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癒筆記6-啟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靈魂暗夜讓我們置身於痛苦的幻境,那不舒服的感受,造就的是看破幻境的成長。」By曼豬

曼豬剛回到家裡小店工作時是2018年左右,那時候很多事是被不理解的,包括著小店裡請了一個父母朋友的太太,父母請那位朋友教導曼豬店裡的事務,主要是接手那位朋友的工作內容,曼豬依照她教的方式做事,卻總是被罵呀、被唸呀,曼豬開始覺得煩燥,就是依照前人說的去做,怎麼就這錯那錯了?沒有人去想剛到職的新人是需要時間去了解和適應工作內容的。

再加上因為之前車禍的事腰那部份的脊椎其實是受傷的,但當時並不知道車禍也傷到了腰,只是久站後總是痛得無法忍受,曼豬的脾氣也因為疼痛而變得更加暴燥。

在那段時間裡,父親總是會給予曼豬冷嘲熱諷,比如:

「妳是畜牲嗎,這都記不住。」又或者是「妳能有什麼用?連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

在那段時間裡,母親總是會給予曼豬滿滿的質疑,比如:

「妳能不能用心一點工作?」又或者是「妳可以不要一直讓妳爸情緒不好嗎?」、「妳真的要改一下妳的脾氣!」

在腰真的痛到沒辦法站,甚至痛到乾吐的時候

妹妹總會說:「妳也太脆弱了吧,一點痛都受不了喔。」

父母總是說:「妳是又怎麼了?有問題就去看醫生啊!」

面對這些,還未自我療癒的曼豬,痛苦到每天都如臨深淵,怎麼做都不對的情況,聽誰的都不對的工作環境,加上回到家母親也會到房間說上一通,這樣的相處模式,連帶著父母的朋友在工作上對待曼豬也相當的不尊重,甚至會將許多積任推到曼豬身上,所以雪上加霜到來了,也許是在這樣過於不舒服的環境下生活了半年太過壓抑,於是曼豬爆發了,對於父親還是懼怕的,畢竟童年的陰影太深了,所以將情緒導向了母親身上,一直以來母親總是讓曼豬要改一改自己的很多地方,卻又總說不出個具體,聽見他人說曼豬如何如何就要曼豬改,這是第一個衝突爆發的點。

真心希望對方往好的方向成長,那麼便應該給予具體的方向及建議。

曼豬其實詢問過需要改變的地方有哪些,但母親總是說:

「妳不要做讓妳爸爸心情不好的事就好了。」「妳就用心一點在工作上就好了。」好嘞~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在剛回到家時,曼豬一直覺得融入不了這個家,不論做啥都會被批判或不認同,尤其看見妹妹和父母的朋友做同樣的事,而只有曼豬是被否定的情況發生得多了,心裡的創傷更重了。

2018年7月,曼豬鑑於以往口頭溝通母親過後皆會裝傻裝沒說過的經驗,開始透過通訊軟體與母親對話,那應該是曼豬自我療癒旅程的起點,然後發現,母親減少了一些有的沒的批判,而通訊軟體的對話中,多了很多母親喊我做這做那的記錄,當然還是存在著「妳要認真工作早點睡」之類的,但好像,母親因為對話記錄,說話也變得不再那麼苛刻,畢竟有記錄了嘛~不能否認裝傻了喲🤣🤣🤣

2019年,還是吵吵的一年,還是被認為工作不專心、不認真的一年,那一年應該是靈魂暗夜真正降臨的時刻,曼豬想2017-2018這兩年是個開端,但沒得到曼豬的認真對待的關係吧,這一年吵的更多更兇了,父親的一句話,讓曼豬開始將這份工作僅僅當作一份工作,而不再是家裡的小店。

「妳只是這裡的一個員工,不要想著自己有什麼時權。」其實也沒想要有什麼特權的曼豬🙄🙄🙄

也在這一年,某一天,曼豬的腰痛到完全沒辦法站,一直哭一直哭,當天母親帶著曼豬到馬偕檢查,才發現了,原來當初車禍造成的傷不僅是腳,腰部份的脊椎也裂開了一個口子,檢查結果出來的當下,曼豬差點哭了,真不是裝啊!真的是很痛啊!

