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走得更輕盈,就靠這「三個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何有些人愈強大,人生愈輕盈、有些人愈懦弱,人生愈沉重?

我們都可能遇到這樣的時刻,內心強大的人都有以下幾個想法:

✔你的選擇被誤解,卻無法解釋清楚

其實,這只是因為彼此立場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與經歷,無需執著於別人一定要理解你。

✔你努力付出,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

但努力本身就是最大的收穫,結果如何,順其自然,每個人的因緣與機遇不同,該來的終究會來。

✔你對朋友真心相待,卻不小心被忽略了

真正的善意,不該帶有交換條件,若能無所求地付出,就不會因得失而影響自己的心境。

凡事努力,對結果順其因緣
raw-image

每個人有不同的因果與軌跡,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馬上開花結果,也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被即時看見。但當你願意放下期待,專注在自己該做的事,內心就會變得更自在,生命也會流轉得更加順暢。

我們無法掌控世界對待我們的方式,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心境。真正讓人生變輕盈的,不是去改變外界,而是學會放下後的三個字「不抱怨」,實踐「面對」的智慧, 不抱怨有著神奇的魔力,可以讓你消罪了業。


「為什麼又是我?」這是當時的我,內心最真實的吶喊。

那天,上級主管突然交代了一些額外的事項,剛聽到的瞬間,我內心瞬間抗拒:

「這開始時沒說清楚啊!」

「這根本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吧?」

「現在都下班了,這應該不算我的事了吧?」

雖然我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早就翻騰不已。回到家後,我忍不住開始對家人吐槽,把內心的不滿全部倒出來,試圖尋求一個「這不合理吧?」的認同。當時的我,覺得這麼做是在「釋放情緒」,但沒想到,這其實是在「加深執念」。


直到某天,我無意間看到一句話:「不抱怨,就是在了結因果。」

這句話狠狠敲醒了我。我開始想:

【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到底想教會我什麼?】

不抱怨,就是在了結因果

然後我發現,抱怨其實是一種「聚焦」 (負能量磁鐵)。當你愈抱怨時,你的腦海就會重覆一次這件事的不公平、不合理甚至委屈上,這小情緒不間斷的在心裡鬧騰,越想越氣,甚至氣到影響睡眠。難怪,每次抱怨完,我都覺得更煩,事情也變得更難收拾 (笑)。

於是我決定試試不抱怨、不解釋。當我不再糾結,事情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應對,甚至主管後來還感謝了我的彈性配合。

這次經歷讓我真正體會到,抱怨,不會讓事情變好,只會讓自己更累。 當我們選擇放下,反而會發現,事情的「能量頻率」變了,世界回應我們的方式也不同了

所謂的「不公平」,其實只是我們執著於自己的期待;而當你願意順其自然接受它,生命會帶你去更好的地方。


學會「換水」的人,人生更順遂!

最簡單的比喻,你水杯裡的水髒了都懂得換杯乾淨的水來喝,那令你不開心的事為何不去換個無染的心情過生活呢?

想像一下,你手裡拿著一杯水,裡面不小心掉進了一些棉絮、污垢。

如果你只是攪拌、抱怨,水還是渾濁的。但如果你選擇不再盯著那些雜質,而是靜靜地倒入清水,慢慢地,這杯水就會變得清澈。

人生的誤解和委屈,就像這些雜質。當我們選擇糾結,它們就一直停留在我們的內心。但如果我們願意用更開闊的心態去看待它們,讓時間慢慢沖淡,這些煩惱也會逐漸消失。

這,就是因果最自然的運行方式。


3個簡單的調節能量頻率法寶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修行是坐在山裡打坐、誦經,但其實,不抱怨,就是在修行,就是在了業。 當我們選擇不抱怨、不執著、不計較,過去的因果自然會流轉,不再糾纏我們。

當你遇到挑戰時,務必使用這3個能量調頻率法寶,讓自己輕盈前行:(建議收藏,以免要用到時候找不到)

