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襲來,這次我學會向世界尋求溫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焦慮突襲的夜晚

過年期間,原本喜慶慶的日子,從幾個夜晚的噩夢驚醒,心跳加速,有股說不上來的不安與緊繃感,以往也曾經有過這樣做惡夢的經驗,但沒有持續性的發生好多天,這種焦慮感像是突如其來的黑霧,讓我最終在某個深夜裡喘不過氣,這距離上次憂鬱發作有一年多了。

剛開始,我並不明白原因,直到我靜下心來梳理這段時間的壓力——原來,這些壓力造成的情緒早已悄悄潛伏在生活中,而且已經堆積好多年,這段時間的夜晚驚醒,在一個早上突然加劇情緒如潮水般撲來,感覺無法掌控,好多擔心與失落,那一刻我意識到「我不太對勁」,我需要幫助。




勇敢尋找支持


果真那天中午以後,我的情緒開始低落的流淚,我告訴自己,這次不能再獨自消化情緒,我需要尋求支持。


這是我第一次主動向身邊的朋友與家人坦承自己的狀態(但用line打字卻不是個好主意,安慰人還是要打電話,還是來點小小抱怨),我不再隱藏,而是直白地說:「我這幾天有點狀況,不太穩定,感覺我的憂鬱要發作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過去的我,習慣獨自承受,當然也不知道要跟誰說,總覺得別人無法接得住我的情緒也怕麻煩別人,這是心理有狀況的人最常有的想法。


當我嘗試說出來,卻意外地發現幾件事情,家人的回應讓我感到被理解,也感受到被支持,有些朋友也願意靜靜地陪伴我,聽我的焦慮擔心的事情,這帶來了一種安定感。


raw-image


去曬太陽,讓陽光為身體製造血清素


過去,我知道大自然能夠帶來療癒,所以這次,我連續幾天的早上奔向住處後面的小山,並特別讓自己在陽光下待久一點,讓自己感受陽光的溫暖與呼吸的節奏,因為陽光是製造血清素很重要的元素,的確讓情緒有一點點鬆開的感受。

當然還有不壓抑自己的眼淚,讓自己盡情哭泣,這也是我非常舒服且讓情緒自然流動的方式,此外,我已經練習一年的感恩日記,這一陣子的確變成週記了,那幾天我很乖的想刻意的讓注意力放到直得感謝的事情,淡化因為對某些事情的不確定所產生的焦慮感,翻閱前幾天才買的幸福學的書籍,透過這些方法想讓自己逐漸回到平衡。


陪伴的真義:不是給建議,而是「在場」


這次的經歷,讓我對「陪伴」有了更深的體悟。


情緒低落的人真的並不需要過多的建議,道理都懂,他們只是需要有人在場!


有些朋友在線上傳訊息安慰我或鼓勵,或者給建議,其實這些對我是沒用的,真正有幫助的是,有位特地來見我的朋友——他沒有說太多話,只是靜靜地陪著我,問我和之前的經驗整理起來,有沒有共同的原因,這樣的好奇和存在感,遠比一句「別想太多」「你要加油」來得有力量。


學習表達需求,讓他人有機會理解你

這次,我也學到了一件重要的事——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才能得到你的支持方式。


過去,當有人給我「我不需要的建議」時,我可能會覺得不被理解,甚至產生抗拒而發脾氣,但這次,我選擇不反彈,而是直接告訴對方:「我知道你在用你的方式關心我,但我現在其實只需要陪伴和支持。」


這次我發現了我的改變,我不再期待別人「自動理解」我的需求,而是主動告知;而對方也不會因為「不知道怎麼幫我」而感到壓力。


這句話我覺得很重要 “ 讓別人懂自已,是自己的責任 ”



焦慮不會消失,但我學會與它共處

我是個容易焦慮的體質,這次的低潮時間來得又快又猛,我的覺察能力也比以往更快而有意識地知道自己有狀況了,也不在像以往獨自承受,而主動為自己做些什麽,才不會像之前整個憂鬱的時間拉得很長,這些都是這一年來因爲成為MHFA心理健康急救的講師,所以對心理疾病的成因,以及和生理及腦神經的關聯有了更多的認知,知道怎麼就自己,所以這次發作比以往短了一些。

