現,原來寫作就在生活中。
之前有聽過「有靈感就要隨時捕捉紀錄下來」的作法,但老實說,Sunny自己嘗試過後,記下來的筆記還是筆記、我還是我,因為不會定時去翻找曾經寫下的靈感,在需要某個靈感時反而有點懊惱,覺得某個想法好熟悉,但自己又得重頭再來思考一次、甚至印象不深,後來其實捨棄了這種隨時紀錄靈感的習慣。
但閱讀完《卡片盒筆記》後,我發現其實靈感捕捉下來後是需要整理、歸納、導入系統的,讓自己下次需要時很快可以取出加工,最後就能輕鬆產出作品。
另外,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也看了瓦基的線上課程,特別喜歡瓦基的比喻,每一條筆記就像是一塊積木,每篇文章就像是一個城堡,收集資料寫筆記就像是找積木、把筆記們放入自己的卡片盒裡(系統裡)就像是把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積木分門別類,當適當的積木數量、顏色、形狀,達到一定的成果時,就是一幢城堡可以建造之時了。
先製造積木,再分類積木,最後排列出城堡。
所以高效創作可能更像有了積木才去蓋城堡,而不是有了城堡藍圖才去找積木,當然兩種都行得通,但是有了積木才去蓋合適的城堡,雖然在剛開始起步時進度比較緩慢,不過積木都是可以重複利用、很容易被你找到的,因為依照形狀大小顏色分類的積木筆記,更可以隨機組合、隨時拼裝成各類型的城堡。
因為近期剛好在準備論文的研究計畫、規劃家庭過年旅行行程,我發現善用這個卡片盒方法,真的讓我很有效率的製造出一塊一塊的積木,然後在整理後就可以生成一篇文獻量足夠的研究計畫,而且更踏實,因為我很快就可以找到我要的文獻。
推薦這本書給想試試新的思考方法、新的寫作方法的人,尤其是需要定期定量創作的人,例如學術工作者。
最後🎉🎉~祝福讀者們,找到自己喜歡的創作或閱讀方式,同時享受當中帶來的平靜與喜悅,格友們新年快樂、一切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