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oAi事件- 工作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永保安康

宇宙人-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CuboAi事件已經讓全台灣工作者震撼了好幾天,藉由部分的已知資訊,有人從勞方的角度來嘗試分析整個事件,也有人從資方的角度進行分析,但筆者認為,除了預謀殺人很可能是事實之外,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此事件更完整的資訊,因此現在來做分析似乎過早。

不過在職場上,我們很有可能遇到這個新聞事件裡所發生的各種狀況,這篇文章嘗試把焦點鎖定在「安全離職」這件事上來做一些分享,希望對尚未遇過、之前沒有想太多的讀者有一些實質的幫助,並做一些看似無關緊要,但或許可以保護自己的具體方法。

識別潛在的危險

儘管每一家公司都聲稱自己是一家有愛、重視員工身心健康與安全的公司,甚至為此還像符咒一般到處貼滿溫馨標語,但請對此現象先抱持懷疑的態度,在有些情況下,貼越多標語的內容,就是公司所欠缺的特質。

標語!標語!標語!

標語!標語!標語!

再來建議平常注意一下同事、主管音量的突然變化。這裡指的不是明顯帶有情緒時,比方生氣、開心、難過時的音量,而是平常說話時忽然大聲的音量。曾經有一位同事,在平常工作上,很經常在一段對話中,在某幾個字突然提高音量,有一次筆者終於忍不住問:「為什麼剛剛有幾個字你說得比較大聲呢?是要特別強調這幾個字嗎?」他回答:「嗯?有嗎?我沒有要特別強調什麼。」這位同事的聽力沒有問題,也不會總是大聲說話,而是在某些時候會突然提高音量,且不自覺。這位同事後來做出了異於常人的大事件,不過細節與這次主題無關,就不贅述。這個案例是要說明,如果身邊有這樣的同事、主管,建議提防並遠離。

接著是眼神。我們知道有些人極有自信或經過訓練,與人談話時一定是眼睛盯著對方眼睛,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很多人不喜歡看著對方眼睛,而是看著旁邊的桌子或其他物品,後者也是相當正常的狀況。不過如果有人和我們說話時眼睛是飄忽不定、眨眼速度變快,有可能要小心。雖然在「FBI教你讀心術」這本書寫到,腳和手才是重點,但這是FBI在判斷說謊,我們是要判斷眼前的這個人是否具有潛在的危險性。人類的語言產生於眼睛看得到物品之後,因此眼神穩定度的判斷,很大程度可能具有參考價值。但這邊也要注意,經常表現出過度堅定、異常冷靜眼神的人,也可能需要留意。

離職的利害關係人

很多的因素導致我們產生離職的念頭,除了違法的原因之外,更多是工作動機喪失、長期高壓、公司營運方針轉變,甚至是出現更好的外部工作機會。

而到了啟動離職的這個環節,利害關係人其實只有三個人:離職者、直屬主管、人資。

因為其他人與離職者互動、產生離職念頭、產生具體的離職行動,都發生在「提出離職申請」(口頭或書面)之前,與這個節點無直接相關,因此利害關係人在這個節點上只有三個人。

離職面談要注意的小細節

離職面談的必要性可以從各種同面向切入。不同面向有不同的解讀,對資方來說,最重要的原因是「讓公司更好」。對一家正常公司來說,HR會希望能聽聽離職者的真實想法,因為寫在表格裡的離職原因大多是無關痛癢的「生涯規劃」四個字,因為山水有相逢,對離職者來說,大家好聚好散通常是最好的結果。且HR不是離職者的主管,有比較大的機率可以問到真實的原因,並搜集這些原因來做進一步的分析、檢討,進而改善。但也別忘了,HR最終還是會反映給老闆、主管的,除非離職者與HR有私交,且HR也專業,不然還是建議稍微點到為止,對於再追問的問題、先前有多少的不愉快,都輕輕帶過,原因是離職者往後的利益與公司不再有關聯,除非離職者真心希望公司更好,但這種情況不多就是了。

與會人員

通常直屬主管不會參與離職面談,這次新聞事件所描述的參與對象有點特別,三個人分別是離職者CTO、人資長CHO、董事長Chairman。根據上一段的離職面談所提到的目的,是盡可能希望離職者說出內心話,並藉此幫助公司未來的發展。而CTO的主管也就是董事長在場,通常很難達到這樣的目的。因此若有得選擇,離職者最好只和HR做離職面談。

環境

這一點其實很容易被忽略。離職面談的環境無論對勞方、資方代表都很重要。有隱私、甚至有離職條件問題,所以當然需要在密閉空間。再來,建議有桌子隔開雙方,可以的話,座位不要直接面對面,可以隔一兩個座位,讓彼此稍微斜著談話。空間內所有物品事前檢查,任何尖銳、硬物都不應該存在這個空間,比方辦公室常見的剪刀。如果可以選擇,盡量讓自己坐在離門口最近的位置。

錯開,並盡可能離門越近越好!