當然,這還跟我過去一段時間學習心理學、幸福學有關,所以我選擇主動求助外、轉移注意力到感恩的事件、以及擁抱陽光有關。

我也知道焦慮與低潮,不會完全消失,但這次,我學會更快地調整自己,也學會了如何向世界尋求溫暖。

如果你正在經歷類似的情緒,我想告訴你——


你不需要一個人承受,你可以找你信人不會批判你的人說出來,你值得被好好陪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覺察管他什麼學派-符愛鈴的沙龍
19會員
69內容數
人生高高低低的成長故事,如果你仔細地窺探,都逃不掉和個人的性格以及家庭成長背景相關聯,透過文字的書寫與紀錄,試著將混亂的劇情整理歸納,將過去該道別的捨去,如果你願意再細細向下探詢,還能覺察每個人生轉彎處的關鍵因素,每個小小的覺察讓我更靠近自己,理解自己,與接納自己,我稱呼它是一個充滿覺察的破蛋旅程!
2025/04/29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刻意不參加太多的社交,也不太主動找朋友,那時的我想要更多的時間跟自己相處,因為,我想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樣的模式生活?期待哪些人事物停留在我的生命當中,在這樣的想法下,漸漸的,有些朋友就自然漸行漸遠了。 年少時,我對於外界的認同和歸屬感有著強烈的渴望、也許是那時的我
Thumbnail
2025/04/29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刻意不參加太多的社交,也不太主動找朋友,那時的我想要更多的時間跟自己相處,因為,我想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樣的模式生活?期待哪些人事物停留在我的生命當中,在這樣的想法下,漸漸的,有些朋友就自然漸行漸遠了。 年少時,我對於外界的認同和歸屬感有著強烈的渴望、也許是那時的我
Thumbnail
2025/04/14
今天在教會聽到一句話深深打動我 「爐上有火,才能炒出一道好菜。」 短短一句話,卻引發我好多聯想,所以想來分享一下這些想法。 有沒有想過,即使我們準備了很豐富的好食材,有一手好廚藝,也知道該怎麼下鍋、調味,但如果爐子沒火,這些都只是靜靜躺在鍋裡的原料,不會變成真正香氣
Thumbnail
2025/04/14
今天在教會聽到一句話深深打動我 「爐上有火,才能炒出一道好菜。」 短短一句話,卻引發我好多聯想,所以想來分享一下這些想法。 有沒有想過,即使我們準備了很豐富的好食材,有一手好廚藝,也知道該怎麼下鍋、調味,但如果爐子沒火,這些都只是靜靜躺在鍋裡的原料,不會變成真正香氣
Thumbnail
2025/03/14
越南並不在我想要拜訪的旅遊選項, 沒有為什麼, 感覺就沒有吸引我去拜訪的地方, 這次的出發, 是為了會合正在越南旅遊的美國朋友, 所以對原本不在我選項的越南打開大門, 我對自己說也許有吸引我的地方, 而且和朋友一起創造回憶我覺得更重要! 短短幾天的河內旅遊, 印象深刻的
Thumbnail
2025/03/14
越南並不在我想要拜訪的旅遊選項, 沒有為什麼, 感覺就沒有吸引我去拜訪的地方, 這次的出發, 是為了會合正在越南旅遊的美國朋友, 所以對原本不在我選項的越南打開大門, 我對自己說也許有吸引我的地方, 而且和朋友一起創造回憶我覺得更重要! 短短幾天的河內旅遊, 印象深刻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焦慮突襲的夜晚 過年期間,原本喜慶慶的日子,從幾個夜晚的噩夢驚醒,心跳加速,有股說不上來的不安與緊繃感,以往也曾經有過這樣做惡夢的經驗,但沒有持續性的發生好多天,這種焦慮感像是突如其來的黑霧,讓我最終在某個深夜裡喘不過氣,這距離上次憂鬱發作有一年多了。 剛開始,我並不明白原因,直到我靜
Thumbnail
焦慮突襲的夜晚 過年期間,原本喜慶慶的日子,從幾個夜晚的噩夢驚醒,心跳加速,有股說不上來的不安與緊繃感,以往也曾經有過這樣做惡夢的經驗,但沒有持續性的發生好多天,這種焦慮感像是突如其來的黑霧,讓我最終在某個深夜裡喘不過氣,這距離上次憂鬱發作有一年多了。 剛開始,我並不明白原因,直到我靜
Thumbnail
寫於2019年10月15日社群的文字 ----- 忽然覺得可以整理成文字了 前陣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每天都會不自覺掉淚,沒有食慾不想講話不想拍照,對任何事情忽然都沒有興趣。直到同事問可以怎麼幫助我時,我發現自己仍然不斷掉淚......我大概知道需要專業的幫助了,後來強制自己請假去看了身心科之後,第
Thumbnail
