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加班到凌晨三點,只為得到上司一句『做得不錯』,但換來的卻是『下次可以更好』⋯⋯這種永無止境的自我證明,真的是『上進心』,還是掉進了情緒勒索的陷阱?
主管的「隱形操控」
部門經理Lisa總對下屬說:「我這麼嚴格是為你好!你看Amy,她能力差還不努力,遲早被淘汰!」
新人Mark為了證明自己,主動接下超負荷任務,熬夜趕工卻換來Lisa一句:「效率太低,其他同事都比你快。」Mark開始懷疑:「我永遠達不到標準,是不是真的不夠好?」
情緒勒索的變相控制
Lisa的「為你好」背後,是用權力位階定義下屬價值——她掌握評價權,卻從未給出具體標準。下屬因渴望肯定,陷入「越努力越焦慮」的惡性循環。這種關係不是「激勵」,而是情緒勒索的變相控制:「你必須符合我的期待,才能證明你的價值。」
那麼應該如何打破「評價權壟斷」,建立對等對話?
- 如果你是主管,用「具體反饋」取代「主觀評價」
- 錯誤示範:「報告寫得不夠好。」(模糊否定,引發焦慮)
- 正向做法:「第二段的數據分析可以加入行業對比,下次試試看?」(明確方向,賦予改進空間)
- 如果你是員工:反問「標準」背後的邏輯
- 當主管說「不夠好」時,冷靜提問:「請問您認為哪些部分需要調整?是否有參考案例?」
- 關鍵心態:「我的價值不由單次評價決定,而是持續成長的能力。」
- 建立「雙向反饋」文化
定期1對1會議中,主管可主動問:「你覺得我的管理方式對你有幫助嗎?」打破單向評價,讓權力位階回歸「合作」本質。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讓人恐懼,而是讓人勇敢。」 --Brene Brown,脆弱與領導力研究專家)
當你發現,自己的努力變成他人勒索的籌碼,請記住:健康的職場關係,不會要你拿自尊換取肯定。 下一次,當那句『你還可以更好』響起時,試著問自己:『我需要的,究竟是別人的認可,還是對自己的肯定?』」
職場清醒的第一步,就是看清哪些『肯定』值得爭取,哪些『勒索』必須喊停。
如果你也曾陷入「過度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讓我們一起學習建立自我價值感,找回職場中的自信與力量!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