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的故事(179) #培養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從挫敗到成長,每一次備標都是能力養成的舞台


開場故事:經理的一句話

「平常事少,就來練練備標功夫!」


經理笑著對我說。那時我們工程師多,但能寫服務建議書、能做評選簡報的人卻少。於是經理決定,不管有沒有機會得標,都要先練兵。


我們就在政府採購網找了一個陌生的標案來挑戰。這個客戶我們完全不熟悉,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只能硬著頭皮靠猜。

最後結果?很簡單——沒得標。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失敗」很浪費時間,但事後回想,這次經驗卻是工程師們最寶貴的教材。因為那份服務建議書和評選簡報雖然四平八穩,但正因為「沒有好賣點」,我們才看清楚自己的不足,也才真正開始培養能力。


重點觀點一:能力不是寫在履歷上的,而是練出來的

很多人以為能力是課堂教的、學長姐帶的,甚至覺得只要跟著高手就會變高手。但在投標現場,我常看到完全不同的劇本。

工程師如果只是依賴老手、複製過往範本,雖然一時可能得標,卻錯失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真正的能力,往往來自「自己扛過失敗」。


愛迪生說過:「我沒有失敗,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這句話放到投標現場再適合不過。每一次沒中標,就是一次能力養成的契機。


案例分享:沒有輸的投標

我記得有次和一群年輕工程師合作,他們初次挑戰大型標案,結果評分低落、慘敗出局。會後檢討時,他們一臉失落,但我卻跟他們說:

「你們以為這次輸了?其實你們已經贏在起跑點。」

因為他們學到:

  1. 如何快速閱讀招標文件,找出關鍵評選條件。
  2. 如何設計簡報邏輯,讓委員一看就懂。
  3. 如何站上台面對質詢,即便回答不完美,但至少敢講、敢承擔。

這三個能力,沒有一次實戰,根本練不出來。


重點觀點二:挫敗比勝利更能磨練人

成功時,我們很少檢討;失敗時,卻會反覆思索:「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我自己在投標路上,最有印象的往往不是中標的喜悅,而是落標的痛。那種痛逼著我反省、檢討、修正,最後轉化成能力。

更重要的是,這過程讓我養成一種「敬畏感」。因為我知道,每一次新標案都是全新的挑戰,不能拿過去的成功套進來。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在投標現場,「三次落標,必有能力養成」。



案例分享:勝利假象的危險

有些人中年後成就斐然,幫助團隊拿下許多標案,漸漸地,他們產生一種「無敵錯覺」:

  • 「事情沒什麼困難。」
  • 「只要這招,萬事 OK。」
  • 「我就是比別人厲害。」

但這其實是一種「勝利假象」。順風順水久了,人反而失去了進化的動力。當環境改變、規則翻新,這種過度自信會瞬間崩塌。

我曾遇過一位資深同業,他過去十年幾乎標標皆得,直到某次政府換了評選規則,他還是用老一套方式寫提案,結果第一次被刷掉,整個團隊士氣大跌。

他事後感嘆:「如果我早點提醒自己不要迷信過去,就不會摔得這麼重。」

這個案例,正好點出一個重點:能力的培養,必須來自不斷對抗未知。


重點觀點三:主管的責任,不是幫部屬得標,而是幫他們養能力

身為主管,我常提醒自己:


「不要只追求短期的勝利,而是要幫工程師練出實力。」


因為公司能長期競爭,靠的不是幾個高手,而是整體團隊的能力。

如果主管只是親自下場、幫忙寫提案,或每次都套用過去的成功範本,團隊短期內可能會贏,但工程師卻沒有成長。

久而久之,這些年輕人遇到獨立作戰的時候,往往就會手足無措。

所以我給工程師的訓練是:

  • 讓他們自己上台簡報,即使講得結結巴巴。
  • 讓他們自己寫建議書,即使內容生澀笨拙。
  • 讓他們自己面對失敗,即使情緒一時低落。

這些過程,才是真正的「培養能力」。


延伸案例:陌生客戶的挑戰

還記得一個案子,我們第一次面對從未合作過的外國統包商。他們對台灣投標文化完全陌生:

  • 聽不懂政府機關的「潛規則」。
  • 不知道什麼是「在地經驗」。
  • 更不了解評審在意的細節。

結果前期的簡報內容,完全沒有打到重點,差點全軍覆沒。

但就在一次次討論與修正中,我們的年輕工程師學到:

  • 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評審角度重新設計簡報。
  • 要有跨文化的翻譯力,把外國客戶的專業語言轉換成在地能理解的語言。
  • 要有持續修正的韌性,不怕被打槍,一次一次把內容調到位。

最後雖然沒有拿下這案子,但這群工程師卻累積了「打國際盃」的初體驗。這種能力,沒有一次陌生挑戰,是練不出來的。


重點觀點四:能力養成的三步驟

那麼,能力要怎麼養?我歸納出三個步驟:

