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From:Veer 图库
「你怎麼又犯這種低級錯誤?」
主管怒氣沖沖地拍著桌子,整個會議室瞬間陷入沉默。Jack低下頭,心裡充滿委屈:「我明明已經照他的要求做了,為什麼還是不對?」會議結束後,他滿腦子都是主管的不滿,回到位置上,連同事過來問問題,他也忍不住口氣變差:「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要一直來問我!」
這一幕,在你的職場是否似曾相識?我們以為自己在「生氣」,但其實是無意識地在接收和傳遞他人的情緒。
當主管的壓力,變成你的煩躁
就像案例中的Jack,白天在公司被主管訓了一頓,回到家後,內心的壓力沒有出口,結果當太太關心時,他反而因為「無法好好休息」而發怒,然後兩人大吵一架。其實,太太並沒有做錯什麼,Jack的情緒來自於工作中的挫折,但他卻下意識地將「壓力」轉移到家人身上,讓這股憤怒繼續擴散。
在職場,這樣的情緒連鎖也經常發生。 主管對你不滿,你內心積累壓力,於是對同事不耐煩;同事感受到你的冷漠,他又帶著壓力去面對客戶,客戶可能因為感受到消極氛圍而變得更加挑剔……最後,情緒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人們並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但他們會記得你讓他們感受到什麼。」—Maya Angelou
如何打破「憤怒連鎖」?
- 辨識你的情緒來源
當你感到煩躁時,先問問自己:「我是在對眼前這個人不滿,還是其實是因為其他事而影響了心情?」學習區分「真正的問題」與「轉移的情緒」,可以讓你更理性地處理問題,而不是讓怒氣無意識地傳遞下去。
- 設立清晰的情緒界限
就像案例中的Jack,他認為太太的憤怒是「自己的責任」,於是感到內疚、煩躁,甚至發怒。但事實上,太太的感受來自於她自己的需求,並不是Jack的責任。
同樣地,在職場上,我們無法控制主管或同事的情緒,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讓別人的負面能量影響自己。
✅ 提醒自己:「他的情緒是他的責任,我的情緒是我的選擇。」
- 找到健康的情緒出口
如果你發現自己開始累積壓力,可以嘗試透過運動、書寫、冥想等方式來釋放,而不是把這些壓力轉嫁到他人身上。
很多成功的領導者,會在一天結束時進行「情緒整理」,寫下今天發生的事,並反思如何改善,而不是把壓力帶回家。
- 善用「情緒轉換」技術
當你感到憤怒時,試著將這份能量轉化為更積極的行動。例如,如果你的主管總是讓你覺得壓力山大,與其在內心積累負面情緒,不如主動向他請教:「我該如何改進,才能更符合你的期待?」
這樣不僅能讓你主動掌握局勢,也能降低被動接受情緒影響的機會。
你的情緒,不該是別人的影子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遇到情緒困境,但最關鍵的是,我們是否願意選擇「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動接受別人的影響。當你發現自己因為主管的壓力而對家人發火,或因為同事的態度不佳而遷怒於客戶時,請記住這句話:
「當你允許別人的情緒影響你,你就把自己的掌控權交出去了。」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界限,職場人際關係將會變得更順暢,而你的專業與穩定,也會讓你更具領導魅力。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