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回饋文化,讓你與團隊一起成長
──用 CLEAR 回饋法,打造溝通順暢、信任感滿滿的團隊文化。
你是否曾遇到這種情況?
看到員工做出不妥的行為,你選擇先忍著、不說,直到有一天實在受不了,才一次爆發、大聲指責。
這種「遲來的爆炸」,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只會讓整個公司或團隊氛圍變得冰冷。
若能在當下,就誠實給予回饋,很多問題根本不會演變成災難。
作者提出 CLEAR 回饋步驟,有助於打造一個誠實回饋的文化,提早發現問題,也促進整體正向成長。
▎解除不定時炸彈
當你沒有及時溝通、建立雙向理解,情緒就會默默累積。你看見對方行為不妥,卻不了解背後的原因:
1. 他可能下班還要照顧小孩,影響了白天精神。
2. 最近部門壓力過大,導致延遲交件。
3. 或許他根本不適合現在這個職位,難以發揮所長。
你不曾詢問或理解,只一味壓抑,直到問題失控才處理,等於親手把小事養成了「未爆彈」。
「零回饋=零效率」
假設你早知道 A 員工容易忽略文件中的錯字,但你選擇沈默,直到文件被退件、重寫、來回修改,不僅浪費時間與精力,也拖慢其他重要事務。
小疏忽都能造成這樣的浪費,更不用說若出現在重大專案上,代價會有多慘重。
▎透過回饋,看見工作的意義
想想看「一間吃到飽店,有五花八門的菜色,要讓顧客對每一道料理都讚不絕口,公司有必要讓員工做喜歡和擅長料理的職位上。」
2020年,美國出現大離職潮,光是一個月分就有四百萬人辭職,當時還有一半的員工考慮離職。
不外乎薪資、環境、個人與職涯發展,除此之外,根據麥肯錫管顧公司的研究,有 70% 的員工會從「工作中」找尋人生意義。
當一位員工長期被分配到他不擅長的任務,即便起初充滿熱情,最終也會逐漸耗盡動力、選擇離開。
你無法滿足所有員工的期待,但你可以傾聽、觀察,透過回饋找到調整空間,重新幫助他們定位。
▎實踐CLEAR步驟
營造(C):營造良好環境
營造溫和氛圍,播放音樂、一起散步,讓對方卸下心防。
從正向小回饋開始,引導對方在內心先構思一個不會讓彼此尷尬的建議。
引導(L):引導員工提出批評意見
問對方是否願意分享觀察與建議。
讓他知道你並不完美,但願意接受建議來讓彼此變得更好。
強調(E):重複強調
只要聆聽,你不必接受,聽就好。
強調你只是傾聽,不代表一定採納。重述對方的意見,確認自己有沒有理解正確,也讓對方覺得自己被聽見。
詢問(A):是否還有補充意見
先從小問題開始問起,讓對方想一想是否還有要補充的,當對方逐漸敞開心胸,就能更深入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
拒絕(R):接受或拒絕回饋意見
最後,你可以選擇接受或婉拒回饋。
如果接受,就代表你願意改變;若不接受,也要感謝對方提出誠實意見。
▎總結,誠實回饋,是成長的催化劑
一間擁有回饋文化的公司,才能落實「雙向溝通、彼此理解」的信任基礎。大事能化小,小事不擴大,每個人都能發揮長處,不斷前進。
這樣的文化,必須由領導人開始。你要成為第一個誠實回饋、也願意被誠實對待的人。
回饋,不只是技巧,更是一種信任與尊重的表現。
記住,你有權選擇要不要改變,但先選擇傾聽,奇蹟才有可能發生。