2020年是相對較緩和的一年,雖然還是吵吵,但減少了一咪咪,應該跟曼豬能超快(一天內)找到工作有關吧🤣一直到2021年,父母的朋友離職了,情況又變得兇險了起來,母親經常隔沒幾天就說:

「妳又讓妳爸心情不好了!能不能認真一點工作!」「能不能專心一點工作」「妳要專心認真一點在工作上」

也在這一年,曼豬找到了很關鍵的因素,其實老輕在交接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衝突,比如妹妹想這樣做,於是讓曼豬做A方案,可父母看見了,覺得搞什麼?明明應該做B方案,於是衝突產生了,而曼豬也成功的在這一年成為了「鍋王」!一直背一直爽的的劇情木有😒,但一直背一直哭的劇情總是在2021-2022年間發生。

吵吵的這些年曼豬沉迷於遊戲,花了好多錢在遊戲上,月月光真的不是說笑的,生活在除了批判和不認同的環境,遊戲是最能夠做自己的地方,即便沒有人能理解玩遊戲到底有什麼好,還是找了這麼一個充滿陌生人的環境做自己,在遊戲中,傻一點也沒事,中二一點也有人覺得有趣,給予溫暖不會有人覺得裝,在遊戲中做自己,這或許是曼豬最後的倔強。

母親是這樣的一個人,當她認為做這件事才是對對方好時,會用盡一切力氣去說服、洗腦對方,也會告訴對方自己為對方付出了什麼,為什麼對方無法感受、沒有感謝,卻忘了先了解對方的需求和想法,她的出點是為對方好,卻總是使用綁架和強迫手段讓對方接受。



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的降生在溫暖有愛的家庭,也並非每個人都能一生順遂有貴人相助,或許曼豬不是一位大師或者聖人,但如果妳/你需要找個人聊聊可以留言給曼豬,這裡沒有二元對立,只要妳/你有故事,曼豬便溫一杯溫暖傾聽。

