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印尼的人資管理初體驗:從文化衝擊到團隊建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過年的印尼,冷清的農曆新年

在印尼,農曆新年被歸類為「儒教新年」,與印度教新年、伊斯蘭教新年同樣被視為一個宗教節日。因此,過年氣氛並不濃厚。除了雅加達的購物商場與華人居住區外,印尼的農曆新年顯得格外冷清,與台灣家家戶戶放鞭炮、貼春聯的盛況相比,形成強烈對比。而這種淡化的年味,也與印尼過去的排華歷史有一定的關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6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赤道以下的日子:跨國人資的印尼實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29會員
134內容數
HR Lab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是一個內向的人。雖然來公司兩年多了,但剛開始很難注意到他。在工作上總是沈默寡言,開會時不常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交辦什麼事項,也是儘快的完成,工作表現沒有特別突出,只不過在公司的年資算是第二久.....
有時候你交辦的工作員工他要不要去做,其實不在於他個人的內外在動機,就只在於他相不相信你而已。
多數的外派人員,在導入制度、技術後,主要的工作是在彌平預期想像的差異。直白的說,就是在做「滅火隊」的工作。滅什麼火?滅台籍與印籍溝通落差的火、滅印籍做不完的火、滅印籍做不好的火、滅最高主管的歸懶趴火。讓整體運營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寫下結束長駐報告後,我放不下心的是我的團隊。畢竟經過兩年多來的團隊建立,已經是具有團體動力能量的團隊,業務績效獲得主管的肯定,成員也穩定的成長。他們如何在我離開之後,還能把股能量與團隊凝聚持續下去呢?
《聽讀商業書選》中談到了《這是你的船》及《這是我們的船》的作者,美國海軍艦長麥克領導艦隊的經驗。麥克是美國海軍的傳奇艦長,曾在兩年之內把混亂不堪、績效奇差的軍艦「班福特號」,打造成第一名的軍艦。離開海軍後,他成立了顧問公司,把領導經驗傳授給組織的管理者。
疫情來的又快又急,而公司要如何回應疫情進展以及政府規定,訂定整體的防疫策略及政策?即便疫情在印尼已經蔓延了一年多,尚未有一個特別組織負責整合,所以產生人資不清楚總務採購及庫存防疫物資的狀況、總務不曉得人資的政策、現場不了解接下來公司的防疫部屬、一線主管無法回應員工的疑問,導致人心惶惶。
A是一個內向的人。雖然來公司兩年多了,但剛開始很難注意到他。在工作上總是沈默寡言,開會時不常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交辦什麼事項,也是儘快的完成,工作表現沒有特別突出,只不過在公司的年資算是第二久.....
有時候你交辦的工作員工他要不要去做,其實不在於他個人的內外在動機,就只在於他相不相信你而已。
多數的外派人員,在導入制度、技術後,主要的工作是在彌平預期想像的差異。直白的說,就是在做「滅火隊」的工作。滅什麼火?滅台籍與印籍溝通落差的火、滅印籍做不完的火、滅印籍做不好的火、滅最高主管的歸懶趴火。讓整體運營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寫下結束長駐報告後,我放不下心的是我的團隊。畢竟經過兩年多來的團隊建立,已經是具有團體動力能量的團隊,業務績效獲得主管的肯定,成員也穩定的成長。他們如何在我離開之後,還能把股能量與團隊凝聚持續下去呢?
