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要」總戰勝「我想要」?「自主改變」的內在拉扯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引言:你也曾對自己失望嗎?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

鬧鐘響了,明明決定今天要早起,但手指還是熟練地按下了貪睡鍵;
決定少吃垃圾食物,但看到甜點時,還是忍不住告訴自己「算了,明天再開始」;
告訴自己今天一定要專心念書,結果坐下來不到五分鐘,手機就莫名其妙地跑到了手上。


然後呢?我們開始自責,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意志力太薄弱,甚至覺得「我根本沒救了」……

但,這真的只是你的問題嗎?還是說,「我不要」本來就很容易戰勝「我想要」?

raw-image

「自主改變」的三個常見誤解

你可能以為,只要下定決心,就能讓自己改變。但真相是——大腦不會輕易放過你。它天生更傾向於維持現狀,而不是改變。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時候我們的「我不要」總是佔上風。

❌ 誤解1:只要有足夠的意志力,就能改變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的大腦不喜歡消耗能量。意志力就像手機電池一樣,用久了會耗盡。如果改變太難、門檻太高,當意志力耗完,「我不要」就會大獲全勝。

❌ 誤解2:只要改變是好的,我就應該願意做

我們都知道運動、健康飲食、早起對我們有好處,但「知道」不代表「願意」。改變帶來的痛苦是立即的,而好處往往要很久以後才看得到——我們的大腦更習慣選擇短期舒適,而非長期回報。

❌ 誤解3:真正想改變的人不會抗拒

就算你真的很想變得更好,也可能會有「不想行動」的時候。這並不代表你不夠想要,而是改變的過程總是伴隨著不確定感、焦慮感,甚至對失敗的恐懼。


「我不要」vs「我想要」── 內在拉扯的日常劇場

讓我們來看看,這場內心角力到底長什麼樣?

🛏️ 起床:溫暖的被窩 vs 充實的早晨


「我不要」:「再躺五分鐘,現在起來真的太痛苦了……」

「我想要」:「如果早點起來,我今天會比較從容。」

破解方法:

  • 不強迫自己一秒彈起來,而是先把手腳伸展一下,讓身體慢慢甦醒。
  • 設定「起床後五分鐘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例如泡一杯喜歡的咖啡、打開窗戶感受早晨的空氣。

🍰 節食:吃這口蛋糕 vs 健康的自己


「我不要」:「少吃一塊真的沒差吧?人生這麼苦,為什麼要剝奪快樂?」

「我想要」:「我希望自己變健康,讓身體輕盈有活力。」

破解方法:

  • 不要逼自己完全拒絕喜歡的食物,而是改成「每週一次滿足自己的小確幸」。
  • 想吃甜點時,先喝一杯水或吃點水果,給自己一點時間判斷「我是真的想吃,還是只是習慣性嘴饞?」

📚 念書:滑手機的誘惑 vs 想要學習的自己


「我不要」:「這麼多頁,好累啊……還是刷一下社群好了。」

「我想要」:「如果我今天能讀完這一章,考試時就不會那麼緊張。」

破解方法:

  • 設定「只讀5分鐘」的目標,讓開始變得更輕鬆。
  • 把學習變有趣,像是用筆記畫重點、和朋友討論,甚至錄下自己的學習心得,讓過程不那麼枯燥。

總結:讓「不樂意」與「我願意」對話


當你發現自己總是在「我不要」(不樂意)與「我想要」(我願意)之間拉扯時,不要急著自責,而是試試這三步驟:

1️⃣ 覺察「我不要」的聲音——它為什麼這麼大聲?它擔心什麼?

2️⃣ 強化「我想要」的吸引力——具體想像改變後的好處,讓它不只是個「概念」,而是一種可以感受到的期待。

3️⃣ 降低改變的阻力——別要求自己100%完美改變,先試試「五分鐘法則」、「替代選擇」,或是給自己一些緩衝時間。


改變,不是靠逼迫,而是透過理解自己的內在拉扯,讓「不樂意」與「我願意」共存,慢慢前進。

如果你曾因為沒辦法堅持改變而對自己失望,不如現在就試試——讓改變變得「一點點容易」,或許,你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有力量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6會員
38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情緒化,其實只是想法和感覺卡在一起沒被分清楚。這篇文章提醒我們:不是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也不是每個情緒都該被壓下。透過簡單的三步驟,把混亂攤開、陪自己釐清,你會發現:你不是被情緒困住的人,而是正在學會好好理解自己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4/19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情緒化,其實只是想法和感覺卡在一起沒被分清楚。這篇文章提醒我們:不是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也不是每個情緒都該被壓下。透過簡單的三步驟,把混亂攤開、陪自己釐清,你會發現:你不是被情緒困住的人,而是正在學會好好理解自己的大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有時候,應該說總是,我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營造的那個世界。
Thumbnail
有時候,應該說總是,我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營造的那個世界。
Thumbnail
最在意的事情,總是會一再出現,好像怎麼都離不開。明明感到疲累又厭煩,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好一段時間分不清是堅持努力,還是逃避擺爛,總之,我沒有離開。
Thumbnail
最在意的事情,總是會一再出現,好像怎麼都離不開。明明感到疲累又厭煩,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好一段時間分不清是堅持努力,還是逃避擺爛,總之,我沒有離開。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有股茫然感,很想要改變自己,卻又不知道這樣子是好還是不好,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不需要做改變了,安於現狀,這樣就好了。我總感覺自己是在欺騙自己,明明內心很想做點變化,卻又要不斷壓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人生活前進不了是有原因的:長年為惡絕對是自願,從不存在不得已。
Thumbnail
人生活前進不了是有原因的:長年為惡絕對是自願,從不存在不得已。
Thumbnail
報復心態對自己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在發生的當下,自己卻很難脫身,彷彿順水推舟一般,劇情急轉直下進入報復心態的反射動作後,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在懊悔中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習慣,事後回想總下決心要改變,不再讓消磨自己的習慣影響自己,但是要改變積習已久的慣常,遠比想像中艱難,習慣的事情,就像例行公事的排程,因為
Thumbnail
報復心態對自己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在發生的當下,自己卻很難脫身,彷彿順水推舟一般,劇情急轉直下進入報復心態的反射動作後,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在懊悔中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習慣,事後回想總下決心要改變,不再讓消磨自己的習慣影響自己,但是要改變積習已久的慣常,遠比想像中艱難,習慣的事情,就像例行公事的排程,因為
Thumbnail
人 會為了一個想法 用行動去證明是正確的 人 會為了一句話 開心亦或者難過 人 會突然想到過去 情緒陷入負面亦或者正面 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 無法說和不想說出的心情 然而時間不會為你停留 事情好與壞皆有一體二面 淡薄去看淡許多不完美 人生總是在大起大落中 平淡和輝煌
Thumbnail
人 會為了一個想法 用行動去證明是正確的 人 會為了一句話 開心亦或者難過 人 會突然想到過去 情緒陷入負面亦或者正面 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 無法說和不想說出的心情 然而時間不會為你停留 事情好與壞皆有一體二面 淡薄去看淡許多不完美 人生總是在大起大落中 平淡和輝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