寫於2019年10月15日社群的文字 ----- 忽然覺得可以整理成文字了 前陣子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每天都會不自覺掉淚,沒有食慾不想講話不想拍照,對任何事情忽然都沒有興趣。直到同事問可以怎麼幫助我時,我發現自己仍然不斷掉淚......我大概知道需要專業的幫助了,後來強制自己請假去看了身心科之後,第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這又沒什麼」。 耳邊圍繞這句話已經無數次,好像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認為悲傷只是一件小事,難道真的是我太沒用了嗎?為甚麼我會如此痛苦?這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到底是甚麼?心理面的問號越來越多,就一天比一天更憂鬱,怎麼連我都不懂到底發生甚麼事,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去想:「我好討厭我自己,活成了這
Thumbnail
:「不要想太多,這又沒什麼」。 耳邊圍繞這句話已經無數次,好像除了我以外,大家都認為悲傷只是一件小事,難道真的是我太沒用了嗎?為甚麼我會如此痛苦?這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到底是甚麼?心理面的問號越來越多,就一天比一天更憂鬱,怎麼連我都不懂到底發生甚麼事,有時候真的會忍不住去想:「我好討厭我自己,活成了這
Thumbnail
無論是誰,只要生活落入了某種失衡的情況,都可能得到憂鬱症。
Thumbnail
無論是誰,只要生活落入了某種失衡的情況,都可能得到憂鬱症。
Thumbnail
這是我在 7 月 10 日寫的詩,描寫我在憂鬱襲來時的主觀感受,因此有點灰暗壓抑……
Thumbnail
這是我在 7 月 10 日寫的詩,描寫我在憂鬱襲來時的主觀感受,因此有點灰暗壓抑……
Thumbnail
誰也說不清這樣的情況怎麼找上自己的。 長期家庭相處的壓力、對於自己的高度期待、特定事件的誘發。突然,某一天失眠的夜晚,或是某一刻難以說明的疏離感,給了一點點提示。 啊,我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了。 你開始借助一些方式改善難以捉摸的情況。 在嘗試過好幾輪、不同的排列組合後,你發現這些都不管用。沒辦法的。
Thumbnail
誰也說不清這樣的情況怎麼找上自己的。 長期家庭相處的壓力、對於自己的高度期待、特定事件的誘發。突然,某一天失眠的夜晚,或是某一刻難以說明的疏離感,給了一點點提示。 啊,我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了。 你開始借助一些方式改善難以捉摸的情況。 在嘗試過好幾輪、不同的排列組合後,你發現這些都不管用。沒辦法的。
Thumbnail
從18歲開始就診精神科,被醫生確立是重度憂鬱症而住院、服藥、接受心理諮商,一路走來的歷程,已經六七年了。 這段憂鬱的時間,佔據了我人生不小的比例。 在醫院裡我見過許多病友,大半輩子都在醫院往返。 憂鬱症會好嗎?這誰也無法回覆正確解答。 但憂鬱是一種情緒,潛藏在基因裡,是一種光譜般的現象。
Thumbnail
從18歲開始就診精神科,被醫生確立是重度憂鬱症而住院、服藥、接受心理諮商,一路走來的歷程,已經六七年了。 這段憂鬱的時間,佔據了我人生不小的比例。 在醫院裡我見過許多病友,大半輩子都在醫院往返。 憂鬱症會好嗎?這誰也無法回覆正確解答。 但憂鬱是一種情緒,潛藏在基因裡,是一種光譜般的現象。
Thumbnail
希望可以用文字紀錄接下來這一年看看自己如何克服、和陪伴自己,走過被小鬱嚴重干擾的日子。
Thumbnail
希望可以用文字紀錄接下來這一年看看自己如何克服、和陪伴自己,走過被小鬱嚴重干擾的日子。
Thumbnail
從最近陷入的焦慮中,我試著跟這份焦慮相處,幾年前曾經有過的生存危機,此刻又浮現,但我有感覺到自己的焦慮跟情緒的波動沒有從前那樣的劇烈。 我回想起當年的自己陷入在負面情緒的籠罩當中,當時的胸口總是像被大石壓著幾乎要窒息,而腸胃絞痛到像是有人用手直接穿過肚皮緊扭著而感到反胃。 現在回想起來像是嚴重的憂鬱
Thumbnail
從最近陷入的焦慮中,我試著跟這份焦慮相處,幾年前曾經有過的生存危機,此刻又浮現,但我有感覺到自己的焦慮跟情緒的波動沒有從前那樣的劇烈。 我回想起當年的自己陷入在負面情緒的籠罩當中,當時的胸口總是像被大石壓著幾乎要窒息,而腸胃絞痛到像是有人用手直接穿過肚皮緊扭著而感到反胃。 現在回想起來像是嚴重的憂鬱
Thumbnail
彷彿死過了一次再活過來那樣,我還記得今年三月,忽然間重新感覺到自己真切地活著時,內心是多麼欣悅以及感激。
Thumbnail
彷彿死過了一次再活過來那樣,我還記得今年三月,忽然間重新感覺到自己真切地活著時,內心是多麼欣悅以及感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