《聽讀商業書選》中談到了《這是你的船》及《這是我們的船》的作者,美國海軍艦長麥克領導艦隊的經驗。麥克是美國海軍的傳奇艦長,曾在兩年之內把混亂不堪、績效奇差的軍艦「班福特號」,打造成第一名的軍艦。離開海軍後,他成立了顧問公司,把領導經驗傳授給組織的管理者。
疫情來的又快又急,而公司要如何回應疫情進展以及政府規定,訂定整體的防疫策略及政策?即便疫情在印尼已經蔓延了一年多,尚未有一個特別組織負責整合,所以產生人資不清楚總務採購及庫存防疫物資的狀況、總務不曉得人資的政策、現場不了解接下來公司的防疫部屬、一線主管無法回應員工的疑問,導致人心惶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管理之術不等於運用勞動法令! 新進員工約定報到當日,因家屬當日凌晨往生要不要給喪假呢? 這是很單純的在論述勞動法令啦;對公司領導與管理而言,並無法有效激勵團隊成員與解決問題。 從以終為始的邏輯而言 如果公司不給假,員工入職後申請喪葬津貼,勞保局也核發了,公司怎麼去跟員工說明呢? 因為
Thumbnail
營造比對手更好的工作氛圍,企業競爭力跟對手相比,相對也會比較強。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建置戰鬥力更強的團隊,擺脫缺人之苦。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一直喜歡多元文化的工作環境,可以打開視野和學習他人好的部分。 在我的職場哩,這本來是很平常的多元,舊同事來自各國,一般相處還算平和。但是現今隨著國際政經的變化,如今我的同事幾乎都是印度人和菲律賓人,我常有身處印度村或菲律賓村的錯覺,因為他們在一起就說著家鄉話,把剩下非同種的同事隔離在外,這其實已經
今日舉辦企業內訓,廠商的人資主管今日來跟課,他一來就很熱忱的與我打招呼及上課的學員話加長,真的是很合適當人資的特質。 課程中也課拍照和錄影學員演練,一點也沒有主管的架子,課程後去高鐵途中一起搭程,聊到他目前工作已兩年,剛來時這人資的工作,荒廢已久,空有制度沒有執行,稽核主管跟他說,去年的稽
空降的資訊主管,最擔心的是已在職的資訊人員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給你搞點小飛機,然後讓你背黑鍋,但基本上,一開始不會明目張膽,畢竟人與人開始相處多半會有所謂蜜月期,因為不瞭解底細。 可是,等蜜月期一過,摸清楚底細如何時,如果關係沒搞好,就是災難的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Thumbnail
清晨,電話向主管回報家中情況須繼續告假。電話那端回饋了解;提醒春節奬勵方案活動的但書,若未全程出席,團隊達成團體目標的獎金,你是無法拿到獎金的⋯⋯ 幾年後,單位同仁家人在農曆春節前遭逢不幸,主管同樣在聽聞訊息後,同樣跟他說⋯⋯⋯ 你是無法拿到獎金的⋯⋯
Thumbnail
新年快樂,大家。  開工已經幾天了,但我依然選擇放特休,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  把時間拉回到最後一天上班日,那天的心情有些許起伏。 我們公司和其他公司有所不同,年終獎金都在最後一天才發,再加上那天我們只要打掃完後就可以下班回家,對於我們而言也算是一種福利。   今年公司並沒有辦尾牙,大家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管理之術不等於運用勞動法令! 新進員工約定報到當日,因家屬當日凌晨往生要不要給喪假呢? 這是很單純的在論述勞動法令啦;對公司領導與管理而言,並無法有效激勵團隊成員與解決問題。 從以終為始的邏輯而言 如果公司不給假,員工入職後申請喪葬津貼,勞保局也核發了,公司怎麼去跟員工說明呢? 因為
Thumbnail
營造比對手更好的工作氛圍,企業競爭力跟對手相比,相對也會比較強。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建置戰鬥力更強的團隊,擺脫缺人之苦。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一直喜歡多元文化的工作環境,可以打開視野和學習他人好的部分。 在我的職場哩,這本來是很平常的多元,舊同事來自各國,一般相處還算平和。但是現今隨著國際政經的變化,如今我的同事幾乎都是印度人和菲律賓人,我常有身處印度村或菲律賓村的錯覺,因為他們在一起就說著家鄉話,把剩下非同種的同事隔離在外,這其實已經
今日舉辦企業內訓,廠商的人資主管今日來跟課,他一來就很熱忱的與我打招呼及上課的學員話加長,真的是很合適當人資的特質。 課程中也課拍照和錄影學員演練,一點也沒有主管的架子,課程後去高鐵途中一起搭程,聊到他目前工作已兩年,剛來時這人資的工作,荒廢已久,空有制度沒有執行,稽核主管跟他說,去年的稽
空降的資訊主管,最擔心的是已在職的資訊人員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給你搞點小飛機,然後讓你背黑鍋,但基本上,一開始不會明目張膽,畢竟人與人開始相處多半會有所謂蜜月期,因為不瞭解底細。 可是,等蜜月期一過,摸清楚底細如何時,如果關係沒搞好,就是災難的開始。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
Thumbnail
清晨,電話向主管回報家中情況須繼續告假。電話那端回饋了解;提醒春節奬勵方案活動的但書,若未全程出席,團隊達成團體目標的獎金,你是無法拿到獎金的⋯⋯ 幾年後,單位同仁家人在農曆春節前遭逢不幸,主管同樣在聽聞訊息後,同樣跟他說⋯⋯⋯ 你是無法拿到獎金的⋯⋯
Thumbnail
新年快樂,大家。  開工已經幾天了,但我依然選擇放特休,讓自己好好放鬆一下。  把時間拉回到最後一天上班日,那天的心情有些許起伏。 我們公司和其他公司有所不同,年終獎金都在最後一天才發,再加上那天我們只要打掃完後就可以下班回家,對於我們而言也算是一種福利。   今年公司並沒有辦尾牙,大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