錯開,並盡可能離門越近越好!

面談前

即使自願離職者通常無所求,但無所求的離職面談也有可能是一種形式的協商。協商通常是你進一步我退一步,像跳舞一般的,那自願離職是要協商什麼?其實是隱形的價值。有可能是商譽、可能是公司形象、也有可能是隱藏的利益。一開頭就我們已經提到,CuboAi事件由目前已知的線索極度有限,加上是週末,資料少到不足以做出任何有價值的判斷。因此這邊指的是一般狀況勞資雙方、或資方代理人(人資)在面談前該做的正常準備,用意很簡單,就是保護自己(無論哪一方)。

和所有的商業協商一樣,協商前先將所有的期望條列清楚,再來是列出希望堅守(但仍可以談)的項目,這部分的關鍵就是不用奢望全部如您所願,因為這就沒有協商的必要了。協商的目的是逐步達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部分堅持。

另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上會議桌前,不宜先有動作,除非這個動作是刻意要引起什麼反應,而且已經清楚知道要怎麼應對這些反應。這有點像是打牌時的手牌,我們通常不會想在一開始就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底牌是一樣的道理。

面談時

法規沒有規定離職面談必須說實話,道德上也不會有人認為在這種狀況下不說話、省話的勞方是沒有道德的勞工。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離職面談一定是由資方發起,勞方只是「願意」配合,甚至沒有義務配合。

對於勞方,比較建議的方式是盡量省話,原因是進入離職面談前必定已經發生,也累積了很多事件,甚至是恩怨。因此,對於正常的公司來說,雙方的終極目標是順利走完整個流程,資方祝福勞方未來發展順利,勞方祝福資方業務蒸蒸日上,即使只是表面話。為什麼要這麼假呢?資方回想一下離職面談的目的,無法得到真誠的回應就算了,公司並沒有實質的損失。而勞方只是想走完整個流程趕快拍拍屁股走人,雙方著實都不存在橫生枝節的必要動機。

事件後,有人開始說,不要在網路上公開發表職場上的不滿或困擾,這樣對嗎?

當然不對,畢竟帳號屬於個人所有,當然可發表不詆毀或捏造的言論,這是每個人的自由。

不過,這個行為有潛在的風險,並讓原本的單純情感抒發、情緒宣洩被錯誤或過度解讀,變成發文者潛在的危險,並在某個時間點成為迴力鏢,成為別人攻擊我們的藉口或工具。

善用小團體

只要是三人以上的公司,無論是不是新創公司,多半存在無數個小團體(如果貴公司沒有,那真的是受神明眷顧)。小團體的存在並不全然是壞事,因為這是抒發工作上各種情緒、負面想法的最好對象,因為小團體的志氣相投,通常更容易共感、產生共鳴,公開的社群網路反而難以達到這個效果。所以以目的性來說,在小團體中發洩,會遠比在網路上發洩的效果來得更好,獲得更大的慰藉。然而如果涉及違法行為,則建議直接依法舉報。

結語

這篇文章的切入點和目前網路上討論的方向有點不太一樣。在CuboAi事件發生之前,離職這件事,我們想的可能是避免被前公司騷擾、詆毀,對資方來說其實也是。而在事件後,大家應該更關心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無論勞方或資方,應該沒人想到提個離職會發生如此致命的意外(或預謀)。但現實世界就像開盲盒,我們無法預判下一盒會不會開到沒人喜歡的瑕疵版。