如果妳/你需要聽聽音樂舒解壓力或需要心咒經文補貨請到這裡逛逛:https://www.youtube.com/@freestyle2687/playlists

avatar-img
8會員
42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的確有許多不如意,但換個角度思考,每一個人事物其實都蘊藏著不同的美好與意義。當我們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生活,會發現困難只是成長的養分。不如意的事或許是提醒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方向。人生沒有完美,但每一步都值得珍惜與體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online的玩家 的其他內容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會經歷靈魂暗夜,這段時期可能充滿挑戰與迷惘。本文作者曼豬分享了她與靈魂暗夜抗爭的故事,從討好型人格到自我療癒,透過冥想、持咒等方式,一步步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篇文章不僅提供自身經驗,也鼓勵讀者探索自我療癒的可能性,並強調接納不完美的重要性。
從小在父母爭吵和暴力環境下長大,作者曼豬分享其成長過程中如何透過「討好」和「看眼色」生存,以及在叛逆期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控制,最終找到自我和療癒的過程。文章也提及作者提供傾聽和舒壓資源。
曼豬分享自身經歷,從小學田徑隊員到客服主管,歷經服務業的洗禮與職場的起伏,最終體悟療癒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接納不同面向的自己。
在現今身心靈療癒的潮流中,曼豬分享了她的自我療癒過程,從練習瑜伽、冥想到接觸水晶和心咒,探索自我寬恕與接納的重要性。透過這段旅程,她學會如何重新認識自己,放下過去的包袱,並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篇文章不僅記錄了她的成長,也希望能啟發讀者思考自己的療癒之道。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療癒的重要性,並分享了曼豬的個人經歷與反思。她提醒讀者,不要僅僅依賴外界的力量來實現願望,而應該向內尋求答案和支持。透過持咒、冥想及其他靈性實踐,曼豬體會到自我探索的價值,尤其是對家庭關係的理解和斷捨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啟發正在尋求內心平靜的你,找到自我愛與幸福的途徑。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提起過,曼豬的原生家庭並不美好,也讓曼豬帶著原生家庭創傷長大成人,這是很多孩子、父母、甚至家族都會發生的狀態,不論大小,原生家庭創傷多少皆有,我們不能假裝沒有發生過那些造成創傷的過去,那麼,面對吧,療癒自我吧! 今天早上出了房門,就聽見爸爸嘮叨著媽媽,說這個該怎麼做、那個該怎麼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會經歷靈魂暗夜,這段時期可能充滿挑戰與迷惘。本文作者曼豬分享了她與靈魂暗夜抗爭的故事,從討好型人格到自我療癒,透過冥想、持咒等方式,一步步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篇文章不僅提供自身經驗,也鼓勵讀者探索自我療癒的可能性,並強調接納不完美的重要性。
從小在父母爭吵和暴力環境下長大,作者曼豬分享其成長過程中如何透過「討好」和「看眼色」生存,以及在叛逆期如何逃離原生家庭的控制,最終找到自我和療癒的過程。文章也提及作者提供傾聽和舒壓資源。
曼豬分享自身經歷,從小學田徑隊員到客服主管,歷經服務業的洗禮與職場的起伏,最終體悟療癒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接納不同面向的自己。
在現今身心靈療癒的潮流中,曼豬分享了她的自我療癒過程,從練習瑜伽、冥想到接觸水晶和心咒,探索自我寬恕與接納的重要性。透過這段旅程,她學會如何重新認識自己,放下過去的包袱,並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這篇文章不僅記錄了她的成長,也希望能啟發讀者思考自己的療癒之道。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療癒的重要性,並分享了曼豬的個人經歷與反思。她提醒讀者,不要僅僅依賴外界的力量來實現願望,而應該向內尋求答案和支持。透過持咒、冥想及其他靈性實踐,曼豬體會到自我探索的價值,尤其是對家庭關係的理解和斷捨離。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啟發正在尋求內心平靜的你,找到自我愛與幸福的途徑。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提起過,曼豬的原生家庭並不美好,也讓曼豬帶著原生家庭創傷長大成人,這是很多孩子、父母、甚至家族都會發生的狀態,不論大小,原生家庭創傷多少皆有,我們不能假裝沒有發生過那些造成創傷的過去,那麼,面對吧,療癒自我吧! 今天早上出了房門,就聽見爸爸嘮叨著媽媽,說這個該怎麼做、那個該怎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中國式父母神奇之處: 你跟他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你跟她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Mika告訴媽媽,調整是為了進步,但她也希望媽媽可以放下對自己的壓力,好好照顧自己。現代人需多關注自身,不要忽略對內心的關照。此外,文章中提到了動物溝通師Zakiya,如果你有需求,可以預約跨族群交流服務。
Thumbnail
這兩天鋪天蓋地的看到以馬內利兄妹的新聞,作為一個在矽谷執業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我心有所感,希望分享我這十多年來在諮商現場上觀察到的親子問題與心得,能夠藉此拋磚引玉。首先,先簡述一下事件概況:以馬內利英文分享了兄妹兩人的每日作息,其中可看到他們每日行程滿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Thumbnail
中國式父母神奇之處: 你跟他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你跟她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Mika告訴媽媽,調整是為了進步,但她也希望媽媽可以放下對自己的壓力,好好照顧自己。現代人需多關注自身,不要忽略對內心的關照。此外,文章中提到了動物溝通師Zakiya,如果你有需求,可以預約跨族群交流服務。
Thumbnail
這兩天鋪天蓋地的看到以馬內利兄妹的新聞,作為一個在矽谷執業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我心有所感,希望分享我這十多年來在諮商現場上觀察到的親子問題與心得,能夠藉此拋磚引玉。首先,先簡述一下事件概況:以馬內利英文分享了兄妹兩人的每日作息,其中可看到他們每日行程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