  1. 主動迎戰
    不要怕挑戰陌生標案,哪怕機率小,也要嘗試。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一次的挑戰,會成為能力養成的轉折點。
  2. 深度反省
    得標時也要檢討,落標時更要徹底剖析。反省的過程,不只是找錯誤,而是找到「能力缺口」。
  3. 迭代修正
    能力不是一次到位,而是透過一次次的修正逐漸成形。就像寫程式 Debug,一次修一點,最後才能跑得更順。




如英國知名首相丘吉爾所說「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致命的,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投標的世界,從來不是場場必勝,而是次次養成。


給大家一句話帶走

各位主管、顧問、工程師朋友們,記住一句話:

「得標是結果,能力才是資本。」

我們不能只靠一次勝利撐起未來,而要在一次次挑戰中,把真正的能力練到骨子裡。

說白了,備標就像打籃球,輸一場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再上場。只要敢上場,每一次都是培養能力的機會。


下次有案子,不妨換個心態:「這不是考試,而是訓練。」


因為最強的團隊,不是標標必勝的團隊,而是隨時都在培養能力的團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歐文松|投標經驗專欄與實戰故事總整理
18會員
292內容數
歐文松,工程顧問高階主管,專注於投標撰寫與標案實戰故事分享。 本系列文章記錄超過 20 年工程顧問標案撰寫經驗,從提案策略到實戰故事。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2025/08/10
 提案不是讓人猜,是讓人秒懂。  讓人看了就懂、聽了就信、說了就得標  在備標現場,我們常常以為提案要面面俱到、專業到位,才能打動人。  但真相是我們的大腦很懶,只愛簡單、熟悉、順口又有畫面的東西。  只要人們需要重讀、猜意思,或花時間「搞懂」,這提案就已經失敗了。   這篇文章,我想和
Thumbnail
2025/08/10
 提案不是讓人猜,是讓人秒懂。  讓人看了就懂、聽了就信、說了就得標  在備標現場,我們常常以為提案要面面俱到、專業到位,才能打動人。  但真相是我們的大腦很懶,只愛簡單、熟悉、順口又有畫面的東西。  只要人們需要重讀、猜意思,或花時間「搞懂」,這提案就已經失敗了。   這篇文章,我想和
Thumbnail
2025/08/07
顧問協助客戶提案卻卡關?問題可能出在客戶準備不足,而非顧問能力不足。本文以實際案例分析,探討顧問如何協助客戶釐清目標、建構在地化提案,並重新定義顧問的價值,避免淪為代工。
Thumbnail
2025/08/07
顧問協助客戶提案卻卡關?問題可能出在客戶準備不足,而非顧問能力不足。本文以實際案例分析,探討顧問如何協助客戶釐清目標、建構在地化提案,並重新定義顧問的價值,避免淪為代工。
Thumbnail
2025/08/03
臺灣中南部極端降雨頻率與強度升高,造成嚴重積淹水災情。本文回顧 2025 年丹娜絲颱風災情,分析政府治水政策、預算投入,並結合 ESG 思維,提出居住安全共治框架,包含 72 小時自助檢核表、社區共治實踐案例,以及民眾焦慮與安全思維等面向,期盼建立韌性臺灣,提升全民防災意識。
Thumbnail
2025/08/03
臺灣中南部極端降雨頻率與強度升高,造成嚴重積淹水災情。本文回顧 2025 年丹娜絲颱風災情,分析政府治水政策、預算投入,並結合 ESG 思維,提出居住安全共治框架,包含 72 小時自助檢核表、社區共治實踐案例,以及民眾焦慮與安全思維等面向,期盼建立韌性臺灣,提升全民防災意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系列投標故事帶來的省思,講述了一個企業競標的故事,並探討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如何取得優勢。文章深入探討了團隊合作、挑戰、以及奮鬥的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系列投標故事帶來的省思,講述了一個企業競標的故事,並探討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如何取得優勢。文章深入探討了團隊合作、挑戰、以及奮鬥的精神。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求職一定會遇到的一個關卡,就是「面試」。對於新鮮人或很長時間沒有經歷面試的求職者來說,常常聽到「面試」就覺得皮皮挫!但其實只要做好充足準備,事先掌握面試的流程和內容,就像是考試前就得到了考題一樣,只要好好準備,一定就能獲得期望的成果!
Thumbnail
求職一定會遇到的一個關卡,就是「面試」。對於新鮮人或很長時間沒有經歷面試的求職者來說,常常聽到「面試」就覺得皮皮挫!但其實只要做好充足準備,事先掌握面試的流程和內容,就像是考試前就得到了考題一樣,只要好好準備,一定就能獲得期望的成果!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