CuboAi事件著實誇張,更多細節曝光後,應該還有很多的職場議題可以探討,但至少我們可以先就上面提到的各種方法,降低離職這件事的潛在風險。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永保安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arry Kuo-avatar-img
2025/03/10
我會將自己與職場上的角色做切割,離開公司就離開角色,不要跟自己本身做過多的連結~
宇宙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0
Carry Kuo 這與每個人都需要兩個FB帳號是同樣的道理😆
時堂-avatar-img
2025/03/12
您文中的提醒都很棒!正如您文中所說的,如今職場只求平平安安! 只是我及身邊朋友遇到的人資、主管都玻璃心,視離職者為叛徒,聽不得真話....
宇宙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2
時堂 謝謝您的喜歡。周邊環境我們難以掌控,我希望能告訴大家怎麼降低自身的危險。 將離職者視為叛徒的老闆不少,但其實也有很多衷心給祝福的雇主喔~
或許他覺得雙方都是體面人,才沒多想...我得知此事,是從簡少年的脆上。🙄🙄🙄
宇宙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0
林燃(創作小說家) 具體原因不知道,但親眼看到的人應該變成一輩子的夢魘⋯⋯
avatar-img
宇宙人的職涯旅程
84會員
104內容數
我分享自己在商業、管理等領域的經驗與觀察,並提供一些關於職場發展與轉型的想法。 希望透過這些經歷,幫助讀者釐清職場中的問題,無論是面對職涯選擇的迷茫,還是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文章本於實際案例與個人的反芻觀點,期望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找到清晰的方向或對生命的啟發。
2025/04/30
許多年輕人在畢業後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本文建議年輕人應該積極探索內在意識和外部環境,透過打工、實習、參與社團活動等方式,瞭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重要的是,第一份工作並非決定性因素,持續探索和保持敏銳度才能在人生轉折點做出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30
許多年輕人在畢業後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本文建議年輕人應該積極探索內在意識和外部環境,透過打工、實習、參與社團活動等方式,瞭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重要的是,第一份工作並非決定性因素,持續探索和保持敏銳度才能在人生轉折點做出正確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4/09
跨國公司財務會議上,因跨國匯款流程問題導致拍桌衝突。臺灣財務人員與新加坡財務長因現金不足、匯款延遲產生爭執。臺灣市場總負責人透過冷靜觀察、情緒管理、重新聚焦問題核心,並提出設定現金警戒水位機制,成功化解衝突,展現有效溝通協商技巧。
Thumbnail
2025/04/09
跨國公司財務會議上,因跨國匯款流程問題導致拍桌衝突。臺灣財務人員與新加坡財務長因現金不足、匯款延遲產生爭執。臺灣市場總負責人透過冷靜觀察、情緒管理、重新聚焦問題核心,並提出設定現金警戒水位機制,成功化解衝突,展現有效溝通協商技巧。
Thumbnail
2025/03/28
一位年輕主管帶領剛轉正職的下屬,因下屬連續犯錯受責備而工作態度產生重大改變。文章分析了實習與正職工作內容的差異,以及新手主管應如何改善與下屬的相處模式,包括延長手把手教學時間、瞭解每個員工的獨特性、建立工作上的信任,並避免微觀管理。
Thumbnail
2025/03/28
一位年輕主管帶領剛轉正職的下屬,因下屬連續犯錯受責備而工作態度產生重大改變。文章分析了實習與正職工作內容的差異,以及新手主管應如何改善與下屬的相處模式,包括延長手把手教學時間、瞭解每個員工的獨特性、建立工作上的信任,並避免微觀管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針對近期CuboAi事件引發的職場安全離職議題,提供一系列建議,涵蓋識別潛在危險、離職面談注意事項、善用小團體等面向,旨在降低離職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Thumbnail
本文針對近期CuboAi事件引發的職場安全離職議題,提供一系列建議,涵蓋識別潛在危險、離職面談注意事項、善用小團體等面向,旨在降低離職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位工程師因工作壓力而疑似自盡的事件,從員工、主管、同事、家屬等角度探討當事人自盡的原因以及責任歸屬。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討了職場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懷和支持的重要性,人生中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位工程師因工作壓力而疑似自盡的事件,從員工、主管、同事、家屬等角度探討當事人自盡的原因以及責任歸屬。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討了職場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懷和支持的重要性,人生中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Thumbnail
最近,職場上經常聽到一個詞——“無預警離職”。想像一下,你早上還和同事在茶水間聊天,下午他就悄無聲息地消失在辦公桌前,桌上的物品已經收拾得一乾二淨。這種突然的離職,對於一個公司和團隊來說,無異於一場職場地震。那麼,無預警離職究竟會給職場帶來哪些深層傷害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Thumbnail
最近,職場上經常聽到一個詞——“無預警離職”。想像一下,你早上還和同事在茶水間聊天,下午他就悄無聲息地消失在辦公桌前,桌上的物品已經收拾得一乾二淨。這種突然的離職,對於一個公司和團隊來說,無異於一場職場地震。那麼,無預警離職究竟會給職場帶來哪些深層傷害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除了擁有專業技能和積極態度外,還需要一些職場心機來保護自己,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際關係。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七項職場自保指南,讓你在職場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除了擁有專業技能和積極態度外,還需要一些職場心機來保護自己,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際關係。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七項職場自保指南,讓你在職場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透過精闢的職場生存建議,幫助讀者學會在商場和職場中保護自己,從而立足於這個利益之世界。文章中提出與人相處的觀念,以及在職場上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方法,給予讀者充實的內容。
Thumbnail
透過精闢的職場生存建議,幫助讀者學會在商場和職場中保護自己,從而立足於這個利益之世界。文章中提出與人相處的觀念,以及在職場上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方法,給予讀者充實的內容。
Thumbnail
千萬別因為上班而焦慮,記住了,上班就是一場戲,因為貧窮而相聚,大家都是窮鬼,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Thumbnail
千萬別因為上班而焦慮,記住了,上班就是一場戲,因為貧窮而相聚,大家都是窮鬼,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