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注變得困難——認識注意力不足與因應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傑坐在書桌前,鉛筆轉了又轉,作業本上卻依然空白。他的眼神在房間裡四處飄移,外頭的鳥鳴、牆上的掛鐘聲,甚至桌上橡皮擦的形狀,都比數學題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媽媽輕聲提醒:「小傑,快專心寫作業。」他猛然回神,卻又在幾分鐘後陷入恍神狀態。

這樣的場景,是否也在你家發生過?注意力不足(Attention Deficit)並不罕見,它可能影響學習、社交和日常生活,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

注意力不足的表現與影響

注意力不足並非單純的「不專心」,它可能表現在不同層面:

  • 學業表現受影響:作業常常寫不完、粗心錯誤多,甚至對學習產生抗拒。
  • 生活細節疏忽:忘記帶文具、經常遺失物品,時間管理困難。
  • 社交互動挑戰:對話時無法持續專注,經常打斷別人,難以掌握社交線索。

這些問題若未及時介入,可能導致孩子自信心下降,甚至出現挫折感與焦慮。

raw-image

影響注意力的常見因素

專注力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 大腦發展與神經調節:大腦前額葉負責專注與自我調控,若發展較慢或神經傳遞物質失衡,可能影響專注力。
  • 感覺統合問題:部分孩子對環境刺激(如聲音、光線)過度敏感,導致難以專心。
  • 睡眠與營養:睡眠不足、缺乏Omega-3脂肪酸或鐵質,可能影響大腦功能。
  • 環境與教養方式:過多干擾(如電子產品)、缺乏結構化的學習環境,可能讓孩子更難專心。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1. 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

  • 減少干擾:避免在吵雜或有過多視覺刺激的地方學習。
  • 使用時間管理技巧:例如「番茄鐘法」,設定短時間專注學習(如25分鐘),再休息5分鐘。

2. 增強感覺統合與動作調控

  • 進行大肌肉活動,如跳躍、搖擺運動,有助於調節前庭系統,提升專注力。
  • 提供觸覺刺激,如握壓力球、使用不同質感的物品,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3. 建立結構化的日常作息

  • 規律睡眠:固定就寢時間,確保大腦獲得足夠的休息。
  • 明確的日程安排:透過視覺提示(如時間表、待辦清單),幫助孩子掌握時間管理。

4. 採用多感官學習法

  • 透過圖像、肢體動作或實作活動學習,而不僅僅是閱讀與聽講。
  • 例如,學數學時可使用積木輔助,讓學習更具體。

5. 培養專注習慣與耐心

  • 逐步延長專注時間:從短時間開始(如5分鐘),逐漸增加專注時長。
  • 適當的挑戰與成就感:設立小目標,完成後給予適當獎勵,讓孩子建立自信。
  • 練習靜態活動:如拼圖、塗色、樂高等,這些活動有助於提升耐心與持續專注的能力。

6. 鼓勵正向回饋與情緒調節

  • 讚美孩子的努力,而非僅關注結果
  • 教導簡單的呼吸放鬆技巧,幫助孩子在焦躁時重新集中注意力。
raw-image

何時需要專業協助?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學業、人際關係或生活適應,建議尋求專業評估,例如:

  • 職能治療師:透過感覺統合與專注力訓練,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 心理師:協助評估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或其他心理因素影響。
  • 兒童精神科醫師: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或其他治療介入。

給家長的一句話

孩子的專注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可以透過環境調整與適當訓練來改善的。理解孩子的困難,並提供適當的策略與支持,才能幫助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發揮最大潛能。當專注變得困難時,請記住,耐心與陪伴才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你也有相關的經驗或疑問,歡迎與我們分享,一起尋找適合孩子的支持方式!