 1. 對誤解微笑,讓時間化解。

世界上的誤解,往往不是因為你做錯了,而是因為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

執著於解釋,只會讓自己更累,而選擇不抱怨,才是真正的智慧。 當我們願意給時間空間,許多事情會自然變得清楚。真相不需要爭辯,而是由時間慢慢揭曉。這份包容與耐心,就是在消融自己的業力,讓因果自行了結。

 2.不抱怨,不糾纏,最終開出自在的花。

被誤解、被批評的時候,內心的第一反應是委屈、不甘,但這些情緒,其實是我們過去業力的顯現。

若能忍住不抱怨,靜心面對,那些原本要折磨我們的因果,反而成為淬煉我們的機會。 就像玉石要經過打磨才能發光,內心的成長,也是透過一次次的磨練來完成的。

3. 放下執著是讓心放飛自由的鑰匙

當你覺得心裡不平衡時,先停下來,深吸一口氣,問自己:「這件事,真的值得我一直糾結嗎?」抱怨,是讓業力不停循環,高高興興的接受,這因果了了結了。 接受不是被迫著妥協,而是選擇自由,選擇讓這段因果走到盡頭


結語:

當你選擇不抱怨、不解釋,因果自然會流轉,最終帶我們走向更好的地方。

所以,下一次當你遇到挑戰時,試著告訴自己:


不抱怨、不解釋、讓時間來證明一切!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擊小愛心支持,這將激勵我繼續創作。我會持續在《心靈花園》更新內容,誠摯邀請你追蹤我的沙龍,一起探索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支持,祝福你!


avatar-img
1會員
17內容數
熱愛閱讀與音樂的女孩,曾迷失在期待中,直到透過探索內心,建立強大精神內核,才明白愛情是內在能量的顯化。當我真正相信,理想伴侶奇蹟般出現。 🌹 打造心靈成長的幸福花園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培養逆境抵抗力,放大簡單的快樂,打破不滿足的慣性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因為內向而感到任何負面情緒,在讀完這本書後你將感到被理解、明白不外向活潑也沒有關係,了解及接受自己有獨處的需求,然後明白在這個特質下要如何將它們發揮後,也許能寫下幾點關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是不是常常感到內心掙扎,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束縛,無法掙脫?或許,你正在經歷「痛苦內耗」的折磨。別擔心,這並非無解之題。
Thumbnail
在我帶領「人生轉型工作坊」過程中參與者的回饋,或是和同處於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我常會聽到一種看似兩難的情境「改變的過程我不想給我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好,但又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原本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在讀完《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Thumbnail
在這個高壓的社會中,我們無法遠離壓力,但我們可以學會擁抱與接納壓力,並適度地減輕壓力帶來的焦慮。讓我們一起過上慢悠舒壓的生活,一起成長。
Thumbnail
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我們總是會感到恐懼和困難。然而,我們不需要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要接受並承認這些情緒。每種情緒都是在提醒我們當下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是可以慢慢變好的。
Thumbnail
生活中的壓力和負能量需要有效的宣洩,否則將會積壓到一個無法承受的程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培養逆境抵抗力,放大簡單的快樂,打破不滿足的慣性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因為內向而感到任何負面情緒,在讀完這本書後你將感到被理解、明白不外向活潑也沒有關係,了解及接受自己有獨處的需求,然後明白在這個特質下要如何將它們發揮後,也許能寫下幾點關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是不是常常感到內心掙扎,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束縛,無法掙脫?或許,你正在經歷「痛苦內耗」的折磨。別擔心,這並非無解之題。
Thumbnail
在我帶領「人生轉型工作坊」過程中參與者的回饋,或是和同處於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我常會聽到一種看似兩難的情境「改變的過程我不想給我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好,但又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原本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在讀完《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Thumbnail
在這個高壓的社會中,我們無法遠離壓力,但我們可以學會擁抱與接納壓力,並適度地減輕壓力帶來的焦慮。讓我們一起過上慢悠舒壓的生活,一起成長。
Thumbnail
面對生活的挑戰時,我們總是會感到恐懼和困難。然而,我們不需要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而是要接受並承認這些情緒。每種情緒都是在提醒我們當下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是可以慢慢變好的。
Thumbnail
生活中的壓力和負能量需要有效的宣洩,否則將會積壓到一個無法承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