avatar-img
2會員
6內容數
康福治療所專注於感覺統合與發展遲緩兒童的治療,提升孩子的動作協調、專注力與生活自理能力。我們的專業團隊根據每個孩子的需求,設計個別化治療計劃,並運用遊戲及感統器材等方式,讓孩子在輕鬆環境中學習。我們重視家長參與,提供教育與諮詢,與家長共同支持孩子的成長。 線上諮詢 ─ LineID:@233incvl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康福職能治療所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隨著多元文化的交融,新住民家庭已成為社會重要的一部分。新住民家庭面對照顧發展遲緩兒童的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她們必須孤軍奮戰。面對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和經濟壓力等種種困難,勇於尋求協助並理解自身處境,能有效減輕不必要的自責感。
春節對於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而言,充滿挑戰與壓力。親戚的關心、環境的變化、飲食作息的調整及社交互動等,都可能讓孩子及家長感到焦慮不安。本文提供五大面向的建議,包含應對親戚提問、處理環境變化、維持健康飲食作息、促進社交互動及家長自我調適,並搭配實例說明,幫助家長們創造輕鬆愉快的春節假期。
年終大掃除不僅是清理家園的機會,也是訓練孩子感覺統合的時機。簡老師建議家長利用家務活動促進孩子感覺統合發展,如擦拭家具、整理衣物等,加強觸覺、本體覺和前庭統合。家長可設計遊戲,讓孩子分類物品、搬運工具,提升視覺、平衡感和協調能力。這些活動不僅有助於孩子發展,還能促進親子互動,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
現代兒童沉迷3C產品已成為普遍現象,本文探討其對兒童情緒及社交發展的負面影響,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應對策略,包含建立規範、親子互動及重視孩子的情緒智商等面向,旨在幫助家長在數位時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在台灣,隨著多元文化的交融,新住民家庭已成為社會重要的一部分。新住民家庭面對照顧發展遲緩兒童的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她們必須孤軍奮戰。面對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和經濟壓力等種種困難,勇於尋求協助並理解自身處境,能有效減輕不必要的自責感。
春節對於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而言,充滿挑戰與壓力。親戚的關心、環境的變化、飲食作息的調整及社交互動等,都可能讓孩子及家長感到焦慮不安。本文提供五大面向的建議,包含應對親戚提問、處理環境變化、維持健康飲食作息、促進社交互動及家長自我調適,並搭配實例說明,幫助家長們創造輕鬆愉快的春節假期。
年終大掃除不僅是清理家園的機會,也是訓練孩子感覺統合的時機。簡老師建議家長利用家務活動促進孩子感覺統合發展,如擦拭家具、整理衣物等,加強觸覺、本體覺和前庭統合。家長可設計遊戲,讓孩子分類物品、搬運工具,提升視覺、平衡感和協調能力。這些活動不僅有助於孩子發展,還能促進親子互動,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
現代兒童沉迷3C產品已成為普遍現象,本文探討其對兒童情緒及社交發展的負面影響,並提供家長實用的應對策略,包含建立規範、親子互動及重視孩子的情緒智商等面向,旨在幫助家長在數位時代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放完年假,不少孩子在此時罹患開學倦怠感,寫起作業拖拖拉拉,看得爸媽火氣都來了!今年的冬令營課程,我帶高年級學生閱讀《國語日報》刊登的〈作業好多怎麼辦?〉 和《最高學以致用法》中的〈開始行動〉兩篇文章,恰巧可以用來治療開學症候群。本文歸納出兩篇文章所提供的治療方法,加上我個人的經驗和建議,跟爸媽分享。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放完年假,不少孩子在此時罹患開學倦怠感,寫起作業拖拖拉拉,看得爸媽火氣都來了!今年的冬令營課程,我帶高年級學生閱讀《國語日報》刊登的〈作業好多怎麼辦?〉 和《最高學以致用法》中的〈開始行動〉兩篇文章,恰巧可以用來治療開學症候群。本文歸納出兩篇文章所提供的治療方法,加上我個人的經驗和建議,跟爸媽分享。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